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的商務總監/BD總監職能中,如何理解戰略合作與渠道流量的關係?

職位的定位是BD部門的負責人,下屬兩個團隊,一個戰略合作,一個渠道流量。但是我不很理解,這兩個如何區分呢?因為我覺得很多戰略合作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加流量啊。。。另外,是否請高手指點,戰略合作大概有幾種形式嗎?謝謝!


給你舉個栗子:

現在的APP推廣渠道基本上已經非常固話、定型了,比如做App Store、做SEM、做 Ad-Network,這些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渠道流量了。

不過還是有一些大腿可以抱的,比如美麗說、藝龍搞的定微信,這個就算戰略合作了;

比如滴滴如果搞得定北京計程車的N大公司,那就是戰略合作了;

比如某外賣APP搞的定百盛、百勝集團,那就是戰略合作了;

比如愛奇藝搞定了米未傳媒,如果優酷再把米未傳媒挖角了;

這個戰略合作有時帶來的是流量,有時帶來的是曝光,有的時候帶來的是江湖地位,有的時候地阿萊的是獨家內容。


這可就說來話長了,首先昂,BD絕對是全公司最苦逼的,背著量化了不能量化的指標,現在有一些比較優秀的網站的在做這方面,上面都有各家企業在發布要找什麼樣子的合作,也有聯繫方式,你可以到那上面試試去……

BD沃客這個網站我用過,還湊合,你可以試一下,我也在上面試了發了一些合作,有人找我。

我們公司就在用,在上面找一些客戶,裡面有個BD加油站,裡面有很多案例,你可以參考一下。

參考資料:BD拓展商務合作交流平台


戰略合作涵蓋流量,私以為這是BD的較高境界,首先合作方而言,戰略合作方至少不能比你弱,比你強最好,你可以獲取的他的強勢資源,如品牌影響,推廣資源,海量優質用戶人群,如果一個比較好的跨界品牌合作案例誕生了,能夠迅速提升你方的品牌口碑,用戶關注度,以及流量,這是一般流量合作方所達不到的,一個是戰略層面(品牌層面)一個是流量,一個好的快捷品牌能夠當N多個小的品牌換量。

以上,一家之言,謝謝


其實很好理解,根據上述描述,貴公司的戰略合作跟渠道流量最終達到的目的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是走的路線不一樣。

戰略合作:更多的是通過資源的置換來獲取品牌背書,擴大影響力從而提升流量進行轉化。(總結來說:獲取流量的方式間接性)

渠道流量:更多的是通過付出極低的成本來獲取到更有價值的用戶。更加針對性的獲取流量並且進行轉化,這裡就會牽扯到ROI了。(總結來說:獲取流量方式直接性)

兩者面對的合作方也不同,前者更多是品牌方,後者更多是渠道方。


做為一個老牌BD平台和合群的員工,談談我的想法:

渠道流量BD,顧名思義,就是給自己平台引流的,什麼是渠道,就是有穩定的流量來源,比如平台與平台之間互相換量、互相引流,和CPA、CPS合作等等,這類合作屬於常規合作,平時次數比較多,決定層的層級不用特別高,一般經理級別就能夠決定

戰略合作BD,涉及到品牌與品牌整體合作了,一般決定層級會比較高,甚至到老闆才能決定,戰略合作一般能給公司帶來大量穩定的流量或者品牌的曝光量或者市場佔有率或者核心資源的佔有

舉幾個戰略合作的例子:

1、網易和農夫山泉最新的合作,將UGC的歌曲評論印在瓶身上,同時利用AR技術,創造出新的消費體驗。

2、彪馬聯手寶馬mini,雙方簽訂合作市場推廣協議,彪馬專門設計出一款黑色的駕駛用鞋Mini運動二分鞋等等

這都算是戰略合作了

簡單一句話:重大的、影響力大的屬於戰略合作,為自己平台引流就屬於渠道流量合作,至於怎麼算重大的合作,每家公司不同標準也是不同的,需要自己公司把握

具體推薦你看一下這篇文章:

從大品牌案例分析如何異業合作_企合邦異業合作

希望能幫到你


推薦閱讀:

基於物品和基於用戶的協作型過濾推薦演算法分別有何優劣?能否具體舉例一下國內互聯網在這方面的應用場景?
怎麼評價網易失效網頁尋人計劃這個創意?
現在還有人用自動鉛筆嗎?你用它來做什麼呢?為什麼用它呢?
傳統法律服務市場被互聯網顛覆和創新的機會大嗎?
為什麼現在的視頻直播變得非常火熱?這種模式興起的原因是什麼?

TAG:互聯網 | 商務拓展BD | 戰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