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現金激勵孩子是否有效?有沒有副作用?

有不有效不說 總之不是個好方法。

如果你只是想培養一個讀書機器(只有成績好就行了的人),而非一個優秀的人的話。那請隨意。

雖然「讀書」本就帶有功利性,但你這麼做,就完完全全把讀書功利化了。

聽過這麼個故事,內容記不清了:

大意就是,在牲畜身上綁一個竹竿,竹竿上吊著食物,食物垂在牲畜的前方。這樣牲畜就會不斷地往前走,為人類犁地(?)還是推磨(?)

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是什麼?思想,不是嗎?

動物需要引誘,需要驅使。你的孩子呢?他沒有思想么來促使他自己前進么?

如果沒有,那就是你父母教育的過失。

一個優秀的人,註定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抱負,自己的上進心促使他前進的。


我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畢業的,就是那個狀元最多的學院,反正沒聽說周圍有誰是因為物質獎勵成績提高的…


相對而言,我更喜歡讚美的方式,由衷的讚美很有可能讓一個孩子事業有成。

比如說當語文老師讚美一個學生作文寫得好,他很有可能會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今後有極大的可能成為一個作家。

比如當美術老師誇讚一個孩子畫畫畫得好,他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畫家,至少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是極有可能的。

再比如當音樂老師誇讚一個學生有音樂天賦的時候,他很有可能成為音樂家。

中國式的教育,從來都是抓總成績,不管興趣特長。

就像老師經常提到的「木桶」理論,一個木桶的裝水量,往往決定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但是,決定一個人成就的高低,往往卻取決於一個人最長的那一塊。

我高中的時候,就領過所謂的獎學金,兩次一千,一次五百。

說實話,當時還挺高興,覺得終於有一大筆零花錢了,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說,一千塊確實不少。

不過錢最終還是交給了父母。

現金獎勵的作用,其實不是很大,真的沒多大作用,相信我。


小時候我最開心的事情是,考試考的話,爸爸媽媽帶我去吃飯,去遊樂場。而不是,爸爸媽媽給我錢,我自己去吃飯,去遊樂場。

有時候更需要的是陪伴,是父母的誇讚,比鈔票好用,


簡單來說,現金不是獎勵。

你上班拿工資是獎勵么?不是。

這就是為啥現金獎勵作用不好的關係,因為開頭就錯了。


任何方式的激勵都是一種交換,這在某些方面是有害的,例如受教育這件事。

或者發自內心喜歡學習,或者知道現實必須學習。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讓孩子擁有更多自由時間顯然比更多的錢有吸引力。畢竟考慮到年齡,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自主消費的範圍很有限。


@高太爺 看到高太爺的答案,延伸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推論。因為篇幅太長,故而用答案的方式。結論看最後。

合理化歸因是指,我們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合理的解釋,這是每個人的本能。如果某個行為有過度合理的理由,通常會帶來隱性的代價。

案例1:

一群孩子經常在獨居老人門前玩耍,但獨居老人非常討厭孩子的喧鬧聲,於是,他對孩子們說:我非常喜歡你們的笑聲,如果明天還來,我給你們1美元。第二天下午,孩子們玩的非常高興,且比以前更加活躍、放肆,這位老人給了他們錢,並許諾他們下次來還有報酬,第三天老人只給了孩子50美分,第四天時,孩子們僅僅得到25美分,老人解釋說,他的錢已經不夠了,並央求孩子:我非常喜歡你們的笑聲,你們明天能以10美分的價格來玩嗎?孩子們遺憾地告訴老人,他們不會再來了,這樣得不償失,因為在他房子前玩一下午才只有10美分!!

由上進行了,案例1的解析。

一提及這方面,無可厚非要討論,內在興趣和堅持的話題。由此展開,案例1中的小孩,產生了在老人門口「玩耍行為」。老人又通過「給金錢這個行為」,給了小孩一個「過度的理由」。行為的循環過程,使小孩的內在興趣由「喜歡玩耍「轉變為了「金錢的需求」,並加深了這種意識。當」金錢的需求「減少後,內在興趣降低,便不再產生」玩耍行為「。老人由此達到目的。

疑問:「喜歡玩耍」「金錢的需求」是內在興趣,讓人產生愉悅的心情。為什麼小孩不再在老人門口繼續玩耍吧?老人並沒有阻止,給與少量報酬。與初始值相比,應是提升愉悅度的。

如,此時有人提醒。

「你喜歡玩嗎?」「喜歡!」

「喜歡錢嗎?」「喜歡」

「那為什麼不繼續在這裡玩呢?沒人阻止你,會給少量的錢,即使不給錢,你不是喜歡玩耍嘛,也沒什麼吧?」

經此提醒,還會有小孩繼續在此玩耍嗎?小孩會轉變思維,決定嗎?

老人如使了一個幻術,小孩在幻術中能否自行破解,並破解後是否會影響其後判斷和決定。這已經不是小孩的問題了,我們其實會經常遇到這類情況。案例1中,小孩的愉悅閾值不可避免被提高,在知曉情況後,還能降低閾值,及對更高愉悅度的追求嗎?老人的行為,讓小孩在此處的玩耍已沒有興緻,同樣的玩耍也可以在其他處,其實老人的行為已經改變了小孩的決定。在有其他的選擇的情況下,人會選擇心理更舒適的選擇。如果,這個是唯一的選擇或者其他選擇無法提供比它更愉悅,是否會產生,暴力迫使老人繼續維持之前提供的愉悅呢?

打住暫且不表。

案例2:

心理學家費斯廷格設計一個著名實驗,讓學生轉無聊的木頭把手(特意設計的無聊任務),告訴下一個被試,這個實驗過程多麼有趣,實驗會付給學生報酬,但一組學生是20美元,另一組學生僅僅1美元,實驗最後評估學生對實驗的真實興趣。

研究發現,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低報酬組的反饋更好,更多地表達了對實驗的喜好。心理學家解釋:那些僅僅得到1美元的被試,因為外部理由不充分,所以他們會從內部尋找其他的理由解釋他們的行為,即對無聊實驗的興趣。

案例1講了一個,原本對某件事很有興趣,最後怎麼變得沒興緻了的事情。

案例2講了一個,原本對某件事沒有興趣,最後一部分人變得有興趣了,一部分依然覺得很無聊。

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與預料相反,更多的錢並沒有讓人對它感興趣,反而錢少更容易引發興趣。

我在學概率的時候,其中有個環節叫,「好中求好,壞中求好」。兩個例子剛好說明了這個話。

案例1中,金錢的愉悅度>玩耍的愉悅度,於是改變興趣點,事情雙重有趣。爬的高摔得痛,愉悅度降低改變了行為。

案例2中,錢多的一組,金錢的愉悅度>玩耍的愉悅度。興趣點依然是金錢,無聊的事情依然無聊。錢少的一組,金錢的愉悅度&<玩耍的愉悅度。合理化歸因,無聊的事情變得感興趣

案例3

心理學家給兩組孩子看了機器人玩具,對其中一組說:玩玩具是不對的,你要是玩了我會懲罰你;對另一組說:別玩玩具,因為那是不對的。當心理學家離開之後,兩組孩子都基本沒有玩玩具,但是1個禮拜之後,孩子有機會再次接觸玩具,但心理學家不在場,也沒有發出警告,真正的區別顯現出來了,對於第一組孩子,基本都玩了機器人玩具,而第二組孩子仍舊只是少數幾個人玩了機器人。

獎勵和威脅只能起到一時的效果。有時候還會產生逆反心理,變本加厲。

綜上分析:

主觀無聊,不感興趣的事情,是可以通過一些方式行為,讓人產生「合理化歸因」,改變認知。

主觀有趣的事情,可以通過一些方式行為賦予它新的關注點,從而由新的關注點去影響認知行為。

事件A,可以用「合理化歸因」,給它賦值。然後增加變數,通過調節變數,影響最後的結果。

推論:

情況1,小孩子不愛學習。

方法1,丟到強調教育,的落後地區。並且他在其中屬於學習比較好的。

方法2,獎勵金額較大的錢或者其他感興趣的獎勵。

方法3,找到不愛學習的原因。用它喜歡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習的過程,鼓勵誇獎。

大額的金錢,並不會讓ta產生興趣。但可以用ta需要的事物,迫使ta做事。當事情做多了,並且產生一些正面積極的影響,會促使ta產生興趣。這是引誘法,具有短時性,如不能給予持續性需求或ta需求轉移。而期間沒有幫助ta完成對學習的興趣。其後就收效甚微。學習,這類事情言傳身教比較好。

情況2,小孩子愛學習。

學習好,進步了,該不該獎勵?應該,但獎勵的魅力不能大過學習興趣,獎勵最好是某事物的選擇權。獎勵是錦上添花,切勿喧賓奪主。

情況2.1,平時零用錢夠用,物質得到滿足。金錢的魅力&<學習的成就。少量的金錢即可,大量的金錢會產生學習是為了賺錢,目的是賺錢。如果理念是讀書是為了賺錢,這也無口厚非。只是強化這個觀念,當成績不好時,更容易有厭學情緒,而不是迎難而上。

情況2.2,平時零用錢不夠,物質得不到滿足。金錢的魅力&>學習的成就,形成壓力。而其中還更會突出,問題轉移為,家長關心vs學習成就。孩子其他滿足感較低,目的變更為父母的注意力,或是外部對比。勢必降低內在興趣。

其實只要大人言傳身教,足夠關心小孩心理建設,獎勵適度就好。

--------------------------------------------------------------------------------------------------------------------------------------------

以上是看了高太爺的答案後的分析和推論。歡迎指點~~~

制定學習計劃時,

項目:感興趣的事情

環境:降低干擾變數,增加愉悅變數。

進度:分多個小目標,降低難度,提升內在成就感。

獎懲機制:獎勵想要的事物,或者不想要的事物。懲罰相反。

當不能堅持想放棄時,就看看獎勵,再看看懲罰。


短期打雞血可以,長期絕對不適用。

邊際效應遞減,最後成負效應,積重難返,你就該後悔莫及了。

短期的話,你可以為了激勵他,期末考前三,給你獎勵個遊戲機,但是長期來看,這種金錢物質的獎勵絕不能量化,一旦量化,那就很危險了,因為學習的過程激勵會跟金錢物質捆綁,遠沒有講情懷好用


獎學金不是這個意思?

本來六十分萬歲

有錢了 拼一下吧!

咦 一萬的獎 嘖 有吸引力!

卧槽 五萬的校長獎學金 寶寶會拚命的好么!

就是這麼俗氣。。。


現金獎勵能提高孩子學習水平的下限,卻無法提高上限。

在中國,大多數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好好學習以便將來考上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

這樣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純粹的因興趣而學。

對不願學習的孩子來說,學習是極其枯燥無聊的,而他們卻往往願意沉迷在遊戲中,因為遊戲能很快給他們成果反饋。

成果反饋有很多種,金錢、玩具等是物質上的,快樂、滿足等則是精神上的。物質上的成果反饋最終會轉化為精神上的,只是轉化效率小於1。比如媽媽把錢獎勵 給孩子,孩子去買了喜歡的零食,吃了很開心。所以所有的成果反饋最終都體現在一種心理上的愉悅感。

孩子因興趣而學也是因為得到了精神上的成果反饋,當孩子學到新的知識時,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感到很快樂。

現金獎勵則是讓孩子的學習提前變現,給了孩子適度的正向激勵,對成績差,不願學習的孩子效果還是挺明顯的,因為他們不是基礎學習方法上的欠缺,而是因感受不到成果反饋而無聊。對於成績本就不錯的孩子,這就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了。

但現金獎勵的效果是會逐漸變差的,因為隨著現金獎勵次數的增多,轉化效率是會降低的。

比如孩子拿了媽媽的錢去買了最喜歡的玩具,心裡會無比高興,但第二次再得獎勵後肯定沒有第一次那麼開心。而且心理上的愉悅感是要通過對比才能獲得的。比如孩子平時零花錢10元,再獎他10元效果可能不好,但平時零花錢1元,再獎他100元效果會好很多。所以現金獎勵時要斟酌好次數和數額。

其實想要孩子學習變好,只要他能不斷獲得精神上的成果反饋便可,現金獎勵只是一種方式。

比如:

和孩子一起讀書,引導他提出問題,激發他的好奇心並解決問題。

幫他利用書本知識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來獲得滿足感。

引導孩子適當的戀愛觀,多和孩子溝通並告訴他成績好是吸引異性的好方法。


高票答案說啥呢。。

親歷者表示有效,而且並沒有

「當學習的動力不再是內在的興趣,而變成外在的刺激時,他們就不再主動去追求知識,而是只想獲得獎勵。在這個過程里,知識本身失去了美感。一旦獎金停止,他們就失去了學習的動機。」

的現象發生。


內在激勵促成偉大,外在激勵養成貪婪。


現金獎勵有利弊,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至少讓孩子知道錢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做對的事才會得到的


老闆不發工資,小夥伴們能安心工作嗎?

對小朋友來說,吃,喝,耍,鬧這些更加剛需,錢有點複雜,不如哭鬧來的直接高效


沒有效果

雖然從小我媽一直是這麼教育我的,考好了就給錢,我奶有時候也給我點,從小學二年級到初中二年級一直有獎學金,但是我好好學習好像並不是為了錢。每次他們給我錢的時候,我只是覺得,啊,我又有點錢了。又有錢交伙食費了。

沒錯,小時候收到的錢都讓我用來交伙食費了,竟然自己一點也沒存。傻到家。

倒是學校公布獎學金名單的時候特別激動特別開心,看著自己的名字在前兩個,就這麼在黑板上展示n多天,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小學初中的時候好好學習是為了不給我媽丟臉,因為我和我媽在一個學校,雖然我媽從來沒有和我說過要好好學習不給她丟臉。到了高中,就是好好學了這麼久,高中不好好學的話也很丟臉。怕別人說,就那XXX,以前挺好,到高中不行了吧。所以說,我,就是為了面子才好好學習這麼多年。

為啥說沒有效果呢,我到大學就成學渣了。。。


心理學上的陽性強化法

1.要改變的行為應該單一具體,題主說的是提升成績。

2.適當適時地用一些強化手段強化物來對目標行為強化,題主說的是在成績提升的時候或者達到一定標準以上後給予金錢獎勵。

3.強化物和手段隨時間進程應該由物質獎勵逐漸轉變為精神獎勵,固化習慣後,最終可以撤銷強化物。

大致套路是這樣,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水平和孩子的年紀來綜合實施這種陽性強化法。

或者乾脆去諮詢心理諮詢師。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