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美國我就再也看不上中國姑娘了一到美國我就再也看不上中國姑娘了怎麼看這篇文章?

一到美國我就再也看不上中國姑娘了石康


因為美國姑娘能理解「男人願意為你花錢說明他愛你」不等於「願意為你花錢的男人就是愛你的」

但中國姑娘的邏輯能力不能理解這點,

中國姑娘認為,男人願意為你花錢說明他愛你,所以,願意為你花錢的男人肯定是愛我的。

所以,中國姑娘比較笨,所以,被看不上。


首先 我同意大家反駁這篇文章的所有論點。當我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帶入了很強的個人情感 加上我北京人的火爆個性跟石康很像 所以讀至激動處 容易忽略了對細節的推敲。

但是 這並不是一篇需要科學考量的 面面俱到的論文。作者在他所處的大環境下抒發自己的感情 表達自己的觀點;讀者也根據自己的經歷做出反應。所以 支撐我們各自背離觀點的個別現象 是沒有太大實際意義的。我之所以認同石康 只是因為我所讀到的 是他在用誇張與嘶吼的方式表達他內心深處的感情 看法而已。

一位非常成功有魅力的男性前輩也曾對文章表達出的不全面說法的反對意見。我與他是在一次對外開放的公司party上相識。當時在聚會上的對談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對「工作/事業」以及「女性」的觀點讓我100%認同並且有一種「終於有一個牛人的言論可以實實在在back up我的觀點了」的感覺。他說,「錢夠用就可以了,我留在這裡是因為喜歡這個公司的文化…女孩子在學校里嬌滴滴的可能還受歡迎,但到了工作中 這種—總想依賴你—的感覺就不太討喜了…」 後來 我向一眾好姐妹們都分享了這次對談。我們由衷得有一種 「我們的同齡人過幾年也會成長為一樣優秀」 之感,讓較同齡男生較先成熟的我們感到特別欣慰 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我之所以喜歡這篇文章 比起觀點 我所看到的更是他與我相一致的「恨鐵不成鋼」的心。表面上雖是罵罵咧咧 但內心的憤懣出於希望。作為一個非常傳統的中國女性 我心底里比誰都希望中國的男人們可以更加優秀出挑 這樣才能夠在不委屈自己的情況下 嫁給與我有共同語言 膚色 與成長經歷的好男人。

我喜歡結交有才華的男性朋友,但只會愛上公平看待女性的男人,因為只有懂得人生而平等,才有足夠的智慧與心量欣賞他的伴侶。

所幸 我今天敢於如此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因為身邊有足夠多優秀的中國男人 讓我看到他們非但不會因為自己伴侶的獨立或者直言不諱而有所畏懼 還懂得何謂真正的垂憐—不必憂心表面的囂張跋扈會蒙蔽他們智慧的雙眼。咱們說欣賞獨立 並不是不懂示弱—在更優秀的人面前,哪用費心「示」弱—他看你就是哪哪都需要保護。這種傳說中催生真正愛情的「憐惜感」亦是男女平等的—男人想保護你 你也心疼他。

我最期待的動心瞬間 應該是一個讓我崇拜得五體投地的人 對我說:「Just be yourself!」 這才是該喜歡上的男人嘛。


最初看到這篇文章,我就覺得很高興,終於有文人站出來說中國女孩了,因為這是事實。

美國女人的獨立性比中國女人強得多,在我看來,那些抨擊這篇文章的男性網友,甚是可憐。

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說不要按照中國的傳統來教育女孩子,否則只能教會女孩如何去依賴別人,而不是凡事先靠自己解決。

在中國大家很少看到一個漂亮女孩通自己家的下水道吧,很少看到漂亮女孩干所謂的體力活吧,哪怕是力所能及的?

哈哈,因為這些事不符合中國淑女的標準。所以女孩們為了所謂的更多人喜歡而不會去做這些事了,但是與此同時,中國女孩也就失去了作為一個人的基本要求。

作為一個中國姑娘,我深深感受到這種教育的迂腐和白痴。但這不能全都怪罪中國女孩本身,而是這種迂腐的傳統文化,誰叫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呢,所以有糟粕文化實在是正常不過的。

可能我就是屬於「女漢子」,但是著實不喜歡這個名詞,女生能夠儘力解決自己遇到的所有事情,就被叫為「漢子」,好無語,我還想做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子的好不好。

最後,個人認為,世界的女性發展成美國女性那樣,應該是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中國女孩還需要時間來成長。


作者石康,生於1968年。編劇,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晃晃悠悠》 、 《支離破碎》 、《一塌糊塗》(合稱「青春三部曲」)、 《在一起》 、 《激情與迷茫》 、 《心碎你好》 、 《奮鬥》 (現已拍成電視劇)。

美國對我最直接的衝擊便是對姑娘的趣味,我發現我以前找姑娘完全是中國趣味,在中國,性最實用,當我因種種原因內心焦燥與苦悶,在燈下寫作時聽她撒個嬌就覺生活有點安慰,而她的相貌與身材多是為了引起我的性慾和保護欲。但到了美國,普通人生活變廣闊,安慰沒有用,生活需要自己去創造。

在美國,性占的比重不再那麼病態地多,我希望有個姑娘跟我一起使用工具建房子,而不是只在邊上給我擦汗叫老公,此時,原來的中國趣味紛紛瓦解,這時你才得知,一個幫手是多麼重要,若是她不能與你一起把床墊舉上車頂並捆住,你就只能自己去舉,但你一人很可能真的大風中完不成。

事實上,在美國,你需要一個與在中國完全不同類型的姑娘,她首先是個有獨立硬付生活能力的人,還能與你配合,此刻,愛情顯示出另一種意義。那些平等獨立之類的詞語在美國不再抽象,而是天天都要使用。我見到過比章子怡還漂亮的姑娘也能自己把一個吉普車的大輪子換上。

當生活質量一提升,你才發現在中國很有能力的人可能在美國都需要幫助,因為那種生活質量會把一個人的力量使到盡頭,此時,你可能發現不太像女人的美國式的姑娘才能幫你達成目標,她們與你互為支撐,你很需要與她相互信任與配合,不然就無法達成那質量,也就是說,你無法擁有美式生活。

中國,你得到一個姑娘後很容易換,因為枯燥的生活內容只是圍著錢與性,更年輕更漂亮的具有優勢,你能賺錢,她就不需要別的技能。到了美國,生活一下子展開了,林黛玉即使作為一保姆都會被你無情辭退,對不起,因為她沒有用。而那些自助助人型的女性卻顯示出美——這裡先是需要人,其次才是女人。

當我零下十幾度的寒風中蹲在車頂上,忽然對面拿著說明書使勁看的姑娘說懂得了如何使用捆綁裝置,那一刻她真是可愛得離譜,比在燈影下的床上看到的那個小騷狐狸真是動人好幾倍,當我對某事想不出辦法,而對面的姑娘說「我能」的時候,我是真切地感到無法離開她,無論她長成什麼樣子我都覺得美。

事實上,在美國,你有太多機會產生比中國多十倍的夢想,這些夢想只需要一點:個人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我很喜歡船,卻站在西雅圖遊艇俱樂部門口一籌莫展,即使有錢也不知如何辦,我邊上的姑娘只是看了遊艇俱樂部門口兒的廣告,隨手就打出一個電話,我去碼頭附近轉一轉的功夫,那姑娘說明天就會有船開。

呵呵,對不起,試駕,無需駕照,還不花錢,接著她告訴你一星期後有一個二手船集會,有一千條船隨便挑,價錢從幾千到幾十萬。這時你會感覺與帶她爬上租下的遊艇,逛逛某個國內的小湖真是不一樣,因你接著便有機會跟她討論一種可能性:能不能連房也不租,只一年花三百租個碼頭,乾脆買條船過一年船上生活。

你若是玩登山,那麼維繫你生命的保險繩可能就由她釘入岩石,此時,你希望她是林妹妹還是釵妹妹?你多半會覺得這兩位都不把穩——到了這個份兒上,我不得不明話直說了,中國文化培育出的好姑娘全是為床上和室內準備的,她們好處在於,有了她們,你窩囊地回家後覺得有點小安慰,這就是中國人的生活質量。

中國好女人超厚道且自我壓抑,我至今沒聽見過一個中國女像麥當娜那樣談論男人,我見過不少女強人,特別是南方女,一般嘴上不說男人壞話,但有時會忽然間在語氣里或情緒上透出對男人深深的蔑視,她們喝醉後無法想通為何自己能做好的事情男人卻做不來,她們被男人自私與無能搞得極痛苦,卻邁不出新的一步。

中國出現優秀剩女在我眼裡這是新的一步,不完美但總算是在向前,這現象最早出現在英國三百年前,當然代價是失去家庭生活,但若那家庭生活帶不來樂趣而多是痛苦,那麼這些中國女的擇抉仍明智,我以為中國仍在為古代生活批量生產男人,少建設性、好鬥、狹獈還特愛裝全能,早都過時了自己還不信。

我以為在當代,論優秀,中國女人勝中國男沒有什麼疑問,因為關起門來這事兒怎麼也說不準,可往外看一眼便知,發達國家的外國男還娶了一些中國女,但發達國家的外國女有幾個肯嫁中國男?我覺得用這些刁鑽女人的品味檢驗中國男的實力較客觀,因嫁人對誰都涉及一生的幸福,沒有人會在上面開玩笑。

我以為檢驗中國的崛起用GDP太不客觀,不如去對比統計一下與發達國家的婚姻進出口情況更直觀,我覺得中國男人若是有一天變優秀,那麼皮特就有機會嫉妒拿下茱莉的中國男,我看若是薩科齊的女人甩了薩科齊與李澤楷傳緋聞,哪怕最終是生下三孩子再分手也能顯出中國男人的性價值,哪怕是靈光一閃。

公眾號"這就是美國" : okthisusa


是國內的「不太像女人的美國式的姑娘」看不上他,好伐

這種「枯燥的生活內容只是圍著錢與性」的男人,只有「奔著錢與性」去的女人才會往上撲,好伐


一到美國我就看不上中國男人了,誰都別覺得誰高貴。


希望中國男人能慢慢轉換成這樣的思維,不然我等女漢子到哪裡去找對象


說的好像誰看得上他一樣。我一個人過了二十六年,小學之後基本在外求學。我沒感覺我一個人活不下去,我也不需要誰幫我換輪胎。


有些話只適合說不適合做,有些話只適合做不適合說。我原來喜歡過一個美國姑娘,但我只會說我喜歡她一個,而不是因為她的國籍膚色或是別的什麼 。世界這麼大,有那麼多美麗的人美麗的事,但並不是每一樣你都可以得到。


推薦閱讀:

什麼是知性美,女性怎樣能夠做到知性美?

TAG:作家 | 知性 | 石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