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書的譯本寧可出新譯本也不去重印老譯本?
01-23
一本書如果B出版商發行了新譯本,說明這本書經過B出版商調研是有出版市場需求的,那這個需求,作為老譯本的A出版商為什麼沒有發現呢?特別是當老譯本口碑還不錯的時候,讀者反饋聯繫的可是A出版商呀。
以《影響力》([美] 羅伯特·B. 西奧迪尼)這本書為例,最初的國內譯本出版社為「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影響力 (豆瓣)),豆瓣評論也很給力,但是2006年的時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又出了一個新譯本:影響力 (豆瓣),看過此版本的讀者網路一片聲討聲。又如《編碼:隱匿在計算機軟硬體背後的語言》(2010年編碼 (豆瓣))這本書翻譯的也很不錯了,但其實早在2000年這本書就有了一個很精彩的譯本了:編碼的奧秘 (豆瓣),「既生瑜何生亮」,這不是奢侈的浪費嗎?為什麼老出版社不考慮這些絕版書的重新包裝上市而把出版機會給了B出版社呢?
有以下兩種情況。
1.第一個引進版權的出版社與外方簽訂的合同有期限限制,在合同到期前沒有續簽合同。而正因為該書有較好的市場需求,另一家出版社與外方重新簽訂了大陸地區獨家出版發行權,這時前面的出版社就無權出版其譯本了。那麼,即使譯的再好,需求再大,也不能加印。
2.同一本書(尤其是教材)隨著圖書的修訂有不同的版本,而出版社在引進版權時引進的只是其中的某一個版本,而另一家出版社引進的是另一個版本,那麼這兩個版本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其中影響力一書就屬於這種情況。問題和問題說明不完全匹配。僅根據我的理解答。
先回答問題:為什麼很多書的譯本寧可出新譯本也不去重印老譯本?
老譯本不可用。@藍冰 只說明了由於中文簡體授權轉移,之前的出版社無權再出版老譯本;但沒有說明,為什麼後來獲得授權的出版社不能出版老譯本。因為在中國出版社,譯文是作為『譯者勞動力』被出版社買斷的,譯文的版權歸出版社所有,並不歸譯者所有。即,老譯本的版權歸之前的出版社所有。版權歸譯者有什麼好處呢?即,後來獲得授權的出版社也可向老譯本的譯者購買譯文使用權,出版老譯本。再回答問題說明中的問題:一本書如果B出版商發行了新譯本,說明這本書經過B出版商調研是有出版市場需求的,那這個需求,作為老譯本的A出版商為什麼沒有發現呢?XX出版社怎麼沒有發現韓寒呢?怎麼沒有發現袁騰飛呢?怎麼沒有發現南派三叔呢?眼拙。至於問題中提到的《影響力》,原因就是以上我所說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沒有挖掘出這本書的潛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這本書的策劃方是湛廬文化)看到了於是就購買了版權。加之它沒有老譯本的版權,只能重新翻譯。其實目前市面上的譯本已經是萬卷的版本了:影響力 (豆瓣) 這裡面還有些花絮,不過就不在這裡說了。
推薦閱讀:
※都說中國的書便宜,有橫向對比沒有?
※Chrome 瀏覽網頁時最好的翻譯工具是什麼?
※大家都是如何判斷書的真偽呢,印刷質量高的盜版書真心不好辨別?
※如何區分正版書和翻版書?
※這本名叫《天漫·輕小說》的雜誌是如何慘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