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世紀的德國沒能完成統一?


德國,換個更確切的說法——神聖羅馬帝國。其沒有統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帝國對義大利地區的執著。

歷代皇帝都是以征服(或者說收復)倫巴第地區為己任,然後不光是耗費力量,而且也損害了皇帝的權威,好多皇帝都是在義大利戰鬥一生,然後本土被貴族佔據了。

在義大利作戰還有一個壞處,教皇。因為教皇是把羅馬周圍看作自己的領地的,所以皇帝和教皇衝突不斷。教皇的一個慣用手段就是挑撥貴族反對皇帝,這也是帝國不能統一的原因之一。

那為什麼皇帝還要不負責任地征服倫巴第呢?自從東法蘭克帝國奧托皇帝加冕以來,倫巴第地區就是法統上的帝國領地。不過真正的原因倒不是這個。

日耳曼地區太窮了,本來這一地區在羅馬時代就屬於蠻荒之地(並不是絕對的窮),和高盧這種富庶之地差距是存在的。而倫巴第地區的經濟水平在當時是西歐最高的,兼并這一商業地區,收取巨額稅收在當時皇帝看來絕對是帝國的興衰所在,而日耳曼地區的穩定反而退居二線。如果皇帝肯像法王一樣致力於擴大自己的權力,這一地區還有可能統一。


先說結論:因為統一的民族主權國家本來就是近幾百年才出現的新鮮玩意。而中世紀的政權組織形式也讓一個今日標準的統一民族國家形成起來非常困難。所以德意志地區在中世紀的不統一是正常的,反倒是中世紀就統一的民族國家才是奇怪的。

問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注意一下:在1848年以前,今日看到的歐洲國家有幾個是統一的?

答案是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俄羅斯。

ps:尼德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直到現在都是分裂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不同點存疑,因此可以說伊比利亞人到現在也沒有統一。實際上1848年前歐洲還有個波蘭,可惜也被瓜分了。愛爾蘭和北歐諸國倒也算是「統一」的,可他們都是另一大國(英國 or 瑞典)事實的附庸。

*這張圖體現的是18世紀末期的歐洲。彼時波蘭尚未被瓜分完畢,但也已是將死之軀。而更多今日的國家,除了德意是未統一的狀態外,其他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呢。

和今日採取主權國家的制度不同,中世紀採取的是封建制。領土和附加在其上的權力、經濟利益從屬於土地的領主。大領主將自己的土地分封給小領主,小領主再將封地分封給更小的領主 or 騎士,從而形成了一級一級的封建制度。所謂的國家,就是國王和效忠於他的臣下的集合。

這個關係看似堅固,其實非常的不穩定。作為臣下,對自己的領主效忠與否並沒有太大的實際約束力。一個封臣在自己的領地內可以說具有幾乎完整的主權-土地、稅收,以及更重要的,軍隊。如此一來,高級領主和國王對臣下的約束力,除了對方的忠君之心和自己手裡軍事實力以外,可以說並不存在--考慮到中世紀時期貴族幾乎為虛數的榮譽心,還是拿後者當約束力更現實一些。

如果君權足夠強大,維持國家的完整倒還好。一旦君權衰落,或者某個貴族獲得了足夠的實力甚至因為繼承權的緣故升級為了另一國的國王,那麼封建關係就可能變得不穩定。由於歐洲王室繼承非常嚴格的血統繼承(「王侯將相真的有種」),作為臣下的貴族很難像中國的貴族一樣起兵造反奪取天下(成功了一般也是不被承認的,除非依靠聯姻),因此本國內新興的大貴族更傾向於改為投靠實力更強的領主--順便把之前領主封給自己的土地一併獻了,或者乾脆鬧獨立(or 腳踩兩條船)。由於中世紀時期並不存在羅馬時代和今日標準的國家主權以及明確的國界,這種狀況是經常發生的。

因此在中世紀,國家的存在和領土範圍其實與民族並沒有很大的關係--真正有關係的是封建關係。成功的領主可以在多個國家受封土地,甚至繼承多個國家--最典型的例子是哈布斯堡家族,巔峰時候領有德意志、義大利、尼德蘭的封地,同時還是波西米亞、匈牙利、西班牙、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國王--而臣服於這樣一個皇權的民族完全八杆子打不著。反之,如果君權儒弱,則國王的權力將僅限於自己的直屬領地,而所謂的國家實際上也是名存實亡的。例子比如12世紀的法國。國王的權力僅限於法蘭西島的一小塊地方,自己的封臣們--安茹伯爵和諾曼底公爵(也就是英王)、布列塔尼亞公爵、勃艮第公爵根本沒拿國王當回事。反倒是封臣們什麼時候手頭緊了,還會盤算下聯合起來把國王暴打一頓搶光國庫回家過年去。要不是當年法王拼了老命打贏了百年戰爭,和哈布斯堡瓜分了勃艮第,最後再靠聯姻贏得了布列塔尼亞,法國這個今日典型的歐洲民族國家,可能早在中世紀就灰飛煙滅了。

如此可見,在中世紀的國家組織形式下,「國家」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組織鬆散,定義模糊且不穩定的實體。因此形成統一民族國家本就是一件罕見的事。因此德意志民族在中世紀的不統一其實是不罕見的--統一民族國家才是罕見的。

到了文藝復興以後,君權開始上升封建制走向瓦解的時代,「民族國家」這個概念才被開始當做君主收攏權力的噱頭之一被擺出來。到了威斯特法倫條約之後,主權國家的定義才逐漸明晰,而不像封建時代一樣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這種時候,民族國家才有了走上舞台的機會--在這之前,民族國家這件事本身就是奇怪的。甚至到了1918年的十四點和平原則提出後,民族國家的概念才真正深入人心--而這件事到現在,還沒有100年呢。

至於其他中世紀就存在的民族國家,大致也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距離當時的衝突較遠,或者至少是可以把衝突範圍控制在有限區域內的。這樣他們才可能構建起來一個強大穩定的封建王室,從而將他們慢慢帶入近代的民族國家。

而處在四戰之地的德國,從開國後的薩克森王朝後就一直深陷內憂外患,加上攪屎棍一樣的選帝侯制度,使強大的王權難以建立。好不容易三心二意的哈布斯堡王朝有了些恢復王權的苗頭,又被一場三十年戰爭打回四分五裂的原形,甚至弄到哈布斯堡王朝更希望德國分裂的惡性循環里。

所以中世紀的德國能統一,才是奇怪了。


爪機野外碼字,觀點論據不全望見諒。

說中世紀德國未統一,其實是個偽命題。 分裂與統一,封臣的自治權:中世紀德國形式上政權是統一的,那就要引出神聖羅馬帝國的梗,但某種程度上確實是分裂的,封臣自治權比較大,其實神聖羅馬帝國只是某種程度上的聯邦制,但是說到封臣自主權,早期的西歐封建體系,對於封臣的自主權都是較大的,用得比較泛濫的一句: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同時封臣間的事務,領主的干預權也十分有限,例如:伯爵A跟伯爵B開干,國王/公爵只能在中間調解,但事實上,不單是神羅的問題,而是當時所有封建王國的問題,同時強調一點,當時不單只神羅內部混亂,各大封建王國內部也是戰亂不斷。 西歐封建王權的加強與神羅王權發展的停滯不前:西歐封臣自治權隨著王權的發展而不斷加強,例如法蘭西的卡佩家族通過對內外的戰爭提升了王室的威望,同時不斷擴大了王室的領地,擺脫了法蘭西島的尷尬地位;而西班牙的統一要到15世紀攻下格瑞那達才算統一;而英格蘭的發展過程無非是幾個親戚打打架然後又重新統一,12—13世紀,金雀花亨利二世通過一系列的法律將司法權收於己手;德意志的王權加強的難度是由於選帝侯制度的掣肘,神羅的建立一方面是羅馬教廷為了控制德意志地區的混亂局面,同時選帝侯制度的設立也是為了限制德意志地區的力量。————1356年,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皇帝為了謀求諸侯對其子繼承王位的承認,在紐倫堡制訂了著名的憲章「金璽詔書」,正式確認大封建諸侯選舉皇帝的合法性。詔書以反對俗世的七宗罪為宗教依據,確立了帝國的七個選帝侯。他們分別是三個教會選帝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和四個世俗選帝侯:薩克森-維滕堡公爵,勃蘭登堡伯爵,萊茵-普法爾茨伯爵,以及波希米亞國王(粘貼自度娘)。選帝侯制度使得權力在各大諸侯諸侯之間輪換,因為其選舉制度之下,皇帝要更多的向各利益集團妥協,著名的紅鬍子—巴巴羅薩與猛獅亨利的鬥爭,同時還要面臨法蘭西王國對帝國的各種擠壓打擊,帝國皇冠可謂是荊棘冠(查理V與弗朗索瓦I的爭鬥,最終查理V被搞到提早退休)。

——————

後面有空再更包括德意志的意識形態


中世紀沒有德國。,故而無法統一。


稅別人老公或者睡別人老婆,都是天大的問題;

中世紀,國家劃得小小的,稅費收的妥妥的,日子就是風平浪靜的;

工業化,國家統得大大的,買賣做得妥妥的,日子才能風平浪靜的。

什麼統一呀、霸業呀……無非就是費效比,你也可以裝逼地安一個CRR的縮寫。


在更早的時候,羅馬帝國已東西並立的末期,日耳曼人就是一個一個分散的族群,與羅馬人維持長期有錢就辦事,沒錢就鬧事的虐戀關係,羅馬人也覺得蠻族缺乏統一的軍事力量,人傻力氣大,經常讓他們作僱傭軍,打擊其他蠻族,雖然事後證明這是羅馬人自己裝逼作死。法蘭克帝國的加洛林王朝時期,查理大帝實現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但並不是建立在民族認同感和宗教統一性上的,比如說強制對森林居民的基督化,強力摧毀住民的泛神信仰,期間比較著名的抵抗者是薩克森地區的維杜金德。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也還沒有形成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明確的國家觀念。教皇是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期間亨利四世,沒記錯的話,想跟教宗過過招,三兩下被懟的沒脾氣低三下四的翻過阿爾卑斯山大雪天跪在卡諾沙堡求原諒。最高領袖住在羅馬,羅馬是拉丁文化區,這就很尷尬了,畢竟神聖羅馬帝國的產生是由於歷史政治歸屬的繼承,所以算是繼承了羅馬帝國的衣缽,中心應該在羅馬,可是主體民族是德意志人,這對整體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是非常不利的。故而政權一盤散沙,經濟缺乏發展動力,以至於落後歐洲同時期民族的發展,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不是帝國"各個地區只有分散的政治力量和大大小小的選帝侯,而他們並不能理解成政治領袖這種地位的人物,只是高階的領主,甚至要履行相應的軍事義務。比如英法科雷西會戰時期,盧森堡的瞎子約翰就在為法國與黑太子愛德華的戰鬥中喪生,要是記憶沒有什麼偏差的話他的兒子就是查理四世,那位黑死病期間默許迫害科隆猶太人的日耳曼國王。如果您說的 在中世紀德國為什麼沒有統一 可以理解為在中世紀時德國為什麼沒有變成霍倫索亨王朝的第二帝國那種規模,我想這一點已經足矣解釋這一問題。至於第二帝國階段,也就是普魯士王國時期,也沒有所有的日耳曼地區都統一進來,比如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王國。

而所有日耳曼地區應該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這種泛日耳曼論調,也一度被威廉二世和納粹黨人利用,並加以宣傳煽動民族主義者的狂熱好戰情緒。

大國崛起 有對於此的相關評價,德意志人悠悠千年囿於內鬥,這也是過往的政治制度和在歷史中逐漸形成的民族性造成的。


如果要說一個關鍵人物的話,那就是霍亨索倫家族的腓特烈二世了。這皇帝如果說這輩子犯過錯誤的話,那就是對德國漠不關心了。他一心一意發展他的西西里王國,可他又留給了德國人多少?說句難聽的,他比20世紀的那兩位德國戰爭狂人更負有罪責。應該說吧,紅鬍子的出現給了德國統一一線生機可是這一生機被爺孫二人打沒了,前一個專心開拓南方,對北方事務關心度愈來愈不如當初平息內戰時代,而後一個一門心思搞西西里,更別提關心德國了。

最後的,是一個羅列:看了這份羅列,你還敢說腓特烈二世對德國統一沒有絲毫影響?

七個大選帝侯(選帝侯就是有權利決定誰當神聖羅馬帝國君主,就像清朝早期的議政王會議,但是選的是符合選帝侯們利益的,而不是像紅鬍子那樣的狠角色)、十幾個大諸侯、200多個小諸侯、上千個獨立的騎士領地(30年戰爭後足有1475個騎士領地)。


題主這個德國應該指的是神羅。

首先,神羅最初是統一的,不過就和中國一樣,如果君主實力強大,那麼諸侯就會聽話,否則就會獨立。實際上德國本身是有機會一統的,即傳說中的大德方案。但是,神羅和法國不太一樣,皇帝更依賴主教而不是官僚,這就導致主教們的世俗權力非常高,這就導致了皇帝和教皇對於主教認命權的爭奪,而諸侯最喜歡的莫過於削弱皇權,因此最終皇帝輸了,最重要的是皇室失去了正統的繼承人,這樣導致新的皇室需要依賴諸侯們的支持才能上位,結果就是皇權的進一步削弱。直到哈布斯堡的上位才終止了皇位的混亂。但是已然太晚了。

其次,德國過於龐大,這讓周圍的國家感到威脅,因此限制德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德國失去了最好的機會。等到其他國家完成了統一,騰出手來,就不會再給德國機會了。

當然了,事實上,30年戰爭,奧地利獲勝依然有可能實現大德方案,但是奧地利那個元帥真不太懂政治,自己把自己逼死了,神羅的天主教貴族們不靠譜的也太多了。


條件不成熟。封建制生命力依然旺盛,「百年戰爭」前歐洲沒有「民族」的觀念產生,民族認同無法形成,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更無從談起。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中世紀 | 西歐 | 德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