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部分輕機槍的彈容量為什麼只有20發?

二戰中有一些輕機槍,如美國的M1918勃朗寧BAR、M1941/1942約翰遜輕機槍,捷克的ZB-26輕機槍,法國的哈奇開斯M1922輕機槍等彈容量都比較少。前三種都只有20發子彈,而最後一種更是只有15發子彈。那麼這樣少的彈容量還符合輕機槍壓制對方火力的特點嗎?


因為BAR不是設計來作為機槍壓制敵方的呀。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為了打破塹壕戰的僵局,提出可以「行進間射擊」(marching fire/walking fire)的自動武器,在衝鋒時給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對於這樣一款武器,輕便是很重要的;而M1918 BAR空槍重7.25千克、一個實彈匣重700克,如果用30發彈匣的話就太笨重了。

最初的M1918 BAR,預想中的用法就是「行進間射擊」,所以連兩腳架都沒有。

一戰後,BAR走上了輕機槍的修正主義道路。但是因為太重,彈匣仍然是20發。

二戰期間,美軍使用的BAR為M1918A2。該型號取消了單發模式,改為調整連發射速;兩腳架和快慢機採用一體式設計,槍托底部還有托肩板和單腳架。M1918A2空槍重8.8千克,獲得了Big Ass Rifle(簡稱也是BAR)的雅號。雖然M1918A2是二戰美軍步兵班的火力支柱,但它還是太重了,很多射手寧可拆掉兩腳架、使BAR回歸「行進間射擊」的用途。

至於題主提到的其他幾款輕機槍:

1、約翰遜輕機槍只有M1941和M1944兩種,沒有「M1942」。約翰遜輕機槍的彈匣從機匣側面插入,如果彈匣更長的話,全槍的重心位置就會變差、影響瞄準和射擊時的穩定性。

2、哈奇開斯Mle.1922輕機槍有頂部供彈的彈匣和側面供彈的彈板(strip)兩種型號;彈匣容量為20發,而彈板容量根據彈藥口徑的不同有15發、24發、30發三種。我認為彈匣容量只有20發是考慮到重量因素,彈匣供彈式Mle.1922輕機槍的空槍質量為8.4千克;而彈板供彈式Mle.1922輕機槍除了考慮重量(空槍質量9.6千克),還要考慮彈板不會因為彈藥太多太重而影響供彈可靠性。

3、ZB-26輕機槍當然也是因為太重了,空槍質量為8.9千克,何況7.92x57mm步槍彈的口徑較大。綜上所述,一些輕機槍採用20發彈匣,一是為了控制重量、二是為了不影響穩定性、三是為了便於「行進間射擊」。此外,彈匣下置的輕機槍還要考慮火線高度,反面教材就是45發彈匣供彈的RPK-74輕機槍(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75發彈鼓並沒有投入實用)。


我認為根本原因就是當時步兵整體的火力密度偏低。

當時日軍或者美軍一個正規班組應該有一挺歪把子或者BAR,一個排應該有一支92重或一挺M1917勃朗寧。

在二戰初期,基本很少批量裝備衝鋒槍,都是五發栓動步槍,美30啊,38大蓋了,莫辛納干,因此20發子彈作為輕機槍角色進行班組火力支援還是夠用的。

而且早期輕機槍作為從重機槍衍生出來的支援自動火器,它的定位和戰術還不十分成熟。美軍由於後期單兵都配備加蘭德、湯普森等自動武器,因此將勃朗寧輕機槍稱為自動步槍,但因為槍很重,又實用全尺寸步槍彈,帶著兩腳架,基本都是當輕機槍用,一直到了二戰之後。

德國可以說走在了世界前列,從收到瑞士蘇羅通MG30機槍啟發開始造出MG34,開始萬金油之旅,把它做成通用機槍,開創了先河,用彈鏈供彈,而且防空,坦克同軸,要塞防禦,班用,連用機槍的活都干。因此它從開始就摒棄了彈夾供彈。唯一不成熟的是槍身是整塊鋼材銑出來的,費工時,成本高。而且一個扳機上有半自動和全自動兩個缺口,用來連發和點射,冬天的俄國士兵帶著手套實在分不清哪個是哪個;再有就是MG34對風沙還是有點敏感,供彈機構也稍微嬌嫩一點,保養不及時有供彈不良或者閉鎖不到位的問題;另外更換槍管的方式繁瑣,在裝甲車或者坦克炮塔里換槍管難度很大。

後來MG42解決了一切問題:衝壓的槍身降低重量成本和工時,改進了槍管套筒的固定方式,換槍管比較快;扳機只有全自動,頻率讓射手用手來控制吧,這才是戰場的真諦。只要有子彈,三連發五連發全自動都隨便。

俄國可以說解決問題都是簡單粗暴,但倒也很有效。傑格佳廖夫機槍開始就是強調重火力,不過又嫌棄彈鏈供彈實用射速低,火力持續性差,乾脆來個大彈盤,44發子彈在二戰初期也算兇猛,而且起循環火速很高,連髮狀態下火力很兇猛,就是彈盤比臉盆子小不了多少,子彈拿多了很費勁,而且也沒辦法把子彈鏈纏在身上那麼帥氣。

最有趣的是日本機槍了。有一段時間我對機槍很著迷,為了看歪把子還特意去了一趟北京軍博。大正11年機槍(歪把子大名)和92式機槍嚴格來說其實都是法國哈氣開斯機槍的改良版本。如暖氣片般粗重的散熱片,導氣式氣動原理,契型閉鎖機構,最獨特的是供彈系統。

92式重機槍的前身3年式重機槍就採用哈奇開斯的彈板式供彈機構,就是把30發子彈壓在銅合金的彈板上,插在機槍里,發射時機槍退殼,復進供進下一發子彈,彈殼隨著彈板往出退。副射手在還有一兩發子彈時用新彈板繼續往供彈機里查,實現連發。

這個機構怎麼說呢,它的可靠性其實要略好於當時國軍的24馬克沁機槍的帆布彈帶,因為帆布彈帶比較軟,經常因為子彈層層壓在彈藥箱里變形,或者纏繞在一起,卡在供彈機造成卡殼。而且退出空彈殼如果重新裝填,彈帶容易變松產生公差造成供彈不良。但是彈板供彈要求其操作性非常高,需要正副射手非常默契的訓練才能每次在前一個彈板射完前正好插入新一個,否則整個彈板打完退殼後,槍機處於閉膛待機狀態,插入後需要再拉一次槍栓,整個過程就會手忙腳亂。

再說歪把子·日軍的設計初衷其實也有意願走在時代前列,但是歪把子的設計完全走在了時代的前列腺上。 日軍希望機槍和步槍能夠統一供彈具,其實這個構想一直到了幾十年後的1959年AKM和RPK出現了後,他們可以通用AK的30發彈夾,當然RPK自帶40發彈夾,但是介面完全相同,班組中突擊步槍和班用機槍才能通用供彈具。而歪把子當時是直接採用38大蓋用的5發橋夾,後面連金屬片都不拆直接放進供彈漏斗里。

所以說歪把子是採用了哈奇開斯的供彈原理,但是擯棄了彈板供彈,採用了漏斗供彈。每次副射手把五個38槍用的6.5毫米橋夾壓在漏斗里,就是25發子彈。然後扣上蓋子,拉栓射擊。設想中,中途了隨時用橋夾向漏斗里補充彈藥,實現火力持續性。

理想很豐滿,顯示很骨感。現實是國軍和土八路很難給皇軍機會從容地填裝子彈的機會。而且橋夾上五發子彈是牢牢壓在金屬片上(打過56半的小夥伴知道,10發子彈壓在金屬片上,想推進彈倉里還是要使勁的),所以要靠槍械的力量將子彈擼下來送進彈膛,需要很可靠的動作。如果有槍機複位不好,或者有油泥風沙,都會導致供彈不到位造成卡殼。歪把子怪異的布局使副射手很難從容供彈。射擊總是間斷,其實和ZB26彈夾供彈射速很接近,可靠性卻大打折扣。訓練有素的國軍副射手往往和主射手配合,主射手3發2發交替點射,副射手不等子彈打光還有一兩發時就快速拔下空彈夾,換上新的,動作一氣呵成,而且換完可以馬上隱蔽,處理空彈夾。

日軍的槍械對保養要求較高。其供彈機構完全暴漏在外面,而歪把子由於供彈不流暢還要給子彈塗油,彈鬥上有專門的供彈油壺,這樣灰塵碰上機油,簡直太完美了,和泥了。槍經常卡殼。

後來日軍根據ZB26設計了96機槍 ,其實是一種以ZB26彈夾方式供彈的歪把子。它的彈夾改成了30發容量,可以說是一種性能比較優異的機槍了。後期使用7.7毫米子彈的改型99型更加成熟了,彈道性能也比較好。不過日本人有時候真是搞不懂,99式機槍20斤的重量,可以上刺刀。還能裝97式步槍的光學瞄準鏡。

總之,二次大戰的機槍是班組的核心,但是受當時火力密度低的影響和技術的限制,多使用彈夾供彈,以20發到30發為主。戰後當步兵的自動步槍都是20-30發彈夾了(ak,G3,FAL等等)班組機槍唯有火力更猛才能壓制住對方,所以M60,RPK,以及MG42的兒子MG3等機槍都開始百發以上的彈鏈供彈了。開啟了真正的火力壓制時代。


輕機槍的使用不是像電視上面那種端起來就突突突,就算是用彈鏈的重機槍也不是稀里嘩啦就把子彈全部突突出去。

機槍的正確用法是長點射和短點射。

短點射大概是每次2-3發子彈,長點射次數記不清了,大概每次是5-10發子彈。你對面是那種每分鐘都打不到60發子彈的栓動步槍或者半自動步槍,只要你機槍慢慢的噠噠、噠噠這麼打對面誰敢抬頭?


輕機槍需要的是能跟上散兵線一起突擊,所以都是氣冷的。大容量彈匣容易帶來兩個問題,一是超重,二是射手一緊張連續射擊很容易把槍管打廢。


火力比較勉強,很多時候像布倫的機槍手都是經常單發射擊的,以盡量減少因為裝填造成的火力間斷。但是即便如此,這樣的輕機槍的射速依然遠勝於依靠彈夾裝填的步槍,依然是班排火力的核心支柱。解決彈匣容量小的方法就是依靠副射手協助加快裝填並攜帶額外彈匣。

裝彈量低主要的原因是當時輕機槍主要以彈匣供彈為主,彈藥口徑又較大,自然限制了彈匣容量。MG34/42的火力當時給盟軍很大震驚的原因不僅僅只是理論射速高,同時也是當時重量最輕、裝備級別最低的彈鏈供彈機槍。BAR採用容量較小的彈匣是考慮到卧射時和避免地面接觸;ZB26大概是考慮到直形彈匣的工藝性吧,容量大了以後由於彈殼錐度彈匣形狀必然要彎曲,而且對彈簧的強度也要求更高。

至於像Lewis和DP機槍能做成較大容量的圓形彈盤,跟.303與7.62x54mmR兩種底緣彈的實際錐度大有關。


壓制那些5-10發彈倉的栓動/半自動足夠了


僅論BAR,本身就是充當班用機槍的自動步槍,且連續射擊易燒蝕槍管。

二戰中國戰區曾出現過游擊隊依靠ZB26短點射幹掉日軍指揮官的事例。

BAR和約翰遜輕機槍彈容量小,但是持續性火力壓制可以交給美軍裝備到排的M1917/M1919重機槍,且步兵班的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能夠壓制德軍的98K以及日軍的有坂步槍、三八大蓋。

總而言之,二戰時期的輕機槍是用於增強班用火力的。


1. 重量

輕機槍是要跟隨步兵突擊,很多情況下是要單兵攜行的,當時的材料工藝無法從結構上大幅減重,如果容彈量太大步兵就無法方便地使用了。

舉個例子:毛子的DP(德普)容彈量不小(47?),但重量近10公斤。

勃朗寧僅重7.5但已不方便攜行了,而MG42重11公斤。

2. 機槍的設計還和使用方式甚至部隊編組有關,《拯救大兵瑞恩》里可以看到,勃朗寧被萊賓當作突擊步槍用,而MG得配副射手,而且全班人要為MG背彈帶(德軍步兵班的基本戰術是圍繞這挺MG展開的,不過這個戰術思想在後期有改變)。

3. 槍管散熱問題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德國人靠更換槍管解決問題,但會增加設計難度、工藝難度、攜行難度、後勤工作量,無法換槍管的機槍給個太大容量的彈匣或彈帶沒有意義。


那是錯覺。

麥德森機槍。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輕機槍。下圖。麥德森彈匣的容量分別有25發30發和40發。

具體資料如下。

布倫機槍,ZB26的英國改型。

彈匣容量容量:25發、30發、100發

彈盤,很少見但確實有。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俗稱:歪把子。彈容量30發。

96式輕機槍,俗稱:拐把子。彈容量30發。

DP輕機槍,彈容量47發。

布瑞達Mod.30輕機槍,彈容量20發。

再來補幾個圖。

BAR

約翰遜輕機槍

大家發現了嗎?為了儘可能保證槍在射擊過程中質心變化不大,側向彈匣的容量不能太大,約翰遜輕機槍、布瑞達Mod.30輕機槍、FG-42的側向彈匣一般都是20發。BAR的彈匣是自下向上供彈,如果容量太大,腳撐長度也得增大,除非美國人給BAR換裝彈鼓。至於自上而下供彈,彈匣想造多大造多大,但一般會考慮實際情況,比如:重量,用起來是否方便(布倫機槍的30發彈匣正好壓3個10發橋夾,ZB-26則是壓4個5發橋夾),用途(布倫機槍的100發彈盤是用來防空的)等等。


輕機槍不只是像重機槍一樣要求火力持續性,更多的是和步兵班裡其他步槍手共同機動,對對方進行火力壓制。

既然要和步兵一起摸爬滾打,那槍就不能像重機槍那麼死沉,於是就開始簡化:水冷太沉,我換成氣冷;鏟柄握把太大不方便,我換成手槍或者步槍握把。神馬,還是不夠輕?!

那我只能對重量彈性比較大的彈匣下手了。給你個小彈盒,你跟著步兵沖。不要求你有重機槍那麼牛逼的火力,你靠著那20發子彈堅持到重機槍架起來,你的任務就暫時完成了。神馬,不夠猛?

MD,進攻的時候火力猛過頭就重過頭了,你還讓不讓機槍手活了?


那個時候輕機槍。。。。是當突擊步槍用的


在mg34以前,絕大多數輕機槍都是以便攜性為主,容彈量普遍不高,都是用magazine(可以理解為彈匣,彈鼓或者彈盤之類的外能源供彈機)mg34的出現,才讓人們知道,原來兩腳架的機槍用彈鏈也能如此成功,於是通用機槍興起,大家都在兩腳架機槍上用彈鏈的。所以現在的輕機槍用彈鏈是mg34開啟的,而不是一開始的觀念,之前大家都覺得彈鏈是重機槍用的,輕機槍用彈鏈會不方便伴隨步兵衝鋒,結果被mg34打臉。


歪把子笑了


bar啟拉利等本是作為自動步槍開發的,後才轉輕機槍,但受本身設計影像,其實不適合連射。而多為點射,一個機槍手帶3個彈夾也有60發,點射足以用到分勝負了


機槍算得是等效火力,20彈匣的機槍能頂4、5個栓動步槍手,當機槍射擊的時候,就可以節約出這幾名步槍手,讓他們執行其他任務,比如側翼迂迴等。

當然在美軍換用半自動之後這個演算法就不適用了,也就頂2、3名步槍手,這個相對火力不足,不過這個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美軍壓根就沒做好戰爭準備有關


重機槍子彈多,但是無法攜帶(加特林,馬克沁(國軍還在用呢),勃朗寧)

通用機槍子彈多,還是無法隨步兵突擊(MG42)

衝鋒槍子彈夠用,但是射程太短,不足300米這個步槍交戰距離(手槍彈先天不足,湯姆森,MP40,而且屌絲國家用不起,百式衝鋒槍)

突擊步槍子彈夠用,但是沒造出來(Stg44造出來的時候蘇軍都快到柏林城下了)

步槍子彈少但是射程300米,火力持續性不夠(恩菲爾德,春田,莫辛-納甘,毛瑟,就算是半自動的M1加蘭德,也只有8發子彈)

輕機槍雖然比突擊步槍重,載彈量和連續射擊性比步槍要好。


自動火器的作用主要是火力壓制 概要射擊多 精確射擊不是設計初衷 所以壓制步槍是設計目標 彈容量肯定得比步槍大 為了便攜性要考慮中和下 一般是步槍彈容量的4-5倍足夠壓制了 反正大家都要換彈夾


因為輕便可靠,可以控制實際射速


BAR不是自動步槍而已嗎…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電影《狂怒》中,疑似侮辱美軍形象的橋段?
為什麼德國曾出過那麼多思想家哲學家,但後來卻被納粹蠱惑了?
如何評價抗日戰爭中的武漢會戰?
如何評價遊戲《光之鎮》?
對於如何看待二戰時美國原子彈轟炸日本對普通民眾的傷害?

TAG:軍事 | 武器 | 槍械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