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力量大就代表武力高嗎?
許多史書中對於猛將的描寫大多是「力能扛鼎」 「天生神力」等等,也有從其手中武器多重(比如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重82斤),或者能開三石之弓等側面來描寫將領的武勇。但是個人覺得很奇怪的是,以關羽和張飛為例,不管是正史還是小說好像都並未提到他們受過正統的武學訓練,難道在古代只是力氣大就可以成為「萬人敵」的猛將嗎?雖然也有「一力破十會」的說法,但總覺得成為將領不會那麼簡單。
請教各位了~----------------------------------------------------------------------------------------------------------------首先謝謝各位的回答~可能是我的表述出了一些問題導致了歧義,本人提問主要想知道的是冷兵器時代,是否力量大就等於武力高?
之所以會有這個疑惑,是因為不論讀史還是讀小說傳記,總發現一些猛將,對其描述的特點就是力大無窮,但是卻從未有受過系統武學訓練的記載,從軍之前要麼幹什麼都不知道,要麼就是屠夫,農民之流他們應該不懂什麼刀法槍法,招式等等,但也一樣打仗那麼是不是在那個時代,勇力過人者即代表武力高呢?
格鬥其實也是分很多種的,擂台格鬥光憑力量大那是絕對不夠的,打不到人都是扯淡。但是衝鋒陷陣的猛將,力量大就很佔便宜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有馬,不用自己上躥下跳,馬衝過去就算打不中,對方也很難追上來揍你。這個你應該能夠想像出來。馬背上也用不出太多很有技巧的招數,打到最後多半還是比蠻力。
當然也不是說沒有技巧型的猛將,但是相對要少,而且如果力量屬性差太多,技巧性猛將也一樣要吃虧,大家都有親兵,都有陣型,你不可能離開親兵陣型保護翻個跟斗兵器掄圓了抖個花,依靠戰陣的話,個人技巧能施展的餘地並不大,這種限制條件下,具有蠻力的人顯然就更佔便宜。
即便之前沒有受過太多訓練,只是天生蠻力,經過幾場戰鬥下來只要沒死,也會學到很多實用的技巧,再傻的人也會請教老兵教幾招厲害招數吧?你作戰勇猛,只要沒死,肯定會脫穎而出,那個軍官不希望手底下有幾個能打的人?肯定會特意栽培你,給更好的武器,更好的盔甲,配更好的戰馬,明顯送死的戰鬥就不派你去了。技巧可以練,天生體型蠻力那屬於天賦,所以再找幾個技巧強的教教你,點撥一下。優勢資源配給下,自然成長更快。
當然更多力量大沒受過訓練的蠻力勇夫因為表現搶眼被敵方集火打擊埋骨沙場,你看到的只是那些力量大還足夠幸運沒一開始當小兵的時候就戰死的傢伙。力量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力量是萬萬不能的。
沒有力量,怎麼裝備重型鎧甲和長桿武器?沒有力量,怎麼扛行李行軍?
沒有力量,怎麼拉開硬弓?至於古代那些猛將,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他們多數都是練過的。
因為除卻小部分人天賦異稟之外,想要練出過人的力量,那是一定要經過刻意訓練的。而技巧方面的東西,至少使用武器的竅門和應對危機情況的方法是幾乎每個士兵都要系統學習的(除非你嫌命太長了)。你說的那些猛將中有很大一部分練的東西也許和普通士兵完全一樣,但練同樣的東西有的人可以練成高手,有的人只能練得馬馬虎虎,這就好像不是每個練散打的人都能達到國家級運動員的水平一樣。另外關於題主點出的關羽和張飛,他們和誰練的現在已經不可考。但從他們一出道就當劉備的保鏢來看,幾乎可以肯定是正爾八斤練過的。猛將啊。那就是要上戰場喀。沒力量就穿不起重甲,沒甲死的概率高多了。 列陣而戰,敏感加點不好使啊。何況武舉必考力量。
肯定是正相關。
力量與武力之間的正相關性很明顯的。
力量大的能穿重甲,能用重兵器。
特別是鎧甲,力量太差鎧甲都撐不動。
一身優質的鐵甲,基本能抵擋大部分弓箭,和劈砍。
身強體壯的猛士,一身重甲才敢衝鋒陷陣。
放到古代哪個朝代猛士都是些壯漢來跨學科答一下,歡迎指正。長文甚入
————————————————————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不論哪個年代,僅憑力量當然是不能成為武將的。從千年來的武舉考試便可窺見其中的真相。 武舉的創立者是唐代女皇武則天,武則天希望通過武舉的選拔,增強武功上的核心競爭力。這也就決定了那時代的武舉是只考武藝和膂力,不論韜略智謀,於是,整個考試就像一場軍隊的演武,喧囂異常。 唐代的行政法典《大唐六典》規定了武舉考試的基本內容。武舉是多項內容的綜合測試,要考的內容包括長垛、騎射、馬槍、步射、才貌、言語、舉重等。騎射步射
從宋朝開始,武舉不只考武力(即便武力也不只是力量一項),還要考「副之策略」,即要求考生對時政提出建議或考察他們對兵法書籍的熟悉程度。
王安石變法時,正式在朝廷設置「武學」,每三年舉行一次全國性的考試,錄取名額以百人為限。各地最高級官員可保送一名免試入學,其餘的都必須參加考試:騎、射,兵法和對策。武科舉考試其實是等級考試,這在1078年的《大小使臣試弓馬藝業出官法》有規定:第一等,步射一石弓,十發三中;馬上能射七斗弓,並掌握五種馬上格鬥武藝;《孫吳兵法》十道題答出七道的,「時務邊防策」五題「文理優長」,法律題十道答出七道,就可以出任低級武官。(一斗相當於60N,一石為十斗)第二等步射八斗弓,十發二中,馬上能射六斗弓,有三項馬上武藝,答出一半兵法題目和法律題目,可以見習低級武官。
第三等,步射六斗弓,十發一中,只有兩項馬上武藝,兵法、法律只能答三題的,記錄在案。
到了明朝, 公元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設文、武科取士。「茲欲上稽古制,設文武二科以廣求天下之賢。應文舉者,察其言行以觀其德;考之經術以觀其業;試之書算、騎射以觀其能;策之經史時務以觀其政事。應武舉者,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俱求實效,不尚虛文。然此二者必三年有成,有司預為勸諭民間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時勉學,俟開舉之歲,充貢京師,其科目等第各有出身。」 清朝武舉各級考試,通常每三年舉行一次,每科錄取人數也有定額。但常科以外,還時常增設所謂「恩科」,常額以外,也增加一點「恩額」。這類「恩科」、「恩額」都由皇帝直接掌握。無非籠絡人心,吸收更多的武勇人士為統治者效命。考試辦法差不多與明代一樣,分一、二、三場進行。一、二場試了弓馬技勇,稱為「外場」;三場試策論武經,稱「內場」。一場試馬上箭法,馳馬三趟,發箭九枝,三箭中靶為合格,達不到三箭者不準參加二場。乾隆年間,一場又增加了馬射「地球」,俗稱「拾帽子」,專為考察伏射能力。二場考步射、技勇。步射九發三中為合格。所謂「技勇」,實際上主要測臂力。一共三項。頭項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號,另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出號弓。應試者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準。二項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試刀者應先成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等動作。刀號自選,一次完成為準。第三項是拿石礩子,即專為考試而備的石塊,長方型,兩邊各有可以用手指頭摳住的地方,但並不深。也分為三號,頭號三百斤,二號二百五十斤,三號二百斤。考場還備有三百斤以上的出號石礩。應試者石號自選,要求將石礩提至胸腹之間,再藉助腹力將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獻印」,一次完成為合格。凡應試者,弓、刀、石三項必有兩項為頭號和二號成績,三號成績超過兩項者為不合格,取消三場考試資格。三場是考文,當時叫「程文」,也稱「內場」,相當於文化課考試。內場考試對大多數武人來說,比外場考試更難應付,所以考試辦法不得不屢有變動。最初是考策、論文章,「策」相當於問答題,「論」是按試題寫一篇議論文。到嘉慶年間,考慮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論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場成績突出者又往往敗於內場,於是乾脆廢除策、論,改為按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這樣一味遷就,使內場考試的水平越來越低,最後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當時社會上歧視武人之風很盛,經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們看成纖纖武夫,武舉的社會地位大不比清代前期了。著名學者趙翼有一段記述,最能反映武舉內場考試的實情,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武人的輕蔑:「武闈但以弓馬技藝為主,內場文策不論工拙也。余嘗主順天乙酉科武鄉試,其策有極可笑者。如『一旦』二字多作『亘』字,『丕』字又作『不一』字,蓋緣夾帶小本字畫甚密,不能分晰,故抄謄訛錯耳。又如『國家』字應抬高一字,則凡論古今地名處,如『國家四郊多壘』、『社稷危亡』之類,亦無不抬頭。武生自稱『生』,則應於行內稍偏,乃又將『生人』、『生物』、『生機殺機』之生字,一概偏在側邊。如此者不一而足。然外場已挑好『雙好』字型大小,則不得不取中。幸武闈無磨勘之例,可不深求耳。」清代武舉制度與大清帝國相始終。鴉片戰爭以後,頻繁的禦侮戰爭中,早就顯露出武舉人材不能適應新的戰爭,除了長矛大刀與堅船利炮之間的差距外,更重要的還是基本素質和軍事思想上的差距。然而朝野上下株守陳規,玩歲愒日,武舉考試竟一直被延續下去。光緒二十一年,榮祿首先提出廢止武舉考試,他說:「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習非所用,與八比試帖之弊略同。積弱之端,未始不由於此。」他主張各省創設武備學堂,以西洋軍事課程培養新式軍人。然而榮祿的倡議並沒有得到大多數朝臣的響應。一拖便是幾年,光緒二十四年照例舉行武舉會試——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武會試。不久,要求改革的呼聲又一次響起來,「內外臣工請變更武科舊制,廢弓、矢、刀、石,試槍炮。」然而依舊未能實行改革。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武舉制度才終於被宣布廢止。可惜這已經太晚了,僅僅十年後,大清帝國便宣告滅亡了。
《孫子兵法》會告訴題主,你力氣再大面對一個沒有什麼瑕疵的陣型就是渣;《五輪書》會告訴題主,你力氣再大格鬥時心不靜也是渣
雖說冷兵器時代戰法不脫體力打擊之犯愁,可沒有一本兵法和武藝書迷性大力出奇蹟的啊……
將在謀而不在勇。
碼頭上扛大個兒的也有力氣
看過《武狀元蘇乞兒》嗎,周星馳那部,裡面周星馳武功不算低了吧,考試中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結果一點智力都沒點,通過不了戰術考試還是悲劇
在下說的力量僅僅是第一點,力量大的人,其敏捷程度不一定好,往往以力破巧,但也容易栽在巧勁上。舉例:在下有一同學,185大漢,180斤,略胖但看不出來。格鬥課對我另一同學170肉彈,156斤.二人力量上講185的要大一些,此二人開始是拼力,170明顯下風,差點出場地。然後170改變打法,利用閃避來躲避185正面蠻力打擊(純蠻力,幾乎沒任何技巧,教官很不滿)然後170擊打185右直拳小臂外側側踹185右膝,趁著185身形晃動,直接抱腿頂摔,如地震一般的感覺。在下175,135斤,也曾與肉彈交手一次,下場很慘。在下幾乎純技巧路線,因此開場前1分鐘左右並未分出高下,因為在下不敢迎接肉彈一記重拳,而肉彈連著雙肘,面部,後腰膝蓋被擊數次,依然屹立不動,無奈之下在下只能冒險迎戰,結果數回合後肉彈一記右勾拳打在在下格擋的左臂上,然後連著在下左臂擊打在在下的左肋處,然後在下被擊飛(據目擊者稱,是擊飛,向上飛了30cm左右),然後G了。這就是力量與敏捷的完美結合型選手。。然後是腦子,有腦子的分分鐘可以給你來個小陰謀。而沒腦子的只能成為被陰謀折磨的對象。幸運。大將基本都是勇武之人,而勇武之人不一定能成大將。這個幸運包括兩方面,能不能得到升遷,能不能活下來。
武將很好當得,有錢使錢。有力使力。有謀使謀。有勇使勇。
再不濟運氣好也可以當,畢竟武將也是上面封賞得到的。
所以力量大當然可以當武將,只要上面有人喜歡他。但要成為虎將、猛將、名將則不可同日而論。武將門檻低,但是要名氣,通常在這行里摸爬滾打幾年才有可能。武人特殊,非戰時不可記功,打仗戰損挺大,能活過幾年的都是有底氣的。關羽武勇過人,但他也看兵法的。張飛勇猛非常,但他也在不斷的總結經驗,看看張飛出場時和張飛成名時成長的速度。智力更重要。能進史書的猛將,一般來說都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軍事家。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素養是,知道如何調動軍隊,如何安排補給運輸,如何提升士氣,而非十八般兵刃。
像你提到的關二爺,一個大方面軍的統帥,上面這三個素養都沒必要精通。他只需要指揮會調動軍隊,會安排補給運輸,會提升士氣的人才就可以了。聽取顧問的意見,然後作出決策。
力氣大也可以加分,相當於一個丞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治理沒什麼幫助,但可以提升個人魅力。下人勞力,中人勞心,上人勞人。推薦閱讀:
※比特幣取代法幣後,國家是否無權或者說無法發動戰爭了?
※假如戰爭燃及美國本土,以美國民間槍支的保有量,美國人會不會「全民皆兵」?
※運動步槍和軍用步槍的瞄具問題?
※遊戲中衝鋒槍火力都設定得比較弱,現實情況中真的這麼弱嗎?
※就部署薩德一事,中國專家和很多評論都在說韓國被美國利用、上美國當了,原因肯定不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