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博士怎樣開始自己的研究?

都說好的選題是 paper 的一半。題主曾就如何選題和身邊的同學交流,有的提出多參加 seminar,從 seminar 中汲取靈感。有的提出多跟老師交流,聽聽老師的建議。也有的朋友廣泛閱讀文獻,在充分總結前人的經驗後,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目標。題主馬上就要確定自己的方向了,想聽聽大家的經驗和心得,你當初是怎麼選題的呢?選完題以後做了些啥,都可以來聊聊。


謝謝邀請,我覺得題主可能已經選好題目了吧?

不論如何,我也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吧。大體來說,路徑之前的答案也有指出過,不外乎:

  1. 從文獻裡面找idea
  2. 找導師要idea
  3. 從新聞時政裡面提煉idea

首先我建議盡量避免2。可能這個觀點是受我自己以前的導師的影響比較深。讀博士,如果沒有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大致方向,那麼為什麼要讀呢?可以有一個初步的想法和導師討論,然後經過導師指點之後得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但是大方向還是應該以自己有興趣為主。

對於1和3來說,因為如果是做純理論的,寫的文章接近應用數學系論文的,基本上是1了,在這裡不多說。做應用理論和實證,1和3均可,我自己一直是採用方式3的。就簡單說說自己的心得:

  • 從新聞時政提煉idea不代表不看文獻了,因為如果不看文獻,看多少新聞和時政都只能人云亦云,很難提煉出有研究價值的idea。相反,我每周都會抽出固定的時間來瀏覽自己研究領域的文獻,當然在這個階段,只看文獻的經濟學直覺和講述的故事和權衡以及人家是怎麼建模的,看完setting為止,不看具體計算。這個主要是保持和提升自己的建模能力。
  • 有了建模能力,當你看到有趣的新聞和時政的時候,你就可以在腦海裡面建模了。什麼是有趣的新聞和時政呢?事物反常則為妖,就是別人一看「咦?」 然後給別人解釋完之後「哇!」的新聞。當然這個解釋的工作,是由我們自己來完成的。

建模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找出來核心的權衡(trade-off)。

比如我隨便舉一個例子:Google注資Mozilla。我們都知道Google有自己的Chrome,為什麼Google還要注資Mozilla呢?這不是自己培養自己的競爭對手么?商業公司注資一個非盈利的,開源的競爭對手是為什麼呢?這就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建模怎麼建呢?有人喜歡chrome,有人喜歡mozilla,那這個可能就是一個霍特林模型,那麼為什麼chrome會去資助自己的競爭對手呢?這樣對google能有什麼好處呢?顯然這是經典的霍特林模型無法解釋的,那這個時候就要引入其他的概念,比如網路效應。Google注資mozilla,意味著兩家可以更和諧的商量互聯網瀏覽器的網路標準,孤立微軟。這樣的話,對google毫無疑問是有利的,也就是說,統一的標準在瀏覽器用戶之間產生了網路效應,提高了用戶的效用。如果用戶的效用提高了,google則可以通過廣告等方式在用戶身上賺更多的錢了。但是google注資mozila也是有代價的,因為這相當於間接的提高了mozilla firefox的質量,從而直接使用chrome的人變少了。那麼這個時候Google的權衡就出來了,投資mozilla會讓自己從chrome的現存用戶身上賺更多的錢,但是卻可能讓自己損失一部分的用戶,到底什麼時候google應該投資,什麼時候google不應該投資呢?這個時候問題就已經有點模型化和抽象化了,簡化成兩個機構競爭,一個商業公司,一個開源公司,為什麼商業公司會投資支持自己的開源對手呢?這裡就看出來從新聞找idea的好處了,當你從新聞裡面提煉出了模型,這個新聞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例子可以寫在introduction裡面。

找出了核心的權衡,就需要把參數一個一個假設出來,比如網路效應的強度等等,然後列式子,計算,提proposition。在計算中可能又有新的想法,新的發現,但是一篇文章的最基本框架就這麼出來了。

  • 基本框架出來之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工作,我稱之為「hooking process」。就是要和現有的文獻掛鉤。如果這個失敗了,那麼說明要麼這個框架沒有趣,要麼這個問題不重要,總之這個東西就要放一邊了。因為我們寫文章就是要發表的,不是自己寫著玩的。因為這個想法是看新聞建模建出來的,如何向同行說明自己的研究有價值呢?這個時候需要有針對性的看文獻,比如網路效應的文獻,比如產業標準化的文獻等等,然後把自己的工作在這些文獻中定一個位,發展了XX的框架,和XX的有什麼不同,和XX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XX沒有考慮到什麼我考慮到了…… 這一點我是非英語母語的人,這個hooking process最強的還是英美的土著大牛們,那真的是一枝筆能夠把死人也說活了,明明看起來很直觀,不算驚艷的模型,他們一寫一比較,馬上就覺得重要性上來了——這也是經濟學文章殘存的人文的一面——除非是那種非常硬核的,打著經濟學名義的應用數學論文,絕大部分的經濟學論文在簡介和文獻回顧這兩章的功力,可以讓你的最終發表上下一個檔次——同一個想法,同一個模型,如果簡介和文獻回顧讓大牛們去寫,去宣傳,可能就發了《美國經濟評論》了,讓一個博士生去寫去宣傳,可能發一個《蘭德經濟學報》都還困難。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多寫多看多實踐。

  • 在上面這個例子裡面,建模的過程很順利,沒有參照文獻就獨立的建出來了。有時候發現建不出來怎麼辦呢?,這個時候我也不建議馬上去找文獻,因為這個時候一看文獻,自己的思路就被限制住了,彷彿文獻說的就是唯一的思路。這個時候我建議放一放,過一周再看這個idea,如果自己還是搞不定,那麼再去文獻中找方法。因為如果是完全自己建出來的,然後根據文獻去打磨自己的模型,幾乎總是能夠找到自己原生性的貢獻的,但是如果很早就參照了文獻,很容易讓自己的論文變成一個別人模型的練習,喪失了原創性就得不償失了。

-------------------

一點感言,看到有人說抱著經世濟民的心態學經濟學,後來很失望,發現圈內都是在琢磨怎麼發文章,沒有人想怎麼和現實結合。這個問題呢,我的觀點是,經濟學這個學科,從數學到實踐是一條生態環,那些掛著經濟學家名義的數學家做純理論,然後應用理論經濟學家把這些純理論細化到各種情形,然後實證經濟學家用統計來驗證理論,啟發思考。有時候證明,有時候證偽。證明了當然好,證偽了之後,應用經濟學家會開發新的模型,如果這個新模型足夠的主要,那麼足以驚動純理論的經濟學家去思考如何在現有的體系進行擴展讓新的模型成為一個特例。在這個環裡面,最接地氣的是做實證的,但是即便如此,實證經濟學家做的依然和工業實踐差別很大,那些業界的研究者會去讀實證經濟學家的文章,然後再去用來(如果能夠的話)去指導實踐。

每個環節的人做自己環節的人該做的事情,比如我是做應用理論的,我看到感興趣的現象,就會時不時的拋出一個數理模型,來解釋這個現象,並且提供相應的政策和商業的建議;至於我拋出來的模型的計量和可重複性驗證,如果這個模型足夠的重要,是會有實證經濟學家去驗證的。

整個人類的知識發展都是在不斷的試錯中逐漸發展的,要容許試錯,容許腦洞。很多經濟學文章,哪怕是在《美國經濟評論》上,都看上去很腦洞,經常會讓人覺得有一種「人們怎麼可能想的這麼複雜!」的感覺,但是這些文章背後,其實未必就沒有真理的光芒,只是他們在強調一個方面的事實,讓人乍一看之下有點難以接受罷了。


「經濟學博士怎樣開始自己的研究?」

如果從價值觀來回答我的個人想法是「Follow your Instincts, Follow the Joy」. (100個經濟學人,100個研究方法和研究價值觀, 別人的東西未必適合自己

如果從方法論來回答我的個人想法是「將不斷學習教材與核心文獻作為數年乃至十年以上的日常基礎任務,比如每天晚上看兩小時教材或核心文獻」 以及 「不斷的寫文獻綜述,大部分時候,寫的過程中才會發現自己到底理解不理解,到底理解到什麼程度,是否融會貫通及什麼程度」.

【以下為個人想法交流,不算回答問題】

好的題目要看是如何定義「好」。

Interesting的不一定Insightful,let alone important,Interesting的處處都有,一年積累二三十個靠譜的可行的不成問題,但是要insightful就比較難,比如applied講故事,簡直從螞蟻搬家講到衝突地區穩定或長期經濟增長都沒啥問題,但是要做出來可能需要延續很多年。

其實對於主流理論進展而言Important,感覺只有跟著教材文獻學習了,否則跟不上主流,知道如何follow up既要靠努力,又要靠平台,所以我們這種沒有一線平台的就不那麼著急抓這個。總體來說也分領域,有的領域學個四五年就能跟上frontier,有的領域我感覺至少需要十年或更長,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基本沒啥做出real Important topic的可能性。

目前來看,我所有的題目大部分都是從文獻和教材中衍生而出的,都已延續了兩三年,不斷更新,往往都是一個點,最後發現要進入的其實都是一片天地。或者說,其實教材文獻看多了,會覺得每篇文獻背後都是兩本教材的理論背景。所以,其實可做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就是知道能不能做的過程很花時間。但是實際做的時候一下子走不到預期也沒關係,做得出theoretical解的就先做出來,做不出來的先做個specific field or industry的empirical也行。

如果非要說,我可能偏向於推崇基本功派。教材沒看夠或者說核心文獻沒看夠不好。所以這也是我給自己定下的下一步,甚至未來工作以後多年內的主要學習任務。Idea並不是特別難產生,但是能把既往文獻貫穿起來,或者把一個Idea在經濟學框架中找到一個Important的位置,可能需要很久。

至於Submission,我感覺是做到哪一步就投哪一步。任何一個命題,都可以從路邊小報寫到AER。關鍵是如何寫的,而不是什麼命題。

總體而言,我覺得research and study是個很長久娛樂的事情,沒什麼可著急的。所以如果要考慮工作問題,可能要單列為另外一碼事。一旦給自己的research加上了job market的壓力,可能會失去很大的樂趣。

--------


大體有這麼幾個途徑:

1、問導師要個題目動手開始做

2、找一篇感興趣的文章,並且覺著可以走下去的,從replicate開始

3、自己想idea

不管那種途徑,讀文獻都是最基礎的,不可能在沒有讀過之前文獻的情況下把文章做出來,這是不可能的。

每個人的根器不同,開始做研究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思路比較活躍,看一篇文獻能想出5個idea;有的人思路雖然沒有那麼活躍,但是基本功特別紮實;有的人動手能力特彆強,給一個問題很快就能動手解決出來。

所以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從對自己最簡單的開始,思路活躍的,不妨把自己的idea儘快實現個大概,再找導師討論看看有沒有繼續的可能性;基本功紮實但是沒有idea的,不妨問導師要個idea自己獨立去做;動手能力特彆強的,不妨找一篇自己喜歡的論文replicate出來,動手過程中可能有新的idea。

什麼?沒有idea、基本功不紮實、動手能力不強怎麼辦?那還不趕快讀教科書讀paper?


1. 廣泛閱讀文獻是第一步,首先你可能會有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想要研究的領域,但是這個領域研究的方法,哪些問題重要哪些問題不重要,你都需要通過閱讀文獻來增進了解,否則很可能對這個領域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自己的想像階段,只有真正讀了這個領域的文獻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

2. 確定了你感興趣的領域之後,系統和深度閱讀這個領域的文獻是第二步。對於你想做的這個領域,或者具體到一個topic, 前人已經有了哪些基礎性的研究。比如說你做behavioral肯定繞不過Daniel Kahneman的prospect theory, 研究bubble肯定繞不過kreps以及熊偉等人的那一系列文章。你想研究的課題前人已經研究到哪一步了,從頭到尾是怎麼來的,之前研究的一系列文章肯定要讀好。

3. 讀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找出你要研究的內容,在這個topic下面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或者說還能提出什麼新的問題,這就是你需要思考的了。如果周圍有同學或者教授已經通讀了這個領域的文獻,你通過跟他們交流就能找出一個新的點,那當然也非常好。總之讀paper和想idea是相輔相成的,你通過讀paper,可以啟發idea。但如果你先有了idea,你肯定也要去讀paper看看有沒有人做過,做到什麼程度了。

4. 不讀文獻先想idea的話,得先想出一個問題的intuition,怎麼樣用語言邏輯來解釋一個問題,然後再轉化為數學推導或者數據處理。但一般不推薦,phd新生還是走讀文獻的路更好,因為大部分phd的文獻積累還是太少了,phd階段多讀文獻不是壞事,可能以後研究做的多了就可以直接想intuition了。

5. 有了idea之後,就需要多找擅長這個領域的老師聊聊了。作為學生想出來的idea可能很多是比較幼稚的,需要老司機來帶。如果可能的話多找不同的老師聊聊,最後可能發現你想出很多idea只有那麼一兩個是有做的價值的,既能講通intuition,又算tractable,那就往下做下去。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方式,做理論和做實證又有不同。我是做理論的,目前跟我boss一樣,最喜歡的方式是先找特例或者說具體的example,去看看能不能算出什麼有趣的現象,然後再設置model,一步步把它推廣到更general的情況。我更喜歡那種很精緻的model,不需要太多假設但能推出surprising的結論。

6. 就我個人而言,我一開始就對behavioral最感興趣,先花了半年通讀了Tirole,Kahneman以及Shleifer關於behavioral的重要論文,其中跟boss提出過挺多idea,大部分被否了,目前的話還有兩個idea在推導過程中,如果順利的話應該就是作為我mphil的畢業論文。平時參加seminar也挺多的,但是對宏觀,對計量的興趣都不大,也就不勉強自己了。


我一個博士一年級的怎麼被邀請了…… @星日馬

我之前寫長江治理那篇回答的時候有提到過「第二天要去見那篇論文的作者MEK」,然後第二天去了之後Kahn教授就建議,三高反正就按部就班的學,不過建議我備一個本子,記錄自己的Research Idea。他自己有個博客:Environmental and Urban Economics 大部分是新聞評論,也有一部分是想法,所以我也就學著建了個專欄:經濟學博士生的日記本 - 知乎專欄 還有就是RSS訂閱了一堆經濟學家的博客,讀了之後還是有很多新想法的。

然而畢竟還沒到選題的時候(先過了資格考試再說TT),作為博士論文的選題應該會更慎重些,不過我覺得Kahn教授的這個建議應該在未來會有幫助~


我是題主,非常感謝大家對這個問題的參與。我根據自己搜集來的一些思路,也在這裡答一發,希望對更多有志於從事經濟學研究的新手有所幫助。

和知乎某大V交流後的啟發:1、從現有文獻了解到某種機制,探究在某些新領域是否也可以應用;2,從現有文獻中的某個機制中抽取某個關鍵變數,替換成其他變數看看會有什麼影響。

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公眾號9月14日所載《她的實證研究經驗,讓同行欽佩》一文中,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孟昕所提供:「在選題上,我認為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可做和有趣……現在很多學生都是大量閱讀文獻,然後從文獻中找到問題,我個人並不建議這樣做,我認為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然後再從文獻中尋找研究方法是一個更好的辦法。」

Steve Pischke 的文章《怎樣開始你的經濟學研究》里的觀點:1、三個標準:有趣、原創和可行。越新奇,可行性越低。2、三種研究類型:理論、應用和實證,實證需要擁有好的設備支持。3、怎樣找到一個好想法:參加 seminar,但不要太多;閱讀優質文獻,但不要太多;和別人交流,包括非經濟學人士,但不要指望導師會給你現成的好 idea,他要是有會自己留著。4、不要害怕別人的否定:當你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後,高估或者過於悲觀都有可能。別人的負面意見也許可以幫你節省無用功。導師的意見很重要,很多想法死於成本過高或者潛在的風險。5、當你確定它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就可以開始你的研究了。剛開始要著眼於整體,大膽丟棄分散你注意力的想法,不要做完美主義者。6、不要拖延,不要分心,爭取在6個月以內寫好初稿。

另一個 Pischke,即《基本無害的計量經濟學》作者之一, 提出了實證研究的過程:1、你感興趣的因果關係是什麼?(因果關係有助於預測)2、用來測試它最理想的實驗是怎樣的?(不能被實驗驗證的問題叫FUQs)3、你有怎樣的識別策略?用來模擬實驗的數據得到的關係是否可信?有哪些工具箱?(OLS,PSM,DID,FE,IV,RDD)4、統計推斷、經濟解釋和穩健型檢驗。

R. 弗里曼五條實證研究金律:1、嘗試通過實驗和田野調查獲得自己的數據,或當市場經歷大的外生衝擊時做自然實驗;2、與其專註於很小的新發現,不如回歸基本的經濟原理;3、用其他數據集、模型設定來檢驗穩健性;4、不要滿足於那些容易獲取的資料庫,嘗試有你自己的數據來源,比如從網上獲取一些新的資源;5、多和他人交流。

有新的思路會繼續更新。


借用我們去年剛畢業的學長的話:

選題就像是在一個正態分布裡面隨機抽取樣本。有時候你可能運氣好,抽到了右邊尾巴上的,有時候你運氣不好,抽到了左邊尾巴上的。重要的是你一直嘗試,直到有天你跟你的導師說你的新idea的時候,他興奮地跳到你身上,讓你快點開始這個題目的研究,那恭喜你,你抽中了一個右邊尾巴上的題目。其他平庸的題目,你為什麼要花時間去做呢?

這個學長畢業就找到教職,在哈佛大學做 assistant professor。

另外范里安寫的如何開始學術研究的小建議裡面講,從文獻裡面找idea是不好的方法,深以為然 (這個文章的具體鏈接補充一下:http://people.ischool.berkeley.edu/~hal/Papers/how.pdf)。

總的來說就是多想多嘗試,對自己的idea要有信心。


寫的出來的題目大體不過2類:想做的,好做的

想做的不說了,明確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估計不會有題主這種疑問。

什麼叫好做?

第一,新,但不能太新————不新的東西基本沒坑給你填,太新的到處都是地你無處下手而且八成挖到一半就要被別的高手搶先佔坑了。

第二,要熱點————不熱的東西一般就是不有趣或者別人難以跟進的。想找熱點看看每年AEA的jmp都是些啥就好了

第三,要有人罩————實證沒人罩數據不好弄,理論沒人罩你做出來同行不買單。所以牛腿重要,當然這點徹底貫穿了經管系

然後,要成為star的話(畢業前後就有top field 乃至top 5的RR/發表),恰恰不能讀太多paper參加太多seminar,一來時間沒了,二來思路亂了。先做再讀,工作中有疑問了再讀————當然這樣又顯示出牛腿的重要了,因為有了牛腿你才能保證即使不讀也不怕做了重複的東西,因為牛腿會先給你把關。

再然後,多練習多發表,多找人要意見。從不成熟的思緒/疑問開始,通過和人交流,形成好的想法乃至文章,在此過程中說不定還能找到合作人一起————是的,哪怕是jmp也可以合作,雖然一般不推薦。

最後,如果實在想不出來怎麼辦,就學大多數中國人,做計量,老實當個手藝人完善工具,哪怕沒sense不economics,至少踏實,說不定還能轉去政治/法學合作。


博士研究生也是研究僧,研究僧就要苦修,那就要多讀文獻、名著甚至經濟學者們的評論文章或博客,一些研報,微信公眾號也可以多多涉獵,這是一種修行。

只有在此基礎上你才能胸藏錦繡,縱橫捭闔,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當然可以藉助老師的指導,但即便老師指導也需要你細化自己的研究內容)。。。。

簡單來說需要先積累,然後才有靈感、創新等等。很多時候,好的選題、idea或者論文寫作中的突破,來自於大量積累之後一種頓悟,如桃花源一樣,迷途之中豁然開朗。。


博二在讀,美國某經濟系。

「多參加 seminar,從 seminar 中汲取靈感。有的提出多跟老師交流,聽聽老師的建議。也有的朋友廣泛閱讀文獻,在充分總結前人的經驗後,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目標」 這些都是應該做的,但是這些都不一定能讓你確定題目。

我認為確定題目是一個不斷嘗試和糾正的過程,沒有嘗試過2,3個題目是沒有辦法體會某個分支的難度的和自己堅持下去的決心和興趣。所以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先做幾個小的題目,練練手,感受一個。在不斷看文獻,處理數據(寫模型),的時候能對這個分支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確定自己的研究領域。


我是這樣做的:

1、找國外自己專業領域的頂級期刊閱讀,把近五年的文章全部整理閱讀;

2、找到幾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找國內文獻通讀,形成綜述;

3、在自己寫的綜述中找未來方向,和導師彙報,然後深挖下去就好。

祝大家早日發paper,早日畢業!


聽老師說過他原來問Almeida Heitor的idea都是哪來的,Almeida說就看Tirole的那本Corporate Finance然後把他沒解出來的題解出來。

中心思想大概就是你要對你研究的方向有一個總體框架,然後再往裡面填東西。


我們老師放任自由,自由得讓我無所適從


幾個選擇:

1。技術導向,尤其是對於做計量和經濟學理論的人,推導+證明……。

2。問題導向。對於做實證的人,找到一個好問題最重要。在隨機試驗、DID等識別策略盛行的情況下,找一個特別的樣本(數據)同時回答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是一個努力的方向。

3。複製導向。對於只從文獻里找問題的人,通過先複製別人的結果,再尋找進一步推進的空間。常見的例子是,在頂級期刊上看到一個方法和問題,把它應用到中國問題上。

無論哪種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經濟學前沿問題。有人說通過看top期刊能找到,有人說通過跟牛人交流能找到,有人說通過觀察現實能找到。反正我從來沒有找到過。


前期先跟著老闆,後來如果慢慢有了悟性可能會自己想出更好的題目。

最好出國去讀,哪怕是去香港也比在內地要好...感覺這個領域的研究,國內實在是太low


你說幾個感興趣的題目,我閉著眼睛幫你挑一個


難道不是先有一個(大致的)自己想要通過研究去回答的理論問題才讀博的么?開題就應該是對這個問題作加工、修正和細化了。


選題是個過程,也是對課題不斷深化認識的求索。

我的博士論文(博士期間2000-2003),先後有三次變動。

剛開始,我想寫1.兼并與收購,原因是讀了幾本兼并收購的書。

待續


推薦閱讀:

當前經濟學研究有哪些熱門方向及課題?
計量經濟學關於時間序列的問題,求解決?
只做經驗研究的經濟學研究者是否有必要掌握好高級計量中的推導?
《資本論》值得一看嗎?
如何理解代際流動性(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TAG:經濟學 | 博士 | 宏觀經濟學 | 微觀經濟學 | 經濟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