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真的是騙人嗎?

我不太相信那些所謂的大師,我自己做點小買賣,知道都是為了錢。但是,出於對國粹的敬意,真的有傳統武術的高手嗎,這幾天看了徐曉東很多新聞,很期待有高手出來給傳統武術正名。


  1. 我曾經把傳統武術看做神功,一位開明的師父教我把它看做實在的技擊術。
  2. 傳統武術是否騙人,需要看師父是在吹噓師承,還是在讓你刻苦訓練格鬥水平、提升身體素質。
  3. 一切告訴你傳統武術是神功的大師,都是騙子。

我是2013年1月開始正式練習詠春拳的,那年我大一。

學生時代的我是典型的肥宅,很矮,手無縛雞之力。實話跟你們講,我的各項體育測試都不及格,或者拼了老命能到及格線。造成我不健康體型的原因有不少,其中一點就是我幼年時患上的哮喘病。

因為體格孱弱,總會受欺負。於是我從小就有一個俠客夢——學會一門神秘的功夫,打敗那些仗著人高馬大而欺負弱小的人。但在我小學時,我父親問我要不要去上武校時,我義無反顧地慫了。

大一的時候,我意識到在大學裡大家已經沒有那種對籃球、足球那樣深深地渴望了,而是只要一個好身板就足夠。我的朋友們都在健身,而我自認為身體素質太差,還是從對身體不太高的運動循序漸進的練起吧。我選擇了當地的一家詠春拳館,從「女人拳」開始我的健身生涯。

一個小破武館,藏在廠房大院的五樓,樓道里的聲控燈都是壞的。師父並不是個老頭,而是一個三十齣頭的年輕人,身板厚實,一身都是橫練肌肉。我心想,哇塞,詠春一門女人拳也能練成這樣,真是中華有神功!

等到真的訓練的時候我傻了。套路為什麼一共就練三分鐘?為什麼那麼多抗擊打訓練?為什麼那麼多腹肌訓練?為什麼一整節課都是和人對打?為什麼那麼長時間的打靶發力練習?什麼什麼還有護具實戰?實戰怎麼打得那麼難看,怎麼就是出拳踢腿為啥沒有日字沖拳懟到地板?

哦,不!這不是葉問!難道我被電影騙了?

這已經不是我印象里的傳統武術了,在這一刻「中華有神功」的理念在我內心崩塌。我的師兄弟們對沙袋強有力的拳打腳踢和不可思議的抗擊打能力,讓我虎軀一震。師父告訴我,任何一門功夫的高手都維持著長期的身體素質訓練,而想更上一層樓的則要一直進行雙人的實戰對抗練習,用更為科學的方法來訓練。他借鑒了拳擊、踢拳、柔道、空手道等流派的訓練方法,大大提升了訓練效率。他也不吹自己多牛逼,只希望我們能練出名堂。而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能在幾個月的練習時間內極大的提高實戰能力,基本的格鬥概念穩穩打牢。

沒有吹出來的武術,只有練出來的武術。

當某一位武師一直吹噓自己的師父乃至師公的威名遠揚,卻很少與自己的學生進行對抗訓練大概就可以判斷這是一名騙子了。

大學期間我認識到不少練習傳統武術、套路武術的童鞋,可他們練了那麼久,連招怎麼用,力怎麼發都不會,實戰起來手不知道往哪裡打,腳不知往哪裡踢,步子不知道往哪裡移。他們大多套路打得很好看,可惜挨不起我一記低掃腿。也許是他們學藝不精,也有可能是被「中華神功」大師騙了。

其實在中國,無論哪一行都有能力不足的人出來行騙授課,傳統武術只不過是重災區。

無論如何,我把個人觀點告訴大家:

傳武騙子多,還是搏擊穩。

要想不被騙,上擂去體會。


傳統武術的高手率非常低。

從數據來說,當年體委要發展散打,就說明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有問題,如果經過四十多年發展,散打已經形成完整 的體系,從縣級體校,到省隊,國家隊,從中專到大學。

傳統武術基本上就是自立更生的狀態,沒有與外境的交流,沒有實戰的擂台,沒有行政拔款,技術的倒退可想而知,騙人肯定存在一部分,我本人做這些也有近二十年了,看多了,傳統武術沒有跟上時代。


瀉藥

作為半隻腳在武術圈,隔三差五就要為陳老師抬字的普通人

我感同身受,心裡憋了很多話

早在一個多月前,就有人跟我說:他指名道姓罵你們,不弄他?

當時事情還只是在武術圈裡小範圍傳播,我心裡想

罵的人多了去了,你算老幾?

罵髒話,吸眼球,回應他豈不是正中他下懷?

卻想不到一個多月過去,還真給他炒起來了

本來想蹭一波熱點,但是當我忍著憤慨,看完了知乎對這件事的文章,看完了微博和評論

不得不承認——我

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傳統武術確實不能實戰

原因也很好理解,要能實戰必須要訓練實戰啊!

你傳統武術就光練套路,怎麼跟專業練實戰的打?

上場了,對手給你的壓迫感你怎麼適應?攻擊的距離感能憑空而來嗎?

太極拳有推手,但練過太極拳的人就會推手嗎?

肯定不是,只練套路不練推手,你跟別人怎麼推?

道理是一樣的嘛~

我之前回答里,說到過一個練了很多拳法的和尚(他在武學上誰也不服),在對於上擂台這件事也只能擺擺手:對付普通人可以,但跟別人專業的怎麼打?

所以,傳統武術想上擂台必須要經過實戰訓練。

一個太極拳練出功夫的人,經過一個月專業的散打訓練,效果比普通人練一年的還好。

因為他的身體素質,反應,身體對發力的理解,對技擊的理解都強過普通人。

可等我訓練了實戰去跟你打,你又說我用的不是太極,我能說什麼?

不能實戰就要全盤否定傳統武術嗎?

李小龍說功夫就是用來表達自己的,我很贊同

表達自己的途徑有很多種,並不一定要拼個頭破血流

什麼是武?

止戈為武,舉戈而止,消滅暴力才叫武。

整個傳統武術圈其實貫穿在這一點上,表演咱就打一套威風凜凜的炮捶,切磋咱就試推手,不傷人吧?沒暴力沒流血吧?

外人還能感受到武者的厲害,你想跟我打架,也要先掂量掂量。沒有比這再能詮釋「武」的方式了。

當然,這些傳統的思想跟現代是脫節的,現代人的思維方式是西方那套,以至於:

《一個人的武林》中說功夫是殺人技,《一代宗師》說功夫就是一豎一橫

我不說哪個思維方式的優劣,只想告訴你傳統有這麼些東西,千百年的傳承必定有他存在的價值。

兒時在地攤上用兩塊錢買過一本武功秘籍,上面開頭一首詩

武德育良師,苦恆出高手。

習武先挨打,笑顏迎人欺。

與各位傳統武術愛好者共勉。


謝 @熊貓 邀

任何事物都不能脫離其所處的歷史階段和環境去考慮,傳統武術也一樣。

傳統武術是殺人技術。在冷兵器時代,如果我們說傳統武術是騙人的,就如同在現代我們說槍法是騙人的一樣可笑。

但現在是熱兵器時代。

所以傳統武術作為一種殺人技術在現代已經落伍,而中國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又缺乏其實踐的土壤。

任何一門技術一旦缺乏社會環境就會缺乏實踐,而一旦缺乏實踐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衰落是必然的。

而且不僅僅是缺乏實踐,在技術的傳承上,由於整體私有制的大環境,很多拳師往往只傳親兒女,對外人留一手甚至完全不教真東西。而傳統武術作為古代一層直觀感性思維的產物在現代依然缺乏科學化,難以形成標準進行大規模傳播。

但是傳統武術仍可以通過轉型為一門強身健體的運動繼續發展,保留過去的訓練方式和技擊特點,對其發力原理等進行科學化。

但這方面我沒有看到資本推動。一句話:沒錢。資本是逐利的,現在做跆拳道啥的比傳統武術掙錢多了,你是老闆你做哪個?

至於是不是騙人的,就要看師父是否言過其實。

也要知道總有一部分人對傳統武術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也有澤任。畢竟蠢和壞相互依存,殊途同歸。

...........................歷史唯物主義的分割線...........

以下長文水平極高,用全面發展聯繫的思維分析了多門傳統武術,系轉載,侵刪。

二千年傳承的古武術的秘密(舊文重發)

第一大章 古武術的秘密在火器時代之前,中國是天下第一步戰強國。動則數十萬人的戰爭中,能活下來的人所憑藉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本文會分析中國幾大傳統拳種的源流。看看它們的來歷和用途。將分為如下幾個章節。

1.戰場之拳

2.義士之拳

3.暗殺之拳

4.飛賊之拳

5.擂台之拳

第一卷:戰場之拳

中國古代戰爭的特點就是人多,多到什麼地步呢?我打個比喻,一個足球場大概可以容納5萬人在那裡密密麻麻地站著。一場較大規模的戰爭,大概就是好幾個足球場的人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這麼多人擠在一起,面臨的最大危險是什麼?

答案是個廢話,就是被踩死。五萬人中只要有1000人突然發了神經亂走路。至少一瞬間就能踩死2000人。踩殘廢的則不計其數。什麼泰森小光頭遇到這 1000個發神經亂走路的人,可能可以一陣擺拳***四五個,但最後也只有死路一條。死得最快的是什麼人?是格雷西家族的人,這個家族的人有個壞習慣,就是一打架就往地上趴。只見一陣大腳丫過後,頓時退貨。

如果這發了神經亂走路的1000人,不是一般人,是騎著馬拿著長矛的,死的人就更多了。什麼?發了神經的不止1000人,是另外50000個騎馬拿長矛的人?!?!

所以各位喜歡看穿越小說的兄弟們,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練了點什麼無限制啊,k1啊,跑到古代就能吃香。真過去的話吃的估計都是燒的香。

在戰場之中,對武功的第一要求是

1.重心低+平衡感(馬步穩),否則一滑倒則萬事休矣

2.保護要害。挨一刀一槍則省下娶老婆生孩子的費用了。

這裡說的保護要害,可千萬不要以為是像拳擊手一樣兩手護著太陽穴和下巴。在戰場上你擺這個姿勢就是找死。

首先分析你是個什麼兵種,你是長槍兵(排在最前面送死的就是你這個兵種)就擺個形意拳的三體式。前手防咽喉和胸,後手防腹+下陰,兩手抓一支長槍,用趟泥步前進。形意拳號稱是岳飛傳下來的武功。岳飛用的肯定不是什麼泰拳黑市拳。動腦想想就明白了。

你是刀盾兵(好不到哪裡,也是個送死的兵種啊!)就一手在前持盾,一手在後持刀。擺個太極拳的白鶴亮翅的姿勢。誰要是擺泰拳姿勢死了不要怪我沒指點啊!

你是弓箭兵……安心射箭吧,別想這麼多了。士兵在該死的時候不死是一種恥辱。

如果你祖先積德,分配了個騎兵,也別太得意。你照樣要練馬步。那些喜歡蝴蝶步的兄弟還是在家和美女撲蝶嬉戲吧。

看到這裡,也許有些聰明的朋友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功夫實用不實用,關鍵看你在哪裡用」

當年巴西有個小男生,學了日本的柔術。據他自己說「刪除了一些不實用的技法,創編了無敵的格雷西柔術」

格雷西柔術現在已經到處挨打了。說明這世界上那有什麼無敵的東西?那都是廣告!我們分析一下日本柔術和格雷西柔術的異同,就不難發現格雷西刪除的是什麼技術。

日本柔術的針對對象,是雙手持武士刀的鎧甲武士(一般開始從小練刀,反應不會比你差)。面對這樣的對手,你用什麼鞭腿,什麼下潛抱腿摔都是假的,你若用鞭腿,只見對方瀟洒地大刀一揮,只見一條腿如鞭一樣飛上半空去了。

吾觀察街斗多年,未見有人敢對手持西瓜刀的對手使用高鞭腿,便是這個道理。

但如果對手是個空手的人,那便不可怕了,拼著挨幾拳,也要把對方推倒凌辱一番。但這依然有危險,你永遠不知道他身上是不是藏著把小刀,或者摸出把鑰匙朝你臉上猛刺。

我觀察了一下泰森的身板,在要害未被刺中的前提下,他大約能在挨5刀的情況下支持10分鐘不死亡。超出10分鐘則情形不樂觀。

如果要害被刺中,沒啥說的,當場斃命。

在街斗中,吾未見面對匕首者雙手護頭跳躍作泰森狀的。反對的人請上視頻證明。

日本柔術和中國同類拳法(太極拳)的最大異同在哪裡?兩者都有快速進身反關節奪刀的技術,都有快速進身用「內勁」打透鎧甲的技術,都有借力跌人的技術。這幾項都是戰場上最實用的東西。

但日本柔術多出一個「寢技」,其原因無他,因為日本戰爭人少,幾百人對打就是大會戰了。打著打著就稀疏起來,可以放心用擒抱技術來抓俘虜,除此以外,還因為日本從來沒發明過盾牌兵之類的兵種,只要躲開了對方雙手持的刀、槍,近了身抱住對方的手臂就安全了。要是到了中國,一盾牌(鐵山靠)把你撞開,順手補一刀,看你還來寢技?

但到了格雷西的時代,就離戰場越來越遠,在單對單徒手對抗中,只剩下插眼踢襠等技術還能讓對方忌憚一下,格雷西柔術大刀一揮,把插眼踢襠去掉了,在不用武器的前提下,寢技頓時失去了天敵,迅速繁殖起來。我常常見一些熱心的傳統武術家在思考怎麼對付格雷西柔術,我每次都對他們說,別想怎麼對付了,乾脆就別對付。幹嗎去找鬱悶呢?

戰場之拳的第二要求是

1.有去無回

有去無回不是指一種精神狀態,而是指你後面的人時刻在擠著你向前走。你一停步或者回頭看一看就被50000人踩死。沉迷於側踹,鞭腿啊的兄弟撫心自問。你背後有人始終用全力推著你的時候你的鞭腿還剩下幾成功力?踢完人之後能不能站穩?

2.貼身發力

我前面說的內勁打透鎧甲,估計已經有兄弟懷疑了。這也不怪你們,誰叫你們沒練過內勁呢?我沒練過黑市拳也不相信有人深蹲900公斤。要真有人深蹲900公斤,別說打透鎧甲,打透航母都可以啊!

在這裡就公布一個不傳之秘,那就是日本人潛心研究中國拳法多年,研究出來的內勁速成太監版。放到空手道館,至少要騙你幾萬塊學費,混到個什麼師範才教你。

一般人出拳,是先蹬地,然後扭腰,然後送肩,然後出拳,然後擊中對手。

用內勁的人是先出拳,然後迅速上前一步(很重要),扭腰,送肩,同時擊中對手,就這麼簡單。只要用這個訣竅,就算後面有一千人在拚命推你,你也能連續不斷打出重拳。能不能透甲,就看你每天花幾個小時練了。兄弟們,拿出點練黑市流深蹲的精神出來!

總結一下,在中國古戰場上,最實用的招數就是「站穩,保護要害,在對方武器以外的範圍痛打對方。」

我國古代貪污成風,士兵的武器基本都是偷工減料的。能拿到一套正常的武器/鎧甲,該士兵要含淚跪謝祖宗。這不是開玩笑的話,是血腥的事實。而即使是正常的武器,砍了幾個盔甲人以後也會損壞。作為一個老兵,你不得不考慮後備武器,那就是你的肉體,這就是戰場之拳的雛形。至於戰場之拳的真正成型,是在元代的禁武令之後。

蒙元禁武器,漢人藏武器者全家死。菜刀必須幾戶公用。申請備案。該菜刀出了血案傷了元人的話,共用菜刀的這幾戶一起咔嚓咔嚓了。

宋軍雖然積弱,但畢竟曾用步兵對抗游牧民族幾百年,怎麼可能沒幾分實力?於是藏在民間兩眼發紅,一邊拜岳爺爺一邊時刻準備還我河山的軍人比比皆是。然而蒙元的禁武令下,你要是帶著一批村民每天拿著武器練捅人砍人,估計沒幾天你就掛在旗杆上示眾了。

所以蒙元的漢人武士們發明了一種看上去很像健身操的東西。「左手撐著,向前一步,右手向前伸一下,回手摸一下自己後腦勺,再摸一下前面……」「一手在喉嚨位置,一手在下陰位置,用趟泥步往前走……」

太極拳裡面有一招看起來很華而不實的招數「切地龍」(用日本人的說法就是「XX流秘奧義——地龍死閃),其真正用法就是近身後先舉著盾牌頂著對方,同時擋住對方視線,然後保持盾牌舉著,身體下潛一刀子猛捅對方下陰。還有什麼海底針(水龍死閃)大致上也是如此。攬雀尾則是用左手來抱著對方的長矛,右手猛斬。

張三丰被蒙元皇帝召見,路上殺山賊若干,他說他是夜夢神人授拳,鬼(蒙元鬼子)才相信。實際上答案很簡單,他就是傳承戰場之拳的人之一。但這要是明著和蒙元皇帝說,蒙元皇帝絕不會表揚張三丰熱愛科學實事求是,而會命令御林軍猛衝過來考驗科學。

有朋友提到,在戰場上最實用的是武器而不是拳法,並且舉出了戚繼光為例子。

但事物並非一成不變的,實際上在古戰場上,雙方隔開距離對刺對砍,實在是一種非常理想化的狀況。實際的狀況是什麼呢?是兩軍第一回合的對刺對砍之後,你還沒來得及刺第二槍,砍第二刀,就已經被後面的人擠得和敵人臉貼臉,心連心了。這個時候如果你還沒死,那麼最可靠的不再是手中的大刀長矛,而是拳法,肘法。只要能一拳把對手打暈2秒,你就可能多活了兩秒。

戚家軍的鴛鴦陣是一種剿匪陣法,適合對抗不能形成踐踏性殺傷的小股的步兵倭寇勢力。但是卻不適合大規模軍陣,戚繼光的戰友余大猷中後期被調去守北邊,對付北方騎兵,他就沒再使用鴛鴦陣,而是使用了其他更適合環境的陣法。

不審勢則寬嚴皆誤啊。

戰場之拳中還有些叫「劈拳」的招數,是單手從上到下砸對方的臉。這種拳法在手持刀柄的情況下威力特彆強大。還有些叫大劈的招數,則是一手高一手低地同時往下砸,這一招的密碼只需要手持長槍即可明白,這是用槍尾鑿擊近身對手的技術啊。

以傳承戰場技術為目的的戰場之拳在清代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相當一部發展為更適合用來單兵/小規模作戰的「義士之拳」這點會在後文再述。

金庸大俠說的好,某些人一輩子就練一種拳法,美其名曰「貴精不貴多」,他們是否能做到「精」,那是很可疑的,至於「多」是肯定做不到的。所以只要有人說「貴精不貴多」,他們就油然而生知己之感。

而本人剛好相反,所學的拳法能不能做到精這個很難說,但至少種類多是無可疑的。而且讀書不少,所以絕不是他們的知己。

本人認為太極拳為刀盾兵所創,證據嘛……比太極拳是張三丰夜夢神人所授,或者陳王庭在鄉下種田時拍腦袋想出來的還是要充足一點的。

陳王庭創太極拳說,來源於陳氏族譜。而養生的說法,來源於春秋時期齊桓公的……錯了,那個應該是神虎術。那麼就來源於李景林將軍的秘傳日記本好了,李景林將軍深明打仗之道。他日記里的記載應該比在座各位都有說服力吧?看誰還敢質疑?

東西方的思維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好比說某男失戀後遷怒,殺了他的教授,東方思維是:「如果他沒失戀,就不會殺人了。」西方思維是「幸虧那女的沒嫁給某男,不然也和教授一起被殺了。」

這兩種思維都是對的,也都不對。

思維模式的差異,最終使東西方拳法開始走向不同的領域。如果按西方的思維看唯快不破,那麼就是猛練速度,比對手更快到達目的地。按東方的思維就是減少距離,比對方更快到達目的地。

培訓時,常用一個手段,就是問對方認為自己的上限是每秒能打擊多少次。有人回答1次,有人回答3次,有些經過鍛煉對自己速度比較自信的人回答5次。我便拿著秒錶給他計時10秒,讓他盡全力高速鼓掌,自己數次數。結果是很出人意表的,一般普通人每秒鼓掌平均在7次以上,部分人達到12次以上,受訓的人往往也被自己所數的次數所震撼。不相信是自己做出來的。

這個鼓掌的原理,包含了許多純技巧上的武學至理,例如什麼同動近取,截拳中途,本能出擊,貼身發力等。當然,這些只是博大精深的武學中的一個局部。但人都有走極端的時候,大約在清代中後期,中國拳法在整體上就走向了這樣的一個極端。

因為義士之拳普遍使用小兵器作戰,所以在這個情況下,你只要手上拿一支小鐵筆,用鼓掌的速度對對方眼睛,咽喉連續猛插,一般沒練過的對手就鐵定得死。

而如果手上沒有小鐵筆怎麼辦呢?也有辦法,就是將自己的手練得堅硬如鐵。這也是現代內家拳的人往往不齒的「局部力、局部硬度。」以一對堅硬如鐵的手,用練成了本能的鶴啄,虎爪,手刀,拍掌等手法,每秒7~12下地對對手臉部發動多角度攻擊,如果配合馬步突進,實際攻擊速度還能翻倍。而人體反應速度的上限是每秒反應5次(做到這點的也是神人了)。外加眼睛受到威脅時的本能躲閃反應時間,理論上幾乎是1秒內必分勝負。

當雙方都完全依靠「拳招」來形成鼓掌式攻擊本能時,誰的招數(攻擊角度次序)最能剋制對方的攻擊角度次序,誰就能先擊中對手,一旦擊中,則綿綿不絕。(如果手持武器,則一擊必殺),在這種情況下,傳說中的「拳招時代」就到來了。

當然,每秒7~12下只是理論速度。實際上影響攻擊有效性的因素很多。為了對抗這種「閃電手」,我國拳法家也發明了很多訓練方法,例如「聽勁」「粘手」「擒拿」「拔根」「控距」「地堂」等。

清末,隱藏多年的戰場之拳突然重出江湖,大殺三方。並不是戰場之拳在街頭打起來一定真的比這種義士之拳實用,而是因為「殺人時代」過去了,「比武時代」開始到來。在徒手比武中,因為前提是被對方輕攻擊擊中非要害部位不會死,那麼戰場之拳就能大行其道。

戰場之拳最擅長的就是用整勁使對方的鋒銳(長槍或鶴啄手,砍刀或虎爪)的攻擊偏移,使對方不能連擊。例如形意拳的整勁硬打硬進,八卦掌的閃擊,太極拳的纏絞。這些隱藏拳法的重出江湖,為一味追求「唯快不破」的武林帶來了一片新的氣息。但也是真正的戰場之拳,義士之拳失傳的開始。當戰場之拳,義士之拳用於和平年代的比武,他們就像被閹割後的動物,只能發出瞬間的光輝了。一旦有其他更適合和平年代比武的拳法出現,這些舊時代的拳法就必然被淘汰或掛羊頭賣狗肉。

而除此以外,還有擅長距離控制的流派。例如大成拳和截拳道。

大成拳王薌齋公然聲稱「一切局部硬度的手法打法,全不足取」,他在當時也未嘗一敗,主要原因還是他的對手主要是古拳法,他所發明的矛盾樁也是一種專門破解唯快不破拳法的架勢,重心後傾,前手遠撐不讓對方近身,後手和腳等待機會給與打擊。這樣的架勢適合對抗古拳法,卻不適合對抗現代拳法。

李小龍的截拳架勢則是側身對敵,用低端截踢控制距離。等待機會給與重擊。這樣的架勢適合對抗古拳法,但也不適合對抗現代拳法。

所謂的「拳本無法,有法也空」「以無法為有法」其中透露出來的信息,就是「用最適合環境的打法去在這個環境里打」,在散打擂台上,最實用的拳法就是散打,在泰拳擂台上,最實用的拳法就是泰拳。

在這個和平年代,最實用的拳法就是養生。如果以泡妞為目的,最實用的拳法就是跆拳道(不帶I),如果想要保命,則最實用的是消除自己的一切心理盲點,讓自己迅速進入環境,進入角色

義士之拳

我們先看看義士之拳必須符合什麼原則

1.身體平衡,不容易在移動中摔倒。一旦倒地,就會被一堆捕快撲上去施展巴柔緊緊擒住。而被擒住的話,則比死還慘,自己受盡酷刑不說,還要連累親戚好友一起死。

2.反擒拿,不能被人輕易用關節技抓住,理由同上。

3.在一群圍著自己的對手中找到可逃生的空位,並且衝出去。

4.為活命不擇手段。(沒錯,就是24如獲至寶地發現的無限制格鬥術)

5.簡單速成。

6.所用武器便攜

義士拳五寶之一,四平大馬

大部分義士之拳里都有四平大馬,就算不是四平,也是馬步樁。李連杰演的精武英雄里批評馬步樁,說那樣不適合起腿踢人,所以是死馬。那部片的動作指導估計是個李小龍迷+散打控,哪裡知道馬步樁的妙處?

馬步樁之妙,第一在速成。

義士們平時要工作養家,還要打扮成良民大大的樣子,自然不能像職業拳手那樣買了各種器材,公然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給官府看,這樣一來,大多數時候也只有晚上睡覺前能關了燈練一陣子。在這種前提下,四平大馬就是最快的增加平衡力和腿力,協調性的方法。

站四平大馬也沒啥標準和訣竅,就是按標準站到四平狀態,站到四平就啥都懂了。諸如「兩膝對稱撐拔,氣沉丹田,腰馬合一。」等,一句話概括起來都是四平狀態,說多了反而讓人糊塗。

練拳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明理後練拳,一種是練拳後明理。前者精細,後者強壯。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好處,嘿嘿。

有人也許會說「四平大馬這東西對膝蓋有害啊,是不科學的練法。」,義士們對此則回答說,眼前還活著最重要,讓科學見鬼去吧。

四平大馬之妙,還在於這是一種在移動時能時刻保持身體平衡的步法。拳擊的步法在打中目標時固然威力強大,但是在開始移動到攻擊到目標之前,身體都處於被他人一撞就會失重的狀態。這種步法是不適合群戰的。

當然,義士之拳中也有高位步法,所謂的高位步法也沒什麼特別,就和田徑運動員的短跑/跳遠前的助跑差不多。但只要有人近身,就會馬上切換為馬步。有很多老一輩的練拳的人,你突然把他嚇一下,他的第一個下意識的反應就是一個閃身甩開把式落出馬步。

義士之拳的第二寶,是王八拳。

對於一般沒受過職業訓練的街戰者來說,為什麼本能的用王八拳?因為王八拳是一種殺傷範圍大的拳法,只要在手臂範圍內,都在扇形攻擊覆蓋下,只有整體下潛躲閃才能躲得過。而會使用下潛躲閃的人一般都是受過職業訓練的人(會使用腰腿力),常人無非就是硬抗或者後仰躲閃。

王八拳能保證在自身訓練時間較短,而又面對大批平庸對手時,有相對較高的命中率。而殺傷力問題則用武器來彌補。

《殺破狼》里吳京手持一把短刀來使用長拳。動作設計者是個明白人。但最適合長拳的武器不是短刀,而是峨嵋刺,T字短拐等。一個王八拳擺過去,對方低頭閃過了後,還能回手再擺一下或者順勢舉起往下扎砸。一個回合能攻擊好幾次。如果配合馬步移動還能造成一次出拳橫掃幾個目標。回步又橫掃或者突捶其他目標等。

也許你這種橫掃幾個目標的拳法殺傷力不夠大,但卻能起到「盪開陣腳」的地步。在橫掃的過程中,對手誰是最弱的,馬上就能分辨出來。

沖捶

義士之拳中有很多衝捶類的拳法,沖捶之後還有靠撞的小動作。

沖捶的原理和訓練方法很簡單,就是上半身硬梆梆的,把手和身體化為剛體,利用下身的快速移動把這個剛體向對手捅去。這東西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簡單速成,無需悟性。

琉球人的空手道也是義士之拳的傳承,他們最喜歡召集一大堆學生把這樣硬梆梆的一個正拳練上N久,只有入室弟子花錢買了黑帶才教身追手的破甲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功夫有時不需要精深,只需要夠用就好。一名義士如果能用這樣沒有技術含量的技巧在人群中衝撞出一個缺口跑掉。就是撿回了自己的命,撿回了組織的命。撿回了紅花會千千萬萬弟兄的命。

這類不精深但是好用的拳還有很多精髓,例如「唯快不破」。

人的反應神經最快的時間一般在0.2秒左右。很多拳擊手出拳都比0.2秒快,那麼對手怎麼辦呢?還是可以破,因為可以觀察對手的身體變化,尤其是肩部或者腳步,可以判斷出提前量。

而大部分普通人出一拳至少要1秒,那些沒時間進行職業訓練的義士估計不會比普通人好到哪裡。但是他們卻能做到超越對手的神經反應能力,避開對手對自己的身體預估來對對手進行打擊。

義士之拳故老相傳中常說「某招可破某招,某招可克制某招」。這些話,練現代搏擊的人自然都不屑一顧,但是在一兩百年前,這些話是誰都不懷疑的真理。

原因就在唯快不破,唯硬不破這八個字上。

上文說到人體反應一般最快就是0.2秒,義士們在社會穩定的情況下,紛紛退出江湖,成為「技擊家」,作為技擊家,一般對手就是單體攻擊為主,雖然還有群戰套路傳下來,但是較技時一般不用群戰套路,而是用門內秘傳的「獨門絕招」

需的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絕招,只有對方破不了的攻擊。要對方破不了,只有更快。

在肌肉能力有其極限的情況下,最快頻率攻擊對方的守則如下

1.動作儘可能小,避免對手預讀後躲避,小動作也有兩條出路,一條出路是純靠手法襲擊對方面部脆弱器官,身體不參與出力。另一條是手先動,身體到最後一刻才參與作功。

2.發力距離儘可能短,距離2米出手,就算再快也要0.7秒才打的到對手,距離10厘米出手就算不快也只要0.1秒。

3.減少自己出拳時花費的思考和計劃時間。

弄段古文丟在這裡:南方之拳術家相角,則一二手,多亦不過五六手,勢均力敵者,不互中要害,即相揪相扭,同時力竭罷角,或重整旗鼓,相與復角,曾未有角至若干手,尚不分勝負者,此其分別之點,在北拳尚氣勁,南拳則不然,純以技巧勝,功夫不到者無論已,有工夫者,其氣勁不必驚人,然出手必能創敵,角時多不施展門戶,臨時落馬,意到手隨,每有勝負之分,非特旁觀者,不知所以致勝之道,即被創之人,亦多不明敵手來去之路。

當統治漸漸穩定,戰場之拳再難有用武之地,其中一部分戰場之拳的傳人淪為街頭賣藝者,向高難度的華麗動作發展,一部分淪為拳手,專業角斗供吃飽了撐的觀眾取樂(或換個好聽的說法說是參加奧運會為國爭光)。而其中一部分轉變為義士之拳。

義士這個詞,在古代就是黑社會的意思。在元代,是明教,白蓮教為主,在清代是以天地會,紅花會等為主。這些秘密會社以反清復明為己任,大多數時候潛伏在民間,一般很少有大規模作戰。打鬥的對手一般也不是軍人,而是衙役,捕頭,密探,在這種情況下,戰場之拳就不那麼實用了。其中有一些實戰高手發明了更實用與當前這種情況的技術。

重心前傾走路,感覺快失重的時候拇指一頂,就像頂在別的物體上一樣順勢把重心調整過來。

語言表達有其極限,你可以試著坐公共汽車,扶著扶手,感受用手指輕輕借力來維持身體平衡的狀態。平時練習,就把拇指當作其他手指扶著的扶手。以此保持身體平衡。或者把其他四個手指當作拇指頂著來維持平衡的物體。

年輕的時候,遇到個練八卦掌的朋友,這位朋友練了好幾年的八卦掌,但是還是打不過拳擊手,他十分苦惱。認為是他內力未到的原因,實際上按他那種練法,就算練十年,也打不過練了十年的拳擊手,因為八卦掌這東西最早出現在商業社會的時候,雖然是在一次職業擂台賽上,但是八卦掌最早的誕生用途卻絕非打擂台,而是反清復明。

八卦掌的手法和身法讓人眼花繚亂,打擊力卻不盡如人意。有很多八卦掌的朋友因此苦惱,都兼練鐵砂掌之類的重手法,但是鐵砂掌配合到這樣靈活的身手上卻又沒了威力。所以當世很多八卦掌名家都遇到兩難的境地。

實際上八卦掌的可怕之處還是在兵器上,空手的掌法也是掩人耳目罷了,甚至連八卦掌這個名字也是掩人耳目。八卦掌的精華在其獨門武器子午鴛鴦鉞,這東西可以鎖勾,可以劃,可以摳,可以割。但這東西也只是和平年代用來表演的。子午鴛鴦鉞的真正平民身份是——鐮刀。

在夕陽下的小樹林里,一個雙手持鐮刀的農民,突然用極其詭異的身法,向著你的頸動脈,股動脈,腳筋,腕動脈等地方連續不斷地襲擊,你出一刀的時間他已經對你攻了五六刀。而當你反擊的時候,他又躲到了樹後,用匪夷所思的角度不斷襲擊你。八卦掌的「九宮步」,說穿了就是在人群中,樹林里逃走或者躲閃反擊的技術。在樹林/無辜群眾里的話,什麼形意拳,什麼太極拳,都不是八卦掌的對手。

第二大章 傳統武術無神論

古代一般師父會把徒弟分成四種:1。傳人,2。經濟來源,3。傳人經濟來源兼而有之4。應付任務。動蕩年代學武術本來就是防身和混飯吃的。有錢人家孩子學武就是防身為主,沒錢人家孩子學武就是混飯吃的。作為師父,一般也不會象電視里演的,都是仇視富人孩子,親近窮人孩子,相反的,如果富人孩子本身資質好,又刻苦,品德也好的,師父更願意傾囊相授。練武要練的好,說實在的,是個耗錢,耗時間的活。要有錢(保證營養),有閑(充分的時間保證訓練),有頭腦(多少和受教育程度有關)。所以真正一些民間的高手,排除和尚道士等這些非正常意義上的社會人。很多家庭條件都還不錯,或者至少他們學武期間的家庭條件都不錯。真要是窮的叮噹響的家庭,一般也就練個三招兩式的,練不出高手的。

  做師父的人最討厭的徒弟,就是人品比較差的,這樣的人,窮人家裡很多,富人家裡也不少。所以原則上師父更願意收家庭條件好的徒弟,原因也是必然的,徒弟有錢師父日子也好過一些啊。

徒弟有錢,將來練好了武術也不會拿武術混飯吃,搶師父的飯碗,徒弟有錢,將來練好了,一般也不會和別人爭強鬥狠,或者落為匪寇敗壞名聲。

另外封建時代,徒弟有錢又練武的,也有可能走武舉的道路,光耀門楣,也光耀師父。

一般師父對家裡特別窮,練武意願卻非常強烈的人,多數都不收,跟電視里的宣傳正好相反。因為這種人,一般心地不仁(不是不善)。

因為一個人家裡窮,你正年輕,不去辛勤發家,那麼你是不孝。如果你不是不孝,那就是企圖把練武當成發家的途徑,你就是不仁。因為你要靠武發家,說白了,你就要去打別人。而且你練武意願越強,將來出手可能也越狠,你靠打別人出人頭地,屬於心地不仁。再說山外有山,弄不好你也就死在別人手裡。你說這樣的徒弟你花心血去教,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一般如果徒弟人品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陷,家裡條件又允許,那基本上你自己肯下功夫,對師父好點,師父都會認真教的,沒學到好的功夫,多數都是自己天賦有限,或者不夠刻苦。當然如果師父有心把你當傳人,可能就會對你嚴格一些,如果只是當你是經濟來源,你本身品德上也沒什麼大缺陷,那一般該教的也都會教,就是要求上不會那麼嚴格了。

一般師父在基本功訓練階段就可以將徒弟的底細摸清楚,然後就進行分類教學了。人品差的,一般是不教了,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實在無法開除,則多數都是教套路,不教口訣,不進行對抗訓練。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們這一帶的武術口訣,並不是什麼白鶴亮翅,黑虎掏心之類的套路名稱組合。確切的說是對抗練習的理論基礎。因為很多是方言表述的,不太好翻譯,加上時間太久了,現在居然一句完整的都記不起來了。大概記得一句空手奪棍的口訣,「棍來順勢手壓收」

因為這個方言翻譯成普通話,有些彆扭。大概是這個意思。就是說口訣就是對抗練習的拆招理論。其內容有些類似於電視里的「手談」或者「講手」,你一個泰山壓頂,我對一個舉火燒天。就是把套路的每一個招式拆開,然後剔除套路中輔助動作,用口訣形式,闡述每個散招的應用方式,和方法。學會了歌訣,就可以照歌訣進行拆招對抗練習,也就是所謂的散手了。

只有練完散手的人,才具備成為一個武術專業人士的入門資格。然後師父的任務就完成了,修行高低就看個人了。這就所謂師父領入門修行靠個人。但由於古代沒有專利局,也不存在知識產權保護,加上有門戶之見,所以,一般這些歌訣都編製的比較模糊,屬於簡單易記,不易懂。如果沒有專門的師父給你示範,那你拿了歌訣也沒多大用處,如果你沒有練習過本門的基本功和套路,學了歌訣也沒用。

就比如上面的那句空手奪棍的歌訣,「棍來順勢手壓收」,棍怎麼來的,不同方向不同手法的來,都不一樣的,什麼身法才是順勢,壓是怎麼壓,用哪個部位壓,收是怎麼收等等,如果沒有專門的師父給你示範和自己練習的本門基本功,這歌訣就是一句廢話,這也是古代中國的武術環境造成的。如果光練套路,不懂歌訣,不進行對抗訓練,那就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秀腿。打起來虎虎生風,自我感覺良好,用起來手忙腳亂。純粹是師父不想教你,給你應付任務而已。

  一般從記歌訣開始,師父就開始進行拆招散手訓練,然後就是進一步的熟練訓練,練到一定程度熟能生巧了,就變成了一種本能反應了(這是最高境界了,基本做不到)。一般按我們地方的傳統,一個師父教你練好基本功,再把口訣給你,再給你示範口訣,基本上就是完成任務了。教學內容就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熟練程度了。一般到這一步,師父就準備讓你出師了。或者辭職走人了。

其實傳統武術本身是很科學的,因為它都是從生死搏鬥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經過各種實踐淘汰之後保留下來的。只是由於古代的門戶之見,還有職業競爭,生活所迫等原因,以及一些迫不得以的原因(比如徒弟品德不好,又有背景不得不教),而採用各種各樣的神話或者虛無的謊言進行修飾,導致傳統武術有了大量的神力怪論。這都不是真實的傳統武術。

中國武術自古就是從自然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所以他肯定是遵循自然規律,人體規律,運動規律的。傳統的武術訓練,和現在的搏擊訓練其實原理是一樣的。內容也是相通的,只不過是訓練目的不同,導致一些內容和方法上有些差異而已。但道理絕對都是一樣的,社會永遠是向前發展的,現代在整體上永遠是超越過去的。

現代搏擊技術的專項訓練能力和深入程度都是超越傳統的。只是由於競技環境和目的不一樣,現在搏擊技術內容比較相對顯的比較單一,單在專項深入程度上,則是傳統武術所遠不能比擬的。傳統武術的訓練程序其實非常科學,從基礎入手,訓練力量和步法,身法,然後訓練技擊動作,然後進行對抗訓練,增強熟練程度和速度。整個程序其實和現代競技體育完全一致。這才是符合事實的。根本不存在什麼神力怪論。都是看的見摸的著,感受的到的東西。所以一些動輒不知所云的理論,動輒要求苦練10年20年的才能顯示威力的所謂武術,10之八九都是騙人的把戲。

為什麼說是騙人的呢?因為就算創始人是真的修鍊出了什麼神功大法,也不可能傳承下來。

  一個功夫,你動不動就要練幾十年才能入門,那人能活幾歲啊。你從學會到自己實際體會運用再到找徒弟怎麼著也得再花10來年吧。這麼一加起來,你開始授徒起碼也得5/60歲了。再教會徒弟,你起碼都7老八十了。杜甫都說人生70古來稀阿,哪裡你這個門派的人都運氣那麼好,個個都是老壽星啊。

  而且這種情況下,你根本就教不了幾個徒弟。沒有傳播面(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普及基礎),你怎麼保證傳承阿。你就運氣那麼好,挑的幾個徒弟都是天賦稟異的。哪有可能呢。你們小學老師老的都教了四十年書了,你問他現在班裡哪個人一定能考上大學,他判斷的出來嗎?

人是活的不是死的,特別是小孩子。後面的發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你就能保證他小時候天賦好,長大了還能天賦好?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情況太正常了。再說了,不是還有個主觀能動性的說法嗎,徒弟要是長大了,不想練了怎麼辦。你連再教一批的時間都沒有了。這麼多要求合一塊,除非這個門派,天天撞狗屎運,才可能能完整的把功法傳承下來。

  只要能大面積流傳下來的東西,道理上肯定都不會難。至少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否則它就流傳不下來。如果它讓別人感覺很難,那多少可能是這個門派有些傳承上有些保守了,並不是拳理功法上真的有多難,比如太極拳。

中國傳統武術博大精深的地方就是他的技術系統性和包容性和廣闊性。這是世界人尊重中國武術的地方,並不是說能練出幾個李小龍出來。從兵器的多樣性複雜性,跟拳種的複雜性就可以看出中國武術的博大。甚至連各種諸如地趟拳,醉拳等一些特殊體質的人士訓練技法都有,格鬥部位從頭到腳到手指都開發出來了,技法從踢打摔拿到摔跤柔術都包含了,冷兵器從長到短從硬到軟都涵蓋了。世界上除了中國武術,沒有任何一種格鬥術有中國武術這麼全面和專業,這就是博大跟精深。

拳擊可以比出一個絕對的冠軍,其他格鬥術都可以,但只有中國武術不行,中國武林人士除非走火入魔了,否則永遠不敢喊出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不是因為謙虛,而是因為實際就做不到。中國武術那浩如煙海的技法,是任何人窮一生都學不完的,誰知道誰又從裡面挖掘出什麼出來呢。這就是中國武術比其他格鬥術高級的地方,黑人和白人在綜合身體素質上是強於中國人的,如果挑個素質好的黑人來我們的教練無保留的進行散打訓練,很可能就能拿冠軍,這同樣也是中國武術的光榮。反之,即使是中國人,但使用其他的格鬥術的技法獲得冠軍,那一樣不能代表中國武術。

  個人觀點認為,中國武術是所有格鬥數中技法最系統,最完整,最精深的。但這不代表就一定能打。就一定能拿冠軍。因為我們中國的武術雖然在技法上非常博大精深,中國的武術之所以能有如此盤大的系統,得益於我國古老而又從未中斷的文明,日積月累,自然就源遠流長了。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中國武術其產生和發展都是源於格鬥需要,所以武術得到大規模的發展的時候往往都是動蕩的亂世,只有在亂世才有足夠的實踐機會,和試驗機會。因為武術本身就是一項依賴實踐的技術。

所以中國武術最後的輝煌時期就是清末到民國,這段國家淪陷群雄逐鹿的時期。我們現在能說的出來的高手基本都是那個年代的。這才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因為我們的傳統武術是格鬥術,是殺人術,並不是競技體育。過去的擂台哪怕是最低等級的鄉村擂台,都是要簽生死狀的,比賽的傷亡概率,哪怕是現在最高等級的搏擊比賽都遠不能比的。換句話說,就是中國傳統武術從來就不是為體育運動服務的。沒有規則就是它的規則,用現代有規則的體育運動來衡量或者類比都是不公平的。

再者我們國家已經太平了60年了,基本上有過武術實踐經驗的拳師都死的差不多了,加上熱兵器的強大威力,導致傳統武術已經缺乏發展動力和空間。整體水平的下滑是必然了,這也是為什麼孫祿堂、楊路禪,郭雲深等老前輩的徒子徒孫一代不如一代的根本所在,如果他們一代強過一代,那才不正常,而競技體育則相反,競技體育具有娛樂性、職業性和專業性,只有天下越太平,生活越安逸,它才越能發展。因為它在大範疇上屬於娛樂方式。如此一來此消彼長,傳統武術面對現代競技體育的尷尬也越發明顯。

  泰拳號稱500年不敗,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是扯淡的事情。500年前到300年前的泰國還向中國稱臣納貢,我國古代對泰拳也將其歸入武術中的一個流派,八臂拳就是泰拳的古名(因為那時候泰國不叫泰國),其技法和威力也都有詳細的描述,但該流派武術從來沒有在中國武術界獲得什麼崇高的地位,有此可見泰拳在古代的格鬥術中其威力和技法並無特別出彩的地方。

就算我們中國古代有民族歧視,泰國又地處邊捶,可是即使是與泰國山水相連民族相同的雲南,古代的泰拳也沒有成為當地的主流武術派別啊。這也反應了如果把泰拳當作一種格鬥術或者殺人術對待的時候,它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特別是跟中國武術比。當年無限制格鬥術剛開舉辦的時候,泰拳手上一個輸一個,輸的褲子都當沒了。輸給誰呢,輸給巴西柔術。巴西柔術其基礎是師從日本傳統柔道的,日本傳統柔道的祖宗就是中國武術里的擒拿和中國式摔跤。後來的泰拳手經過多次教訓後,進行針對性的技法學習後,才慢慢的板回來。

無限制格鬥開展到現在的歷史也才30年,所以可想而知,為什麼當年的八臂拳沒有在中國形成象少林武當的威名,其本質還是在於其格鬥技法有缺陷。如果採用的是無規則的格鬥,那泰拳的威力,其實流於一般,符合歷史上其在我國武術流派中的地位,曾經看過一個報道,散打跟泰拳舉行對抗賽前,泰拳提出要使用膝肘,由於散打此前禁止膝肘打擊,選手缺乏相應的技法訓練,所以中國不同意(所以前兩屆沒用膝肘)泰方不服,說膝肘是泰拳的傳統,但我方說,分筋錯骨、擒拿是中國武術的傳統,中國武術還有頭槌,你讓用嗎,泰方就啞巴了。

我們都知道,泰拳重拳重腿重膝重肘的威力,其實跟泰國武術沒有多少關係,泰國武術的技法的檔次其實就是我國一個地方小流派的水平,泰拳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就是3個,第一,他是東方高水平搏擊技法的一個分支,繼承了部分高水平搏擊技法。第二,由於近代殖民地的身份,導致其較早的引進了現代體能的訓練方法,其體能訓練方法比東方其他流派的傳統體能訓練方法要領先。第三,社會就有普及傳統,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同時由於其較早的被從格鬥術改造成現代競技體育項目,在世界上推廣,導致其良好的運動歷史積累。僅此而已。

剛開始的時候散打面對泰拳,基本不堪一擊,現在基本上是旗鼓相當,各有千秋。不是中國散打的技術變高明了,僅僅是散打的競技目的改變了,加上運動的時間變長了,比賽和訓練積累提高了。僅此而已。

  有人曾經問我,你覺的散打厲害還是泰拳厲害,我跟他說,都不厲害,也都厲害。如果僅僅是泰國人跟中國人比,那麼不用多久,泰拳肯定輸的褲子都沒了。原因很簡單,這兩個都屬於競技體育,如果規則一致或者非常接近之後,那麼其本質就是同一種運動。頂多就是同一種運動的兩個不同訓練方式。其差別將來可能比現在的歐洲籃球和美國籃球的差別還小。而中國無論國力,還是人口基數還是人種先天體質都遠遠強於泰國,所以可以肯定的說,放開了跑,用不了多久泰國就沒的玩了。因為一旦變成競技體育,那比的就是國力和人種了。同等規模的人口,同樣的人種,國力強大的肯定整體佔優勢(當然前提是國力強大的一方想比),更何況我們三項都佔優勢。

散打也是這樣的道理,美國人要是現在把散打當回事,過個20年我們就算不歇菜也不佔多少優勢,就像日本的柔道一樣。泰拳現在厲害的地方不在於拳,也不是他多高明的格鬥技法,而是他作為一項運動的普及程度和成熟程度,要比散打高的多,這才是泰拳厲害的地方。其實我們之所以愛把泰拳,自由搏擊,K1等運動拿來和散打比較,而不拿摔跤,柔道這些也有格鬥技法的項目來比,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散打其實和這些運動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規則稍有不同。把散打王爭霸賽的名字改成中國泰拳王爭霸賽或者中國K1其實其實也沒什麼,反過來把泰拳比賽改成泰國散打,其實也順理成章的,本來這些選手就經常在這些項目中串場啊 。

我在網路上看了很多武術跟散打,跟泰拳,跟K1的爭論,我覺的挺納悶的,其實他們之間的關係很簡單明了的啊,老是出現關公占秦瓊的爭論,說到底是雙方本身的概念不清晰,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永遠無法統一,所以永遠也沒有結果。一定要給他們定義的話,那就是,中國武術是東方格鬥術或者世界主流格鬥術的鼻祖,他是世界上最龐大和最完整的格鬥術系統(注意啊,是系統)。泰拳、散打、K1、無限制格鬥,巴西柔術等體育運動源於該系統中的某些技法流派,或者是從該系統中吸收部分技法流派,然後通過競技體育改造後的幾種訓練手段接近,規則接近的不同名稱的體育運動。

  只要是體育運動,最後水平的高低,取決於4個條件,1、國力,2、重視程度,3、人種適應性,4、從事該運動的人數,跟運動本身厲害不厲害沒有直接關係。


百聞不如一見,自己去就近看看不就知道了


傳統武術不是題主您看到的那個樣子的!

題主可以看看形意太極各派發明人的拳論,都是強調打的,沒有強調鬆懈的!

題主再看看當代所謂的太極大師的書或視頻,與前輩大師有一丁點相似之處嗎!

徐曉東說得對,當代的所謂傳統武術的大師們欺騙大家幾十年了!

題主可以看看我的主頁文章或關注知乎專欄傳統實戰太極拳--------了解一下真正的傳統武術是什麼樣的。


謝邀。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忽悠。民間不關出高手,還出忽悠。傳統武術與當代搏擊比較,確確實實有技術短板,這點我不否認。但是我也不信有這麼不堪。尤其是隊伍像現在這樣良莠不齊,更難說了。


傳統武術不能說是騙人。。只能說格鬥上現在遜於其他格鬥術。就好比,健身器材健身效果更明顯你不能說出去跑步就不能健身一個道理 畢竟都是在動嗎 你說是不


很多人對傳統武術本身就抱有誤解和偏見。

請把它看做一個奧利匹克體育項目。

謝謝。

作為一個傳統武術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我只是想說,武術這種東西,本身內容就很廣泛,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一個分支,它自身包涵內家拳、外家拳、器械;流派和種類都非常之多。

你說太極拳是傳統武術、披掛拳也是、但是相對健身氣功這種運動也是;相比之下散打雖然不太像但也是。

那個蹭熱度的徐啥玩意?他的發言之所以讓圈內人惱怒的地方就在於,他很多時候用詞語句都故意的把內容往「那些大師就是傳統武術的,而且都是騙人的」這上面去引導。就是因為他知道很多人分不清這之間的差別,細摳字眼他沒說錯,但大體一聽,就被帶了節奏。

so,我挺討厭他的。

很多父母送小孩子來學武術,也並不是希望孩子能做些啥,強身健體還是主要的。

在中國這種體育課四捨五入為零的大背景下,引頸向上已經成為大學生的必死關卡了;相對這個基數,光是「練過武術」體能和身體素質就能甩開周圍那些不知運動為何物的死宅們很大一截了(我是說真的,數據參考於我在大學統計的關於體育學院打架鬥毆事件統計)

進了大學以後發現,周圍的人按成績可以分為學習的,和不學習的。

按體側成績,又能分為,運動的,和不運動的。

差挺多。

so;希望大家放下偏見,比起撕逼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不如多跑跑步,壓壓腿,拉伸and力量練習。為了自己有一個人美好的明天。

另外,醫生朋友就說過,現在很多女孩子順產艱難,除了胎兒巨大外,都不愛動,可能一輩子沒下過叉的都有,更別指望有韌帶柔啥的。


騙人肯定不至於。

打人打架的招數,積累了幾千年,總有很多良好的經驗總結。

但是應用到實際能夠發揮出來,這個就要看個人的體會了,就像中學的教材,一批人一起去學習,有考一百分的學霸,一樣也多的是不合格的學渣,總不能因為學渣就否定了教材本身的科學性。

但是這個個人的體會,那是需要大量科學訓練,大量的實戰中才能有效獲得!!!還是說回中學教材,考一百分的學霸如果不刷題,一樣也考不到高分。

傳統武術目前恰恰就很缺乏這個實戰訓練,不少所謂的大師,自己都沒出過幾次手,自己都沒多少實戰機會,怎麼可能水平高??

但是,在民間,是不可能存在大量實戰機會的,出現多了,警察叔叔也就出現了…………

傳統武術流派要繼續發展,積极參与官方組織的擂台賽是最佳的辦法,像國內的崑崙決什麼的就很好,最理想的就是打國際比賽,如日本的k1什麼的。


簡答一下,武術是一門涵蓋範圍廣雜的綜合項目,她早就已經脫離了以「打到」與「擊倒」為目的的原始技擊樣態,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產品;而中國武術對世界文化貢獻最大之處正在於普羅大眾認知中「沒有用」的那些東西。

另外,尊重規律。任何行業中,精英都是少數。武術由於高度的抽象和文化特性,欣賞和認知的門檻相當高(感覺會被罵,但是事實如此,絕大多數人連理解武術,欣賞武術的認知門檻都沒有達到,這其中甚至還包括被認為成大師的人),所以對眾多「大師」的水平分辨對作為信息傳播對象的普通民眾來說,是一個十分艱難的事情。

以上,今後要是有心情可能會回來補充。


不單純是騙人,把自己也騙了,說難聽點,是一種愚昧的,落後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我想打過你,我就一定要打過你,某種程度上來講,甚至算的上邪教


多謝邀請,

傳統武術是不是騙人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得這麼看。

傳統武術是用來幹什麼的?

1.實戰的。

武術有實戰功效嗎?

有的,肯定有。踹腿,彈腿等等哪怕是在最野蠻的打架中也有功效吧。

講究速度,力度,準確度等等,很難說不存在功效啊。

2.表演的。

可以參照啦啦操等,

為什麼沒人問啦啦操是不是騙人的?

是不是因為從來也沒有想過啦啦操除了好看,還能有別的什麼作用,也覺得沒有別的用了。那為什麼武術不行呢?

武俠小說那不是武術,那是武功


謝邀。

我不知道為啥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可能是我名字叫武術?

念書時體育課都能補考,手動再見


一句話,騙子太多了以至於掩蓋了真相


有真也有假


推薦閱讀:

雷公太極拍西瓜的滲透力,如何用科學原理解釋?
如何看待UFC格鬥運動員王冠在微博指責渾元形意太極大師馬保國搞虛假宣傳,將他冒認為徒弟?
如何看待武國強約戰馬保國?
如何看待太極大師朱利堯要讓MMA格鬥狂人徐曉冬見識真正太極格鬥術?

TAG:太極拳 | 傳統武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