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麼對話的?
01-23
用文言文么?還是方言?
這事得分年代。
上古:口語就是「上古漢語」,也就是後世所謂的文言文的藍本。在這個年代裡面,存在方言的差別,一般人也確實用方言,但是在正式場合會使用「雅言」(普通話)。中古:上古漢語演化來的,基本只在書面使用文言文。從這以後,口語和書寫脫節了。不過,也出現了使用口語撰寫的書籍。
近古:近古漢語已經很類似如今的官話。我們熟悉的四大名著就是用白話寫的(或文白夾雜)。在漢語音韻學中,對漢語的發音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即上古漢語(三國之前),中古漢語(晉~宋),近古漢語(元以後)。上古漢語很多學者支持有複輔音,而且各家學者擬音也不盡相同。怎麽說話,大概可以參考先秦著作和漢時代的一些書籍(例如史記之類)。推測上古漢語的語音有先秦的文獻(詩經,楚辭等)和當時的一些辭書。當時的標準語是爾雅代表的一套語音繫統。
中古漢語受到佛經(佛教大概是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梵文拼音文字的影響,對語音大量研究,在南北朝時期出現大量的韻書(相當於現在的字典,字音標註的方式是反切,到後期出現韻圖)。南朝沈約與梁武帝的對話中,也說明那時候已經有聲調的區分(上古漢語中是否有聲調現今仍有爭議)。現代人通過反切和現在各類漢語的對比(官話,晉語,粵語,吳語等)可以推測一套相對可靠的音值來(這個各家的擬音基本相同)。成書於隋(公元600年以後不久)的切韻是當時標準音繫的代表。據考證,在宋時(晚期中古漢語已經出現了輕重唇輔音的分化)(這裡說一下,因為福建一代的語音繫統分化出來的時間較早,所以福建多地幾乎沒有輕唇音)。
中古時期也有言文分離的跡象,即日常對話(古白話)與文章書信(文言文)已有不同。元之後,韻書的中原音韻和洪武正韻已經和切韻音繫所代表的中古漢語有很大不同,而且,那時北京一帶的入聲韻已經有消失的跡象。文章也有白話傾向(一些元曲和小說)。推薦閱讀:
※「我」和「吾」在文言裡有什麼區別?
※有什麼文言文作品看完後令你無法忘卻?
※「石」究竟能不能「轉」?
※「若於路羈絆,但將頭皮示王,王亦售其半價」 這句話怎麼理解?
※古文真的沒有白話文好嗎?這幾千年來我們到底留下來了什麼?幾千年後我們還能留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