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
晚上吃薑賽砒霜 中醫理論中,可以用陰陽理論解釋,人體的自然生理狀態是早上起來陰氣內斂陽氣外發所以人會睡醒,晚上睡覺相反陽氣內斂才能睡著。姜本身就是陽性的食物或著說是中藥,其它藥效不提,僅僅陽性或者說是辛,溫熱來講,效果就是助陽的。早上吃了能夠提神,對身體有好處,晚上則影響睡眠,如果陰虛的人吃了還會加重自汗盜汗,更加影響健康。
所以對於姜的服用時間,誇張點就有了「早上吃薑賽參湯,晚上吃薑賽砒霜」這種說法。 古人云:「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早上吃薑有益,晚上吃薑有害)。」 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髮油,姜辣素,樹脂及澱粉等。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早上吃一點姜,對健康有利. 但晚上吃,因為姜本來屬熱,會讓人上火,勞命傷身,所以不宜吃。 生薑,它含揮髮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蔔下床姜"一說,說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別是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看來,秋天不食或少食生薑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這是很有道理的
老夫吃了幾十年的姜,有姜就能下飯,百無禁忌,你們那幫中醫老神仙敢不敢出來單挑一下?
民間諺語誇大片面的太多,不能當作中醫學問。
想起那句經典話語:任何不談計量說毒性都是耍流氓!
是的,本人親身經歷。讀書的時候,買了一包薑片糖,晚上上完晚自習就吃,就這樣沒事就晚上吃,有一天,突然發現脖子皮膚過敏,皮膚紅紅的,癢得不行。去大醫院看醫生就說是過敏,塗藥治療沒用。後來看了中醫說,說了一句,你血熱,後來吃了中藥就好了。以後不敢晚上吃薑糖了··
那些說諺語不科學的,是因為沒經歷過。而且有一個從量變到達質變的過程(哪有吃一次就會有效果,又不是神葯)。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把傳說中的飲食禁忌搭配吃一遍,天天吃,看看你是不是金剛不敗之身,哈哈你們。。晚上蒸魚吃過嗎。。。?放姜不、、、?
20天時的照片和你(雲夢澤)完全一樣的親身經歷,也是買了一包薑片糖,小孩嫌辣,不吃。我也不管白天還是晚上,想起來就吃一大口,大片的,至少有五六片。差不多一個星期左右,一天早上起來,下顎左邊裡面感覺脹痛,接下來兩三天,左半個下巴和半個脖子都開始疼了,然後下顎左邊脹痛的部位起了一個大火癤子,呈圓錐狀,底部直徑達2cm,從里往外流膿,我又吃消炎藥,去火藥,又抹藥膏。20多天才消腫止痛,一個月才完全好。不相信中醫的,自己可以隨便找一種材料去試一試。一定要有量,有量變才有質變。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晚上吃生薑等於吃砒霜? 醫生:完全不靠譜 」 )的觀點。
晚上吃薑,要看個人的體質——寒性體質除了早上吃薑最好之外,白天包括下午也可以吃,起到加強驅寒的作用,如果一定要晚上吃,適量使用,但總體來說早上吃薑效果是最好的,如果中醫醫生給你開方子,也可能裡面會有乾薑的,早晚各服用一次,那晚上不是也一樣要服用的嗎?注意這是對寒性體質的人而言;
熱性體質的人,不適合吃薑,會加重本就失衡的體徵狀態,如果一定要吃也不宜單獨使用,肯定是有配伍的,但這個做法也是沒有必要了,因為沒必要一定要用姜。而熱性體質的人晚上就更不宜用姜了。
劑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人而異吧,我們從小在沿海長大,每天晚上一碗魚湯,姜多到會辣的,也沒見有什麼事。還是要看個人體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