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婁燁的電影《春風沉醉的晚上》?

力求客觀


被禁後還能拍出如此傑作,這樣的導演在中國找不出第二個了

文 | 飽飽小王子

11月1日,深圳在放《醉·生夢死》,北京重映《春風沉醉的夜晚》,兩部基片在南北默契的相逢。

《春風沉醉的夜晚》曾在戛納獲得最佳劇本獎,也是婁燁在三大電影節獲得的最高榮譽。在豆瓣評選的影史100部最佳同性電影中,《春風沉醉的夜晚》名列第11位。前不久不散發起的華語電影人的21世紀100佳片活動,《春風沉醉的夜晚》排名88位。

昏暗的南京城,婁燁用標誌性的手持鏡頭講述了一個壓抑悲傷的故事。這是他在《夏宮》之後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由於涉及某種原因以及私自送片參加國外影展,婁燁被禁止五年內不準拍片。在海外資金的資助下,導演才偷偷完成了這部電影的拍攝。

被禁之後,婁燁反而展現出更加自由的創作狀態,沒有過多政治控訴,也沒有任何商業考量,影片純粹的去關注當代社會中人的情感,和那些在夜晚中所有道不盡的糾纏。

秦昊的角色應該是片中最為複雜的。他既能在公司體面做好主管,又能遊走於各種地下場合。他對王平愛的痴情(最後紋身的圖案是片中開場兩人房外水池中的蓮花),又能在東窗事發後迅速抽離。在陳思成問他借房間時,他欣然答應。當譚卓在KTV哭泣,他也能體貼的拉住她的手。

如果說王平選擇用割腕來終結心中的鬱結,秦昊的角色則是將所有壓抑都藏在心底,通過麻痹自己遺忘過去。結尾他被王平的的妻子刺傷,下一個蒙太奇鏡頭,他便在紋身台上重獲新生。哪怕依然穿行在泥濘的小巷,和形形色色的人一樣,去注目一隻暴斃街頭的野狗,這便是他展現生命力的方式。

片中大尺度的同性性愛鏡頭極具話題,但影片最吸引我地方,在於它展現了一種性別的流動。陳思成的角色也很值得玩味,他是從一個異性戀的身份,在了解的過程中被同性吸引,同時在被女友冷落的情況下,展開和同性之間的嘗試。

其實片中有婚外情、同性戀、異性戀、還有結局出現的跨性別角色,婁燁的電影里從來不會為這些貼上標籤,在混沌的生活中,那不過是人類共通的情感,僅此而已。

婁燁的電影里,曾多次出現過三角關係的嘗試。《夏宮》里,YuHong周偉李緹在大學裡維持過一段的三角關係,因為YuHong發現周偉和李緹XXOO,關係破裂;來到德國,李緹繼續同周偉和若古延續這種關係,最終因為周偉回國再次破裂,這也直接導致嚮往自由的李緹選擇自殺來終結自己。

《春風沉醉的夜晚》里,秦昊陳思成譚卓也有過一段理想化的,三角關係的嘗試,在和諧賓館裡,三人共同唱起《那些花兒》,這是片中最打動我的時刻之一,也是全片中難得明媚的地方。面對生活的困惑,譚卓選擇加入這段三角關係為人生尋找新的出口,但最終還是失敗了,三角關係至此破滅。

說婁燁是當代大陸導演中最具文學氣質的一位,可能沒人會反對。這裡的文氣不是簡單地在片中插如幾行詩歌,他的影像語言所傳遞的情緒以及電影人物中的壓抑情感都是極其文學化的。選擇郁達夫這位落魄抑鬱的文人來結合影像,再搭配不過了。所以全片中最美的段落,莫過於兩人在在床頭閱讀散文的鏡頭,在結尾秦昊腦里回想的,也是這樣的畫面。鏡頭從床頭帶到窗外昏暗的長江風景,鬱結的情緒似乎無法化開,飄蕩在空氣中的只有王平那句,「我再給你讀一遍吧」:

放映之後,曾和婁燁合作過多次的製片人耐安和劇中王平的扮演者吳偉也來到現場進行QA,以下是文字實錄——

△製片人耐安(左)與主演吳偉(右)

問:可以先請耐安老師幫我們講一下這個影片的製作過程嗎?

耐安:我今天又重溫了一遍,這個片子拍攝已經差不多快八年了。這是一部極低成本的影片,當時我和婁燁導演因為拍攝前一部作品《夏宮》,被禁止拍片五年。所以我們就用了很少一筆海外電影資金去拍攝,成本大概只有兩百萬。

拍攝的狀況也是比較艱難,當時面對各種壓力。我們是用一台高清家庭攝像機完成了整部影片的拍攝,也是因為松下的贊助讓我們節省了這筆費用。我們的團隊也都是一群很年輕的工作成員,包括我們的攝影師曾劍,當然現在已經是非常出名的攝影師了,還有我們的美術師當時還是電影學院大二的學生。

今天再看的時候,我還是會對畫面的質量和聲音(不太滿意)。從影片的完成度來說,其實是比較粗糙的。但我想這部影片能夠帶給觀眾的,已經不完全是多麼高質量的畫面和聲音。所以我今天在下面重新看影片的時候,我覺得這種技術上的遺憾其實不重要了,它並不會損失影片本身的價值和光彩。

問:影片中演員也是很重要的環節,而且有大部分跟拍鏡頭。那想問一下吳偉,您好像並不是演員出身,演這樣的戲有什麼樣的感受?

吳偉:今天重看,也是讓我回憶起當時創作時那種很質樸的激情。對於我來說,拍《春風沉醉的夜晚》前我從來沒有在鏡頭前表演過。但整個團隊帶給演員一種很放鬆的狀態,尤其是導演婁燁和演員相處的方式,在開拍前不斷的磨合等等。我覺得無聊是經驗豐富還是新人,當你和婁燁合作時,你會被他的非常開放的表演方式所帶入。

問:我看到字幕里您(吳偉)也是現場編劇,在創作中您和梅峰老師的編劇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吳偉:其實梅峰老師的劇本在我參與的時候已經成型了,但導演希望有一些更即興的部分。包括對人物的關係,他希望能從另外的角度有一些不一樣的理解。其實我是作為演員和婁燁接觸的,但當時我剛好有一些編劇工作,就和導演一起在開拍前(對劇本)做了一些修改。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劇中姜城(秦昊)和羅海濤(陳思成)的兩人關係上給導演一些更直接的意見,比如他們感情的建立、中間的過程等等。

耐安:我也補充一下吧。因為婁燁導演的創作不局限於一個已完成的劇本,整個拍攝乃至後期剪輯都是一個主觀創作的過程。那吳偉飾演的王平也是處於劇中多角關係中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拍攝的整個過程中的即興創作,以及將演員在表現過程中碰撞出新的東西豐富成型,吳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問:這是一部同性題材的電影,但是兩位女主角的命運都不是很幸福,您(耐安)作為一位女製片人,是怎樣看待這兩個角色的結局的?

耐安:《春風沉醉的夜晚》其實不是一部單純的關於同志的電影,而是一部關於人的情感的電影,無論你是異性戀、同性戀還是雙性戀。我們在生活中都有悲苦的那一面,我們都在尋找希望。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我和片中的女性角色是感同身受的。可能每個人人生的故事不一樣,但很多感受都是很相似的,生活本來不就是這樣嗎?

我看到的可能不僅僅是悲劇,更多的是反抗,是需要尋找希望。無論是用死亡來反抗,還是用出走去尋找新的可能性,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要活下去。用情感活下去,而不一定是肉身。

問:在結尾中,秦昊身邊是一個的變性人的角色,有什麼寓意?

耐安:這個問題最好是婁燁或者梅峰來回答。不過在我的印象周年個,這個結局不是劇本所寫的,而是在拍攝過程中決定的。我們曾經設想過很多關於影片的結尾,但最後選擇了這個。具體的用意如何,可能我之後幫你問問導演吧(笑)。

問:在整個電影製作過程中,您對那個角色最有感情?觀眾又普遍對哪個角色更有共鳴?

耐安:因為我的身份,是無法客觀的。我已經和裡面所有的角色有一種無法分割的情感,全部感覺是和自己有關係的,所以很難說更認同其中哪一個角色。可以請扮演王平的吳偉來一下,對於自己角色的情感。

吳偉:其實一開始我就和婁燁導演說希望能當男主角,在看完劇本我是對姜城(秦昊)這個人物有感覺的。那片中的其他角色還是有一些共性的,比如王平,他的角色是一個丈夫,他能處理好和妻子的關係,他對於感情也相當執著。但對於姜城來說,他的情緒是最為複雜的,他代表了一種同志在面對感情或者身份認同時的一種迷惑、困惑。

其實每次看,我都會都人物有不同的側重。比如羅海濤(陳思成)是一個私家偵探,他是由一個異性戀者,進入到同性戀的圈子中,他的身上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成分。這部電影用一種非常本能的表達,將這些人物的生活和聯繫展現了出來。

因為我對觀眾沒有太多的交流,我覺得觀眾更多還是認為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影片在進入三角關係後對於人物的困惑,可能是觀眾最感同身受的吧,它有一種很難言說,但又似曾相似的感覺。

問:當時為什麼選擇在南京來拍攝?

耐安:從勘景的時候我們去了至少6、7個城市,最終導演選擇了南京。是因為他的覺得南京更中性,色調也更灰色,從色彩、氛圍,這個城市都比較符合故事想要傳遞出的感覺吧。

問:作為製片人,您應該知道這個片子由於題材是無法在大陸上映的,那麼您為了影片的宣傳發行,做了哪些努力?

耐安:其實沒拍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被禁了。雖然有一部分是因為迫不得已,那既然已經被禁了,何不自由的去拍一部影片呢?這部影片出來之後,我其實還是想讓更多觀眾看到這部影片。首先它在戛納影展首映,已經是電影行業最受關注的平台了。戛納得獎後,我們也去了非常多國家。除了電影節,它的發行也是包含了30多個國家地區。唯一遺憾的是中國觀眾可能無法在影院看到一個標準化的放映,但把它拍攝出來,完成它是最為首要的事。藝術品的牛逼之處,就是它不怕時間。大不了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後,可以重新發行的時候,我還是會努力讓它在真正的影院上映。

· THE END ·

這是「不散」的 第 275 期 文章,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

??本文由不散原創首發,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補充不散的婁燁專訪

不管不顧的婁燁說:「一個導演如果一直考慮票房,他就做不了太多」


婁燁的這部電影借用了郁達夫小說的名字:春風沉醉的晚上,可能是對現當代文學史里的郁達夫記憶太過深刻,我一看到這個名字,就想到郁達夫,想到他最擅長塑造的零餘者形象,以及他小說里瀰漫著的苦悶與孤獨。

如果說小說里的零餘者是為無告無望的個人前途和國家命運而迷惘的話,那麼這部電影里的零餘者則是由純粹的愛與現實關係錯位而製造的時代產物。
電影里描述了幾段糾纏不清的關係,同性、異性、婚姻等彼此交錯,每一個人都有關聯,但又異常孤獨。當我們努力捋清人物關係時,就會發現在每一段關係里都有一個零餘者。

林雪作為一個中學老師,本來有著平靜的生活,但憑藉著女人的直覺,她發現了丈夫王平的異樣,於是派人跟蹤,終於確認了丈夫的男同身份。她本來並不想聲張,打算維持著表面的關係,然而同住一個屋檐下的夫妻雙方,難免會在細碎的生活中露出馬腳,真相終於還是敗露了。在這樣一段婚姻與愛情的關係里,林雪是那個多餘的人。

影片開頭王平和姜城在細雨中駕車去私會,開始了一段纏綿的性愛,將平日里壓抑的感情盡數釋放,事後在昏暗的光線里,他們散步、牽手,做著一般情侶都會做的事。在他們的幾次約會中,鏡頭時常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切入又慢慢拉遠,這樣處理,也許是想告訴觀眾,在王平和姜城二人眼裡,他們的關係始終是私密的,然而卻不知道,他們已被跟蹤觀察多時。平靜之下暗流涌動,所以在關係敗露後,才會掀起陣陣巨浪。在林雪去姜城公司大鬧後,姜城開始用自尊豎起了高牆,絕情地遠離了王平。離開王平以後,姜城戲劇般地結識了一直跟蹤著他的羅海濤,與羅的關係迅速升溫。在這個過程中,王平曾多次找過姜城,然而連一面也沒能見上。絕望後的王平摘下了婚戒,在一個清晨登上山間公園,在公園的長凳上割腕自殺。在他們三個男人的關係里,曾經擁有過愛情的王平迅速地成為零餘者,在孤獨中離去。

羅海濤的女朋友李靜是一個紡織廠女工,在與女友做愛時,羅海濤開玩笑說自己只有十七歲。其實羅海濤就是一個天真的人,他愛著女友,接著又愛上了姜城,並且幻想著在女友和姜城之間可以達成一種和平關係,因此他要求讓李靜加入他和姜城的旅行中。這樣一段三人旅行十分怪異,羅海濤分身乏術,他只能將自己的愛意暫時分給其中一個,同時又傷害著另一個,因此李靜和姜城在這段關係里交替著成為零餘者,最後李靜不知去向,姜城又趕走了羅海濤,三個人各自散落在天涯。

秦昊的表演讓我十分喜歡,他精準地演出了孤獨、冷漠、哀傷、自尊等種種難以具象化的情感,在風中的飛舞的頭髮,彈落的煙灰,做愛時被放大的面部表情,都散發著頹然的文藝氣質。可能是我比較臉盲,沒有認出來李靜的扮演者譚卓,有幾個鏡頭,讓我恍然以為看到了郝蕾,不得不說,這樣一類的女主角和婁燁的電影十分相配。

春天的南京有著潮悶的空氣、灰暗的色調、破落的街道和總是霧蒙蒙的煙塵,婁燁用他敏銳的知覺和晃動的鏡頭記錄著這個城市,和這個時代。在這樣一個紛雜混亂的年代,人和街頭的小貓小狗無異,如若遇上什麼不測,迎來的也會是路人遲疑和冷漠的目光。所以人們能夠抓住的只有性與愛,只有每時每刻的細微的情感變化。

孤獨是時代病,是每一個人無法言說的隱痛。如果可以,希望記憶中只有昏暗光線里愛人溫柔的聲音,讀完文章後,他問:聽了嗎?我再給你讀一遍吧。


我實在想不到南京可以這樣臟。

我實在想不到陳思成可以這樣騷包。

我實在想不到秦昊可以娘的不那麼讓人討厭。

———————————————————————————————————————————

如果說《春》是一部愛情片,那麼片子里的人物的感情就像食物鏈,有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羅海濤和姜城,姜城和王平,王平和妻子 ,此外還有羅海濤和李靜,李靜和老闆,前者牢牢的操控著後者的慾望。

說說每一個人物的影射。

王平是中國目前大多數gay的代表。在規定的年齡,和性取向正常的女性結婚(生小孩)。

但是婚後的王平,還是和姜城保持著同性性行為,並且渴望著和姜城的感情一直持續下去。王平最後選擇自殺的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他太過於貪婪,一方面(迫於壓力)接受了傳統的婚姻,一方面又渴望穩定的同性感情(關係)。當傳統婚姻中受到妻子的質疑,同性感情(關係)中被姜城拋棄,他覺得全世界都背叛了他。最後給姜城打電話的語氣,簡直是不能再低賤了。他選擇自殺的那天早上,他也不會想到原本徵服她的姜城,已經是羅海濤的獵物了。

王平的妻子,可悲的中國式同妻,受傳奇婚姻觀壓迫的女性。

即使發現了王平在外邊和男人亂搞,妻子說到底還是渴望著王平在一起生活的。她大鬧姜城的辦公室,說即使和王平離婚,姜城和王平也不能在一起(讓姜城離開王平);後來王平晚上沒回家,還主動關心王平啥時候回家睡覺(想讓王平回心轉意);當王平死後,警察通知妻子,才知道妻子原來是一個初中語文老師。這也解釋了妻子為什麼發現王平出櫃,還選擇和王平繼續生活。最後妻子刺傷姜城,也讓人吃驚。妻子內心深處覺得姜城是害死王平的罪魁禍首,破壞了(表面上)幸福的家庭,她本身也不接受丈夫王平同性戀的事實。

姜城,敢愛敢恨的同性戀,畸形愛情的歸宿者。

姜城認同自己是同性戀,也不在乎外界對於同性戀的標籤(娘炮,變態,女性化)。在周圍都是異性舞伴的情況下,他敢於主動邀請王平一起跳舞;在酒吧裡帶上假髮,扮演女性的角色上台唱歌;最後被王平妻子弄傷,也洒脫的在傷疤上面文了一朵玫瑰。即使是這樣,對於羅海濤這樣子的直男,他還是無法抗拒(羅海濤下面17cm)。

以後繼續寫完吧。(包括羅海濤,李建,老闆的人物映射;影片具體片段的含義;電影之外的事情)


我選擇原諒陳思誠

儘管他出軌 還深更半夜鬥地主


每個人都深深熱愛著,每個人也都苦苦掙扎著。沒有誰對誰錯,每個人都是勝者,也都輸了。


下午剛看完,作為一個gay,我覺得從這部片子里再次得出一個道理:同性戀千萬不要走入異性婚姻,全片故事發展都是因為一個和異性結婚的男同志婚外還和秦昊飾演的角色在一起,導致他的妻子雇了陳思誠飾演的人來跟蹤偷拍他們,事情都暴露以後他們分手,最後他自己也自殺了。

其實,同性戀在中國真的是怎麼說呢,貌似現在社會基腐文化盛行,但要是擱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不接受的,現在全民搞基只是娛樂化的煙霧彈,在中國要想婚姻平等,LGBT性少數人群真的任重道遠,作為一個男同性戀我真的再清楚不過了。

今年二十歲的我,到目前為止我只和一個特別要好的高中同學坦白過我的性向,我的父母都不知道,真的每天都有如一顆不知道何時會爆炸的炸彈懸在心頭一樣,那種滋味真的說都沒法說,直男直女真的體會不了(也許他們對此嗤之以鼻,想我才不想體驗這種噁心的人生呢)

很感謝我的那位高中同學,他是男生,對我很好,很包容很開明,正因為這樣我才決定向他出櫃,他知道我性向以後也表示理解並支持,但是這樣的人真的太少了,目前的環境想要大範圍出櫃基本不可能。

改善這樣的環境,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一年兩年甚至十年八年能做到的,但是即使如此,我仍不會選擇進入異性婚姻來掩飾我的取向,這是我的底線,我一直在堅持!


剛剛看完這部片子,最切身的感受就是心裡堵的慌。

難受!

難受!!

難受!!!


真實,殘忍。這片子我給打5分滿分。

我剛看了一下豆瓣里的評論,說實話不用覺得豆瓣裝逼,豆瓣的評論很多都很沙幣的,對片子的認知和評價與客觀情況差別之大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全片最浪漫最美的一個片段就是王平給江城讀郁達夫的散文,春風沉醉的晚上。為什麼說這段最美?因為片中展示了各種各樣的支離破碎的情感,只有在王平和江城在一起的時候,是你愛我,我也愛你的兩情相悅的關係。這個讀書的片段在影片中重複了兩次。

林雪是個可憐的同妻,她不理解同性戀,而且保守傳統,一心想著保護自己的婚姻。最後還做了傻事,去報復江城,這個行為是非常不理智的。她也一直沒有從失敗的婚姻走出來。

王平,愛讀書,細膩,敏感,脆弱,他是真的愛江城。你說婚內出軌一個男的道德嗎?不道德,但是他就是愛江城了。我們常說為了愛控制不住,當然也包括王平。

李靜,李靜始終愛的都是廣東老闆,因為她在廣東老闆受難之後完全注意不到羅海濤,而在羅海濤夜不歸宿之後不聞不問。她敢為了救廣東老闆而出賣色相給阿明,直接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廣東老闆最後還是拋棄了她。說她對海濤一點感情沒有是不可能的,但絕非深愛,在她受到傷害和無助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海濤。當她得知海濤和江城的性關係之後,悲傷是當然的,可是她也冷靜下來,沒有對江城大吼大鬧,因為她心裡清楚她對羅海濤到底有多少愛。最後選擇離開也是因為並不愛羅海濤。

廣東老闆,一個做非法生意的,利用了李靜的天真又戲耍了她的人。

羅海濤,他是真的愛李靜的,為李靜做了很多事,同時也對江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和江城相處的期間,多次為了幫助李靜讓江城妥協。他確定無疑是雙性戀,他非常喜歡江城的身體,但是在李靜選擇離開之後,他也選擇去尋找李靜,離開江城。因為他始終都沒有愛過江城。

江城,愛過王平,且始終都沒有放下王平。在王平自殺後愛上了羅海濤,而羅海濤最終選擇了離開。江城是本劇主人公,其他都不是,這部劇講的就是江城的故事。在經歷了愛人自殺,戀人在他和女人之間選擇了女人,被人報復割喉之後,他選擇和一個女人生活在一起,以賣衣服為生。

有人說片尾的女人是個異裝癖男人。其實我不這麼覺得,在平常生活中沒必要穿成異裝,另外在最後的那次做愛中,江城的表情成了重點,因為你看不出他到底是在努力而艱難地配合戀人,還是在忍受著這一次性愛。

這就是個劇情片,有人說這部片子情感泛濫,我並沒有這麼覺得,相反,它講述了我們現實生活中最真實的故事。

故事的人物關係有點複雜,現實生活中可能沒有這麼複雜,但是每一對人物關係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因為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故事,你理解不了是你沒有經歷過。就像王平的自殺一樣。

電影的影像效果有點像社會記錄片,全程都是抖動的跟蹤拍攝,更有真實感。


痴男怨女啊

潮濕,隱喻,陰鬱的南京

非常喜歡的電影,就一個不滿意的是,電影最後一幕,鏡頭慢慢爬起看窗外的江景,太,不好描述,像賊吧。

多看細節,姜城走在馬路上,旁邊的死貓

多感受氛圍

極其偏愛,婁燁電影里,最喜歡這一部了。

上面評價階級論的,看的我想打人。

就這


晚上看的,難受的要死。睡不著。秦昊演的很好,那種感覺演出來了。


如何評價婁燁的電影:髒兮兮


愛情與生活

理想與現實


既然電影中不停的提到郁達夫,便用郁達夫的眼去看下電影本身吧~

【春光乍暖鴨先知,男歡女愛正當時】

爛熟的春光,帶著了沉酣的和熱,流露在錢塘江的綠波影里,江上兩岸的雜樹枝頭,樹下的泥沙地面,都罩著一層嫩綠的絨衣,有一種清新的香味蒸吐出來。四月初的午後的陽光,同疾風雷雨一般,灑遍在錢塘江岸村落的空中。澄明的空氣里波動著的遠遠的蜂聲,絕似誘人入睡的慈母的歌唱,這正是村人野老欲伸腰偷懶的時候,這也是青年男女為情捨命的時候。——郁達夫

王平與江城的愛是無法言說的,我愛你與你愛他都是交媾時的隨口情話,但真正的愛流於二人往來的「伊甸園」中,兩人散步、抽煙,隨意而自然的攜手,在低沉的暮雲下,在漫流的小河旁,在春風中瘋狂搖曳的細柳旁盡情詮釋著二人不被世俗相容的深愛。

江城是個克制又放肆的極端男子,他可以為了成全愛人與妻子的平靜選擇決絕退出,又可以為了發泄混跡於同志酒吧,於尋歡作樂中咂摸內心的孤獨。王平因不能忍受分手而割腕時,江城倒在就把的衛生間痛哭失聲,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離開,自己卻只能用壓抑的哭聲表達對世俗的抗議。

而與跟拍他的攝影師羅海濤的再次愛戀,是江城派遣和王平分手痛苦的第二選擇,這個曾經受雇與王平妻子的男人羅海濤,也在不斷跟蹤觀察中陷入江城的生活,並體驗著另一種感情的刺激。而這段感情也註定是無疾而終的。江城就像過客,總會在生命中遇見一些人,然後相愛,最終離開。

【喧鬧世界裡一個人的孤獨】

在稠人廣眾之中,感得的這種孤獨,倒比一個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種孤獨,還更難受。看看他的同學們,一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的在那裡聽先生的講義,只有他一個人身體雖然坐在講堂裡頭,心想卻同飛雲逝電一般,在那裡作無邊無際的空想。——郁達夫

影片整個是灰色壓抑的,正如壓抑的內心。影片中不斷出現各式人在街上走動的場景,在眾聲喧嘩中,孤單寂寞如影隨形。江城是孤獨的,儘管他不愛女人,但他卻完全理解女人,正因為理解,他在王平妻子爆發後,選擇與王平決裂,還二人以平靜。羅海濤女友無法理解三人行的「和諧之旅」時,是江城,默默的陪坐在旁,陪她唱「那些花兒」,理解和寬容讓他總是退出打擾過別人的世界,在燈紅酒綠中留下歌,光影綽綽間留下自己迷離的舞姿,然後一個人殘忍而決裂的繼續砥礪前行。儘管傷口已遍布心上。

【也罷,渾渾噩噩生吧】

若有一個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若有一個婦人,無論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愛我,我也願意為她死的。 我所要求的就是異性的愛情! 蒼天呀蒼天,我並不要知識,我並不要名譽,我也不要那些無用的金錢,你若能賜我一個伊甸園內的「伊扶」,使她的肉體與心靈,全歸我有,我就心滿意足了。——郁達夫

影片結尾,發黃的畫面上白色的字,豎著的字在灰紙的映射上力透紙背,就像片中的各式人物遊走在灰暗的天空下,無所謂風景,無所謂人物,都是這枷鎖遮罩下的星光,渾渾噩噩,即便前行,仍舊在迷濛的天空下踽踽獨行,期待著天將明的時刻來臨。

散文里,一個前途迷茫的寫作者搬進了一棟房子里,和一個喪父的孤女勞動者同住,彼此的交流和生活,讓二人惺惺相惜,可是在殘酷的現實壓迫和無法預知的未來下,兩人無法在一起。而在電影中,異性換成了同性,生活的戲劇性,愛與恨的摩擦,夢幻與現實,刻意簡單的愛和放縱在生活磋磨下已物是人非。最終的現實是散文里大宮女仍舊被欺辱,寫作者無法出人頭地,電影中所有的愛都是轉瞬即逝的。一如天空中罩滿了灰白的薄雲,同腐爛的屍體似的沉沉的蓋在那裡。即便雲層破處也能看得出一點兩點星來,但星的近處,黝黝看得出來的天色,好像有無限的哀愁蘊藏著的樣子。

【尾聲.郁達夫哀嘆】

只有這大自然,這終古常新的蒼空皎月,這晚夏的微風,這初秋的清氣,還是你的朋友,還是你的慈母,還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與那些輕薄的男女共處去,你就在這大自然的懷裡,這純樸的鄉間終老了吧。


看了電影不知道說些啥,覺得拍的很好,但好像又不那麼好,感情很充沛但好像又很疏離。說不出來是哪裡的問題,如果真要說,那我覺得海濤對江城產生好感的原因,過程以及表現(演)並不足以說服我,以致我一直弄不清他對江城的感情,而他對李靜的感情又太自信,所以他的兩條感情線都顯得局促而牽強。如果他的表演再細緻一些,電影會更加飽滿。

細觀各人:江城在同性圈裡有聲有色,不乏男伴;王平有自己的妻子;海濤有一個感情不錯的女朋友;李靜有追求她的老闆;韓明也許是有家室的。所以從頭到尾只有林雪的感情是簡單純粹的,她的所有爭吵打鬧,歇斯底里都顯得光明磊落,反觀其他人就曖昧昏暗,不可見光。他們心裡藏著秘密,不敢示人,只能一個人守著默默消化,結局各自走向悲涼,散落在天涯。只是心疼了林雪。

但追究原因呢?好像又找不到說不出。他們這一個感情圈愛的那麼不安,那麼匆忙,好像早早預知結局,預支激情。大概感情易放不易收,一旦收不好,最後,連春光也老了。

給我驚喜的是李靜。婁燁手裡她蒼白纖弱乾淨,美的驚人,一個人唱那些花兒,一個人走開。

不安的人害怕孤獨,但傷心的是最後身邊的人不是當初兩心相悅的那一個,或許是那兩個?他們帶走了春熱,將平淡留給餘下的人生。也許不安的江城感到最安定最溫柔的時刻還是窩在愛人懷裡聽他輕讀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晚上。他的愛人方臉白凈書生氣孩子氣濃烈。

世界太大,遇見的人太多,有些人總會愛的很輕易。我們不能說他們濫情,因為濫情的人是不需要愛情的,有些人卻是離了愛情不能活的,他們的感情往往像處女一樣純潔,不可侵犯又無比脆弱。


簡單的說,我願意把婁公子所有的作品稱為是中國式情感的「百科全書」,而春晚即是這部全書里最核心,最傑出的章節。

往大里說,它則至少是49年之後最傑出的大陸電影之一,無可置疑超過它的影片,可能就只有《鬼子來了》。


第一次打開視頻的時候,甚至以為又是哪個無良網站用假名字騙點擊率的,這是誰下的拍攝粗糙的小電影啊?再三確認後,強忍住不適看了6分鐘,才知道我錯了,這真的是春風。開片畫面模糊、晃動和髒亂的色調,因為知道是婁燁,所以才能強忍下。也正是因為這種畫面,更反襯出對主題的思索,現實的混亂骯髒和感情本應該的純潔美好。其實評價感情就像評價人一樣,總是希望遇見更多的好人,其實沒有人是乾淨的。到最後才明白,所謂愛情無關性別,都是自私罷了,全是為了自己。

最後流下的眼淚,是心疼,是失落,是恨,是妥協


哪裡來的資源?


導演說:這不僅僅是一部gay片。


評價算不上,就簡單聊聊吧。 婁導這片子是用手機拍的,畫質不好,然正因為如此,文藝感很強,比格很高。

春晚是根據郁達夫的詩貫穿整條線的,手機黨不好用維基,就copy了百度上的那段

作品以黑暗污濁的大都市為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深刻的階級矛盾,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苦難,展示了他們自發的反抗意識及純潔美好的心靈;同時也表現出,在那樣的社會中,下層知識分子與窮苦工人之間是可以溝通的,並且歌頌了他們之間真摯的友誼。

……………………………………有事晚上更啊。。


個人極度偏愛的一部電影..........


推薦閱讀:

為什麼香港人反對同性婚姻的這麼多?
美國人關心lgbt,但不關心國際勞工的生存狀況,這是為什麼?
身為「純攻」「純1」「純top」是什麼體驗?
在武漢大學攪基是怎樣一番體驗?
同志gay電影《藍宇》中,胡軍和劉燁究竟誰配得影帝?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婁燁 | 男同性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