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與二語習得理論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二語習得主要是理論的生產者,對外漢語教學更像是實踐者。這兩者的關係究竟是什麼樣的啊?
我認識幾個在國外讀二語習得博士的學姐,她們都在修學分的同時 ,還必須擔任對外漢語的課程,不過我發現國內很多時候是將二者分開的,不知道大神們怎麼看
搬歷史--梳理對外漢語教學60年,教學模式和理論之間的關係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即使沒有意識到理論的支撐,但我們不能否認這些教學模式背後隱藏的教學理念。對外漢語教學60多年,語法教學受各種語言學理論的影響,其教學理念也不斷發生變化。
60多年的漢語教學模式演變
- 傳統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80s以前)
最初的對外漢語教學到文革前:主要教學模式「複習-講練-練習」(魯健驥 2009):其中複習、練習部分的老師懂二外,由他們進行操練。
文革後期(1973-1980)由於教學安排的原因(上複習和練習的老師想集中上完,而不是分為第一節和第四節來上)「講練-復練」模式。
代表教材:《漢語教科書》《基礎漢語》
- 80s(1980-1986)「講練-復練+小四門(聽說讀寫)」的教學模式
崔永華(1999)認為是由「講練-復練」模式向「分技能教學」模式發展的中間狀態。也有學者認為這並不是一種獨立的教學模式(宗世海,2016)
- 80s後(1986-現在)分技能的教學模式
授課方式主要是根據魯健驥《初級漢語課本》「精讀+精讀+聽力+漢字」以及李更新等《現代漢語教程》「讀寫+讀寫+聽力+說話」進行授課。但是目前學者對「分技能」的教學模式存在質疑,國內漢語教學多重視語言知識教學,分為主課和輔課。不過值得肯定的是,教學界較之前面的講練和復練,更加重視學習者技能的訓練。
根據宗世海(2016)的統計,採用「綜合+分技能」的學校佔80.4%,採用「分技能」的學校佔17.6%。為了讓大家能更清楚了解目前國內高校對外漢語教學模式,我把宗老師的文章做了一個截圖。
漢語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
- 結構先行,行為當家
吳忠偉(2016)「講練-復練」的教學模式主要受到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影響,重視語言知識教學系統性。
行為當家,主要是指聽說教學法,聽說法的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強調課堂操練。即知識通過操練就會形成技能(簡單說,初高中英語語法進行操練後就可以直接用,會說會用了)
- 功能主義語言學
80s功能主義語言學的引進,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漢語教學理念的轉變。
思考時間
- 請仔細看錶,回答目前國內教學模式主要是什麼?背後的教學理念是什麼,什麼理論支撐著?
- 知識和技能的關係是什麼?
- 對外漢語教的是人還是漢語?
我們發現國內目前的教學模式還是多基於「綜合+分技能」的模式,也就是說「綜合+聽說讀寫」,這裡主要是一魯健驥團隊及《初級漢語課本》所代表的模式,在這兒值得說明的是,綜合課是主幹課程,聽說讀寫為輔助課程。這裡也有17.6%採用了分技能的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是沒有綜合課。
二、看歷史背後的教學理念
內容摘自王建勤(2015)。
從表裡很清楚地可以看到,結構主義語言學教學理論對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深刻影響。吳中偉(2016)認為這種影響一直延續至今。也就是說重視語言知識的系統性。(如果不明白,就問你一個問題,你們上課講把字句嗎?這個就是知識方面的講解)。那講了學生是否就懂了,是否就會了。懂了不代表會是吧!那我們究竟教給學生什麼呢?這個是不是值得我們思考呢(我不是教學人員,所以我只負責提供思考的方向,如果有一線老師,歡迎批評指正)
從宗世海的統計,我們發現及時現在的漢語教學模式,還是重知識輕技能。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語法知識有用,那麼為什麼教了語法知識,學習者依然還是不會。那為什麼要教語法知識呢?有人說通過操練就可以習得,也就是基於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聽說法所主張的觀點。但是通過操練真得可以達到知識和技能的轉化嗎?
這也是目前漢語教學中的困惑:知識和技能的關係問題
教什麼:漢語教學是知識還是技能,孰輕孰重?
怎麼教:知識和技能並重?還是精講多練?
知識和技能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語言上的問題,不是語法學家把漢語描寫清楚了,我們就知道怎麼教了,比如課堂上,我們會告訴學生了1了2,還有了1+2嗎?會告訴他們賓語的分類嗎?學習者的語言系統能夠和漢語母語者的語言系統等同嗎?所以其實我們應該把知識和技能看成是第二語言學習者的語言認知問題。
目前的研究表明,知識和技能有三種觀點:有介面,無介面、弱介面三種關係。
時間問題,今天就到這兒啦,改天我們再來討論吧!
推薦閱讀:
※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選擇對外漢語嗎?
※人大漢碩和對外經濟貿易漢碩選哪個?
※聽說IPA證書在美國不被承認,那在別的國家能被承認嗎?如果要成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需要哪些證書或者條件?
※如何解釋偏誤句「我和他是同學們」?
※怎樣做一個長線計劃教美國生活的八歲華裔男孩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