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攔截技術難度在哪?我國現在這方面技術如何?


昨晚又玩了一把,結果未知,視頻一大把,中段反導。

難點太多了:

早期預警(衛星預警、地面雷達預警),實實實實實實實...時跟蹤(導彈幾十馬赫),反導導彈本身(高機動性、高速度)、反-反-反導(人家也要破防啊,多彈頭啊機動啊誘餌什麼的)、攔截(這哪是棒球打棒球啊,按大小算應該是運動場上的一粒沙打另一粒沙)


同意王力的意見。彈道導彈的攔截各個角落都是難點。大學時從圖書館翻出過一本美國人寫的書,很早的了,好像是80年代出的,作者比較詳細的分析了彈道導彈各個發射階段的攔截難點,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攔截彈道導彈根本沒門。不過看來這位作者低估了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和大國尋求不對稱戰力的決心。

我們的技術如何這個問題不會有人給你說清楚滴……絕大部分人不知道(包括我),小部分知道的人不會說……不過從公開的資料來看我們的技術水平是很高的。07年1月11日完成了反衛星,08年1月11日完成了中段反導(還有11年1月11日J20首飛,並稱111攻勢),現在世界上反導玩得最好的也就是中美兩國了。

另外,江湖傳說07年中國完成反衛星試驗後,美國針鋒相對也要打個給中國看看,但是攔截彈卻錯過了衛星,在這個千鈞一髮事關國臉的時刻,美國及時引爆了衛星,並稱擊中衛星燃料箱擊毀衛星……


談導彈攔截不談是什麼導彈,題主純屬耍流氓。

導彈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是一類武器的統稱,共同特點是可以制導(否則就是火箭彈了)、自身具備動力(不燃就叫炮彈了)、有殺傷力(噗~廢話)。

尺寸大小不等,小的比如肩扛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可以是單人發射,大的比如中國的東風41重量60多噸。

按用途分,防空的叫防空導彈,打擊裝甲目標的叫反坦克導彈,打擊水面艦艇的叫反艦導彈,打擊潛艇的叫反潛導彈,戰鬥機打擊空中目標的叫空空導彈,打擊雷達的稱之為反輻射導彈,等等。

按發射載體分可以分為陸基、海基、空基。比如陸基防空導彈、陸基反艦導彈。

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是按不同運動方式來區分的。

巡航導彈是在大氣層內運動,比如美國的戰斧,由軍艦發射後在幾十米到幾百米的高度飛行至目標區域,識別目標後進行攻擊,導彈飛行途中可以改變攻擊目標,可以機動已防禦敵軍防空火力,可以預設飛行路線。

彈道導彈一般由陸基、潛基發射,發射後導彈被送入大氣層外固定軌道,在大氣層外固定軌道飛行至目標地點後再返回大氣層,末端靠重力可加速到10馬赫。

好像發射衛星的火箭啊?

對!和火箭一樣一樣的,彈頭換成衛星就是火箭,火箭的返回式衛星換成彈頭就是導彈。

當然,這只是一個基本原理,實際情況差別很大。

用以打擊戰略目標的導彈稱之為戰略導彈,通常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比如攻擊軍事基地、政治中心等戰略目標,一大特點是射程極大,動輒上萬公里。用以打擊戰術目標的導彈稱之為戰術導彈,用以打擊敵軍縱深範圍內的機場、橋樑、鐵路樞紐、雷達站、指揮所等。簡單理解,攻擊戰略目標的是戰略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攻擊戰術目標的是戰術導彈。

通常說的導彈攔截其實也有不同意思,普通人聽說過「導彈攔截系統」是美國的NMD,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這是一種攔截彈道導彈的防禦系統。最早、也是美國進行試驗名氣最大、最廣為大眾所知的是其中段攔截,也就是在彈道導彈還未重新進入大氣層前發射導彈將其擊毀。

為什麼選擇中段?

發射在敵國境內,不好打,末段導彈已進入大氣層,速度很快,速度越快攔截速度也就越大,所以相對來說中段最簡單。

但是具備中段攔截技術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到目前為止,技術比較可靠到的也只有美國、中國而已。

當然,現在的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已經很龐大了,包括在機載激光、海基的中段反導等等。

相應的反制措施也有,比如更快的軌道飛行速度、多彈頭技術(也就是一顆導彈多顆彈頭)、變軌技術等等。

當年張召忠教授說「霧霾可以防禦美國的反導系統」被很多人笑話,成了噴子嘴裡的笑料,其實是有道理的,美國的激光反導是在波音747-400F型飛機機身上加了一個激光發射器,用激光擊毀發射階段的導彈,而激光在會被空氣中的小顆粒等懸浮物消耗掉,所以空基激光的射程只有幾百公里(印象中),而霧霾一是增加導彈發射的隱蔽性,二是使激光武器的作用距離縮短。

軍事上用的最多的導彈防禦還是針對巡航導彈的。

軍艦可以用防空彈道防禦反艦導彈,比如美國的標準系列、中國的HHQ(海紅旗)系列,進程除了導彈還可以用射速極高的機炮通過硬殺傷的方式擊毀導彈,比如美國的密集陣、中國的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1130近防炮的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一萬發。

陸基防空武器和軍艦類似,也是通過雷達發現目標後引導防空導彈或高炮攻擊,比如大名鼎鼎的愛國者系列防空導彈和在土耳其防空系統競標中大放異彩的中國的紅旗9。

防禦反坦克導彈目前最成熟、使用範圍最廣的方法是朝導彈來襲方向打出一片具有紅外遮蔽效果的煙幕,同時快速離開原地,以起到防禦目的。目前各國也發展了不同種類的硬殺傷主動防護系統,發射殺傷性彈藥摧毀來襲目標,包括反坦克導彈、火箭彈等。


攔截巡航導彈相對簡單,難的是攔截彈道導彈,尤其是現代可實現有能力在太空變軌和再入大氣層變軌的彈頭,所以當初老美的星球大戰計劃的主要能力是通過部署在太空的激光武器、粒子武器、電磁炮等概念武器實現早期發現,在導彈飛出大氣層前實施攔截實現的,可以看出來攔截導彈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即使現在美國人搞的TMD和NMD也僅僅是一種反威懾的高姿態啦。實際效果,誰也不敢說好,哈哈。


導彈攔截技術,形象一點比喻就是在棒球場里擊出一個棒球打中另一個棒球。導彈攔截主要是指對彈道導彈的攔截。海灣戰爭中愛國者對飛毛腿的攔截曾經顯赫一時,結果根據現在解密的資料,成功的次數寥寥無幾。目前,技術難度有:1,對目標導彈的發現與跟蹤,越發現得早準備時間越充分,跟蹤的越準確,就越容易解算出彈道;2,高性能計算機,能根據跟蹤雷達的反饋計算出目標彈道並計算出最優的攔截點,並且不少於兩個,一般要有三個,以防止第一次攔截失敗。以前的彈道導彈都沒有機動變軌和誘餌彈頭的,還比較容易計算彈道。現在的可以機動變軌,更有挑戰性了。3,就是攔截彈了,前幾年比較火的美國的大氣層外動能攔截彈,最近也不那麼積極了,因為在外層空間要機動靠近一個十多倍音速飛行中的彈頭的軌道,可是很有挑戰性的。大氣層內攔截,一般就是現有的防空導彈的反導改進型,比如標準3什麼的。


導彈攔截要看是在哪一段進行攔截,類似愛國者的那種叫末段攔截,這是比較容易實現的,而難的是中段攔截,暨敵方彈道導彈飛行中段將其攔截,也就是大氣層外攔截。此時的導彈速度極快和高度在最高處,有的導彈在這個時刻還可以進行樣條機動變軌,這就加大了攔截難度。我國目前已成功進行了中段攔截試驗。應該說在此技術上不輸於美俄。


估計就是有技術儲備。即使是美國也只能攔截朝鮮伊朗這樣的少量低水平導彈,你要攔截美國的幾百枚三叉戟民兵那根本不可能。


雷達探測和末端機動能力,大過載下複合推力


首先得精確跟蹤目標。其次,在攔截過程中,快速實施大量數據計算和傳輸,響應,中制導得足夠精確地把攔截器送到預測命中點。最後,攔截器足夠牛,能夠撞上目標。


07反衛 08 中段反導 實際上技術並不過硬 失敗的飛行試驗還很多 有的甚至發動機試車就失敗了 巨浪1成功之前失敗多次 不過成功後一樣讓我國成為具有潛射帶核彈頭的國家之一~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美國首次攔截洲際彈道導彈試驗取得成功?
中國如果向美國發射核導彈,為什麼不能向北面發射穿過北冰洋攻擊美國,從而避開薩德的方向?
如果96年台海危機爆發戰爭,戰爭結果會如何,對中國及國際局勢有何影響,對中國普通人有什麼影響?
如果所有和中國陸地接壤的國家同時進攻中國,我們能堅持多久?
如何看待為軍人擦汗?

TAG:軍事 | 導彈 | 導彈攔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