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勇者不懼」,真正的勇者是什麼樣的?怎樣才能夠成為勇者?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這三句話是一回事。仁者包容,與人無犯,故不憂。智者通達,知所先後,故不惑。勇者兼具,內心自得,故不懼。

細分的話,大概可以這麼分:

疾聲怒色,拔劍而向,言:彼惡敢擋我哉! 此匹夫之勇也。

荊軻,專諸,要離,豫讓,聶政,言必行,行必果,一諾輕生死。此下勇也。

爰整其旅,以對於天下,文王一怒而安天下。此上勇也。

過則勿憚改。上勇也。

不遷怒,不二過。上勇也。

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上勇也。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上勇也。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上勇也。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上勇也。

......


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第二》

「勇」這一力量的來源,在於對你所作的選擇的清晰程度。如果你自己心裡清楚明白你為什麼會做這個事,而雖死亦無怨無悔,那就沒有什麼能讓你膽怯。

「義」者,宜也,就是該不該。那麼到底該不該呢?問你自己,你做的選擇你是否心安理得?你是否能坦然接受可能導致的後果?

類似的重重顧慮、心裡模糊,都是讓人缺乏勇氣的原因。

平日里對遇到的問題不要逃避,先試著去承認既定的事實,然後去分析解決它。人的眼力、心力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慢慢地,分析問題越來越清楚,就不會像之前那樣怕,勇就出來了。

當年建國後梁漱溟怎麼敢跟太祖當面抗爭,又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最後即使被全場圍攻都面不改色?根本就在於真的知道自己是對的,所以根本不會怕。

「勇」的一個極端比較:

你吃雪糕,無意間把包裝紙扔在了地上,你也覺察到了這件事,跑回去把它撿起來扔到垃圾箱,一件微小的事,卻是「勇」。

明知老虎兇猛,為了證明自己的「勇敢」,跳進動物園的虎山去跟老虎單挑,搞個大新聞,這不叫「勇」,這叫虛榮、虛偽,也是「作」。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亦爾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而君子居之;飪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8謝邀。 以我淺薄的學識,實在不足以談這個問題。但是還是說點東西吧。 先聲明一下,我不想討論心理學上術語。 《論語》裡面有一則:「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可見有勇無謀不足以稱勇。 我個人認為勇敢是一種氣魄,它包含自信,還有洒脫,是一種超越人本能的氣魄。但不是盲目自大。 蘇軾在《留侯論》裡面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現在來點私貨,我自己想說的。勇敢更多的是一種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選擇。以下分幾種簡單論述。 第一種:俗話說,兔子急了也踹鷹,它能不勇敢么?這是被逼出來的勇敢,因為不勇敢就會死亡,這是第一種在危急面前,爆發出來的勇敢。我覺得這種是大部分人的情況。平時怯懦,遇事也忍受。最後實在受不了爆發出來往往比較強烈。但是這種勇敢比較低級。這是被迫的無奈。當然,可能是因為對抗成本比較高。所以勇敢是不值得的。 第二種勇敢是價值觀層面的。這種勇敢是比較高級的。它可以超越生死。我舉文天祥的例子來說明。他完全可以投降,但是他選擇死。這種勇敢完全是來自於價值觀與人生觀。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丞相文天祥絕筆」,豈能不令人動容。當你為了某種價值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那麼你就勇敢了。我不評論這種勇敢的好壞。因為畢竟有些勇敢是邪惡的。 總的來說。第一種勇敢可以通過提升自信,也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資本。使自己不害怕。就可以得到。就是你擁有了武器,你就不會害怕別人。這種不勇敢是因為物質的缺乏或者精神的孱弱而導致的。精神的孱弱與個人性格有關。與他成長的環境有關。所以這些可以通過強大自己來獲得。有了物質與精神,他們就不會害怕。就會勇敢。當然這種勇敢也只是不怕事而已。類似於別人踩了你的腳,你就有勇氣和他爭論。而不能做出什麼大事。這種勇敢脫離不了生死的限制,只是在平常小事里夠用。但是即使這種勇敢也不多見。 至於第二種勇敢。這種勇敢來自於價值觀與人生觀。有部分人在成長中獲得了強大精神的力量。他們汲取了文化或者生活的養分。這種精神力量足以使他們看破生死,而將價值寄托在他們認為更高的載體上。你要是問我這種價值觀與人生觀怎麼形成。我是沒辦法回答你了。

我認為所謂勇,就是敢於捍衛自己認同的價值,不容玷污。我所謂的價值,也有大小。比如你因為別人踩你腳了去打架,和文天祥為國家而獻身,證明民族的氣節這樣的價值來比較,顯然是不值一提的。

嗯。突然又想到,勇敢大概是來自於價值觀的。你要是想培養勇敢。就去讓自己變得自信。就去找一件寄託自己價值的載體,比如一個偉大的目標。當然也可以不偉大,但是你的內心要非常認同,不然你是無法勇敢起來的。

手機碼字,敬請諒解。以後有想法。我再來補充。待其他大神答案。


前面答案很多,有很多也很感人,在下也略書己見。

有人說勇者因為追求,因為珍視什麼美好的事物,竊以為不然。有熱烈的感情,不代表有勇的力量。可以說,把勇混於情感之中,是混淆了仁和勇。

勇與情感無關,勇是一種力量。情感是生的象徵,而生是柔弱的;而勇氣來源於死亡,它本身不為任何人,不為任何事,它只為完成目標。什麼都無法動搖勇者,包括生死,包括生死以上,因為勇就是天道。魯戈反日,千軍辟易,才是勇者的風範。


說一個非典型勇者吧。順便談談我對勇者的看法。

就是這位。

海賊王里的小人物——漢尼拔副署長(後來終於陞官了)。

漢尼拔膽小怕事,滿腦子想的都是升官發財、頂替麥哲倫升任署長,在路飛突破推深海監獄時幾乎沒有露臉的機會。但就是在路飛即將逃離大監獄時,他站了出來,即使他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即使面對面的時候仍然止不住的腿抖,即使後來被暴揍的鼻青臉腫,但他還是義無返顧的站了出來。

因為他是副署長,因為他的職責就是守護這座監獄。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不知死而死,視為無知;知死而死,視為無畏。

前者如智瑤、禰衡,後者如荊軻、方孝孺。


要討論勇者,私以為應該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勇".

孔子說,知恥而近乎勇.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判定勇敢與否應該從內心而不是行為.

如果說對死亡的無懼是一種勇敢的話,那麼不知死亡為何物的智障或者傻子是不是一輩子都很勇敢?如果說克服恐懼就是一種勇敢,那麼不知道恐懼為何物的人或者精神特別大條的人是不是天生就很勇敢?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但是做到這個地步的就真正是勇敢的人么?麻木掉眼前的一切也算勇敢?

勇的起點在於"知恥".知道自己的選擇會造成什麼後果,知道權衡利弊之後可能"不做"的收益要遠遠超出"做"的收益,這期間要戰勝人性中的自私和怯懦,抵抗住各種不可預期的恐懼.而這一切的動力都來源於對自己價值觀的一種捍衛,或者勇敢,或者羞恥.簡而言之,可以稱之為一種價值觀誘發的任性.

至於"勇"的層次和等級,大多數人的觀點是取決於價值觀的層次.For what?為了全人類的任性顯然要比為了哥們兒義氣的任性要層次高一些.

要說真正的勇士,我覺著被司馬遷列在列傳第一的伯夷叔齊當得起這個稱號,義不食周粟,以食周粟為恥,用生命和錦繡前程在任性.

怎麼才能成為勇者?這取決於你對於自己價值觀的把握.對信仰越忠誠的人,任性的概率越高.


您好。

子曰:知恥近乎勇。

勇者無懼,無懼面對自己的過失,無懼改正自己的過失。


用一句俗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儒家的「勇」:「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沒做虧心事,我有什麼好怕的呢?這不就是勇嘛。

儒家理想的大丈夫是「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的,是為仁處義行己有恥的,這樣的人堂堂正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又有什麼憂慮和恐懼呢!這就是「仁者有勇」。「君子不憂不懼」也是這個道理。

儒家的勇不是血氣之勇,而是不為生死、安危、榮辱、利害所動,依仁義而行,內心無所恐懼;是堅守正道,危難關頭也毫不苟且。表現出來就是「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泰然,是臨大難而不懼的義無反顧。這就叫「勇者不懼」呀。

儒家的勇不是衝冠一怒的匹夫之勇,而是無所慚懼,勇於行義的君子之勇,這「勇者不懼」並非情緒上的不害怕,有可能在危難面前當事人心裡怕得要死,但是在抉擇上不會退縮,而是勇敢的面對,因為他知道自己應該這麼做!

現在來回答問題:真正的勇者便是「勇者不懼」,成為勇者的辦法就是成為仁者。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fear itself — nameless, unreasoning, unjustified terror which paralyzes needed efforts to convert retreat into advance. 」--Franklin D. Roosevelt

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害怕感會麻痹自己的心,讓人不敢付出應有的努力,去把「撤退」轉變為「前進」。--富蘭克林·D·羅斯福

(自己譯的)

所以,勇者並非沒有恐懼心理,只是不會被它所佔據;不會因為感受到害怕,就不去做「應該做的事」。

因此個人以為只要戰勝了自己的恐懼,在那個時刻自己就是勇者。

比如怕黑的小孩半夜起來親自去(哦是獨自去)撒尿,那他就是該被鼓勵的勇敢者。

同理,「智者不惑」大概是智者不會被眼前的事情所迷惑而亂了初心,就算某一刻他感受到疑惑,他會設法解決它,可能是自己想明白,也可能是谷歌一下。

所以就算過程中有「恐懼」、「疑惑」,結果是勇者和智者不被其左右。普通人看來,好像他們根本沒有這些感覺一樣。

羅師傅說得對。


屆時佐藤和真白女神阿庫婭言:勇者,非勇者,是名勇者。何以故?實無有法名勇者。女神,若勇者作是念:我得勇者道……即住名聞利養。阿庫婭女神,神說我無畏英勇,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勇者。我不作是念:我是無雙勇者。女神,我若作是念:我是第一勇者……女神則不說和真是降伏惡龍者。勇者當不住名聞利養生心(積蓄財富即是龍心),因無所住而生勇者心。

女神即說偈言:斗山中惡龍易,斗心中惡龍難。勝山中惡龍者有力,勝心中惡龍者強。

女神又說:勇者當不住名聞利養生心(積蓄財富即是龍心),【因無所住而生勇者心】。若有所住,勇者亦是惡龍。何以故?若以勇猛見勇者,史矛革惡龍即是勇者。

即時,飼主佐藤和真、及諸冒險者、紅魔鄉眾、貴族,一切天使魔族幹部,聞女神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梁啟超在1922年應蘇州學生聯合會邀請,做了一場關於大學教育的演講,其內容就是對孔子這句話的解釋。梁啟超:為學與做人——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人類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三部分都能達到後,方可成為一個人,三者達到後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就是孔子所說: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 知者不惑:知指的就是知識,包括日常基本常識和學校里所學的知識。有了基本常識,才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不致迷惑,比如答主上大學之前一直在農村生活,對城市交通沒有最基本的常識,結果去大城市上學的時候,過馬路的時候闖紅燈,坐公交的時候坐反方向,但是非常迷惑。學校里所學知識可以指導我們工作,如果不具備專業知識,那麼工作的時候就就非常迷惑了,嚴重的話就被炒魷魚了。這是知育。

  2. 仁者不憂:先說憂從何來,一般是「憂成敗,憂得失」。仁者是一種人生觀,不在乎成敗得失,只求做過、經歷過、努力過、愛過……,人生不過是茫茫宇宙的一瞬間,暫時的得失和成敗相比不值一提,自然就不會憂慮了。這是情育。
  3. 勇者不懼:有了不惑、不憂,懼當然會減少許多了。但這裡的懼屬於意志力方面的事,一個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很豐富的知識,臨時也會用不著,便有很優美的情操,臨時也會變了掛。要做了堅強意志力,首先要行動光明磊落,俗語說:生平不做虧心事,夜班不怕鬼敲門,就是這個理。然後要不為劣等慾望所牽制,堅持自己的意見,自己覺得正確的事,一點不遲疑去做,而且絕不藏頭露尾,左支右絀。這便是意育。


勇者,就是勇敢的人。

勇,氣也。人體講究「精氣神」,氣分先天後天,故勇也分先天之勇,後天之勇。

先天之勇,氣短易怒,後天之勇,氣悠而神足。

敢,進取也。無論如何都有一股奮發不停的勁。他能正視一切困難,積極面對。

真正的勇敢,應該是這樣的。

他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明白自己要受的苦。遇不平事會怒,同時還能解決它。不氣餒不退縮,一步一步地走完全程。

可是題主你想好了,這只是勇敢而已,談不上「真正勇敢的人」。

ISIS的狂熱分子,在他們組織心中,不是勇敢的人嗎?

法西斯的英勇士兵,在希特勒眼中,不是勇敢的人嗎?

真正勇敢的人,不僅要勇,還要智和仁。

智,則洞察世事。故知進退,曉得失,能進則進,不能則退,不困於外物,此亦勇。

仁,則不偏愛。故眾生平等,拔人一毛而利天下,若該人不願則不為,此亦勇。

說實話,題主你做到了智和仁,自然也就勇了。

怎麼做到呢?去世間摸爬滾打吧!


德魯克評價,傑克韋爾奇,「有獅子一樣的勇氣」!我理解的勇氣,不是讓你用腦袋去撞牆,也不是讓你去做做不到的事,而是勇於面對現實。整個西方管理學書籍,我理解就是兩句話:1.我們真正擅長的東西是什麼?2.如果你不是,你就要撤退。撤退需要有比進攻強10倍的勇氣。當情況沒有希望時,你就應該撤退保存實力而不是死磕。毛澤東總結戰爭,就是兩句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比如,韋爾奇,面對日本人得瘋狂進攻。他沒有選擇死磕。而是選擇撤退。把力量集中到有競爭優勢的行業。同時裁了公司1/3的人。20年之後,通用依舊是偉大的企業,那些日本公司卻不知道哪去了。


子路為人耿直,講信義、守諾言,勇擔責任,聞過則喜、聞過即改,是孔子門徒中性格獨異的一位。他窮其一生都在實踐著老師孔子的理想和路線,實現自己治理國家的追求;但同時他也能堅持己見不盲從,幾乎是唯一一個敢當面批評孔子,表達自己態度的弟子。子路重政輕學,他認為治國首先要強兵,所謂「有勇」也;子路可以說是政事科中善於軍事的能手,他有得於「強」。

而子路是孔門中有名的武士,以「勇」著稱,但夫子屢箴誨之。子路之勇基本屬於敢於行動的能力,魯莽行事,無謂冒險,不是真正的勇德,不是完善的德性,孔子對其持保留謹慎的態度,它有待仁義禮智等其他德性加以節制、提高。

孔子所說儒家的「勇」,雖然也被視為一種德,但是,勇本身並不能成為一種獨立的德性。「勇」只有與仁義禮智等德性結合起來,才可能成為一種優良的品質而值得大力提倡。

正所謂勇有謀為智,有勇有義為仁。仁智勇三大德,以仁為中心,智、勇為輔翼,智是對仁的意識,勇是對仁的實踐,智為知,仁為情,勇為意,由此知情意互相融合。

我們知道,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勇」不僅須以「知」為基礎,還須因「仁」而行,遵循禮義之道,這樣才能使「勇」成為一種善德。一方面,「勇」是仁者所具備的品質,仁者有堅持「仁」的決心和勇氣,還有「勇」必須有「仁」德滲透其中,以仁德為基礎,方能實現「仁」的理想人格目標。另一方面,勇成為勇德,也離不開「知」。不好學,無以獲得智慧,則好「勇」只能導致亂,或只是盲目的膽大妄為,所以儒家提倡智勇雙全、有勇有謀。

還有禮還須有「義」貫注其中。「勇」所指向的行為本身,是有正義與不正義、應該與不應該、合理與不合理之分的,如果不分場合、不分條件地一味蠻幹,「勇」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只能是給自己、他人和社會帶來損失、混亂。所以孔子認為勇在君子和小人當中是有區別的,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是有勇無義為亂,小人有勇無義為盜。只有在「義」的引導下,「勇」才有可能成為人們所敬仰和崇尚的美德。同時,人們對「義」的恪守和追求必須在「勇」德的支撐下,才能付諸現實。

當今培養自己勇氣的啟示:第一,見義勇為,敢於擔當。即見到合乎正義的事情勇敢地去做,並勇於承擔責任,肩負使命,這是勇德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實踐內容。第二,知恥改過,完善自身。儒家中知恥是是重要的德性,其道德真理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一個真正的勇者,要勇於正視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並向好的方面努力。


勇者也怕死 勇者也不想死 但是勇者心裡覺得 這件事我就是死也要去做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