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現金激勵孩子是否有效?有沒有副作用?

如何看待現金激勵孩子的行為?現金激勵能穩定提高學習成績嗎?是否有副作用?


出現某種行為之後給予適當的獎勵,行為就會傾向於重複出現,這個道理似乎不證自明,社會也普遍使用,現金獎勵孩子做家務(對此研究較多,且與問題類似)就是應用之一,但與直覺相反,研究證實,這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做家務!心理學已經找到這一悖論的根源:合理化歸因。

合理化歸因是指,我們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合理的解釋,這是每個人的本能。當我們認為做某件事情是因為外部的獎勵(威脅),這從實質上就降低了對該事情的內在興趣和堅持,所以,如果某個行為有過度合理的理由,通常會帶來隱性的代價,現金獎勵孩子做家務就是這個原因。有兩個經典的心理學案例:

案例1:

一群孩子經常在獨居老人門前玩耍,但獨居老人非常討厭孩子的喧鬧聲,於是,他對孩子們說:我非常喜歡你們的笑聲,如果明天還來,我給你們1美元。第二天下午,孩子們玩的非常高興,且比以前更加活躍、放肆,這位老人給了他們錢,並許諾他們下次來還有報酬,第三天老人只給了孩子50美分,第四天時,孩子們僅僅得到25美分,老人解釋說,他的錢已經不夠了,並央求孩子:我非常喜歡你們的笑聲,你們明天能以10美分的價格來玩嗎?孩子們遺憾地告訴老人,他們不會再來了,這樣得不償失,因為在他房子前玩一下午才只有10美分!!

案例2:

心理學家費斯廷格設計一個著名實驗,讓學生轉無聊的木頭把手(特意設計的無聊任務),告訴下一個被試,這個實驗過程多麼有趣,實驗會付給學生報酬,但一組學生是20美元,另一組學生僅僅1美元,實驗最後評估學生對實驗的真實興趣。

研究發現,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低報酬組的反饋更好,更多地表達了對實驗的喜好。心理學家解釋:那些僅僅得到1美元的被試,因為外部理由不充分,所以他們會從內部尋找其他的理由解釋他們的行為,即對無聊實驗的興趣。

實驗表明,只有當我們認為外界不存在強大的理由(強迫)時,我們才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發自內心的自我堅持。那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再引入一個正面實驗:

心理學家給兩組孩子看了機器人玩具,對其中一組說:玩玩具是不對的,你要是玩了我會懲罰你;對另一組說:別玩玩具,因為那是不對的。當心理學家離開之後,兩組孩子都基本沒有玩玩具,但是1個禮拜之後,孩子有機會再次接觸玩具,但心理學家不在場,也沒有發出警告,真正的區別顯現出來了,對於第一組孩子,基本都玩了機器人玩具,而第二組孩子仍舊只是少數幾個人玩了機器人。

上面幾個實驗顛覆了傳統獎勵式孩子教育,賄賂和威脅只能起到一時的效果,如果長期的效果,必須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來,賄賂、威脅威脅並不會讓孩子懂得某個行為是錯的,而發自內心的選擇和堅持,則能形成是非觀。

要想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父母必須找到包含威脅較少又能讓孩子自覺遵守的一個理由,某些時候可能僅僅是「那是好的」、「那是不對的」,但有些時候可能又需要適當的威脅和獎勵,因人因事而異,這就考量為人父母的智慧!


大學裡的獎學金一直是有效的激勵手段,但是金錢獎勵在兒童教育領域的情況則完全不同。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哈佛的經濟學家Fryer教授花了630萬美金,在261所中小學中調查了38000名學生,得出了很有價值的結論。

首先,如果付給學生錢讓他們去讀更多的書,更好的完成作業,那麼,他們能很好的完成任務。這樣針對學習過程的明確激勵在短期內是有效的。

但是,這樣做會影響學生的自我認知,並使他們感到焦慮。當學習的動力不再是內在的興趣,而變成外在的刺激時,他們就不再主動去追求知識,而是只想獲得獎勵。在這個過程里,知識本身失去了美感。一旦獎金停止,他們就失去了學習的動機。

同時,直接給考試結果設立獎金是沒有效果的。因為很少有學生真的明白如何獲得好成績。人人都知道,多做題就能考好。但是,並沒有多少人能切實感受到學習過程和結果的關聯。即便是成年人,也只有少數人真的明白如何與知識互動。這需要經歷一個自發的痛苦摸索過程,中小學生極少能到達這個階段。

來自外界的獎勵會消耗自發的學習興趣,這個理論被稱為過度合理化 (overjustification)。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心理學家做了研究。研究者在幼兒園中設置了一個獎勵,當兒童用一個特定顏色的筆畫畫時,他們就會得到一個獎章。在持續了一周之後,這項獎勵被停止,而此後再用這個顏色的兒童比實驗前少了一半。畢竟誰也不願意白乾活。

當人們完全沒有內在動機時,外部獎勵的效果非常顯著。比如,金錢獎勵讓那些本來從不健身的人進健身房。但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自發的動機才是最持久有效的動力。物質的獎勵在這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是非常脆弱的,並且會極大的消磨求知的樂趣。那麼這種獎勵就變成了以犧牲興趣為代價換取短期的自律,非常不划算。

家庭教育的時間成本一向很高,而且非常考驗父母的智能水平,成人世界的物質規則有時不利於成長。

Money talks,但小孩不會聽。

然而,錢是萬能的,雖然物質獎勵不一定有效,但物質懲罰或許可以作為一種備選手段。俄亥俄州立大學的Weinberg教授研究了家庭收入和體罰的關係。在收入低於6000美金的家庭中,孩子挨板子的頻率是6周每次;而在收入高於17000美金的家庭中,小孩子挨揍的幾率變成約每4個月一次。

這項研究是在把文化和種族原因平衡之後的結論,所以原因並不是黑人或墨西哥人更愛打孩子。那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更容易挨揍?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富有的家庭可以通過減少零花錢或其他的物質懲罰來代替體罰,比如不給玩遊戲機,不給買新CD等。窮人的孩子本來就沒有這些,所以就沒有這項緩衝的懲罰措施。心情抑鬱的窮爸爸除了暴力沒有更好的選擇,畢竟打孩子不花錢。所以,今天你努力掙錢,明天你兒子就少挨打。

不光是日常生活如此。平時維持合理的零花錢,想要制裁時就不必動刀動槍,只需要經濟方面敲打一下。同理,大陸經濟越發展,和平統一的機會就越大;大陸越落後,台海越不平靜。

所謂落後就要挨打,誠不我欺。

References:

1. Fryer R. (2011).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Trial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1;126 (4) :1755-1798.

2. Lepper, Mark R.; Greene, David and Nisbett, Richard E. (1973). "Undermining children"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nsic reward: A test of the "overjustifica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28(1), Oct 1973, 129-137.

3. Bruce A. Weinberg (2001). "Parental Incomes and Children"s Outcomes in an Incentive Mode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9 (No. 2, April 2001): 266-280.


這個東西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學習本來是因為內在的動力,學習是讓孩子快樂的事情,而你給錢的話這個內在的動力就沒了,學習就變成了讓孩子痛苦的事情……

比如說某mmorpg,本來你在快樂得和某野生動物對抗,這是一件多麼具有戰術性創造性的活動,這時候某爸爸創造了金幣經驗和日常任務,每天殺20隻這種動物給你xxx金幣xxx經驗,這個時候你就再也體會不到剛開始打這個怪的快感了,每次為了做任務數著,打夠了就去交任務絕對不多打,就好像不是你在玩遊戲而是小學生在做作業一樣。

還比如某卡牌遊戲,本來挺愉快的玩家1v1對戰,被某爸爸發明的100塊錢一包的啊,日常任務啊……每天為了賺錢,為了刷任務去玩,顯然也是完全壓制了遊戲本身的樂趣。

嘛再比如……額……另一個爸爸的……那個……擼啊擼,不就是為了個段位么,就不能愉快得玩遊戲了?

所以…………這就叫遊戲的異化?


首先贊同@溫義飛的回答,相較於自發學習動力,任何外部刺激都是不夠持久的——一旦刺激消失,學習動力就沒了。所以理想狀態下,金錢獎勵是不利於長期提高成績的。

但這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孩子身上存在並持續存在充足的自發學習動力,而這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我一生中接觸的大部分學霸,渾身都是主觀能動性,我一點也不擔心他們的成績,但學霸畢竟是少數。國內義務教育階段壓力比較大,一定程度上消耗著學習興趣,而大部分家長又比較急於看到短期效果,並不擅長建立長期的自主學習意識,舉個例子:很少有家長會問這學期學哪些知識點,但每個家長都會問期末考試考了多少分。對學生來說,學會一項新知識的效用遠不如考一個滿分高。老師家長的態度、催促、考第一給你買iPhone也是一種外部刺激,和金錢激勵的性質差不多。如果考砸了家長不罵、考好了家長不讓玩遊戲,很多學生便不會努力學習,你看,外部刺激無處不在,時時刻刻消磨著自發學習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多數學生的自發學習動力義務教育階段就毀得差不多了。

而對已經沒什麼自發學習動力的學生而言,外部刺激是必要的,這時候金錢就有不少優勢:刺激性可調節、需要時可加強刺激、易於執行、刺激強弱容易衡量、門檻不是太高、不佔用家長時間。。。。

我一直認為,教育應該「因材施教」,同一個教育方法,在一個孩子身上可行,在另一個身上就不一定好。對主動學習的孩子,應該注重提供好的師資和資源,發揮這種積極性;對不主動學習的孩子,應該加強外部刺激,引導他去學習。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教育要按照他的個性來,比方說我,金錢刺激基本對我沒效,要給我妹子我才會有動力(逃


從我小學五年級到初中,考試分數高過家長定的標準,能拿到現金獎勵。

我覺得結果是,不會更努力,考試的時候倒是會更細心點。

我每月固定的零花錢很少,而獎勵的分數標準難度一般,所以基本上我把這只是當成零花錢比較穩定的補貼。


錢的局限在於:小盆友幸苦幫忙拖地,或者半天不看電視的煎熬,獲得一塊錢的獎勵。

和過年過節說一句:恭喜發財。就能獲得上百元的「工價」不匹配。

他會混亂的。

我有個正在用的辦法,就是積分+現金模式。現金孩子獲得後他有全部管理許可權,但沒有使用權。當孩子需要鼓勵或者獎勵時,給予一定數額「積分」,多少積分就能花多少錢。這個錢要給予孩子比較大的自由度,不要太干涉,適當引導你會發現會解決很多煩惱。

這個就堵住一個漏洞:現金除了你能給,親朋好友也能給,而且給的方式比你大方得多,你去給孩子解釋?估計你得寫篇論文,孩子還不願意讀。

而積分只能你自己給孩子加。操控性強。並且你不沒收孩子的錢,讓他更多自信,還不破壞他對家長的親近。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我來回答。

我是一個從小城市裡長大的普通大學生。我父親是一名下崗工人,我母親是一名普通職員。

有一次我意外的在家裡翻到父親的戶口本,學歷一欄填的是大學本科。我真沒想到我父親是大學本科學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大學生,當時我上初中的時候班主任老師那些最多也就大專學歷,我父親是本科學歷。然而我父親只是一名普通的下崗工人。

我問我媽我爸這學歷是真的嗎?換來的只是一句,又有什麼用?還是不是下崗在家,一分錢都掙不著。

我來簡單說說我父親,我父親下崗後,自己創業辦廠,經營不善倒閉,賠了不少錢,後來打工慢慢還,我父親三十多歲生我,現在五十多了,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了。

這個不是重點,只是想通過我父親引出我世界觀的改變。對啊,我媽說的很對,再高的學歷沒能掙錢養活一家,有什麼用呢?當時我覺得這句話有道理。我媽後來卻說了相悖的話,你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多掙點錢。周圍人也這麼說。姨媽們,外婆外公都說,你媽這輩子不容易,以後長大呀多掙錢給媽媽用。

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就被賦予了種來自家庭的使命,就是多掙錢給父母用,過好日子。

我在這些話的影響下,我向自己問了一個問題,我被生下來就只是要多賺錢嗎?當我越來越接近社會,周圍的人越發的接近這個。我姐是個學霸,也被周圍人賦予同樣的目的多掙錢。書本里教我們,多看書,多學習,求知識,探真理。但是周圍人的社會邏輯,學知識是為了考好大學,找好工作多賺錢。

這個時候我處於叛逆期,青少年的叛逆期,我徹底迷茫了,我不去想,這是我人生最墮落的一段時期。

我墮落了,越來越多的周邊人在談論的時候帶上這樣的話語。他家孩子真有出息,在上海外企,一個月工資一萬多,家裡不知道有多快活,娘老子都接到了上海去享福。恩再看看那家孩子,整天泡網吧,不念書,就這小鬼,以後肯定害他個娘老子。

我自己總結了一下,人們對於一個娃成長起來成功的定義,不在於這個孩子學到了多少知識,為社會做出了多少貢獻,而在於賺了多少錢。

我發現我周邊的同學也開始變了,學校辦獎學金,幾個同學為了爭那一分兩分明爭暗鬥。

我不說我思想多麼光明,多麼偉大,但是我一直看到的人性的陰暗面。

學校用獎金當時當做獎勵措施是為了學生好?還是單純的想提高自己學校的升學率呢?

金錢觀和價值觀在孩子身上的培養一直處於一個敏感話題內。不應該以任何形式把金錢當做學生努力學習的奮鬥目標。


鏈接:設立積分制度進行獎懲對兒童有好處嗎? - 查理星辰的回答

對孩子設立積分制度進行獎勵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因為這種獎勵手段簡單而高效,幾乎不需要什麼親子之間的互動,這似乎為家長們提供了一種解脫方式。要想知道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寫作業,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但是如果我們用積分獎勵制度,比如做完作業做獎勵半小時看電視的話,孩子很有可能會妥協。

所以有些家長就為認為,如果他們獎勵正確的行為的話,孩子就會自覺的去做。但是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不是孩子的正常成長過程,相對於獎勵來說,孩子更容易為了愛、關注、交流、認可而努力表現。家長應該依靠他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來激勵孩子,而不是依靠積分等制度獎勵。

事實證明,看重獎勵的孩子也許在短期內能夠讓家長滿意,能夠取得一個基本的成績。但是很難向卓越發展。因為追求獎勵的孩子往往只想完成最低的要求。另外,獎勵制度還可能讓你的教育希望適得其反,因為孩子們意識到了你試圖讓他們在完成一些事情,他們就會感到來自外部的壓力。而只有孩子發自內心地想要完成一件事情時,他們才有成功和追求卓越的願望。

但是,我不贊成使用獎勵並不意味著你不能在孩子每次成功的時候去欣賞和鼓勵他,只是不要試圖去用一種「獎勵制度」去操縱孩子的行為。當孩子得到成年人的真心認可時,孩子會做的更好。所以,家長可以心情地陶醉於孩子的快樂和成就,但不要去指揮和評斷他。要愛他、理解他、支持他。這樣才會真正去鼓勵一個孩子的進步和成長。

獎勵制度的確可以讓孩子去做他不想或不愛做的事情。但是,他並不快樂。因為幸福只能來自讓我們的內心感到滿足的東西,而這並不需要別人的掌聲,更不需要別人的「獎勵」。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獎勵」的奴隸、成年人的取悅者、或者是」表揚「的追求者,而希望他能成為能夠自我激勵、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所以我們應該去欣賞孩子 ,而不是去」獎勵「孩子,兒童天生有強烈的學習願望,他們的內心本就蘊含著誠實、憐憫和體貼。這些品質要靠家長的引導、示範和鼓勵才會浮現出來。而依賴各種獎勵制度,就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攔路虎「。


反對所有高票答案,

從上到下,沒看到一個合理的高贊答案,包括不少所謂的教育從業者。

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好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 個人天賦、學習方法、師資力量、課外輔導、家庭鼓勵、學校鼓勵等等各種因素。

而金錢獎勵,作為家庭鼓勵中物質鼓勵的一個分支,居然與其它所有因素對立起來。

一個主要因素分支而已,居然那麼多答案將之對其餘各種主要因素對立起來。

邏輯不通,完全是有悖於高等教育所應有的邏輯基礎。

如果要說明金錢鼓勵無效,理應控制其餘所有變數,只留金錢鼓勵一項,進行大樣本測試。

如果不能控制變數,那麼所謂的金錢鼓勵僅僅短暫有效,長期有害這一結論根本就是扯淡。

從上至下,看完所有答案以後,2/3的答案是切身經歷,金錢鼓勵有效,但贊數基本為0。

而高贊答案,都並非基於自身經歷,而是基於邏輯漏洞百出的調查。

更多的是把金錢鼓勵這種本來可以多管齊下的因素,將之孤立起來,並且與別的因素對比對立。

我很遺憾,高等教育就帶來了這種無語的邏輯。

作為一個小學四年級到高三,貫徹8年的金錢鼓勵,親歷者。我想說:

我的家庭,在如何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如何實現自身理想,如何實現自身社會價值上。

並沒有落下。

與此同時,我的成績從江西省15%排名左右,最高提升到了0.5%,穩定在2%。


根據我的實際情況來答

非常有用,這是我初中最後能穩定在年級前十的最大動因。


這個……怎麼說呢,對小孩的教育,真的是因人而異,因家長而異,因孩子而異。

像我這種小孩,獎勵錢肯定是沒有任何用的……

我對錢的概念是,錢是父母賺的,屬於整個家庭,無論在這個家誰的手裡,都是全家的。所以,金錢獎勵其實就相當於從左口袋掏錢放進右口袋而已,並不是我賺了。我還是會花該花的錢,多的一分也不會捨得亂花。所以父母有時候會給我金錢獎勵的承諾,但我一般都一笑了之,真的沒有太大想法。

但獎學金不一樣啊,是「外人」的錢啊,我拿到就是實實在在的賺了,有時候會小奢侈一把,買個心心念念想買的東西,但更多時候,會給家裡打個電話:「爸,學校發錢了,下次打錢少打3000啊。」


小學的時候,我媽跟我講,「從今天起,以後你來收碗洗碗,我每個月給你15塊,怎麼樣」。

那時候我還木有零花錢,一想,還不錯,成交!

過了兩年,我妹妹稍微長大了,我媽又問我倆,「那以後你們一個人收碗,一個人洗碗,15塊你們平分,行不行」。

那時候我有點零花錢了,也覺得每天都有收碗洗碗,能減減任務(那時候就已經把這當成「任務了。。。」),也不錯。

而我妹和我兩年前處境差不多,當然很樂意

於是,又成交!

現在。。

呵呵

工錢早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停了

而這工作早已專屬我和我妹

我媽內心os:計劃通!


這個方法的確會讓孩子主動去想辦法提高分數,而這個方法也一定是最簡單,最輕鬆的(不要小看孩子的智力,投機取巧是本能)而這也就是導致了和家長的初衷大相徑庭,我當年為了掙這個錢,作弊,偏科,替考,什麼花招都用過,就是沒努力學習,導致我最後只好出國混日子了。


有激勵作用,副作用也不小。

現在告訴孩子,成績達到多少,就可以獲得多少的利益,固然對他有刺激。但這種金錢利益會逐漸掩蓋所有的興趣、情感。你問他讀書是為了什麼?他回答拿錢。一切向錢看。

那以後呢?這種方式能持久嗎?

你會跟一個高考的學生說,你只要考上了某學校,過了一本二本線,我就給你1000元嗎?

以後孩子長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錢了,那他就終身永久停止學習了,禁止生長了。

對於學習的參透感悟,熱愛索求才是學習的核心。這個方式可以哄哄小孩子,但也會讓他養成很多錯誤的金錢觀念(過份注重利益忽略事物的美好)。如果家長只是純粹追求一時的學習成績提升,那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你這個選擇,也就決定了你孩子未來的人生和眼界。


我們高中就有獎學金制度,100名內,越靠前錢越多,我理綜不錯,其他一般,考試的時候,各偏科大神集中火力給我發答案,最後靠近前20,得了800獎學金請大家吃飯了,一頓胡吃海喝,倍爽=_=!


從前有一個人叫張藝興。

當他還是個小肥仔的時候,他喜歡打遊戲。

但是打遊戲要五十塊錢,

當時的張藝興他還是個小肥仔,

他沒錢啊!!!

有天,肥仔的爸爸對他說。

「崽啊,去參加選秀比賽吧,爸爸給你五十塊錢。」

「哈?」

「進一輪給你50,第二輪200,第三輪500...」

一想到掙的錢可以買遊戲裝備,

肥仔的內心戲是這樣的↓

然後他就為了50塊錢拼了。

選秀比賽非常成功,肥仔拿了個第三。

這是肥仔夢開始的地方。

而50塊錢,就是夢開始的動力。

幾年後,他長成了張藝興。

如果不是為了這五十塊錢,

他現在可能會變成杜海濤。

金錢能化為動力,充當雞血。

不過畢竟是雞血,要抓準時機,而不是日常派送。

————————————

圍觀了全過程活了二十五年的張先生表示↓

肥仔表示↓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