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姓名翻譯問題?

馬克思與恩格斯,同樣是si字結尾的名字,為什麼一個被翻譯成思考的「思」,一個被翻譯成斯人的「斯」呢?


Marx 這個名字根據譯音表,馬和克都是對的,不過按照現在的譯音表,確實應該是「馬爾克斯」。

Engels 應該是「恩格爾斯」。除了略去了可有可無的「爾」其他的都是對的。

考慮到那個年代大家還不是很習慣這麼洋氣的外文名,也沒有一個(其實是多個)像今天這樣的規範而基本可逆推的譯音表,所以省略成「馬克思」、「恩格斯」也是可以理解的。

樓上所說的 Αριστοτελη? 按照今天的譯音表確實應該譯作「阿里斯托泰利斯」或者「阿里斯托泰利」(考慮到大家都願意譯賓格的怪異風氣?),然而由於希臘語的送氣與不送氣的問題(我也一直沒搞清楚),其實聽上去像「士」或像「多」、像「德」也是可能的,再加上亞里士多德是古代人,要考慮古希臘語的發音之類的。所以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然後就這麼約定俗成地用下來了也沒事兒。

以及很多希臘、拉丁名字會省去最後一兩個音節,比如 Augustus 很多時候大家都以作約定俗成的「奧古斯都」或者甚至「奧古斯特」(上文說了,貌似是譯賓格的怪異風氣?),而非「奧古斯圖斯」。而糖山馬克的女兒的名字在今天就應該譯作「奧格斯特」了因為這裡的「August」是英語了。

最後 Max 和 Marx 還是不一樣的。


「克」在中文裡,有「能夠、擅長」之意。「克思」,即「擅長思考」,是屬於刻意的美譯。同樣美譯的人名還有很多。比如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英語發音其實是「阿瑞斯特托」,譯成亞里士多德,既是「士」且「多德」,看起來就是很厲害的學者名字,比阿瑞斯特托這麼赳赳武夫的名字自然好得多。

至於為什麼「馬克思」這個並不符合慣例的譯名,會成為主流。則與20世紀早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特殊地位有關。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如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都是頗具影響力的公知,在北洋體系下話語權甚大。後來逐鹿中原的國共兩家,共產黨自不必說,國民黨上層其實也並不真正反感馬克思主義。

比如孫中山就聲稱共產主義即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蔣介石雖然反共,但主要是基於民族主義立場,對蘇俄試圖把控革命解釋權不滿,後來對馬克思主義的抨擊,更多的是出於立場需要。校長一生信奉的世界觀,從社會觀念到組織技術,一半來自中國傳統,一半來自馬克思,反倒是對自由主義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始終停留在入門邊緣,理論水平甚差。

在這種背景下,馬克思這種並不準確的美譯,漸漸就成為主流了。

49年以後,馬克思逐漸被神聖化,成為專有名詞。翻譯界也漸漸講求譯名的中立性。馬克斯韋伯、瘋狂的麥克斯,都是有意識地迴避了馬克思的譯法。遊戲馬克思佩恩倒是沒有迴避馬克思的譯法,那是因為馬克思佩恩的遊戲被中國人接觸,是在盜版時代,根本就沒有官方標準譯名,而marx這個名字,中學英語課本里就有,民間翻譯自然會翻譯成熟悉的馬克思了。

至於恩格斯(Engels),就基本是常態翻譯。比利時球員比約恩·恩格斯,南非模特加比埃拉·恩格斯,德國歌手莎拉·恩格斯,都沒有刻意迴避恩格斯的譯法。

大概是因為世界上並沒有一種意識形態叫恩格斯主義吧。


或許為了突出老馬思想的獨特與強大。Max英文和德文,都譯為麥克斯,有一位卻譯為馬克斯·韋伯,或許與馬克思譯名同理。


馬克思只是為了與韋伯做區分而已……

恩格斯沒有這個必要


推薦閱讀:

如果中國政治教科書里取消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內容,你會站出來反對么?
為什麼機器人不創造剩餘價值?
馬克思如果做生意的話會不會成世界首富?
馬克思是一個很懶很沒有節操的人么?
馬克思是第一個提出種族滅絕理論的人嗎?

TAG:姓名 | 翻譯 | 卡爾·馬克思KarlMarx | 腦洞網路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