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書,是出自什麼樣的動機?這些書告訴了你什麼?

是全面的想理解世界,還是是想從小說中尋找刺激?還是作為現實的逃避?或者功利的應付考試?


很久之前看過一本書叫《第二世界》,是講小說技法的。裡面的這個說法記憶猶新:人自己的世界是第一世界,小說展開的是第二世界。人的第一世界是有限的,第二世界可以是無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閱讀是一種對生命體驗的擴充,是一種對生活的填充。其實並沒有動機和目的,是一種剛性需求,如是。


我看書,是因為我喜歡看書。唔,就這麼簡單。


目的是防止被忽悠。知識本身不重要,獲得知識的方法以及對知識的評價很重要。還有就是看書是為了實踐書中的內容。


這就和上床和女人做愛一樣,我為之瘋狂,卻沒什麼好驕傲的


求知慾是人的天性,就跟海里的魚對光線的追求一樣。

而書籍是知識的最好的載體。

不過關於讀書,叔本華有兩句名言,我一直銘記著:

1,: 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猶如兒童啟蒙習字時,用筆按照教師以鉛筆所寫的筆畫依樣畫葫蘆一般。我們的思想活動在讀書時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們暫不自行思索而拿書來讀時,會覺得很輕鬆,然而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所以,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藉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此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

2: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適成反比。讀書多,他的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塗抹的黑板一樣。

對於我來說,讀書更多的意義是在啟發自己的思考。


獲得新知的快感!這種感覺某種程度上和獲得大筆金錢數錢時的心情非常像!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趙恆


不同階段的動機也都不一樣,簡單說,人生每個階段都不要不同的朋友。而書就是良師益友。


大三是個分界線

之前功利比較多 尤其是高中之前 眼裡只有中考或者高考

大三以後 開始為了興趣而讀書 因為發現計算機的世界還是很有意思的

表現就是把揣摩老師出題思路(高考遺留習慣)和費盡心思的套題(大學拿分捷徑-。-)的時間

用在了理解一些基礎的知識點上了 要弄就弄透徹 多做實驗 多質疑

雖然分數有時候不是那麼令人滿意 但是每一步走的很踏實 感覺很好

讀研之後 認識到無論是專業內還是專業外都有廣闊的世界

現在讀書 主要還是興趣前提下的知識獲取吧

這部分知識則可能和職業或者理想中的事業掛鉤 更加的現實了

當然 還會有一些調劑生活的愛好讀書在裡面


喜歡。有快感。


豐富自己的思想的高度、靈魂的深度、視野的寬度、目光的長度。 或者純粹興趣 ,無功利而言,隨心


在初中之前,純粹是為了考試,但是上了初中之後,開始接觸到了除了課本之外的書,就開始不認真讀書(上學)了,開始看自己喜歡的。

讀書的目的,主要看書是什麼類型的,如果是小說,我享受融入故事的過程,還有一些就是涉及自己專業的,主要是為了知識,剩下的書,基本上是放鬆心情的方法


大部分書就是純喜歡啊 有時候也會從書中看看別人是怎麼解決問題的


有功利性被動性的,有真心主動想學知識的,有想看書中另一個世界的


25歲之前是吸收力最強的時候,或囫圇吞棗或穩紮穩打地讀了不少。之後「閒書」便退居二線,以專業書為主。現在難得讀書,大部分時候,為尋心靈救贖。


純粹為了遮醜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