如何看待評價《天才槍手》班克最後被黑化?


反對高票答案的「班克是仇富,小底層,開竅」

等等描述,不贊同評論區一幫看到標新立異的見解就贊同而不過腦思考的行為。

班克是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他是最大的悲劇和受害者。

很多人說他仇富、黑化是必然,我不認為。

雖然他和琳都是尖子生,但其實他並不是天才型的人物。他更像是我們上學時常見的那種記憶力好足夠勤奮、智商算不上天才但夠用、遇事兒心態不淡定的普通優等生。

從琳口中的「他是我見過除了我爸最勤奮的人」,以及他記住派的後數位是靠小時候的硬背而不是什麼巧技算出來,都應證了這一點。

他為什麼提醒琳有人抄她試卷後又去告訴監考老師、還去告訴了校長?是因為他仇富嗎?是因為他在維護琳的利益嗎?我想都不是,因為在他的內心標杆里,他要保證自己那份勤奮的公平。

什麼叫仇富? 因為對方有錢,你無緣無故去颳了對方的車,這是仇富(富人沒有損害窮人的利益,但是窮人純粹出於嫉妒心理損害富人利益) 。

對方有錢且撞了你,你因為無權無勢無法告他然後去划了他的車(不是在提倡此做法,僅打個比方),這是仇富嗎?其實這和仇富不仇富根本就沒關係。如果作弊的是個家裡沒錢的,按照班克性格,就不舉報了嗎?

我這麼努力,考到100分。而你一個差生,只要花錢抄另一個優等生的答案也能考100分。我不care那個優等生舉不舉報你,她的利益受不受損,但對我的勤奮來說,這是涉及我利益的不公平。

所以在班克的價值觀里,他明白世界是不公平的,明白貧富有別,別人出生就可以擁有他一輩子也擁有不了的,也接受這一切的設定並且替家裡分擔。但是,他需要在有限的可控範圍內--去保護自己那份勤奮的公平,這是他內心幾乎唯一的意義。

在最後班克對琳說的「我們辛辛苦苦再讀四年只能賺幾萬,而現在這個機會是幾百萬」有沒有似曾相識?一如琳在一開始拉他入伙時質問的「即使你很誠實,這個世界依舊在欺騙你」。

事實上,班克的防線,他那些唯一的意義,也就是在琳的質問中瓦解的。在遭遇毆打、痛失留學機會和琳的質問後,他明白勤奮改變不了他和這個家庭的未來,他也無法維護自己勤奮的那份公平,既然怎麼做都是失敗,那誠實,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在妥協加入作弊二人組的那一課,原來的班克就已經死了,他已經黑化了。

他黑化,是所有作弊學生行兇的結果。包括琳(不客氣的說,她是大多數事的罪魁禍首)。

在電影的結尾,琳坦坦蕩蕩的進入一間白色的房間。坦白自己的一切罪行,看似「其實是好人的壞人(琳)」得到救贖,「真正的壞人」受到懲罰(那些作弊的學生將被取消成績和考試資格)。

但其實所有人都忘了班克這個悲劇。

真相大白,他那200w能不被收回去嗎?這家靠贓款新開的洗衣店還保得住嗎?他還能再參加任何的國際考試嗎?還能出國,甚至僅是考上泰國的一個普通的大學,稍微把偏軌道的方向往原來的人生路上擺回一點、來改變自己被困底層的命運嗎?

都不可能了。他被開除了。本有機會拿下新加坡全額留學,本可以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窘境,本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這一切,都不可能了。

而這一切的開始,僅僅是因為他為了維護自己考場上的那份小公平,去舉報作弊同學。

他做錯了什麼嗎?我想沒有。

「我是因為倒霉,你是因為活該」。

最後說回琳,我無比贊同班克的這句話。

對學校騙收贊助費而生氣採用非正常途徑「報復」(鋼琴補習班)的是她,計劃再次作弊賺回出國費用的也是她,拉上班克作弊的還是她。

最後一個坦白從寬,就洗白啦?

那些有錢人的孩子,即使取消考試資格也別有出路,琳從天才隕為作弊慣犯也是自己的選擇。只有班克,是如同螻蟻一般,被他人擺布、逼迫著改寫人生路徑,一切都別無選擇。

都是想替家裡分擔,真正用錯誤的、貪婪的方式證明自己孝順懂事的,是琳還是班克,這不是一目了然嗎?

知乎上盛行「格局觀」,盛行「精英主義」已久,彷彿以高人一等的角度去評論底層的隱藏劣根性成了習慣。對此,我不予評論。

但是各位,下次分析和贊同,請認真認真、仔仔細細的思考一遍再敲擊鍵盤,或許更合適?


看到那些說班克本來格局就不是很高所以黑化墮落,可以說是很心塞了

我就覺得班克本來就是很正直的一個人,說他是仇富才反覆舉報作弊我覺得很不公平

三觀不正的難道不是那個女校長和那些富二代嗎?雖然小琳和班克做的事情絕對是錯的,但是為什麼承擔一切風險和後果的是他們,最後接受道德審判的也是他們?

心碎

哇看到說班克本來就是這樣的真的不能忍了

班克這樣一個老實正直勤勤懇懇的孩子,活了十幾年都恪守規則,他被金錢玩弄了,夢想三觀都被擊碎了,最後墮落了,這不是一個悲劇嗎?說他有了錢就換洗衣機換摩托車眼光太窄的要不要這麼刻薄?他那不是為了他媽媽工作才買的嗎,難道拿這個當人生第一桶金去創業嗎?這個怎麼能拿來噴他?

不行我還是要說

結尾小琳的轉變很自然是因為她爸是她永遠的後盾,可是班克呢?從電影里看不到任何人給過他支持。

他家困難到獎學金考試前夜他還要出去送衣服

他堅持舉報作弊最後他自己也為給小琳的前途造成這麼嚴重的損害而內疚(但是他的行為本來就沒錯)

他開始拒絕當槍手,是小琳戳破了殘酷的現實,還把作弊暴露的責任扣在他頭上

他知道富二代算計他的時候為什麼那麼激動?他從來沒告訴過任何人他被扔到垃圾場的事,因為他還想維護他心中的體面和自尊

就算是被抓之後他也自己全擔下來了

還要他怎樣?

班克後來墮落,完全是因為他曾經設想的未來被生活被現實完全打成渣。在他最無助的時候一切都在逼他,沒有任何人給他支持。

他做的事情是錯的,想一輩子用作弊掙快錢更是錯上加錯

但是,沒有人能道貌岸然地把自卑格局小當成班克的原罪,我們只能用他的遭遇來警示自己

,永遠要守住自己的道德準則

班克是個悲劇

那個富二代才是真的辣雞

看到大家的評論,我又反思了我的想法,現在我想關於我說的別無選擇這個問題再談談我的想法

的確,在我們這些局外人眼中,班克不是沒了獎學金就一無所有非要當槍手,可是在班克眼中呢?他在那樣的家境下辛苦了十幾年,一直以拿獎學金→留學→掙錢→讓媽媽過上好日子為唯一的出路。當這條路被堵死的時候,對他來說真的天就塌了。

班克想不到當槍手之外其他改善處境的方法,他有錢的時候只曉得換洗衣機,有人就用此來嘲諷他眼界窄。的確,班克的做法格局是很小,可不是每個人生下來就有見識有格局的。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說的,當你批判別人的時候,想想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那樣的條件。班克的生長環境導致他的閱歷就是如此有限,這能歸罪於他自己嗎?

評論里說如果班克真的有原則他就絕對不會輕易被拖下水,我這裡也再談談我的一點想法

我是一個大學生,從我有基本的是非觀起,我就一直用它來約束我的行為。十幾年來,我知道欺騙不對,所以我從來不作弊,也不幫人作弊。我知道社會上有著各種明暗規則,各種顯式或隱式的作弊,但我一直告誡自己,將來進入社會也絕對絕對不可以違背自己的準則。

可是我這樣就有原則了嗎?

首先,對於作弊我只能做到不參與,與班克相比,我連舉報這種事情都不會幹,可沒有人會因此譴責我。

其次,和班克一樣,或者說班克和我一樣,我們的是非觀都是非常簡陋脆弱的。班克好歹識得生活疾苦,我還一直待在象牙塔里沒出來過。我們的是非觀沒有基礎,彷彿只是遵循社會規範,噢這樣好像不對這樣好像才對。我們沒有足夠豐富的閱歷,沒有經歷過足夠的痛苦,來產生足以支持我們進行是非辨析和堅守的精神力量。換句話說,我們的是非觀真的太脆弱了。

如果班克沒有被生活如此作弄,他完全可以繼續勤懇努力,見識到更大的世界,把自己內心正義的小苗培育成參天大樹,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有原則的人。

的確有很多人即使和班克一樣的處境也絕對不會墮落。可是以己度人,我不能保證我自己是這樣高尚的人,可能班克也只是和我一樣。

當我的小小世界被顛覆,我的信念被擊垮的時候,我希望有人可以為我嘆息,可以拉我一把給我救贖,可以給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而不是一腳踩我臉上,告訴我「裝什麼可憐,你本來就是這樣的人」。

希望生活不要給我們如此殘忍的考驗

希望生活可以允許我們慢慢長大

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


班克的黑化是必然的。

他自卑、敏感、電影里全程表現出一種緊張神經兮兮的感覺。會在比賽之前因為緊張,在廁所里吐,還沒上場已經滿頭大汗。奈何老天給了他一個聰明的腦袋,天生智力超群,生活給了他一個假象,好像拚命努力可以改變命運一樣。他只有時刻緊繃,絲毫一點小失誤對他而言都可能錯過改變命運的機會,只有拼盡全力,才能贏的屬於自己的那點小小獎勵。

他沒有朋友,自尊心很強,在學校受盡嘲笑。家庭貧窮讓他沒有安全感。家庭的重擔壓的他喘不過氣來,無力排解只有默默承受。他是家裡改變生活現狀的唯一寄託,被扔到垃圾堆里,也誰都不敢告訴,所有的委屈都自己默默療傷,他沒有傾訴對象。他太心疼母親,母親開了家小小的洗衣店,生計壓彎了母親的腰。他懂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放學回來,放下書包就幫母親幹活,很晚了也要去送貨。

他正直,黑白太分明,不諳世故。他嚴詞拒絕了同學提出的抄襲請求,甚至舉報了同學,而誤傷了琳,心裡愧疚卻不知如何解釋。

可是。這樣的他,卻依舊吃了錢的苦。小巴輕輕耍了一點手段,就讓他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天知道他有多看重這次機會。當他知道那晚把他扔進垃圾堆的人是小巴以後,原本木訥溫順的他卻衝過去像豹子一樣打了小巴。在考試中,零時加價只為報復小巴。他心裡錢是安全感,是保護他今後不在受辱,母親不用這麼辛苦的鎧甲。一開始小琳邀請他入伙時他是拒絕的,直到小琳說了那句「你對生活誠實,生活卻一樣欺騙你」他動搖了,是呀,有了錢是不是能讓我過得輕鬆一點呢。

作弊暴露,他一個人扛下所有罪責,永遠失去出國留學的機會,可是那些富家子弟卻如願以償地通過考試,他更加以為錢是安全感。之前所有世界觀基本全部崩塌,人生所有的規劃就此偏離軌道,他錯手不及,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接著當搶手,讓自己和母親避免落魄。

為什麼最後小琳白化了,在我看來小琳最後的轉機都來自她父親,她到最後一刻明白,無論她多麼失敗,多麼不堪,父親永遠不會嫌棄她,永遠陪著她,所以她有勇氣面對自己之前所有的過錯。

多數人是在看電影,我卻在班克身上看到一個曾經的放大版的自己,那些自卑敏感,巨大的精神壓力從來沒因為你是個好學生而對你客氣,慶幸老天沒給我班克那樣的考驗。不要說什麼要自我調節,要是可以我比誰都希望自己善良單純不諳世事。

最後,只想說一句,班克,不知道你之後怎樣了,只是希望你,要快樂。


影片上映了有一陣子,劇情就不描述了,直接說班克。班克無疑百分百是電影里最讓人心疼的角色。

教育帶給人的是什麼?是知識是眼界是能力還有希望。

但是在《天才搶手》的影片里,教育和考試都是階級流動的工具,本身是為了有夢想家境清貧的人去和那些天生富貴的人站在同一個高度的工具。影片里的男女主聰明又勤奮,但他們可以得到什麼?他們期待教育可以帶給他們階級的上升。

班克的黑化並不是純粹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報復世界,報復這個曾經給過他所有希望到頭來又告訴他自己除了成績什麼都不是的世界。

其實這裡面最讓人痛心的就是男主班克。

世界上有兩種學霸,一種靠天賦和頭腦取勝,這種人會被人崇拜,稱為天才,比如琳。一種靠後天不懈的努力取勝,他很努力地去追求第一卻也因為只能傾盡全力做好這一件事,自然無心旁顧,這種人被人嫉妒和嘲諷,稱為書獃子,比如班克。

相比班克,琳其實有著更好的家境,父親是學校老師,自小學習鋼琴,家裡有一輛小車小房,不富但也絕對說不上貧窮。而班克呢?父親一直沒有在電影中出現,母親靠著一台經常壞掉的洗衣機和一雙常年被水泡爛的手做洗衣的生意。富二代及格了會有一輛跑車做獎勵,就連女主獲獎她父親會露出驕傲而欣慰的表情。

但班克,電影至始至終都沒有一個他母親的表情,一個正臉。這是一個被生活壓彎了脊背的母親,她很難抬頭去看兒子的眼睛,去表達對兒子成績的欣喜,去感謝孩子在大考前的深夜送貨,去欣慰自己孩子在十八歲的正直,擔當與努力。班克對家的所作所為在母親眼裡是必需的,理所當然的。當班克比賽獲獎的時候,他母親有鏡頭嗎?當班克深夜接替母親洗衣服時候,母親只有一個起身離去的背影;當班克躺在醫院裡鼻青臉腫,心灰意冷,電影里看不見他的母親。我真正看到班克母親有所表情是在班克sat考試幫忙作弊敗露後學校提出開除信。班克坐在那裡,老師對著她母親遞過來退學通知。鏡頭裡的母親是虛化的。一個模糊哭泣的側影,既沒有問也沒有罵只有一個灰色單調的哭泣。沉默其實才是這個家的基調,灰色才是班克的底色。這個家裡沒有喝彩沒有爭吵沒有言語,所有的只是如何在社會底層生存,如何延續卑微的生存,如何等待孩子憑藉考試魚躍龍門。

所以,班克從出生的開始就是悲劇的。「沒有什麼可以覆蓋這個悲涼的底色。」

學習對於他不一定痛苦但絕對不是什麼陶冶情操擴展眼界,點燃思考的火焰的東西,學習是路通往考試,通往班克最初以為絕對公平,不計較出身的考試。可能很多人不會理解為什麼班克開始會對考試作弊這麼介懷。直截了當地拒絕3000泰銖的作弊酬勞,主動提醒林有人抄她考卷,甚至不顧得罪同學跑到校長室里舉報作弊。因為在班克的心裡,考試是這個世界上他可以靠努力與那些家境富有的孩子們平起平坐的公平方式,考試證明了他的價值更證明了公平的存在。

什麼時候他開始不再覺得考試具有神聖性?或許就是那場暴力。

如果有一天,你在深夜裡騎著電動車給人送貨,第二天有重要的獎學金考試,卻連複習的時間都沒有,因為這些衣服送不完明天可能不會有東西吃。在你送完最後一箱衣服,心想:啊,終於可以回去熬夜學習啦。這時候突然湧來一群人,你莫名其妙地被群毆。第二天你滿臉污穢,眼睛被打腫到睜不開,在沒有人只有狗的垃圾場里醒來,錯過了可能是你下學期學費的獎學金考試。是誰打你?可能是你根本不認識的同學。

就算你不作弊,生活依舊欺騙你。」玩弄班克的是那個富二代,欺騙班克的卻何嘗不是生活?

其實影片從頭到尾班克都沒有錯。成績好卻不張揚,默默地努力也只是想有一個更好的生活。他妨礙誰了?卻只是因為努力被人嘲笑奇葩怪胎,沒有朋友。

比起班克身上的無奈,林才是真正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她瞧不起學校收取高額度贊助費,鄙視泄題給上了自己收費補習班學生的老師,所以選擇了幫助大家作弊。既然那些成人可以在應試教育的規則里唐而愰之地作弊,那麼十八歲的他們為什麼不可以?如果成人可以借用考試這種遊戲謀取暴利那麼我為什麼不可以?

利益其實並不是林的單純驅動因素,第一次作弊是對這所謂的考試規則的嘲笑,第二次則是因為夢想,想要改變不公平的渴望。富二代和他整天傻樂的女友可以去波士頓為什麼永遠第一的林不可以?

『我要和你們一起在波士頓。』林說。

林很清楚自己要什麼又為什麼這麼做。

從一開始驅動林的並不是單純的利益,所以後來林拒絕與班克再度合作進行跨國大作弊。

但班克不一樣。他過去的學習努力是為了找到很好的工作可以養家糊口,學習本身就是工具。

「我現在就可以掙到幾百萬而不是等四年坐辦公室去拿幾萬塊錢。」班克最後邀請琳加入更大規模的作弊案時候說。

有評論說這充分提現了班克處於社會底層把教育完全當作功利的手段。

哈哈哈我真是要笑死了。教育和考試其實是兩碼事。考試是機會的再分配,盲眼分配,不看長相不看財力就看填在紙上的ABCD。在影片開頭的數學比賽上,班克瞬間答出圓周率小數點後十餘位的數字,後來校長問他:你怎麼這麼快?「因為我是背的。」考試只要結果不在乎成長。

但考試一個月最多一次,一次最多三天,剩下的時間裡這個世界還是失衡的,他在開香檳你在洗衣服送貨。他人的一句話你就有可能第二天昏迷在垃圾場中。就算在考試里,特權的人依舊可以遊走規則間,上好的補習班,交錢作弊,出國留學擁有高學歷。努力學習最好的結果就是找到月薪數萬的工作,階級流通卻是不可能了。

班克最後黑化不僅是因為作弊可以帶來200萬泰銖,更是因為他已經不相信規則和公平的存在咯。特權的人遊走於遊戲規則之外甚至製造規則。班克終於不想遵守規則了他在與現實反抗,嘲笑曾經奉為聖經的世界。

假如生活欺騙了他,他的選擇就是報復。報復這些可笑的應試考試,通過踐踏應試考試的規則完成對不公平世界的反叛。

可惜這部影片並沒有完全樹立好班克的這個角色,影片結尾班克利益熏心,喪失道德。為了掙錢威脅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就要所有人都為他再也不能出國讀書一起陪葬。影片的結尾,班克墮落了,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和對知識改變命運的信賴。

我還記得班克在電影里的最後一次微笑。班克在廁所里用手機傳答案被發現了,他被帶離考場。琳站著審訊室的門口,焦慮的無助的班克努力對琳擠出一個安慰的笑容。班克沒有後悔沒有責怪。

但最後班克卻成了威脅琳的人,為什麼?或許是退學後的重壓,生活的絕望,金錢的誘惑。

班克沒有成為報復規則反抗命運的人,他又一次屈從於規則制度和生活。但或許這也是現實,生活不像電影,規則可以隨便被推翻,不公可以隨時被拯救。但作為觀眾我更希望班克可以最後變成藐視規則,嘲笑世界的角色。而不是單純的一個道德淪落的角色。

班克,如果曾經被規則奴役,那便起身踐踏。

林最後改過自新的結局實在旁人無法接受。她說她覺得自己錯了?要知道林懊悔是因為她促成了班克的退學,並不是因為自己幫助大家作弊,但在結局她卻在自首,為觸犯考試規則而認錯,因果不該是這樣。

在電影里,班克和琳都是弱勢的一方,靠著努力才能和出身富貴的同學平起平坐,改變自己所在階層的命運。但影片最後他們還是被金錢奴役的對象,依舊難以改變自己的社會階級。所以當班克黑化的時候,我是真心希望他可以把這不公平的社會攪和得一團亂,讓「這個世界我說了算」。但是影片以琳的自首結束,不說為遺憾。「這個世界你說了不算。」

結尾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新老公~


看完這電影卻讓我心情差到了極點,像被人一棍子打在腦殼上一樣。

真的很慶幸生在中國。

因為在中國,如果你真的成績很好是沒贊助費的。出成績的高中,多數都是公立高中,沒有聽說過哪個公立高中對天才收贊助費的,恨不得送錢讓你上學。沒有素質教育,只有成績教育。

簡直就是天才的沃土。

所以中國發展的快,理所當然。

原本跟我也沒關係的,因為我是個笨蛋。天才的好與壞與我無關,我只想安心當我的笨蛋。

這電影讓我難受的從來就不是裡面的教育制度,是窮人面對誘惑和不公時怎麼做都是錯的。我想了半天,想不到怎麼破局。

要麼繼續壞下去。

要麼就玩完。

玩完了人生就歸零,沒得商量。

簡單說下劇情,這個電影的價值觀是極其扭曲的,聖母心女主因為想幫一個自己的小迷妹,大發慈悲讓小迷妹的成績離滿分只差一丁點。

結果被迷妹的土豪男友盯上,讓幫著作弊。

天才就是馬上想應該怎麼反抗這苦B的生活。因為她發現,她其實也交了贊助費。

傳授鋼琴版摩斯密碼作弊,泰國的卷子也耿直,全是填ABCD就行。然後依賴作弊,女主過上了相對安逸的生活。

總有人笨到讓你髮指的程度。他連最簡單的四種摩斯密碼都記不住,並且還要在考試的時候一直不停的盯著你看。讓另一個家庭貧困的天才耿直少年看出來他在想作弊。天才少年耿直的馬上舉報,女主就因為草稿紙的問題被校長看穿。

記住,這鏡頭裡明確解釋了,耿直boy壓根就沒想舉報小琳的。

耿直boy拿到出國獎學金名額,天才女主get out。女主被爸爸訓話,讓她永遠不許離開泰國。這時候,小迷妹又來找女主訴苦,說我們想去波士頓大學,你再給我想想辦法。那怎麼辦?

我原本以為女主會良心發現。沒想到是她覺得規則太嚴厲,才選擇的放棄。根據一個路人土豪的電話靈感,女主想到自己能通過時差作弊。我也要去波士頓念書,所以,一起賣標準答案。她想這樣做就算了,非得告訴土豪說,我還不夠聰明,沒有變成移動人型硬碟,我還需要一個人,就是舉報咱們的那個窮B男主。

土豪也耿直,通過一頓揍,讓耿直boy失去了去新加坡讀書的獎學金。考試那天耿直boy在住院,耿直boy家裡太窮,想改善家境只能依靠上學。土豪的邏輯也簡單,你沒了獎學金,為了掙錢就只能幫著女主一起去澳洲考試,拿到答案讓我們作弊。

你打人家就算了,你說漏嘴就是你的不對。

耿直boy一陣暴怒以後,決定我們拆夥兒,可是看到殘酷的現實以後還是慫了。耿直boy變成了失足boy。失足boy為了錢,去澳洲,然後被抓住,失去學業。逼良為娼的失足boy決定一壞到底,有更好的辦法去作弊,絕對保險的那種,賺的也會更多。你不入伙就都完蛋,這時候,罪魁禍首女主角就又良心發現了。

自己進監獄,也要把失足boy連帶著毀了。

所以這個電影演的是什麼?

演的是一個聖母心女主是怎麼毀掉自己,毀掉一個耿直boy的。這個耿直boy做錯的唯一事情是想保護女主的成績,舉報了一個笨蛋作弊生。

然後一連串的倒霉事就把這個耿直boy毀了。

為什麼窮人的生活會這麼不堪一擊?因為你面對浮沉的生活,甚至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一步錯,步步皆錯。

不是你不玩火,火就燒不到你的。你不玩火,有人逼著你玩火。

有人用耿直boy骨子裡就壞的邏輯洗女主。

我就說一句話,你讓泰森七歲的時候去和成年壯漢真的打拳擊,他不得死在擂台上啊?你是不是得說,這泰森啊,原本就這B樣兒。


看了好多答案…難道只有我一個覺得班克也沒有那麼黑化嗎?

過去幾個小時,可能記憶已有偏差,但我依稀記得,在女主拒絕和班克合作推門出去時,班克的嘴角有一絲笑,也許是嘲弄自己吧,沒想到有一天堅持作弊的會是自己,可也許,女主的選擇是他欣於看到的呢?在自己已經陷入泥沼飛不起來的時候,試探性的夠一下天空,原本內心是希望碰到的,希望把天空也拉下來,可夠不到,不是也證明了,天空還是天空啊。

就算他是真的黑化了,我們也沒有什麼能夠指責的。從頭到尾,班克從未主動越雷池一步。他兢兢業業學習,體貼母親辛苦,提醒女主不要被抄答案,在發現自己「好心辦壞事」時別過了頭……那個被無故暴打一頓扔在垃圾場錯過獎學金考試的人、被抓到作弊永遠不能出國留學的人,是班克,不是其他人啊。

有人可能會說,不能出國留學也不意味著永無出頭之日。但從電影中看,出國留學幾乎是電影中每一個同學的夢,為此他們不惜付出一切。女主是主動陳述了自己的作弊行為,選擇成為一名教師,可女主的選擇就一定要是班克的方向嗎?

他拿到錢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媽媽買洗衣機,在我看來,這不是思想的局限性。班克的奮鬥目標里從來就有讓媽媽過上好日子這一項。在沖小巴怒吼時他就有說過,出人頭地,讓媽媽過上好日子。有了錢不就該先實現一下小目標嗎?女主拿到錢第一件事還是給爸爸買襯衫呢!

記得班克誤傷女主,再見到她,儘管可能還是誤會女主一起設計他,還是彆扭的說了對不起。記得班克被抓到審問,看到女主,還是笑了下。彆扭又膽小,心理素質還不好,偶爾的膽大妄為總是招來禍端,可這都不妨礙,他成為我們心中的白月光啊。

因為比較激動不知所言,用bank的斧嘰凶嘰賠罪啦!


和國內很多很多人的是非觀想法是一樣的。

能坐牢的才叫錯,只要不坐牢就沒事。

我之前有過一個回答,是關於男人嫖娼的。

你無法想像,在我的評論裡面有多少人回復我說。

沒有女朋友的時候去嫖娼有什麼錯嗎? 很多人對嫖娼對錯的理解,停留在了,被警察抓到叫運氣不好,沒被抓到就是無錯的。

班克被抓住以後,他膽怯的樣子就是怕坐牢。

底層小農思想,坐牢就是天塌了。

後來放回來了,發現只是不讓考試,學校開除以外,什麼事情都沒有。

還拿了兩百萬泰銖。

本來上學就是為了賺錢,現在不僅人沒事,學費也不用給了,還賺到了錢。

最關鍵的是,不用坐牢。

完全顛覆了他的世界。

他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操作。

他徹底陷進去了。

因為對他來說,抓到了根本沒有懲罰。

這是一筆無本生意,穩賺不賠。

所以,班克不叫黑化,應該叫開竅了。

他去揭發統考作弊,也不能簡單的說他是善良,可能是仇視那些有錢人花錢買答案。亦或是因為不想看見小琳被人抄襲。

結果,歪打正著把小琳坑進去了。

但是我更傾向於仇富,因為如果是擔心小琳被人抄襲,他已經告訴小琳了。結果班克不僅和監考老師說,還直接衝到校長辦公室舉報,並且說出了,不信你讓他重考一遍,一定不會過這樣的話。這顯然不是單純的只是不想小琳被抄,而是直接想把抄襲的富二代趕出學校。

正常人的邏輯,碰到作弊的事情,有正義感的,告訴監考老師即可。但是班克又告訴了監考老師,又第一時間衝到了校長辦公室舉報,行為已經反常。無論怎麼說,目的一定是不單純的。當時他已經知道了他要和小琳競爭,但是無論是智慧還是人氣,他都比不上小琳。所以這次跨級的舉報,除了仇富,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他想在校長面前立功,增加自己能新加坡獎學金留學的機會。

因為校長說了,除了成績,還要比人品。嫉惡如仇,揭發舞弊是最能展現正義人品的機會。

大家別忘了,當校長發現琳做了兩套試卷的時候,你們嘴裡善良的班克沒有沉默,而是精準的補刀。他直截了當對校長說,因為作弊有錢拿!

所以班克並不是天生的善良,他也有自己的算盤。

從他說第一次出國的時候,他已經喜歡上這條賺快錢的路。被抓後放了回來沒有坐牢,讓他知道,這條路其實沒什麼風險。

他被放回來,第一時間不是找小琳,也不是記恨小巴,而是去拿錢。而且拿走了錢以後,馬不停蹄的就開始研究下一場作弊是什麼,並且很快想出了方案。

從他賺到了兩百萬泰銖,摺合人民幣四十萬元。他第一時間居然是買洗衣機和新摩托車。導演給了一個很長的特寫鏡頭。就是想說明,班克這人的眼界和覺悟,其實就是最底層的老百姓。

所以,班克不是黑化,班克只是膽大了。

很多人覺得班克以前很善良,後來黑化無法接受。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不是出在班克身上,而是,演員太帥了……這麼帥的反派接受不了啊。


想起一個細節:當班克在澳大利亞被抓作弊時,琳良心過不去一度想進房間幫他,結果推開門她看著班克很久,班克對她輕笑很細微的搖頭動作,最後琳放棄幫他只借故而言他。

其實,班克可能的確膽小自卑,但在被剝奪新加坡獎學金考試走投無路之前,他堅決拒絕了同學想用錢買作弊答案的誘惑。他沒有琳的商業頭腦和超強的組織能力,但他善良感恩哪怕第二天就是年級統考他也會放棄複習幫媽媽洗大盆的衣服。他可能有心機算計,想擠掉琳出國的機會,可琳的被抓真的只是班克的過錯嗎?就算琳是為了抵抗不公那也還是作弊。從班克的角度來看是琳不遵守規則,他完全可以揭發,一箭雙鵰的好事幹嘛不做。

但不能否認的是,班克是做錯了。他不該因為琳的那句「就算你不作弊世界照樣欺騙你」就改變原則,他不該在琳已經放棄作弊的時候反悔走上歧路,他不該在最後繼續在歧路上越走越遠還試圖威脅琳毀掉她的生活。

可是,這一切的源頭是什麼?是因為琳想拉他入伙,於是同伴就找人打了班克讓他失去對他而言唯一出國留學的機會。他們毀掉了他的機會和人生還各種歪理拉他下水,最後自己功成名就毫髮無損,而班克卻被開除永遠失去出國的機會。而他本可以不走歪路,只通過一場獎學金考試就實現出國的夢想。可惜一切都變了。

想起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那句話:「每逢你想要對別人評頭論足的時候,要記住,世上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樣的優越條件。」。


關於男主班克,我覺得他真的是很可憐的人,我去看了最高點贊的那個答案,他是仇富才去舉報,為了趕走一個富人,並且對女主的舉報也因為想獲得獎學金

我都不認同,我覺得他是個最無辜的人,因為別人犯錯都是自己想要的,比如女主,只有他,是被逼的,你們憑什麼在毀了人家所有出路的時候,站在道德高地上,去自首了?你變成了幡然悔悟的人?他變成了黑化不擇手段的人?你跟他說「就算你誠實,生活照樣在欺騙你」他沒有錢,他想通過自己的獎學金出國,讓自己媽媽過上好生活,被你們毀了,作弊,被開除了。他看著你們所有人,有錢的兩個人出國了,繼續他們的好日子,女主呢?她認識到了錯誤,但好歹能自己選擇去做教師,他能嗎?他只能買了很多很多的洗衣機,說不定能改善自己的生活,那個高票答案竟然說,這就是他的覺悟,這就是他作為底層老百姓的眼界,去你媽的,當你以前所有的夢想被摧毀的時候,前途無望的時候,他能怎麼做?

明明是逼良為娼,結果老鴇舉報了怡紅樓?


非常難受。

我覺得也有可能是男主太帥了我忍不住想讓來個完美結局。

女主的一句 就算你不作弊,這個世界照樣欺騙你 然後就此把男主拉下水。

他幾乎所有的機會都被毀了,只有拿到這筆錢才能讓他心裡感到平衡。

在上飛機前還有選擇機會,但他自己知道已經無法回頭了。

結局女主的坦白,讓所有參與的學生付出了代價。但班克的結局一定不會好。看到這感受有點複雜,鬆了口氣但也很難受。

這部片子絕不是主旋律正能量的片子。有些暗線,深入分析會發現太過消極。

男主的結局非常負能量,我真的能體會男主的感受卻又沒法接受,努力的天才學霸就這樣被毀了。

心裡還是覺得他那麼認真聰明,以後的生活也一定不會有問題的,就是這樣期待著。電影完了還在期待彩蛋。。但並沒有。

多希望女主握住男主手的時候,他能拉過她然後給她一個擁抱,兩個人真正的釋懷,從頭再來。


人有三種勞動方式:

一種是體力勞動,比如搬運工,保潔人員,日常耗費的是體力。

一種是腦力勞動,比如銀行職員,文案策劃,日常耗費的是腦力。

還有一種是情緒勞動,比如歌手,演員,商務,網紅,日常耗費的是情緒。

有的人適合體力勞動,有的人適合腦力勞動,但是只有很少的人適合情緒勞動,所以當情緒勞動者大起大落,經過高強度的精神、心理、情感摧殘後,還能夠保持較平穩的情緒,這樣的人在人群中幾乎萬中無一。

電影中的小琳不只是一個腦力勞動者,也是一個可以抵抗壓力,鎮定自然的情緒勞動者,她在最緊張的時刻也能夠保持自然,相反班克就達不到,班克童年時和父親玩記憶遊戲,而長大後,通過強行記憶,只能夠觸發種種不好的記憶,產生嘔吐,噁心的生理反應,班克也做不到控制情緒,收放自如,做事不考慮後果,並且精神脆弱,時常臨界崩潰。

電影里的葛瑞絲、富二代阿派也是典型的情緒勞動者,組織大規模的跨國作弊行動,收取上百萬的財富,在拿不到考試題,被班克臨時加價,被小琳父親現場逼問,全體作弊考生躁動不安,摩托車手隨時準備離開的關鍵時刻,阿派做出了安撫情緒,確立信任關係,不戀財富,及時轉賬等等一系列手段,把跨國作弊執行的大後方穩住了。

富二代阿派雖然不學無術,但卻有著無與倫比的組織執行能力,而社會上最不缺少的就是體力勞動,以及腦力勞動者,情緒勞動者怎麼去尋找?都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問題。

三種勞動方式,門檻依次提高,班克只適合做一個腦力勞動者,可以看出他根本不適合從事組織活動,班克後來雖然拿到了錢,重新裝修了母親破舊的洗衣房,但是思想還是很幼稚,不去思考合作,而是考慮用威脅的方式逼迫小琳就範,情商依舊低到極點,這樣的方式去創業,總有一天會把自己送監獄裡,就算一時有錢,也會掉進貧民的垃圾堆里,起起伏伏,難以翻身,為什麼呢?因為情緒永遠是他的死肋,一動情緒,整個人就變得非常不理智。

因為班克精神結構的發展,所形成的生態系統,太過單薄,幼年喪父,母親長期被體力勞動所佔據,缺乏與孩子的溝通了解,導致班克情感閉塞,缺乏交流,主動忽略自身的情感需求,性格壓抑,隱忍,面對生活,已經是疲於奔命了,根本沒有心思抬頭看一看天空,看一看周圍新鮮的事物,導致精神世界匱乏,無法承受外來世界不同觀點的衝擊,所以做事容易偏激衝動。

《天才槍手》講明白了一個道理。

就是人不能沒有底線,沒有底線一輩子都不會過的很好,底線與人的幸福感是緊密相關的,擁有底線,就擁有了起碼的尊嚴,起碼的自尊,可以保障起碼的幸福感,可以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但是人總是在一些重大的打擊,災難面前,畸變、退化、失去底線、黑化。

比如:我戀愛失敗了,是因為對方背叛了我,在我和她戀愛的過程中,她天天都在背叛我,可是我明明很優質,喜歡我的女孩子無數,蜂腰翹臀巨乳的美少女,每天都在追我,可是我為了我的愛情,我還是拒絕了追求我的人,我為對方付出了我的機會成本,付出了情感,時間,金錢,付出了最最重要的感情,和我作為礦山貴公子的貞操,最後卻換來了最壞的結果——【她背叛了我】

我那麼努力認真,卻被傷害了,所以我就應該在以後的戀愛中:

1、腳踏兩隻船,如果發現有人不愛自己了,就隨時棄船逃跑。

2、在愛情中,不再付出全力,不再付出真心,不再相信對方。

3、戀愛中一旦有女生追求我,我就及時行樂。

這樣做很沒有底線,但過去我被傷害了,似乎只有這樣是我保護自己的方法。

但如果你不好好談戀愛,一直懷抱有被傷害就保護自己的想法,對本該愛的人抱有懷疑,對過去被傷害耿耿於懷,處處保護自己,傷害他人,你就會一直無法獲得幸福。因為你自己在傷害中,失去了節操,失去了對自己的要求,你就不會得到任何任何的要求之上的你所嚮往的真正的愛情。

比如:我做生意合作失敗了,因為我的合作夥伴背叛了我,他偷了我的資源,拿了我的技術、信息、材料,自己另立門戶,不再和我合作了,我不光變的一無所有,還背負債務,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後來每當我做生意時,就總是會想起這樣的事情,對合伙人嚴加指責,不信任合伙人,因為一點點小事鬧的滿城風雨,總是因為一點點事情,瞬間就脾氣爆炸了,導致生意不歡而散。

因為你總是因為過去的創傷,計較於眼前得失,把對前合伙人的憤怒,發泄在現在最親密的合伙人身上,你忽略了公司發展路上,有那麼多的賺錢的機會,好好溝通其實最重要,保護自己、抱有懷疑、對自己無底線的原諒,對他人無底線的苛責,是無法成功根本原因,肚量小了,就裝不下大船。

人為什麼會失去底線呢?黑化了呢?

電影里班克有仇富心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從一開始的拒絕被富家子弟作弊就可以看出,學習好是他最驕傲的籌碼,是他可以驕傲過富家子弟的重要原因,也是他自尊的來源。

但是學習好,也是沒辦法避免被打的,被打了之後,他整個人崩潰了,社會的不公使他更加仇富,失去了對自己要求的標準,憤怒已經拉低了他做人的標準,認為富人就是為所欲為,所以班克為了報復,選擇參加了跨國作弊的組織,被退學後,因為已經失去了做人的底線,所以他威脅著琳達要一起作弊。

生而為人真對不起的原因是:失去了對自己要求的底線:

人在年幼時的父母、朋友、同學那裡,被傷害到已經失去了對自己要求的底線,既然你們都傷害我,那我也要傷害你們,當我無力傷害你們的時候,我就傷害自己。

自己足夠強,就失去對外界容忍的底線,自己不夠強,就失去對自己要求的底線,《被人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因為童年時失去底線的討好父母,長大後,也能夠失去底線的討好戀人,討好每一個人,不顧一切的出賣肉體,也要賺錢給作家,當作家的小三,給黑社會送毒品,當陌生人的情婦,願意陪阿龍去死,就算被打也心甘情願,因為松子失去了對自己的要求標準,失去了做人的底線,所以她只能模仿人生活,卻無法成為真正的人,一生都圍繞著他人來轉,死前只能感慨「生而為人,真對不起。」

到最後,松子已經不敢再與人接觸,把自己封閉起來,以避免自己無底線討好別人的性格,使自己陷入地獄,只有一個人,松子才能夠感到愜意,安寧。、

薩特所說:「他人即地獄。」也是活在他人的輿論中,就是深處地獄。

班克的底線被摧毀了,他沒能意識到,當前的錢,是沒有底線的錢,當前的威脅,也是沒有底線的行為,自己失去了底線,是可以賺錢,是可以獲得一時暴利,失去了底線,是可以豁然開朗,就算靠打砸搶燒,坑蒙拐騙,也都是可以開心生存的,但是失去了底線的生存,將痛不欲生,不見天日,整個人生的標準都被拉低了,獲取快樂的方式也將無比艱難,這才是真正的全軍覆沒。

我一直堅信著,一個人做了某事,是因為他想做某事,人們想做什麼事情,但迫於輿論道德家庭的壓力,不能光明正大的做某事時,就要把想做某事的意願,歸罪於被迫做某事:都是別人逼我的、我運氣不好,一不小心做了某事、說自己是為了你好、我是有苦衷的,等等。

比如一個人想出軌,就會掩飾成酒後亂性,被迫的,我不是故意的,是意志不清楚導致的,人們故意犯錯,就是為了釋放內心的欲求不滿,一個朋友因為工作忙,對客人招待不周,客人臨走前匆忙打翻了電腦旁的茶杯,客人說是不小心碰撒的,但是從過失心理學上分析,這就是客人對主人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所以你身邊有人再說上班堵車,那就是不想來上班的意思,再說酒後亂性,那就是我想出軌的意思,再說我工作,我忙,那就是我不想見你的意思。

就像是關之琳說:「別人喜歡我,我又擋不住別人喜歡我。」

把自己想要轉移成別人喜歡。

班克想要沒有底線,是因為他需要通過失去底線來生存,通過沒有底線來豐富自己的世界,他不能主動的去認識這個世界,因為這會讓他產生強烈的負罪感,但是為了認識這個世界,他就要把世界理解成為罪惡的世界,通過報復、墮落的方式去探索這個世界,這樣做是化解他心中負罪感的最好方式,人是按照內心的感受去生活的,所以班克會說出威脅小琳的話,在眾人眼中,他可能已經變成了惡魔,可是在我眼裡,班克是一個因為缺少愛,拒絕情感,所以不會用正常方式表達情感的笨蛋罷了。

班克的那一句對小琳的威脅,不要讓小琳走,「走的話,我就揭發你」,在我耳朵里,就像是「我愛你」。

班克和小琳是有過一點點愛情的,兩人一起在地鐵里聽音樂時,耳機線呈現心形,是導演有意而為之的,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岸邊,小琳對班克說:你知道么?

班克轉頭看小琳,一臉迷茫,小琳臨時把話咽了回去說:「這是我第一次出國。」隨後,兩人合照在一起,導演對人物情感把握細膩之精準,令人咋舌,這分明就是導演在表達青春期里,含蓄不經意的愛意。

當班克作弊被抓,小琳在窗外等待,一個人反覆猶豫,最終刪掉了兩人的合照。但是當小琳下飛機,回到所在城市,被爸爸在汽車站攔住,爸爸問到小琳的第一句話是:「男朋友在哪裡?帶回家吃飯啊。」

小琳隨即就哭倒在爸爸懷裡了,小琳當然知道怎麼回事,離開了班克,就像離開了男朋友那樣,刪除了合照,就像分手了一樣難過。

最後當班克退學,小琳升入師範大學,小琳去看班克,路過班克的家,看到煥然一新的摩托車,重新裝修的洗衣店,兩排嶄新的洗衣機,小琳是微笑的,是開心的,是發自內心的為班克感到幸福的,自己喜歡的男生能夠這樣生活,也是很美好的事情了。

可是小琳推開門,看到班克一臉嚴肅的威脅自己,小琳有眼淚划過,這是小琳是不願看到的,來到班克店裡,就是因為念及暗戀的情愫才路過這裡,但是卻被威脅,如果不是小琳擁有一個值得依靠,三觀很正的父親,小琳可能沒有依靠的屈服於班克的威脅了。

可是如果小琳懂一些心理學,大概也能明白班克最後的威脅,其實來自於對世界的報復,由於自身強烈的負罪感,他不得不通過報復世界的激烈方式,表達感情,表達不願意看到小琳離去的結果,可是青春期的愛情沒有如果。

小琳選擇了主動檢舉作弊案件,以給自己內心一個圓滿的交代。


只要你發現人生有捷徑,那條捷徑很快就會成為你唯一的路。


就這個設置,在雙龍對決的人格轉化上畫了一個漂亮的陰陽魚。

昨晚吃完飯拉著小姑娘去看的,她看著電影名還不開心,以為又是噠噠噠轟轟轟的片子。我比較有把握,畢竟泰國是廣告強國,4A另類。廣告這道視覺點心做的全球都算入味,那電影這道正餐基準線肯定是有的,果然。

故事的構成很乾凈,兩位主角的刻畫通過幾個交鋒就交代得很清楚;剪輯基本是踩著鼓點剪的,BGM一般,倒是音效用的很勾魂,天知道是不是拍鬼片積累下來的底子。

作弊是全世界所有學生的共同語言,考場、監考老師、試卷、時鐘,幾個元素一拋出來,大家就有了共鳴。真的不要再說什麼「文化隔閡」啊「中國人拍的外國人看不懂」啊這類混話,輪番打臉。

邏輯上老師比學生要強勢得多,所以給兩位主角開了外掛(實際上也不能算特別掛,這樣記憶力的學生文科985應該每屆都有),平衡了合理性。而且外掛也沒有亂加,主角倆天賦驚人,但是人情世故這些後天資質很真實,故事才有了展開的機會。

最後班克的墮落,從全球一線編劇水平來說是意料之內,因為矛盾講的就是對比,一人成聖須有一人成魔,才能勾得出唏噓。

但是從中國編劇角度來說,不容易。倒不是說中國編劇水平不行,而是我懷疑在資本的壓力下,男女主角不打個啵湊對CP就不叫青春片。中國版的結局搞不好是兩人合開洗衣店,畫面定格在什麼「X袋洗」互聯網logo上。再來個「X袋洗」觀看此片打八折之類的就完美了。

閑逼少嘮。天才槍手是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工業製成品,這幾天霸王別姬vs戰狼2的槍聲很密集,兩邊都有屎不作評論,但有個觀點很有參考價值:先不要管姓資姓社,電影是工業,把基礎流水線產品先做好再談別的。沒有爆米花,金雞百花遲早變菜花。


這是最讓人痛心的事情了~

他剛剛出場的時候,瞬間覺得場景轉換到了偶像劇,他斷然拒絕同學有償抄他答案的要求。以為小琳不知道別人抄她試卷,還特意過去提醒小琳,提醒監考的老師,還很嚴肅的跟校長打報告。他是那樣的正直,富有正義感。

可是後來他才知道,正是由於富二代僱人毆打他,將他扔到垃圾場,導致他錯過了獎學金考試。而他貧窮的家境是沒有辦法支付他出國留學的費用的,所以出國的夢想很有可能就此幻滅了。

後來又因為跨國作弊導致他被學校開除,也終生無法參加留學考試,學業就此葬送,因此才想到威脅琳跟他一起干一票大的。他說,你出國留學四年讀完了又怎麼樣呢,還不是要坐辦公室,一個月才幾萬,但是你現在一個月就可以賺一百萬呀~就此,他將學業完全跟賺錢划上了等號。底層階級的無力展現的淋漓盡致,思維的局限性也暴露無遺。

只能一聲嘆息吧~


我覺得是電影的神來之筆

首先對小琳來說:看到班克黑化是促進她自首的重要原因

因為她喜歡班克,喜歡那個老實,上進,聰明的男孩,

但直到班克威脅她和他一起作弊時她才發現,她自己親手毀了自己的白月光。

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本小說,一個黑道大佬喜歡上一個律師,律師不喜歡他,大佬留給他毒/品讓他上癮,變成一個只要給葯就張開腿隨 上的人,不會再抗拒他,不會再想辦法離開他

然而他發現,自己親手毀了自己最愛的人。

小琳其實在最初對作弊是錯誤的並沒有那麼大認知,她知道這是不被允許的,卻不覺得這是什麼很嚴重的錯誤。包括她的父親教訓她之後,這種想法也沒有改過來。

她的觀念發生轉變,一是發現班克被抓,前途被毀,內疚導致她沒有去領錢,也不想再作弊(但這時候她還不想去自首)

而真正導致她去自首的,是班克以告發她為威脅要求她作弊

自己喜歡的男孩子變成這樣一個徹底墮落,放棄上進的人,還是自己親手造成的。在這樣的愧疚下,她或許是懷著自首能夠使她和班克都得到救贖,原來的班克能回來的想法,主動去自首了。

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設定了。


有錢家的孩子有各種路,不好好學習也自然有別的辦法,等待你慢慢長大慢慢成熟,總有機會浪子回頭。

窮人家的孩子就一條路,不能錯,錯了就萬劫不復。而路上太多風景,目的地又太過茫遠,各種誘惑,誘惑你把自己僅有的天賦提前兌現——但沒人告訴你機會可能一生就只有一次。。。

其實男女學霸都毀了自己的一生,而男女配角不疼不癢總會有其他辦法成功。班克也不是黑化吧,就是突然看清了這些,絕望地想魚死網破。只可惜小魚會死,網也不會破……

【咦為什麼我看完這部不錯的電影突然答題答的這麼悲觀…


金盆洗手的看著假,走進黑暗的卻顯得真。

這是人們獵奇嗎?

不是,是因為每個人心裡都隱約知道,倒霉的少有,活該的多。

兩百萬泰銖,大概夠買一萬兩千多個巨無霸,也就是說班克鋌而走險偷天換日,還破釜沉舟臨場加價,最終酬勞的實際購買力,還不值富二代那輛車。

而那輛車是什麼呢?一次成績優秀的獎勵而已。

皇帝真的不會用金鋤頭耕地,但大多數人註定難以突破這層迷夢。勤奮與天才換來新襯衫和洗衣機,平房裡看不見留學生的狂歡派對。

兩個天才生平第一次出國,宣告世界即將是他們的。許多人以為自己突破了分野,其實你我皆是夢中人。

影片中富二代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與個人能力並沒有多大關係。他們會坦承自己的愚蠢以至於諂媚,也會在派對上為鎩羽的槍手真誠流淚。

而從底層奮力向上試圖改變命運的班克,卻變得窮凶極惡。

可他拋棄底線唯利是圖,最大的野心不過是每年六萬個巨無霸,矽谷工程師批發價的三倍左右。

這是他不夠好嗎?

同樣是生來如此,琳最後選擇了自首。父親讓她明白,無論她有多麼不堪,父愛是她無需去爭取的。她知道了堅持自己,並不會一無所有。

班克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諷刺的是,班克之所以缺乏家庭的精神支持,在影片中也不過是因為他家比琳家更加困難。當琳的父親努力將女兒送進更好的學校,班克的母親終日操勞,會讓他在考試前夜幹活。

班克並沒有黑化。

黑的是影片里試圖刻畫的那些東西。

班克最後的轉身,是對它們的報復。


我不認為班克黑化,更不贊同用什麼「格局有限、眼界狹窄」的標籤去貼滿班克,彷彿位高權重的人就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一樣,彷彿那些花錢買答案的人就「格局廣大、眼界開闊一樣」。班克只是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如同有些位高權重的人找到了一條保持自己財路的方法一樣。


喬治·奧威爾(G.Orwell)在《1984》中寫道:

有史以來,大概自從新石器時代結束以來,世上就有三種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

這三種人的目標是完全不可調和的。上等人的目標是要保持他們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標是要同高等人交換地位。下等人的特點始終是,他們勞苦之餘無暇旁顧,偶爾才顧到日常生活以外的事,因此他們如果有目標的話,無非是取消一切差別,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這樣,在歷史上始終存在著一場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鬥爭,其大致輪廓相同。

影片中的四位主演,分別代表了各自的原生家庭陣營:小巴、格蕾絲——上等人;琳——中等人;班克——下等人。

原諒我這樣赤裸裸的劃分,然而現實往往比這還更殘酷。

對於下等階層的班克而言,他曾經有希望通過保送出國和STIC考試,一躍龍門成為上等人;也曾經有機會按部就班地繼續學霸之路,順利晉陞成為中等人。

但是,保送出國的機會被上等人如泡沫一般輕易捏碎,STIC考試中被發現作弊,永遠地對他關上了大門。學校將他開除,無法繼續學霸之路,因為身有作弊這一「道德污點」,他甚至不能像琳一樣得到一個成為教師的機會。

理應擁有的晉陞之路被決然封鎖,來自原生家庭的重銬讓他舉步維艱,自家殘破的微型洗衣房即將被公交站牌上先進的現代化洗衣機取代,班克面臨的是其他人難以想像的艱難處境,或許連下等人唯一擁有的溫飽都將在一夕之間離他而去。

此時的班克,面對的是關乎自身階層的生死存亡,因此才會做出,最終的,困獸之舉。

謝謝你能看到這裡。

節選自我的回答「如何評價電影《天才槍手》? 」


社會上有一種人,非常有正義感,絕對信奉心目中的「原則」,只做自己心目中覺得對的事,對那些「假、惡、丑」現象無比厭惡——班克一開始就是這樣的人。

很多人覺得在電影的前半部班克是為了拿到出國名額才選擇揭發琳等人的作弊,我個人不是很同意。如果是這樣,他大可以直接報告監考官而不必透露給琳。在班克的心中,存在著一種「正義感」——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所以看見有人抄襲,他覺得不對就去報告,就這麼簡單(他那時還以為琳對別人抄她不知情)。

但是,當這種人心目中的「正義」準則被打破後,他會遭遇到一次強烈的道德危機:「既然我之前認為的『正義』是假的,那為什麼還要堅持?」因此他們的道德準則往往會以一種異乎尋常的速度滑向另一個極端——既然「正義」不存在,那麼衡量行為的一切準則就是結果了。

2000年左右有一部香港電視劇叫《創世紀》,裡面的男二號許文彪就是這種人格的代表。他原來是一個極為正直且有原則的人,他知道自己應該走一條什麼樣的道路,也沿著這條道路不斷努力前行著。

可是,在他前行的途中,卻沒有一個人陪伴他。他的人生是一個悲劇,可是,造成這個悲劇的因素太多,不是他本身,而是他所處的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

後來,因為一次陰差陽錯的事件,他親手殺死了一個打劫他的劫匪,這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他殺人了,這種錯誤無法彌補。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貪污,家庭破裂,這個教訓告訴他,有些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旦錯了就無法回頭。所以他開始不知道以後的路該怎麼走,因為他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許文彪,不再問心無愧了。

殺了人之後,文彪經常從噩夢中驚醒。他嘗試著去拋開這些陰影。他開始跑步,下意識地跑到他殺人的現場,情緒一激動,哮喘複發了。文彪從小就有哮喘病,是母親遺傳給他的。可是,他卻從不怨任何人,因為他知道,埋怨沒有用。他從小就積極鍛煉身體,學游泳,參加校隊,足足花了四年的時間,最終克服了哮喘病。他原來以為他真的行,只要按著他信奉的宗旨去做,什麼事都能克服。但是,如今哮喘複發,他發現原來有些努力,是沒有用的。這個世界,我們不能控制的事情太多了。

許文彪後來找到了那個劫匪的家,了解到原來死者吸過毒,是個賭棍。死者的母親說,以後不用擔心會被他打死了。現實跟許文彪開了一個大玩笑,他殺的人,竟然是一個對社會有害的人。你以為犯了很嚴重的錯誤,但原來這個錯誤,卻幫助了其他人。

許文彪參加了一場馬拉松比賽。他在跑的過程中,腦子裡浮現出被自己視為人生目標的長輩堅叔原來也在收黑錢,浮現出好友葉榮添說「這個世界是笑貧不笑娼的」,浮現出他殺的人原來是一個對社會有害的人,浮現出母親和弟弟有困難而自己卻無能為力,浮現出前女友Tina的母親對他的漠視,浮現出自己從小中規中矩最後卻被人欺負和排擠……在這些回憶中,他咬住牙,不禁加快了腳步,超過了一個個對手,終點就在眼前,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可是,這個時候他卻停下來了,笑了,撕下了參賽號碼牌,脫下運動鞋,朝著與終點相反的方向走去,離開了這個賽場。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從此朝著與原來相反的方向走下去了。他的笑,不知是在笑自己前二十幾年活的太傻,還是在笑自己醒悟的太晚?

於是,許文彪變成了這部劇里最「壞」的一個人,黑化的速度令所有人瞠目結舌。但是,這種轉變其實是合理的。同樣地,班克的轉變也有著類似的軌跡(及理由)。將班克與許文彪對比,你會發現兩人的性格和人生軌跡如出一轍。(順便多安利一句:《創世紀》這部電視劇相當不錯,推薦沒看過的朋友也可以看看。編劇司徒錦源我非常喜歡,可惜他在幾年前英年早逝了。)

事實上,這種「道德的崩塌」在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存在,只是多少而已。我們總會了解到「原來正義並不是必勝的」、「原來社會和校園是有那麼多的不同」,幾乎毫無例外地,我們都會改變或妥協。

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有一段內容我很喜歡,是郭靖在第二次華山論劍前的一次內心獨白。原本他也是一個道德和正義感極強的年輕人,可是當他想到撫養他長大的成吉思汗逼死他母親並且率大軍攻宋沿途燒殺搶掠的時候,他不明白什麼是「好人」和「壞人」了;當他想到七位師父一生奉行俠義卻無辜慘死,歐陽鋒裘千仞那些作惡多端的惡人卻逍遙自在時,他不明白什麼是「天理」和「正義」了。他的道德觀,同樣經歷了一次「崩塌」的過程(三聯版《射鵰》第39章《是非善惡》)。

然而,郭靖與班克許文彪的不同,在於他最後成功構建了一個新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同樣包含著信仰與正義的內核,但已經與年輕時簡單機械的道德理念有了很大不同。正是這價值觀從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讓郭靖最後成為了「俠之大者」。而班克和許文彪的思想,缺少了這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否定之否定」的轉變。

(不想寫了,感覺來了再更吧)


在成長過程中,女性總是比男性早成熟那麼一點,可是一旦男性到成熟的時候,他們的轉變要比女性更徹底一些。

是女主教會了班克這個懦弱、敏感、孤僻的小男孩世界的真實圖景。有錢人醉生夢死,沒錢的即便留學回來也不過是老老實實掙死工資,尤其是將是拉入作弊的活動的女主讓他知道了就是自己唯一信仰的考試也是特么有錢就叼,並且這玩意兒可以賺大錢而且不會坐牢,這就相當於刷新他的三觀,加速了他的成熟。

是,男主是覺得只要不坐牢就行,本來就內心不高尚,可這不就是普通人嘛。大家都是芸芸眾生,面對這樣無風險賺大錢的誘惑,男主這個與母親相依為命,不過是擅長考試的底層普通人,要能抗拒的了,幾乎稱得上坐懷不亂的聖人了。女主放棄也不過是女承父業當老師,他家還開的起車,男主放棄他就一無所有,整日廝混於底層了。這是個階級問題啊,同志們,對於無產階級來說,他們沒什麼可失去的。

真要把我們放在他的位置上,知乎上的諸位能有一兩個頂得住就算不錯了。人性就是這樣,永遠不要想著去考驗它。


他在最初和女主說

"我是倒霉,而你是活該"

後來在模擬審訊時得知自己錯過獎學金考試的真相繼而憤怒的離開印刷社,我都以為他不會回來了,但他走到公交站旁看著公交站那個大大的廣告:

"洗衣界的未來"

他站在那個廣告牌前的背影。

他會想到什麼?自己家那個破破爛爛的小洗衣店,母親為了供自己讀書洗到泡爛的手,自己奮鬥一輩子可能都不如有錢人學渣的未來,這種人生很沒有指望啊。

真的太心酸了(′T_T`)


這個結局未必如人意,但卻合情合理。

班克的第一次事件:

女主邀他答題得獎後用獎金吃個比較奢華的晚餐,被他拒絕,理由是這樣太奢侈浪費,在校長辦公室內,得知他們二人中有一人有機會去新加坡本碩博連讀。鏡頭很快從得獎後切換到他回家,騎著一輛舊電車,家中經營著一間洗衣店,母親在用手給客人洗衣服,他進去幫忙,家中的布置相當雜亂,破爛。這可以看得出他真的很窮。

班克的第二次事件:

有人臨時請他作弊,被他罵了一通。而後在現場考試時正義感爆棚,舉報該生在抄女主試卷,然而女主本人卻是整個作弊團伙的核心人物。事後女主被殃及,並被取消了競爭新加坡大學的機會,對他抱有一絲不滿。但這次事件可以看出,他認為做事應該有原則,此時新加坡的大學彷彿已經為他內定。

班克的第三次事件:

回家被混混隨便尋個理由(電車划到混混的車)揍了一頓,並扔到了垃圾場。因為這個原因,他錯失了參加考試的機會,與新加坡的大學失之交臂。

班克的第四次事件:

女主邀請他共同參加作弊,為統共30位考生進行STIC考試的作弊。此時班克已經錯失出國機會,而家中又確實沒錢,人一輩子很難有兩次這樣的機會,尤其對於底層人士而言。所以他參加了這次活動,酬勞是100萬,並有機會藉此考上名校。在作弊的準備活動中,他得知自己被揍是由於女主團伙中的一名富二代策劃,火冒三丈,但最後屈服,他真的很需要再次出國的機會。

班克的第五次事件:

按照計划進行STIC考試,可是中途卻蹲在廁所要挾增加100萬泰銖的酬勞,否則不發答案,要接收答案(富二代)那邊在5分鐘內籌集100萬打到他的賬戶,最終以女主給他48.5萬收場,這一過程頗為耗時,此時可以看出他對被富二代揍是有深深怨念的,這個行為應該也是蓄謀已久。他第二次上廁所時被舉報了,理由是蹲坑太久,監考官破門而入,發現了他的手機,他刪除聊天內容,並以自己是偷偷用手機翻字典搪塞了過去,因此被終身禁考STIC。我們此時回頭再看,錢並不是他的首要目標,出國留學才是,錢只是作為留學的資金,但這個幻想被打破了。

班克的第六次事件:

被學校開除,回到洗衣店,邀請女主去洗衣店參觀,此時的洗衣店煥然一新,洗衣機是新的,裝潢是新的,連電車都是新的,可以想見他母親的工作會輕鬆許多。他讓女主進洗衣店密談,希望做一單更大的作弊生意——1000萬泰銖。女主拒絕,他以舉報相要挾,但女主走後他並無表示,結局是女主自行進行的舉報,那麼他究竟會不會去舉報我們無從得知,我傾向於認為他要挾女主只是話術,實際上他並不會去舉報。但無所謂,這個不影響我們解讀他的行為。

上面說了總共6次關於班克的事件,現在串起來就很易說通了:

他本身是一個遵守紀律成績優異的學生,且得到了出國留學的機會,但因為富二代的惡行使他徹底丟失了那個機會,而後女主拋出橄欖枝,對於貧窮的他而言,這很可能是一輩子最後的一次機會,所以他加入了作弊團伙。作弊東窗事發,被抓,一人扛了全部責任,被終身禁考STIC,並被學校開除。他唯有拿走自己的那部分錢重新裝點了洗衣店,而他的內心顯然是不忿的,得了仇人(富二代)的蠅頭小利(對富二代而言),自己卻徹底丟掉了前程,只能埋沒在洗衣店做個底層人員。此時他前方已經沒有路走,要麼繼續經營洗衣店,要麼……再次鋌而走險!所以就有了結局的那一出。

男主黑嗎?他從頭到尾都沒有黑過,確實犯了錯,但他內心是掙扎的。

窮與野心就是他的原罪,因為貧窮,所以前程受不得半點波瀾,否則就要功虧一簣,就像是在走獨木橋,一條長得可以走十多年的獨木橋。富二代作弊結果去了一所優秀的學校,回家繼續繼承家業,而他本人卻因為富二代的惡行徹底喪失了前程,當他為了前程不惜助紂為虐時,他的前路已經從獨木橋變成了走鋼絲。他被別人推了一把,掉下了獨木橋,可是下面有一根鋼絲,他還能繼續走,否則就要跌落萬丈深淵歸於平淡,顯然,他選擇了走鋼絲,而後又是一股颶風把他吹了下來,此時他已經再難翻身。如果他沒有野心,一開始就安然接受現狀,那麼一切也不會發生,或許他還是能念一所不錯的大學,或許他家裡無力再供他讀大學,但都沒關係,只要他沒有野心,後面的一切都不會發生。

可他,有野心。

即便是跌落萬丈深淵,也試圖再翻身一次,拿到足夠的錢之後他想幹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作為觀眾我們只知道他最後還需要一大筆錢。結果還未付諸行動,女主把整件事揭發了。

這是個沉痛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沉痛在於,何以有錢人可以輕而易舉地改變了窮人的人生軌跡,縱然他先前的十多年正直、熱忱、富有理想,為何區區一個富二代就可以將他害得前程盡失?富二代的惡行如果不是因為女主揭發,他將依舊逍遙法外,而縱使女主揭發了,他依舊可以回家繼承產業。而窮人呢?因為他人之過,徹底改變了人生軌跡,並被富二代再次利用,成為一腳踢開的墊腳石。

我替班克不值,為窮人惋惜。

回答完畢


是意料之中吧...但是感覺非常的壓抑!

一開始的他是那麼正直那麼的呆呆傻傻,他甚至會為了同學試卷被抄襲而進行舉報,因為在他看來那是別人的勞動成果和無比艱辛的努力換來的吧,所以他格外珍惜想要保護琳。在他看來琳和他是一樣的人,在貴族學校當學霸都是那麼的不容易。可是好心做壞事,他捅穿了一件惡性作弊事件並且間接的害琳失去了獲得獎學金的資格而且把自己卷進了後面的深淵。他是很多貧困高材生的縮影,同樣的執著、努力、刻板、鑽牛角尖.....還有心酸!貧窮家庭帶來的無法改變的心酸!

—————————————————————————

所以他不得不在乎錢在乎獎學金,在獎學金評選考試前一天被人毒打一頓扔到垃圾場,他已經極其的悲痛了!!拖著受傷的腿,眼睛已經腫到睜不開了他都不在乎只想考試,可是明明唾手可得的機會以這樣的方式錯過讓他怎麼能接受,所以在巴開口說出垃圾場三個字的時候他恨不得殺了他,就是他讓自己無緣出國留學!他瘋了一樣的打,想要宣洩自己的憤怒和苦楚,特別是巴拿他的前途給自己鋪路!巴只是為了讓自己能夠順利考進大學就毀掉了他的路而且他還傻傻的要幫他作弊。

他恨死了巴,所以他決定退出,可是獎學金沒了一切能夠支持他夢想的就都沒了,他不能再沒有錢了!有錢就可以給家裡更新洗衣機,媽媽不需要再彎著腰一件件的洗衣服,他也可以繼續上學,沒有負擔的上學,所以為什麼不幹這一票呢?然後就到了全戲的高潮部分——跨國作弊!

自己被巴害的那麼慘他當然會要巴付出代價的,所以他要求報酬翻倍彌補自己的損失否則就讓他們自生自滅,他成功了。

為了熟悉後面的流程他還在廁所試著裝吐,那一段他的演技實在太好了,讓我誤以為他是真的被作弊壓力弄的想吐。!

可是他是生手不像琳一樣幫忙作弊是家常便飯,所以他被抓是必然的何況是這種嚴格的國際考試。

他在前幾天還是一個剛正的學生是一個看到別人抄襲都不能容忍的固執笨拙的人,作弊對他來說簡直太難了!所以他更加漏洞百出再高的智商也圓不了他的慌亂,他只能坦白承認是自己個人的過錯,在琳想要幫他的時候他安慰了她並且不想把她拉下水,這個時候他還很真摯,讓人憐惜,他大概是這麼想的吧:雖然我不能出國了但起碼我還有錢我可以靠著成績上好的國內大學,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費和家境了。

可是他沒有想到這件事被捅到了國內,讓他被勒令退學,媽媽的傷心和他的退學是永遠改變不了的了,既然已經到了末路那還怕什麼!!!我幫他們作弊自己卻前途盡毀!沒關係!我現在只要錢了!全國這麼多考生這麼多考試我完全可以靠這個賺錢而且是以前一輩子都不敢想像的,那我就把琳也拉來吧!她也需要錢,我們完全可以強強聯手!可是琳居然拒絕了!!!

是你們把我拖下水的,可到頭來只有我一個人痛苦只有我吃下了苦果,這公平嗎!!!

既然這樣那就一起下地獄吧!!!!


不請自來,我覺得這個拐點很好。如果班克沒有過度黑化,結尾就沒有那麼強的矛盾,逼迫小琳內心下抉擇去自首。於常理,正常黑化的班克拿了小琳那200萬泰銖,沒必要為難小琳。畢竟750萬的收入大頭還在小巴那邊,他可以去威脅小巴,當然如果他還有點腦的話,也就見好就收了,還想勒索更多,小巴這種權貴分分鐘用資源教他做人,從垃圾場變海里都有可能。小琳這單正常搞完的心態其實就當幫朋友最後一把,最後基本沒要錢,不至於因為作弊受良心譴責,畢竟如果良心會疼,早先幹了那樣多次我想良心應該早就麻痹了。劇情最後小琳選教育學,要真正成為一個教師的時候,面對提問者,一個老師,不光是要成績好,更需要品格的榜樣,小琳才發現過往經歷的小琳老師稱謂是自己永遠的痛。是啊,別人尊我為老師,並不是因為我的才學和品行,只是因為我幫了他們一把,而且是以不光彩的行徑,內心os:我呸,你也配當老師。想過這道坎,需要一個救贖,過度黑化的班克就是為這個服務的,矛盾不夠,推動不了劇情,我雖然當老師,也知道往事不光彩,以前的我是不配,但這不影響我立志成為以後光明磊落的人民教師啊,年輕犯的錯太容易原諒了,尤其是真正工作後,畢竟真愛老師這個行業,看到學生後,不就更加捨不得放棄了不是嘛。

———————————————————————

其實以上都是廢話,最後沒有班克過度黑化,出現良心救贖的戲碼,你覺得犯罪分子逍遙法外的戲碼能過審?感謝導演在STCI結尾的論文題目就給了真正結尾。如何構建美好未來?悉尼歌劇院說出「明天這個世界是我們的」這話的底層精英在現實里根本連發言的權利都沒有(劇情設定兩個人都沒答這題),短暫享受世俗成功的資本受益者(一票買答案的)最後發現終是一場空(鐵定被取消成績),資本階級(曼德拉)描繪的圖果然也只是圖啊。

有持槍者攜小弟招收更多可以幫賺錢的人才,美其名曰要構建美好世界,某不恥為伍,持槍者逼之,某自殺,並攜若干小弟同歸於盡。然某人數增至兆數?持槍者天天白日做夢。

所以,還是希望權貴吃相不要太狠,別把人往死里逼,不然大家都沒得玩。套用《茶館》四爺那句:「我愛我的國,可是誰愛我呢。」

什麼,大清國藥丸?我可沒說。。。


今天下午去看了《天才槍手》,因為是今天首映。然後回學校的路上,我和室友討論起了班克和女主角小琳。

班克,從一個充滿正義感,因為發現有人作弊而去舉報的三觀超正的學生,最後變成威脅小琳合夥作弊賺錢的人。

很是可惜。

更無奈的是,看到最後會發現,像班克這樣的人,在這個社會比比皆是——吃了虧就開始算計這個世界,反正哪裡都不公平,反正最後還是要找一份工作朝九晚五,所有的努力根本沒有意義,我又何苦堅持那份正義。

可是又沒辦法責怪班克,就像他在打那個富二代的時候說的一樣,他只是想好好讀書,能夠給他媽媽提供好的生活,他的夢想就是拿到那筆獎學金。

富二代毀滅了他。

想想,被這個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毀滅的人,又有多少呢?

唉。


我不覺得班克被黑化了。

我頂多認為他是從一個比較單純的好學生,經過殘酷的社會教育,對這個世界有了一點自己的認識。價值觀肯定發生了很多變化,但這個世界絕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討論教育問題,尤其是討論貧富階層差距如此大的社會背景下,教育能不能改變我們的命運的問題。

教育到底能不能改變階層問題?至少在本片中,兩個學霸最後都認命,正如女學霸對男學霸說的那句:「我們都是失敗者,而他們(富二代)才是天生贏家。」

雖然電影末尾以女學霸主動交代作弊事實的光明結尾告終,但,很顯然,這個設計,有點強行宣揚主旋律和正確價值觀的意味在裡面。我認為是導演為了政治正確或者說其它原因刻意設計。

至少我看完全片,對女學霸發生如此轉變的深刻心路歷程有點不是太接受。

女學霸為何一開始要作弊?因為學校收取的高昂的贊助費,因為數學老師收富二代的錢給他們輔導材料就是考試原題,她覺得學校欺騙了自己,雖然她父親說自願繳納這筆費用。但這個學校的校長和老師的形象早就在她心中崩塌了。

「即使你不作弊,這個世界也會欺騙你。」這是女學霸最初勸班克的一句話,她為什麼會這麼想?因為她覺得學校早就欺騙他們了。

既然這樣,為什麼我不作弊賺回屬於自己的錢?

而班克的心路歷程更加悲催而坎坷。

家庭更為貧困的男學霸,靠著媽媽辛苦給人洗衣服洗爛了雙手才有去私立高中接受教育的機會,他一心想靠獎學金得到去國外留學的機會,改變人生。

他失去了這個機會。

這是他促使他人生重大轉變的關鍵一點。

以前,他是想做一個乖學生,靠乖學生好好學習得到改變人生的機會。但他能獲得的機會太少了。看完電影我一直在想,為什麼這個去新加坡的獎學金留學機會,錯過了這個考試就會完全錯過呢?為什麼學校知道他是被人打了,還是沒有第二次機會呢?我不知道具體的背景。但可以肯定,他能得到的機會太少,失去了就沒有其它機會了。不像富二代們,可以隨便揮霍機會。

這是貧富階層決定的。還是女學霸和他說的那句,「我們是天生的失敗者,格蕾絲和小巴富二代是天生贏家」富裕階層無論如何不會失敗到哪裡去的。

讀書好有什麼用呢?

他的價值觀發生了崩塌。試問,這是他的錯嗎?他沒有試過遵守規則嗎?

既然這樣,幹了這一票,至少我還有錢。至少沒有白挨這頓打。

而班克拿到錢以後,做了什麼事情呢?一百萬泰銖,約和人民幣20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他沒有拿去揮霍,他拿去新買了一批洗衣機,為的是母親和自己不用在繼續泡爛雙手。他想追求的,還是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如此而已。

這樣的班克,算是黑化嗎?至少我不能接受這是黑化。他從始至終,都只不過是一個想要改變生活處境的可憐人。錢能夠改變這一切,他想拿到更多的錢而已。

而作弊,是一種灰色地帶的事情。至少不是犯罪。

我不是替班克開脫。

這個世界處於灰色地帶的事情太多了。這個世界也從來不是因為你做一個好人,就一定會有好報。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們想做一個好人,或者做一個遵守規則的人,純粹是因為我們內心的召喚,或者僅僅是懼怕於犯罪後的懲罰而已。

承認吧,世上的大多數人,既沒有那麼高尚,也沒有那麼無恥;既不會特別天使,也不會特別魔鬼;或者既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人是非常複雜的生物。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結合在一體的奇怪生物。在沒有道德和法律約束的狀態下,人會墮落到何種程度是永遠也無法想像的。

班克對於作弊的看法,很簡單,這不是犯罪也不會被抓,反而能獲得收益。

換了你是一個被開除的,連以後進一所好大學拿到一個好工作每個月幾萬的機會都沒有的人。你會怎麼選擇?何況現在是「幾百萬的收益,遠比以後找個幾萬的工作要好得多」。

班克會走到這一步,說是各種機緣巧合也好,是運氣不好倒霉也罷,既然這個社會對於弱者對於底層人民沒有給第二個更好的出路,他就必然如此。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

所以我們要慶幸生活在中國。生活在現在的中國。我這不是強行升華主題,也不是某某大要開了,搞宣傳。大家捫心自問,只要是從小學習好的,一步一步讀書讀到大學,都能找個還不錯的工作吧?更不用說大量70後,部分80後靠著早讀書幾年佔據了時代紅利,什麼房子也買好了,混的好了都是互聯網新貴的高層管理人員了。這樣階層可以流動的社會,才是正常的社會,能給底層人民希望和機會的社會,才會穩定。

不然,李自成為什麼要造反?他以前可也是大明政府的僱員。

社會要給所有人希望,才會造就希望,有希望有盼頭才會讓人安心遵守社會規則。像電影中的社會背景,現實中的泰國根本不具有這樣的希望。也就別指望班克老老實實做個老實人了。

電影也是社會。

看電影,也要能夠思考。


不知道泰國那邊什麼情況,但是在中國黑化往往只是個開始,無數個黑化 bank 的結局是——真的賺了很多錢,被很多人知道,成了那種你喜歡或者不喜歡卻難以避而不談的人物。

然後微信朋友圈裡開始轉發他發自肺腑或者瞎編或者別人替他瞎編的人生經驗。

不知道算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


站在班克的角度,他的黑化也是一步步走下來必然的結果吧。

班克記憶力超群又成熟懂事,和女主一樣生活在單親家庭。和女主不一樣的是,班克是從天堂跌落的,本來獎學金留學的機會已經握在了手中。如果說被抓到作弊後女主內心起起伏伏掙扎不停,那班克可以說是直落懸崖。巨大的心理落差、嘗到了知識迅速變現的滋味、被關上了的學術大門,班克已經成為了一個賭徒。我甚至可以惡意揣測,一個聽著「學習時適合聽的古典音樂」的男孩,並不會有太宏偉的追求,學習是改變現在處境的階梯,想要更多更多的錢,出賣自己的智慧獲得錢對他來說又有什麼不可以?能不讓母親那麼操勞就是他的夢想了。

女主的幡然醒悟我覺得很大部分是因為於父親的堅持和班克沉淪到底的雙眸,可是又有誰能拯救班克呢?沒有。作弊的受益者,特別是施暴的男二!並不嚴格的考試製度!被生活壓倒並沒有心思關心兒子的母親!準備以暴制暴抵抗這個世界的女主!都是兇手!我不覺得班克有什麼錯,有誰真的替他想想呢?


《天才槍手》――那個有錢人憑什麼操縱別人的生活

一場新加坡的獎學金競爭過程里,女主先出局,原因是班克的好心做壞事。男主後出局,原因是有人故意去破壞。所以,班克說,你是活該,而我是倒霉。

如果沒有那場髮指的毆打,也許,班克會過得很好。

電影看完,身邊人都為男主的黑化唏噓,感嘆男主實在是可憐,成為了電影中最大的受害者。一個女生說了一段聽上去特別有意義的話: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班克既然選擇為了錢,就要為自己的風險承擔責任。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所以沒必要憐惜他是多大的受害者。

說得好完美啊,把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剝離地一絲不掛,既然都談到了責任這麼抽象高尚的字眼,那我們不妨也談談那件被無緣無故暴打之後扔進垃圾堆里的噁心事吧,這件事要不要負責呢?要不要付全責?要不要考慮機會成本?要不要分析一下受害者本人的潛在發展能力?如果要,那個有錢的男二,那個說自己無心,只是想教訓一下下的男二,那個被揭穿後嚇得到處求饒的男二,要怎麼為班克的未來負責?

為了利用身處神壇的班克,就用手段把他擊倒,在他一無所有的時候,再去誘惑他,最後?被抓住是你自己心靈太脆弱了,你看,女主就沒被抓住,女主就那麼厲害,女主天賦比你好,情商比你高,會穿衣打扮 會掙錢, 還討人喜歡,你呢,你活該啊,你心理素質差,活該被發現,活該被開除,活該不能留學,活該從一個天才變成個只是開洗衣店的,誰讓你缺錢呢?

我從沒想過有人會覺得班克最後承受的一切是自作孽不可活,我以為,我們普通人,能夠理解這種小人物無法掌控命運的悲哀。

每個人都過得痛苦又驕傲,可是痛苦的等級是不同的,對男二女二來說,拿不到寶馬是痛苦,不能出國留學,準確來說是出國玩,是痛苦,對女主和男主來說,痛苦是交不了學費,是填不飽肚子,是媽媽的手洗爛了自己卻無能為力,是生存邊緣掙扎帶來的無力感。這樣的痛苦之間,能比較嗎?

既然不能比較,又為何強行把別人拉進深淵?

既然不是一個階級的人,又何必為了自己去褲褲要求別人,出於真心友誼還是利用的塑料姐妹花

既然不是一個階級的人,拿你付出的根本算不了什麼的一百萬錢去讓一個人承擔幾乎抵押自己全部的風險?你們的算盤打得可真好。

我高中的時候有個男生家裡特別貧困,但是他對畫畫異常喜歡,或者在我們普通人眼裡,他更稱的上是有天賦,他特別想再20多歲的年紀里辦一場屬於自己的畫展,他在作文里寫想要背著畫夾滿世界的跑,去背包客們來來的拉薩描繪一步一拜的虔誠,去永遠都沸騰的重慶邊吃火鍋邊畫煙霧 ,他當時很年輕啊,即使知道自己父母承擔不起他專業進修的費用,他也天真的幻想自己能浪跡天涯,後來發生了一件極其噁心的事情,噁心到我到今天都覺得這個世界有多少看不見的陰暗在等著我們。

他在晚自習下課的時候被一群喝醉酒的瘋子耍酒瘋攔住 ,那個人精神失控用刀子砍掉了他的右手。後來那個混蛋的家裡人給了那個男生十萬說足夠養他們後半生了,他們憑什麼覺得所有的窮人一輩子就會窮下去,憑什麼覺得窮人就是只要用錢就能擺平一切 ,那個男生的未來憑什麼是他們說的10萬塊就能看到底的。

你能感受到命運不在自己手裡的無力感嗎?就像我聽朋友說他一個同學靠助學金維持生活,後來有一天突然就被取消了,他從不得罪人,也不出風頭 他唯唯諾諾活的小心謹慎,每一筆錢都認真算計,可是就因為班長跟另一女生談戀愛了,就在小組評選時改了主意 聽起來多可笑吧,我都不敢去想像,一個人每天活在怕助學金被隨意支配是失去生活的恐懼中 。可是他的學校就是這麼爛,生活就是這麼爛,你會說他活該啊,他怎麼不努力點考好學校啊,好學校不會出現這種事啊,我覺得你們可能不會相信他高中很努力,他不是不勤奮,而是生來就跌在谷底,他們整個縣城都只能考上不到100個大學生 是不是很好笑 是不是覺得是假的,可就是這樣。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人真的沒法體會。

命不能握在手裡的感覺真的是噁心至極的一件事。

班克真的很可憐。


看到bank我就聯想到人民的民義里的祁同偉

他老婆權力的小小任性剝奪了祁同偉本來可以正常上升的道路,於是曾經的緝毒英雄被逼迷戀權利,從而走向貪污腐敗的道路。那些出身高貴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當初的小小任性毀掉的東西對祁同偉來說是多大的意義是多大無奈和痛苦,反而卻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心安理得的踐踏利用別人的人生。生活把一個人逼狠了,就沒有底線了。

bank不也如同祁同偉一樣嗎?富二代的小小任性,被逼參與作弊,緊接著迷戀金錢,為了錢不在乎手段如何了。因為他看到了貧窮的人們再怎麼奮鬥都招架不住有錢人的一次小小任性。於是,他失去了底線。


很令人難過。

辛辛苦苦所爭取的獎學金考試,抵不過富二代輕而易舉的僱人毆打他,且錯過了考試時間。

從這裡開始,班克就被毀了。

他本應該有個平淡安穩的人生,與眾多改變生命軌跡的學霸一般。在辦公樓里總有一份良好的工作,是母親的驕傲。

但是這一切,在他嘗到金錢的好處之後,被輕易擊碎了。

再優秀也抵不過有錢,有錢能使鬼推磨。

成績算什麼,只要有錢,富二代們依舊可以依靠作弊取得良好的成績。


讓我想到《北京愛情故事》里的石小猛,惋惜無奈但是真實,天生的不公平,唯一的出路只有學業,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卻發現夢想被權勢一擊就碎,既然老實本分無法獲得成功,那麼還是錢比較實在,絕對的善良在玷污後會是絕對的報復。


曾經在一個回答中看到,人性就像是一個魚缸,你非要拿鎚子去敲他,敲碎了還要說一句「你看,他就是這麼脆弱」。

這部劇中大多數的人物都很emmm,唯有女主父親一股清流及班克令人同情。

先說女主:學費貴你不可以跟家長好好說嗎?人家私立學校收點錢不很正常嗎?讀不起換個學校不行嗎?非要自己作弊報復教育,講的跟自己很正義一樣,還不是為了錢造成對其他努力學習的人的不公平。

再說富二代:為了女主一句推薦,就找人毆打班克,毀人前途,逼良為娼,雖然最後被舉報了,但按照那次SAT作弊案,估計就本次考試成績作廢。

最後是班克:你抄襲我舉報,這明明有勇氣揭露黑暗維護公平的舉動,怎麼到高票答案里就是仇富了?至於班克智商比女主低?從兩個小細節--班克迅速地報出圓周率以及先寫到AB卷的題目可以看出,班克的成績和記憶力是優於女主的。

但他最後卻成了多重條件下的悲劇:

1.家庭的貧困,班克都快獎學金考試了還要去送衣服,要是女主肯定可以在家安心複習了,富二代就更不用說了。

2.父母的引導,女主父親一直重視孩子的思想教育和學習,認為再怎樣都應該讓孩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而班克母親顯然文化水平不高,在考試前夕還讓孩子幫忙洗衣服,電影中也沒看到有什麼精神交流,家庭的環境我覺得是導致班克眼界小的重要原因。

3.富二代的打擊,因為他人的需要,班克被迫放棄留學,但因為個人眼界問題,他覺得自己的未來就這樣了,還不如放下芥蒂賺一筆錢買洗衣機。

最後因為沒有作弊經驗,心裡緊張被捉住了,在被退學後,又因為眼界問題,覺得自己的未來也就這樣了,邀請女主繼續舞弊,被拒被舉報。以班克目前的眼界,舉報後坐沒坐牢估計都不想上大學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天才總是容易令人惋惜,更何況是這麼帥的天才,我看完電影后時常想,如果班克生活在一個沒這麼貧窮的家庭,他的人生肯定就不一樣了。或者班克沒有遇見女主這些人,懷著小富即安的心態進入大學,也許會在大學的氛圍下開闊眼界,用自己的頭腦創造合法的財富。可他已經是被敲碎的魚缸了,他沒有機會去大學去更遠的地方尋找美麗的水草和魚了。

如果現實中真的有如班克的人,我希望他在以後的日子裡多讀書,去遠方,不要囿於小小的洗衣房,天才的頭腦畢竟是人類的財富。

(最後吐個槽:其實這部劇里的考試可以說是很水了,求個交集還有圖倒著一眼看出不是很正常嗎,圓周率答主小學都能背到二十位了啊,露出來的數學題就是小學最多不過初中內容,那幾個富二代成績差的有點過分了啊)


其實班克和琳很像,甚至家境都是一樣貧窮,要靠獎學金和免費午餐來維持學校的生活。

唯一的區別是琳有個好爸爸,在發現琳作弊時嚴厲地教育,得知女兒戀愛後,為女兒高興,最後知道女主犯錯後一起承擔。

而班克,他不忍心把自己的煩惱告訴媽媽,面對所有的壓力他都是自己承擔,被扔到垃圾場這件事也沒有告訴任何人,一個人默默地扛。本來以他的個性在得知垃圾場真相後斷不可能再幫富二代作弊的,但失去獎學金後的他別無選擇,他太需要錢了,家庭的重擔壓得他和母親喘不過氣。

最終事發,班克被開除,大好的前程換了兩百萬泰銖。讀書是窮人唯一的出路,現在他這條路也堵死了。壓力終於壓垮了他,價值觀分崩離析,錢就是一切,富二代們可以為所欲為,錢是他最後的救命稻草。

於是,班克黑化了,情理之中,電影里鋪墊也很到位。琳也參與了這一切,她是策劃人,比班克更嚴重,她洗白了,因為她有個好父親,她感受不到班克那種窒息般的絕望,片子結尾,父親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這個擁抱就是她的避風港,父親是她永遠的退路,所以她可以直面自己的錯誤,遵從內心的選擇。

班克沒有退路。我想,如果他把一切都告訴母親,他絕不會黑化。在這條孤單的道路上,他只差一個引路人。


我討厭這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正能量。

剛開始誰不是成績優異?品德好到看見別人被抄卷子都會想辦法告知,沒人忽略當時班克有多緊張吧。

甚至向校長告密,為了維持考試成績的公正。

班克也知道這樣會被朋友討厭,但還是正義感偏上。

家裡貧困,母親操勞,一邊學習一邊幫家裡幹活,努力學習是改變生活的唯一一條明路。

然後呢?

不幫作弊,所以要被打,要被扔進垃圾場,要錯過獎學金考試。

那是唯一一條博明天的生路。

條規本來就很難循,連自己堅信的道義也黯然失色,有錢的人能讓自己輕易落到低賤的處境,那麼其中苟且偷生自以為能抓住一點點信念的人,還有什麼可以期盼的呢?

柴靜在她書里寫過:「當一個人的本能要求他逃避或者還手的時候,他能留在原地,忍受著攻擊的前提是:有一個公正的遊戲規則,並且深信對方會回到遊戲規則中來。」

班克領悟到了什麼?

錢是遊戲規則。

整個片子他經歷了很多很多不好的事,我甚至沒看見他經歷了什麼好的事。

人們喜歡說什麼?哦,頭掉了不過碗大個疤,十八年後無非又是一條好漢,班克還有這樣的機會嗎?可能沒了。不能再留學,不能再上學,拿獎學金的優秀少年一輩子被困在洗衣店。

為什麼走正路比走邪路強?因為走正路比走邪路難。

班克走了那麼多年正路,為什麼最後走到那樣一條路上去。

淪為規則、道義、金錢的犧牲品固然可悲,但任何事情的產生都是有它自身的原因。

世界上無數人有無數人的狀態,但無論如何,沒有誰的經歷高人一等。

如何看待班克的黑化?

一個少年走投無路,想要報復這個改變他的這個世界的最後的悲鳴。


本來就一無所有的人生,讀書的可能目的也是為了改變人生,改善生活,幫助媽媽。

加上前途被毀,(好像還可以參加別的考試挽救),又嘗試到了金錢的魅力。又看到了社會的不公。直接想搞筆大的也無可厚非。

我不認為是什麼黑化,只是更加的現實化了吧。想想自己多年的讀書生涯也是如此,耳邊都是好好讀書,然後找個好工作。最後的結果還不是為了金錢。我父母好像都沒說過那種要改變世界,胸懷天下的話。可能我是典型的底層吧,不是可能,應說 就是。

這一章考試不考的,哦,那就不看了。這個專業不賺錢的,哦,那就不報了。功利思想到處都是。學的很多東西都很噁心,都不知道有什麼用,唯一的作用就是 考試會考 。

我幾乎聽不到讀書是為了陶冶情操等言論,當然,在小學可能聽得到。

有時候真是羨慕富二代,他們讀書可能才是真正的學點知識吧。可能他們更有機會早點享受知識的魅力,畢竟我等還要先溫飽 。

我最近被觸動的就是《變形計》裡面的黃潤秋,當別人要他背書時,他先問有什麼用?

「考試會考啊!」

然後他說:我又不考試。

2017-10-13,周五,23:29


有人說小琳從之前的選擇中悟出了人生道理,班克是考試機器,黑化本來就是他隱藏的另一面。堅決不同意!

這部電影看下來我只對班克的遭遇感到同情,他是最慘的那個,一切的事都是因小琳而起,是她一開始的貪念才逼得班克被拖下水,最後她突然大徹大悟了,甚至可以去自首,因為她那時就已經完全不在意是否可以出國了,無牽無掛一身輕,但是班克呢,本來就跟他沒什麼關係,他一開始面對金錢就不為所動,只想憑自身努力改變現狀,甚至是唯一一個敢於舉報的人,結果被富二代把路都給毀了,只能鋌而走險去拿錢,結果隊友拍拍屁股走人了,他卻失去了重來的機會,最後只能破罐子破摔,一個被逼到失去希望的人你還要他跟隊友一樣說沒關係,我也想通了嗎

總之一句話,憑什麼一開始做壞事的人突然醒悟我們就要為他鼓掌,慶祝他改邪歸正,他做壞事時傷害到的人怎麼辦?他們才本來就是無辜的啊,他們的未來和希望本壞人毀了,壞人一句對不起,就要原諒他嗎,用電影里的話說,你起碼要為你做的事負責!


班克這個人物讓我想起了國內的一個影視角色——劉俊卿。

這是個《恰同學少年》里的人物。同樣的悲情人設,家境貧寒,奮發向上,命途多舛,有才能可是卻競爭不過更厲害的主角們,如果沒有突發情況的干擾,他和班克一樣,都能通過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一步一步得到好的生活。

可是生活往往就在這種關鍵時候給他們捅刀子

《恰同學少年》里,劉俊卿算有才華,這個才華是他在這個靠賣臭豆腐為生的家裡唯一的希望,可是同樣是這個才華,在幾乎開了掛的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們面前不值一提。為了往上爬劉俊卿無所不用其極,同樣走了一條背叛同學,忍辱求榮的路,最終害死父親,自己在最後一刻醒悟,用自己的生命補償了自己的過失。

這個社會令人痛苦的地方就在這,你確實有才華,也肯努力,也爭取抓住每個機會,可你的才華只是稍微比一般人強一點,你的努力也沒有掛逼們拚命,當你想抓住機會的時候,機會早就流向了更幸運的人的手裡。

最初我們幻想自己是蔡和森或者蕭子升,可是後來發現自己可能是劉俊卿,最後發現自己也許不過是路人甲,在軍閥混戰的中國苟且度日,根本沒有機會考上第一師範和掛逼們論短長。

去掉高智商的設定,班克可能最更接近現實中的平凡人吧。

可日子還是要過啊,我能怎麼辦?(╯°Д°)╯︵┻━┻


就像一篇作文,全篇都在寫「作弊令我們快樂」,「作弊使我們雙贏」,「唯有作弊能讓我們超越階級實現夢想」,「即使作弊被抓毀了我出國的機會,我還是能通過我的聰明才智作弊賺錢」。

雖然三觀不正,但是讀者看得心潮澎湃,覺得這篇作文寫得真是有理有據,恨不得立刻就去作弊。

結果最後作者說了一句,「作弊是不對的,我不管誰都阻止不了我洗白」。

EXO ME?!

——

這種反轉是畫龍點睛?

我倒是覺得畫蛇添足,或者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剛看完,填個答案

去年英語課有一個計時作文,英語老師是個很嚴肅的蘇格蘭人,在他的課上大家連大氣都不敢喘,更別說遲交卷了

但是那次作文老師正好請陪產假回家陪老婆了,代課老師是個初中部的數學老師

時間到的時候我是唯一一個按時交卷的 其他人都還在擦擦改改 就算代課老師怎麼警告都還在改

畢竟代課老師不知道他們叫什麼,也不能跟我英語反應吧?

我有一個朋友平時總是跟我抱怨collegeboard怎麼不公平有錢人買答案怎麼不公平云云,但是這回她也是那個到時還是在擦擦改改的那種人。

我覺得不公平嗎?超級不公平啊!這種小小的作弊我看多了:數學課坐我旁邊的姑娘當著我的面做著中文課的小抄,9年級上台演講的那個人的文章是她在網上買的,笨蛋學姐跟我們炫耀她找的雅思待考多麼牛云云,明明學校說過不要找中介,但是為了考上耶魯還是有學姐找了,甚至還有謠言她買了最後一場舊sat的答案。

我覺得超級不公平啊,憑什麼我半夜起來背詩拿的成績和在數學課上打小抄的人拿的一樣啊!我當時覺得也超級不公平,很想哭,感覺這個世界就是在為難我這種正直的人。

但是Grace說的也沒錯,要是那些人有學霸一半聰明也不會這麼做了。我這幾年也深深體會到了:同一道類型的數學題換湯不換藥,我一看就做出來了,其他人還是不會。

更可笑的是,那道題的原型我還給她們講過不下2遍,最後講的我都快氣哭了她們還是不會

我覺得這也不是她們的錯。她們的家境要比我好得多,父母也是「你們開心就好」的態度對待他們。小時候可能她們在國外旅遊,而我在家裡做數學題,背古文,讀外文書。

這麼一想,其實我才是那個作弊的人吧?數學課上學到的東西早早在課外班學過了,下節課要考的古文我小學就背過了,這本要讀的英文書我也去年夏天讀過了。這樣提前學也不是一種作弊嗎?

這種小小的作弊實在太多了,我相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不是完全清白的。我小時候也會在鐵皮鉛筆盒上打小抄,記背不下來的古詩。

老師不管怎麼給我灌輸「好人有好報,人在做天在看,抄襲作弊不會沒有懲罰的」我也知道這不是怎的 就算不作弊,像Grace和他男朋友一樣的有錢人也可以享受人生贏家的生活,而我必須努力才能過得像他們一樣。

我很理解班克最後的「黑化」 我覺得他根本不是黑化,而是認清了這個世界的本質而已。我曾經也是會向老師舉報作弊的學生,但是看到作弊的那個人還是照樣快快樂樂地活著我對這個世界或多或少都有點失望。最後能埋怨誰呢?誰也埋怨不了,只能求下回生在有錢人家。

跟我爸爸說完那次計時作文的事之後,他跟我說「太正直的話在社會上會吃虧的」 之後我還鬱悶了好久呢。沒有覺得黑白,在灰色的社會上活著也沒有辦法,我或多或少也做了壞事,按時交卷反而讓我表現的像偽君子一樣。

在那種大環境下人人都會沾上黑色的墨,只是沾的多少而已。班克他沒有黑化,而是自暴自棄了而已。

而現在的我,依舊會半夜爬起來背書,而不是舉報別人了。


有一個原因,因為班克家是開洗衣房的。

小琳拿了錢只能買車,買鋼琴,上學,畢業了照樣只有幾萬塊錢,

班克拿了錢立刻提升了洗衣房的檔次,增加洗衣機數量擴大生產,也許還能僱員工,

所以對班克來說,再干幾票多賺點錢,也許能把洗衣店開成連鎖行業,自己就當上了老闆逐步就能變成小巴那樣的富人,

兩個家長行業的不同,讓兩個孩子對金錢的認識不同是很正常的。

其實不是黑化是班克發現了成為富人正確的道路:必須要有資本的原始積累。


感覺黑化是必然的?

成績好如小琳要入學也交了20萬泰銖,那和她成績同一等級的班克應該也是,摺合約人民幣3萬9。

雖然都是單親家庭,但小琳家有鋼琴,有車(她父親曾提過賣車交學費),班克家的房間布置明顯更差,連賴以為生的洗衣機都是經常壞的,小琳能學鋼琴,而班克只能聽耳機。

年紀統考的時候,參加小琳鋼琴課的富二代就佔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數,證明這間學校大概是貴族學校,並非以升學率為賣點,那班克家和小琳家要入學增智學校的原因大概也不是純粹為了免學費和獎學金,而是父母殷切地希望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階層吧?

拿獎學金出國是班克的夢想,然而巴輕易地就毀了他的夢想,只因為巴需要班克為他們作弊,就在最關鍵的時候派人打了他一頓扔進垃圾場……還美其名曰雙贏?他因為確實需要金錢來改變自己的生活而回頭答應,但心裡不可能沒有怨恨吧?對巴的怨恨,對自己無力屈服的怨恨……對小琳把他拖下水的怨恨。

作弊被發現後他被學校退學,拿到手200萬泰銖,摺合人民幣約39萬8,但這個價格足以買斷他一生的未來嗎?同樣為別人作弊並且成功了的小琳,一群給了錢就能輕易出國念書的富二代……對比實在過於強烈,他心裡能沒有想法嗎?

我不清楚泰國有沒有建立學生檔案伴隨學生一生,但因作弊被退學的班克不可能找到其他的好學校,中途退學也沒有學歷可言,一個高中畢業證都沒有的人想要找一份其他工作都非常困難,他這麼聰明,當然不願意在洗衣房裡困守一生。

最後的結局裡,小琳到了他家,然而他的母親從退學簽字後就沒有鏡頭,很可能是對他徹底失望,也可能是氣急攻心生病,和小琳的父親說無論她怎麼樣永遠陪著她對比起來,班克從家人那方面也得不到任何支持自己的力量。

在自覺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只能寄望於自己能賺很多很多的錢,來彌補他不能得到的一切。

然而即使是這樣,作弊被抓後,大使館和班克的談話當中,小琳敲門後他釋然的微笑,那一刻他並沒有想要拖小琳下水,自己扛下了一切,我願意相信他當時並沒有後來的計劃,只是單純的希望小琳順利離開……不過事實誰知道呢?


整部電影唯一的遺憾是沒讓男主有一個更好的結局。很惋惜,原來多麼根正苗紅的好孩子,女主的一句話改變了他的價值觀,到最後卻。。。唉,希望他跟女主都能走出屬於自己正確的路。


轉一個豆瓣上的評價,實力打前幾名的臉。產權歸原作者,跟我無關。

原文鏈接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山頂上的無聊(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864103/

《天才槍手》的影評:【威脅我?哼,我自首去,你還怎麼威脅我!】總結起來,這部電影介紹的就

…全文: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864103/ (@豆瓣App)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864103

啥時候,知乎上也有這麼多聖母來著


這部劇乍一看覺得是節奏緊湊、風格嘻哈、剪輯迷人、配樂有感、偶有尿點、上價值淺嘗輒止的喜劇片,但還配不上豆瓣的8.5分,覺得評價過譽,驚喜不多。但細細一想,緩過勁來,卻又覺得戳中內心。

本片上的價值其實是老生常談:貧富差距、階級固化、通過教育實現階級躍升的道路越來越窄。放之中國也皆準。與其說老生常談,更準確的是這幾個詞兒近幾年出現的頻次之多,已經讓人麻木無感了。

但是,《天才槍手》通過「考試作弊」這一在電影世界很少出現的話題來揭示「階級固化」,表面上的新穎滑稽、淺嘗輒止,更加襯托出無奈卻又無比真實的現實。

我們姑且把「屁民階級充當權貴階級白手套賺錢」的事情簡單粗暴地定義為屁民階級的「黑化」。

男主和女主都是屁民階級的佼佼者,智商超群,如果按部就班,大體也能每個月5萬泰銖,混得個衣食無憂,搭上中產的列車。但屁民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有很多無奈的:

雖然免了贊助費、學費和生活費進入到貴族學校,卻又以什麼樣的心態去抵禦「紙醉金迷」的攀比和誘惑。生活的細節無處不在,有多少個瞬間,會羨慕「他們的擁有」,會心生「莫名的孤獨」,會嘲諷「命運的神奇與不可捉摸」,靠近他們,戴上白手套,是不是顯得無比誘人呢?

有些信念,在真實生活的打磨下,往往會顯得脆弱。女主面臨爸媽離婚、父親的經濟壓力;男主回家看著母親脫皮的手,自己洗衣、送貨,被打後扔進垃圾場;女主和男主優秀至此卻也只能爭搶一個全獎出國念書的名額。一邊是權貴的輕鬆與肆意,一邊是撲面而來的瑣碎生活的堅忍。這個時候,如果在不經意發現,你用理想拚命堅持和捍衛的某些規則,也是無法直面陽光的,比如學校本身就是一隻用來圈錢的巨大的白手套,比如十年寒窗後只是成為了權貴們榨取剩餘價值的高級工具,更比如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你不知道你愛的家國是誰的家國。

生活再來一點佐料,或者是再多一點戲劇性,點燃那根讓你咬牙切齒難以忘懷的導火索。「黑化」便開始了,對於佼佼者來說,黑化的第一個節點,是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再走遠一點,便學會了踩在法律邊緣,做一些女主口中「雙贏」的事兒,男主口中「不會進監獄」的事兒,拿捏到位,屁民和權貴奏響了和弦。屁民用人生崩塌的風險讓權貴過得更爽了,200萬的付費對權貴來說是九牛一毛,對屁民而言意味著救命,意味著萬里長征的階級爬升又進了一大步。

本片人物的轉換處理無疑是相當生硬的。在我看來,女主後來的「白化」挺假,男主後來的進一步「黑化」很真。

佼佼者尚且如此,所有便有了泰國某島上的「魚奴」,便有了被迫花枝招展的人妖,便有了@#¥%

最後,如果「黑化」的三觀歪了,那麼,「佼佼者」們該如何選擇?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千萬泰銖,對家徒四壁的班克來說,是多少倍的利潤呢?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會做,就是考試幫別人作弊,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


大家好,我叫Bank,萬萬沒想到,最終我做了槍手。

做槍手,一開始我是拒絕的。直到那次我被扔進垃圾堆里,錯過了獎學金考試。

在這件事之前,我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少年。

我從小就一直努力學習,希望有一天能憑藉優秀的學習成績,拿到獎學金,出國留學,走向人生巔峰。

爸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只留下我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開了個洗衣店,掙錢供我讀書和生活。有時候,洗衣機壞了,媽媽不得不自己手洗。久而久之,媽媽駝背了。我很傷心,不想讓媽媽這麼辛苦。所以,每天放學後,我都趕緊回家,為的是能幫媽媽多分攤一點工作。同時,我也暗下決心,一定好好學習,將來掙大錢給媽媽用,讓她安享晚年。

雖然窮,生活艱難,但是沒關係。我很喜歡普希金一首詩: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須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一次考試前,一個傻大個找我,想花錢買我的考試答案。我直接拒絕了他。我確實很需要錢,但是我懂得作弊可恥。作弊也許對我、對他來說,是雙贏的,但是損害的是那些老老實實學習、考試的同學的利益。

世界應該是公平的。

考試到了,我發現那個傻大個在抄旁邊Lynn的試卷。我看不下去。於是,在交試卷的時候,我提醒了Lynn,還向老師舉報了。

結果讓我大吃一驚,Lynn居然主動參與作弊。

我以為她和我是一種人。她家庭條件雖然比我家好一些,但是和我一樣,只有通過自己努力,才有出國留學、出人頭地的機會。

作弊處罰結果出來了,她被取消了新加坡獎學金的機會。我很內疚,沒想到學校的處罰這麼嚴重。

但說到底還是她自己作孽。作弊就應該受到懲罰。

沒人再和我競爭獎學金了,出國留學的夢想離我越來越近。

我依然每天努力學習,放學後幫媽媽做事,有時還忍不住哼上了小曲。一切都是那麼順利,就像我一直信奉的那樣——每個人都沒法選擇出生,但是可以選擇努力。上帝會為那些努力的人提供了上升通道。

然而命運給我開了個玩笑。獎學金考試前一晚,突然來了幾個大漢,不停地打我,很快我就暈了過去。

醒來的時候,天亮了,我顧不上身上的傷,舉目四望,一望無際的垃圾。我的命運彷彿被丟在垃圾堆里,翻不了身,見不到光。

我唯一一次出國留學的機會,就這麼沒了。命運轉換得太快,我不知所措。我一直很認真地活著,為什麼命運要如此捉弄我。

Lynn過來找我,居然想拉我一起在stic考試上作弊,並承諾分我一大筆錢。

我習慣性拒絕了,她嘲笑我說:「即使你對世界足夠誠實,但是世界還是會欺騙你」。

如果換成以前,我會反駁她:「即使生活欺騙了我,只要我努力,快樂的日子一定會來臨」。但是現在,除了那筆錢能幫我留學外,我別無選擇。

我最終還是入伙了。作弊僅此一次,等作弊完拿到錢,我與這群人再無瓜葛。

在去澳大利亞的前一刻,我發現自己被打實際上是pat他們的陰謀。

人渣,為了拉我入伙,居然用了這麼卑鄙的手段。

我把pat打了一頓,不想幹了。

但是,如果我不幹了,那我豈不是白白被打。不管我作弊幫的這群人多麼骯髒,為了那筆錢,我也要繼續干。

於是我和lynn按照計劃來到澳大利亞參加stic考試。

考試的氣氛比我們預想的更嚴肅。原來在我們來考試前,考題泄露已經時有發生了。

我很緊張,希望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作弊,能夠順順利利。

做完試卷,我按照計劃開始記答案,忍不住噁心。我終於做了那件我一直都很討厭的事。

是pat他們把我害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在第二次傳答案時,我要挾他們給我加錢。

主動權在我手裡,他們別無選擇。

意外再次發生了。第三次傳答案時,我因在廁所時間呆的太久,被舉報了。

為了錢,我承擔了所有責任。

我完了—沒有資格再考stic,還被學校開除。而那些富二代現在卻在為通過STIC考試狂歡。

富人改變了我的命運,也操控著整個世界。

我拿著作弊掙的錢,給家裡的洗衣店添了好幾台洗衣機,還把洗衣店重新裝修了一下。

想到今後大半生我要在洗衣房度過,我不寒而慄;想到自己的孩子將來也要過著貧窮而艱難的生活,重複自己的命運,我更絕望。

既然世界由富人主宰,那麼我也要做富人。

於是我主動邀請lynn一起做托福、雅思槍手。

可笑的是,她居然拒絕了我的計劃,還勸我回頭。

荒唐,她現在當起了聖母!

她思想發生這麼大的轉變,難以理解。

我威脅她,如果她不同意我就把作弊的事情都捅出去。

她沒有妥協,反倒是主動地像STIC考官坦白了作弊經歷。

後來我再也沒見過她,聽說她當上了老師。

我則繼續自己的槍手生涯。

作弊很無恥,但是也很掙錢。世界欺騙了我,我沒有理由誠實對待世界。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以後可以自由選擇命運,除了做槍手,我別無選擇。


渾身難受。

像是內心深處某一個脆弱的部分被當頭棒喝。

如果努力加智力都不是決定性因素,那麼通往上層社會的敲門磚到底在哪?

我們的大多數人並非銜玉而生,和那些咬著金湯匙出生的紅二代富二代有多少可比性?如果是以前,我大概會認為兩個最高票答案中的「Bank黑化是必然」是扯淡,估計很多人和我一樣,覺得顏值即正義的Bank黑化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並與之前耿直提醒Lynn有人抄襲,以及舉報作弊的憨實的形象對比過於明顯。但是片中有幾次鏡頭還是做好了鋪墊的。

1.Bank的母親手洗衣服的場景,說「洗衣機又壞了」Bank在學校心疼母親說自己母親洗衣服把腰都洗彎了,他很急於改變這一切,給母親一個好經濟環境。(給結尾處煥然一新的洗衣房埋了伏筆)

2.Lynn的那句「你就算這次不作弊,這個世界照樣在欺騙你」是打垮bank單純內心的最後一擊重拳。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在於「世界以寒門貴子欺騙你,而你努力過奮鬥過發現寒門難出貴子」寒門貴子的機會太渺茫了,可以參見之前比較火的那個父母是公務員的高考狀元關於家境對學習對成績的影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敵方「出門三件套可以隨時砸錢的人民幣玩家」,你「裸裝出門還要還上一代的債」,你說你天賦異稟不懼一切,好啊,請開始你的表演。

3.Bank與lynn在做出是否參與這次大型作弊的決定的時候的對話

Bank:「我能得到多少」

Lynn:「一百萬」

Bank:「那你能得到多少」

Lynn:「兩百萬」

這個對話很有意思,Bank之前應該就很清楚,這肯定不是一場公平的交易。

對比

Bank:不可缺少的一環,負責一半以上的答案(因為有論文關鍵詞),要在中途裝病立場風險很大(中途立場直接取消本次成績,參考Lynn)——100萬

Lynn:發起者之一,提出計劃者,負責一半答案,不用中途離場,可以拿到滿意的考試成績出國——200萬

可能多要一百萬的念頭在這個時候已經形成。

4.在計劃將近泡湯之時轉念回來,說明他已經有點能接受這個骯髒的計劃,他現在很清楚他在幫一個讓他被痛扁一頓並且讓他收到侮辱,無法爭取去新加坡留學的機會。但是為了那100萬,他答應了。

5.在悉尼大劇院的前的鏡頭,Bank對Lynn說「這是我第一次出國」,面對繁華到從未見過的大世界,除了驚奇,更多的是食髓知味,像是小孩子的到第一顆糖,嘗到甜頭之後,會想方設法地得到第二顆、第三顆。

6.STIC作弊落網但不至於坐牢的僥倖心理。

7.STIC作弊被抓,在Lynn很擔心他去看他的時候,他對Lynn露出的「放心我能搞定」的笑容,從那個鏡頭開始,我就有一種Bank終要黑化的感覺。

還有一些我沒有注意,或者忘記寫出的鏡頭,歡迎評論區補充。

人生是一場公平的賽跑,在Bank邊洗著衣服邊這樣想的時候,富二代傻白甜Grace和浮誇大公子Pat早就站在祖輩積累的財產大山上向下俯視了,並能以之創造出更雄厚的資本。

但是我們還有能抓住的能改變的東西,寒門貴子少,但存在。

「悟空武松皆非我,行者總是在路上」

共勉。

不死心還是希望HE收尾。


這部沒有血腥、沒有暴力、沒有色情的片子是15+的電影。因為它告訴人們很多很多。

琳和班克可以說是同一個起跑線上的兩個人,學習優秀、單親家庭、家庭不富裕,琳估計好一些,畢竟父親是教師,家裡還有鋼琴。

琳對金錢的渴望甚至超過了班克,從鋼琴補習班到利用時差作弊,大多是因為金錢的原因動了心。

而班克是無可奈何,錯過了獎學金考試,必須把這個計劃抓住,沉沒成本啊。

而最後的黑化,無非是想改變家庭的情況,過去班克想通過讀書拿獎學金,出人頭地,改變家境,現在被學校開除,還能做什麼呢?直接、有利的方法只有這個。

老舍的《駱駝祥子》里說,如果一個社會讓好人做不成好人,那就是一個壞的社會。

坦白說,人們對影片中的人很容易有代入感,從琳覺得考試作弊沒什麼,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覺得也算是完滿。

想起一個朋友,考TOP2大學的研究生,考了1年沒考上,二戰時壓力巨大。她說曾經有人問她,如果讓你和主考官睡一覺就讓你考上,你願意嗎?她說願意。當我和另一個朋友聽到她這麼說時,都沉默了。還好她憑自己的能力堂堂正正考上了。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做錯的每一件事,即使僥倖逃脫,這件事一定會在今後的日子裡不斷的侵蝕你的內心,直到變成班克那樣。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最後聲明,作弊是不對的。


男主的結尾刀刀入肉,其實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可以有多麼不公平

男主眉清目秀,天資聰穎,刻苦努力,但因為家境貧寒,他其實從來就沒得選

有人說男女主家庭情況差不多,都是單親家庭

這點我是不同意的

女主父親至少是一個老師,工作朝九晚五,文化層面上眼界更高更廣

平時不需要琳幫他完成工作上的事,經濟能力甚至能買一架鋼琴供琳學慣用

簡單地說,琳是知道生活不易的,但並沒有像鈍刀子割肉一樣切身體會到這點

而男主母親只是一個開洗衣房的個體戶,文化水平想必不高,平時恐怕連幫工都沒有,洗衣機經常壞需要手洗,一直洗到駝背,手脫皮

平時接送貨還需要班克幫忙

這樣的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出於對生活的恐懼和對母親的愛,班克功利心極強,甚至有些目光短淺並不意外

(大家可以盡情想像下從小到大經常看到媽媽因為設備老舊,而彎著腰給人洗臟衣服一直到深夜,這對班克簡直是精神和肉體上的凌遲)

誰家更慘已經不必說了吧

從小浸泡在這樣「生活不易,缺錢就等於缺一切」的環境下,班克甚至是抱著功利心去聽古典樂的——playlist的名字叫「適合學習聽的音樂」

因為在他眼裡學習就是為了錢,錢就是人生的最終目標,有錢就是夢想

在經歷了被男二「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羞辱後,班克自尊心徹底崩塌

在經歷了「作弊很可能比好好學習賺錢更多」的時候,班克三觀塌了

從他拿到錢馬上就重新裝修了洗衣房,給自己買了輛新車就能看出來,男主從小到大真的是苦大的

而最後琳針對班克的黑化作的決定其實也很有意思

投身資源不公的教育事業——不就是為了拯救更多清貧脆弱但有天分的班克嗎?


雖然理性上知道班克黑化烘託了琳的轉變,但感性上我多希望他們再干一票,拍個續集啊!


實名反對高票答案。我以前有個同學,家境很不好。一天10塊的飯錢,有次出門錢掉了,沒給我們說。天天中午啃饅頭。晚上餓了也不去吃飯,受不了了就喝點水。高三上期老爹死了,一直不聲不響,有次晚上起來拉屎看見他躺在床上抹眼淚。

後來他跟我一樣的成績,去了北理工,我留在了重大。我挺佩服他,經常聊天,問他為啥去北京,那裡生活那麼累。他說也是啊,可是能多賺點錢。現在人在愛奇藝,一年收入20w+吧,住那種隔間,1000多的房租,翻個身都難。

我現在都記得他蜷在家裡嗚咽的聲音,還有我倆經常在夜裡討論題的樣子,他總是那樣,唯恐給你講的不明白。

回到電影里,佝僂洗衣的班克媽媽你們沒看到?恬不知恥的富二代你們看不到?那件1460的體恤你們看不到?導演想諷刺誰你們不知道?那些說班克小農思維仇富的答主是瞎了還是失了智?這個世界對他們已經很不公平了還需要你來踩兩腳?一副精英面孔說的什麼聖母言論,都他媽不姓趙,裝什麼犢子。


人生而不平等,除了所處階層外,還有容貌,智商。

那麼,如何認識自己的位置,發揮優勢,「規劃自己的美好未來」呢?

女二號格蕾絲擁有較好的容貌,她發揮了這個優勢,通過富二代男友,吃好喝好,出國留學;

男二號小巴家裡有錢,他發揮這個優勢買槍手考試,找漂亮女友,出國;

女一號小林和男一號班克只擁有智力,家庭貧困,換而言之,父母在社會競爭中已經輸掉了,他們只有通過更加努力才能改變自身失敗的命運。首先她們都選擇好好學習,失敗。在面對冰冷的現實時,班克黑化,小林迷途知返。

對應的,富裕階層更知道如何脅迫、利用或請求別人,比如小巴。窮人總是板著臉,而富人知道微笑,知道如何為了自身利益去「卑賤地」求你,不僅擁有資源、也知道如何整合自己不擁有的資源。這實際是一種可怕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有些人是天生的,而更多時來自於家庭文化的熏陶,他在成長過程中看到了成功的上一代是如何做的。失敗者總是板著臉。

窮人往往以為自己只擁有一雙手,相信勤勞正直公平這類家庭、或周圍類似能力的其他人給予的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正是他父母失敗的原因。失敗者總是和失敗者聚集在一起,他所成長的環境也就是這種氛圍。而成功者的世界其實是另外一個世界。

我想說,要想改變一個家族的一代代失敗命運,總需要有一代人或一個人去做超出原有家族價值觀的事情,這才有贏的希望,如班克所做的。而小林最後又回復到父親的價值觀,除看起來積極外,於自身於家族都沒用。她的後續人生只能活著自己擁有高尚道德感的自我麻醉中,然後,和同樣的失敗者結合,把這失敗的價值觀傳下去。

失敗者除了要跳出原有價值觀外,要利用好自己的天生優勢:對貧窮的恐懼。逃離恐懼對人的驅動力要大於追逐的慾望。這要求知道世界可以有多好,以及,知道自己所處的悲慘位置。

大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慢慢被煮死的青蛙。


其實在我看來班克最終是否黑化仍是一個未知數,影片的結束並不是故事的結局。真正的時間線不會暫停。他的威脅和宏偉的計劃也很有可能是短暫的極端情緒。人不可能永遠走在所謂正確的道路上。他的情緒控制能力已經是非常驚人的了,當面得知男二坑害了自己,崩潰跑出去後,能迅速冷靜下來理清自己的得失,同意了作弊。

班克執著而堅持,自卑卻堅持。他一力承擔作弊的後果,眼泛淚花對琳搖頭,他終究更偏向於是正義的朋友。

未來是未知數,巨大的波折會影響他,但並不見的會黑化他。


班克墮落個毛線啊,那才是成熟的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年收入千萬之後轉型做大型教育機構,國內哪家大型機構沒有這些可以搞到答案的背景啊,那個社會環境哪個老闆能靠正直經營起步的啊,女主的父親就是正直的人,老婆直接離婚,家裡過得清貧,還有學校本來就是在賺學生錢,裡面的老師出的卷子都是自己補習班裡面平時的題目,不去花錢上他的補習班就很難通過他的考試,我們全國那麼多高校都有花錢上的名額,當然不是你什麼都不行直接花錢就可以,最起碼要過省控線而已。

女主去舉報也只會毀了自己和班克的一生而已,那有錢人為了學校的考試就會打傷人,警察學校還都不管這些事,那三十個學生都可以直接買兇殺人了,而且對方父母才不管他子女是不是靠自己本事考進去的,能去混文憑就好,你把大家的事情攪黃了,別說自己能不能活,家裡人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問題,最起碼正常生活是不可能有了,學校也會排擠他父親,社會也會排擠他,有錢人在那個社會等級固化的世界裡面才掌握資源和權力啊。

這個片子最後的場景那麼亮,和之前的風格完全不同,一看就是補拍的情節,導演的意思很明白,後面的事情都是想像,班克的話才是最終現實。畢竟窮人的現實容納不下扯淡的夢想和正義。


泰國新東方的創業失敗史。。。


因為窮。因為強烈的孝心。因為嫉妒。因為收益大成本低。只要條件允許,什麼樣的人都可以黑化。沒什麼了不起的,人性如此。


昨天晚上看的這部電影,個人感覺班克變壞或者價值觀的崩壞不僅僅是看到富人可以改變規則,更可能是因為自己已經看不到希望而選擇自我墮落。

班克原來是一個家庭貧困、努力學習、成績優異,並且記憶力超強的好學生。

而後來班克答應幫小琳他們作弊是因為被打之後錯過了獎學金的考試,失去獎學金的話,意味著他不能出國留學,意味著他喪失了一次極好的機會。不過小琳的提議讓他重新看到了出國的希望。

班克從小巴無意的一句話中得知是因為小巴的策劃而導致他不能參加獎學金考試。

但迫於現實的壓力和出國的念想他還是繼續原計劃,不過這個時候他可能就已經想好了要多索取100萬的報酬;班克做這些都是因為他還有機會可以出國、可以讀書。

到了最後stic考試他被抓住用手機,在泰國被學校開除,這些都意味著他看不到希望了,是的,出國留學的夢想破裂了,連在國內好好讀書的想法都是奢求了。

加上看到富家子弟可以改變很多原來堅信的規則,於是他準備報復已經看不見希望的自己,報復這個由金錢控制的扭曲社會。


最後的反差太妙了。

女主開始的時候一直沒覺得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是有問題的,但是當她做了一系列違背自己道德的事情,吃了苦遭了罪之後,她覺得這種東西是自己承受不來的。她覺得於心不安,壓力很大,所以決定收手。

男主,和女主恰恰相反,一開始自認品德高尚,眼裡容不得沙子(別人作弊,在不損害自己利益前提下,非要去舉報)。但是當他嘗到了甜頭以後,便再也收不住了。

我是發自內心認為,大家的人品、道德,雖說參差不齊,但是也基本處於差不多的水平。

我也注意到了男主的家庭條件比女主要差很多,自然男主要更加需要金錢。

且女主的爸爸,正直、正義,他對女兒的教育就是不能作弊,不能掙不道德的錢。且他能夠做到支持女兒,包容女兒,陪伴女兒。

相比較來說,男主的媽媽幾乎沒有對男主有什麼思想道德上的教育和建議。男主的壓力會更大,他知道自己靠不了媽媽,知道自己的命運只能靠自己,甚至媽媽的洗衣店也要靠自己。

很多時候,是環境造就人。

不是一句,這個人本性就壞,就能解釋的了一切的。

插句題外話,真的好羨慕女主有個這樣的爸爸!


我寧可他為了錢違背原則與過去正直的他。

也不想讓他繼續孤獨在社會底層受苦天天與家人受欺負羞辱。


本來偶爾看到的這個電影的宣傳,昨天也無事就去看了。看完之後總感覺哪裡彆扭,好像有什麼問題但又不清晰。

一直是偶爾在評論區回復一下。直到點開這個話題看到了那個聖范的回答,感覺很失望啊。我感覺很難過,踩著這個角色來嘩眾取寵么?抱歉,這樣說可能不太好,但是如此離譜偏激的回答,我覺得這個詞還算匹配。

那我先談談那個回答里的離譜(只看過一遍,歡迎指出問題)

首先,先放出一堆話捍衛自己的正確性,抨擊一下網路噴子,站在政治正確的高峰。拜託,一千個哈姆雷特?什麼條件?你自己怎麼想當然都行,但是你在知乎回答問題給別人看的時候,說錯了!誤導別人的時候!能不能有點覺悟?還覺得自己怎麼說都行不用在乎別人么?

主題

一,仇富,說班克想直接把小東趕出學校。

小東考試之前,找班克幫忙,說明小東在考試之前和班克關係還算不錯,至少小東這麼覺得,不然不會先提出讓班克幫忙,而是直接提出錢的概念。

二,正常人的邏輯,只告訴監考老師就行。

這個理論???離譜至極啊,明明是監考老師不作為的樣子逼的班克只能向上反映了。而班克在舉報之前的猶豫,反映了他在朋友和內心的正義之間的掙扎。試問有手刃土豪的機會,一個仇富的人應該怎麼做?猶豫?糾結?

三,校長面前立功

對不起啊,班克先想辦法提醒琳,提醒監考老師,直到他只能報告校長,怎麼分析都不是一個看到立功機會的反應。

四,在校長面前說有錢拿

並不是痛打落水狗,班克的表情一直是一個做錯事的樣子,在一旁縮手縮腳的,還小聲的說以為只是會重考。而那句因為錢,顯然是想表達小東出錢是主導的意思。這個也能被惡意揣摩真是高!!

五,出國以後說出那句第一次出國的話,喜歡上了賺快錢的路。

出國一直是班克的夢,他家裡貧窮,母親更是無比勞累,而班克在學習的同時還幫母親做一系列工作,正如他和小巴說的,出國留學是他的一切。而這裡這句話,不僅能表現他對國外的渴望,也是對他後來被定無法出國以後的選擇鋪墊合理性。這段並不確定只是猜測,畢竟跨度大的劇情總有有一些鋪墊的場景。而美好的外國生活離自己遠去的絕望正是讓班克轉變的因素。

六,說班克回國以後不找小琳,不記恨小巴,而是去拿錢。

班克,一直在努力學習,幫助目前分擔生活壓力,堅持自己認識的正確,本來可以出國留學,用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因為一個主意,被毀掉了一切。其實我覺得就算小琳不說什麼需要班克,小巴也會一時興起搞一下班克。但是班克真的一無所有了,最大的希望破滅了,絕望至極,所以他接受了小琳的邀請,所以就算他知道被小巴找人打了扔到垃圾場,憤怒離開後在路邊的廣告牌前駐足後,依舊選擇了回來合作。而對於他來說,小琳不過是個從犯,毀了他的生活,請不要用小琳對他有好感所以進行道德綁架。而記不記恨小巴,我只看到那件衣服被扔在地上踐踏,電影里也不曾出現班克和小巴一起的場景。毫無依據的事情

請不要拿出來煽風了。

七,買洗衣機和摩托

班克的確是一個底層的人,在被打之前他生活中最大的困難恐怕就是,洗衣機。而摩托應該就是代表著班克平時渴望得到的東西了。

給了鏡頭並不是想單單表達班克是一個底層人民,而是改變!什麼時候鄙視底層也是政治正確了?電影在結尾部分給你一個鄙視底層的鏡頭,滿足你的優越感么?

我也看了這位聖范的另一個回答,裡面說了班克是最笨的一個。

說真的,這位答主對於這部影片中的這個角色,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偏見?不理解

第一,班克智商在小琳之上。統考那次,可以直觀的看出班克做題速度比小琳快。考試之前班克也沒有機會好好複習,幫母親洗很久衣服。臨時應變能力比小琳差,但也在進步,刪掉了聊天記錄,別抓也最低限度在了查閱詞典違紀,而不是組織性犯罪。

第二,班克的成長性。這個人物初期設定是一個情商過低的青澀小子。而後期已經成長到了一定程度,無論是心理承受能力,還是他的情商,都超過了小琳。

第三,好像班克很幼稚,而小琳很成熟。表面如此,但是小琳只不過展現了一些小機靈,真正成熟的人怎麼會讓校長難堪?無論對錯不分場合是不是幼稚呢。發現數學老師領頭作弊,故而幫助朋友作弊,發現學校收取贊助費,然後開設作弊鋼琴班。被發現依舊不覺得自己有錯,被禁止申請留學,就要策劃更大的作弊!小琳的心理其實一直很幼稚,認為老師有錯,就可以幫朋友作弊。認為學校有錯,就可以開設作弊班。認為生活欺騙了她,就跨國作弊。後來依舊可以高高在上的招安班克,好像看透了生活一樣。後來知道班克被打,萌生了退意,因為看到計劃傷害了班克,這個時候小琳依舊不知道什麼叫後果,而班克在這裡已經成長到懂得面對現實。在班克被抓以後,小琳得知可能以後無法出國留學的時候,被心裡的內疚和恐懼折磨,這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的錯。反觀班克,從一個無知者,進化到了解並接受作弊盈利的道路,從最後班克威脅小琳的話,得知班克已經思考過作弊對國家的影響,不討論對錯的話,班克的眼界遠遠在小琳之上,他知道後果和影響!

其實我更覺得因為題材限制,最後才會這樣結局,因為小琳自首的結果,面對富二代的報復還是其次,未來的絕境,對國家的影響等等。。都不是她能承受的起。對於小琳自首的理由,我更傾向於心理承受力差,無法承受壓力,而被迫進行,就像很多逃犯提心弔膽最終選擇自首一樣。當然也可以解讀為內心的善良覺醒了。


吃一坨屎給五百萬,相信能把馬雲吃窮的沒有,但是把他拉下首付寶座的肯定有不少。

因為吃屎只是噁心一點,沒啥的嘛。

你看,你都沒有經歷過那些貧窮,痛苦,媽媽開洗衣房背都累駝了,全家收入都要上交給學校做贊助費,拚命基礎時間學習,把讀書當做唯一出路,看到的唯一希望就是拿獎學金,好不容易準備備考獎學金了又被毒打,扔到垃圾堆等等事情

只是為了生活更好一點點你就可以去吃屎

那人家為了從地獄裡爬出來,去考試作弊一次還不是理所當然的

關於這些,導演已經鋪墊的夠多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天才槍手》男主角查儂·散頂騰古的表演?
電影《天才槍手》中,女主坦白後會發生怎樣的細思極恐的劇情?
如何評價《天才槍手》女主琳結局的轉變,因為同伴被抓嗎?
電影《天才槍手》改編的原案是什麼樣的?
《天才槍手》最初的作弊編碼方式是否有更優解?

TAG:天才槍手電筒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