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紀歐洲教廷對各國人民的直接影響有多大?
哪種程度的指令可以直達基層信徒,不需要再經過各國統治者的歪曲限制?
會有腓力這種人冒出來,說明對民眾的影響也不是那麼大吧,合法性與教籍都分離了。
謝邀。我感覺這個問題的核心應該是教權和王權的關係(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題主 @孟德爾 其實假定了教會理應可以通過開除君主的教籍等方式來削弱王權的根基,因此腓力四世的例子似乎給人留下了一種教會虛弱、無法管制王權的印象。這就牽涉到了中世紀君主權力合法性的問題(同樣非常複雜)。實際上,雖然中世紀君主宣稱自己的合法性來自於神意,但這並不等價於國王需要在政治事務上得到教會的肯定。中世紀早期主流的看法是,教會和國王是世界的兩種平行力量,分別管理精神事務和政治事務,互相併沒有隸屬關係。因此對於世俗君主來講,土地貴族才是他們真正的權力根基。另外,教會確實可以通過各種宣傳手段來影響君主的名譽,但這些手段都受到當時信息傳播速度的限制。所以,一、這種手段的有效性值得懷疑;二、當時「主權在民」的思想並不成熟,就算民眾有不滿,也難以對各國君主的統治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以上是結論---------------------
教權和王權的鬥爭錯綜複雜,其歷史淵源暫時先按下不表。想重點說說兩個案例,一個是亨利四世和格里高利七世的矛盾,另一個是題主提到的腓力四世和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e VIII)之間的矛盾。
其實兩個案例中的矛盾都來源於政治鬥爭。高中歷史書里講過,第一個問題的根源在於敘任權鬥爭,也就是在神職人員的任命問題上王權和教權的爭執,一直持續了數十年。長話短說,教宗格里高利七世和亨利四世在這一問題上相持不下,乾脆革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而第二個案例的根源是世俗政府對神職人員進行課稅的問題。教宗和法王在這個矛盾上同樣是水火不容,雖然過程十分曲折,但最終也是以教宗開除腓力的教籍收場。
當然,兩個故事都才講了一半。但問題已經來了,對於這些國王來說,教籍被開除真的沒事嗎?自然是有事的,不然教宗開除教籍的威脅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但事態有多嚴重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對於兩位國王來講,他們其實沒有必要過於擔憂,因為教宗的行為其實也有一些爭議。
爭議的源頭就要回到我之前所說的「平衡原則」上來。在中世紀人的世界觀里,上帝在世界的代理人有兩個:一是國王,二是教會。這兩個代理人各自分管軍事和宗教,是基督教世界的兩大支柱。而這兩大支柱的互相平行實際上是有傳統可依的。五世紀在位的教宗哲拉修一世(Gelasius I)寫給羅馬皇帝阿納斯塔修斯(Anastasius)的信中就有這麼一段話:你以威嚴統治人類……但在涉及聖禮的事情上,你應當聽命,不應發號施令。
哲拉修的話給教宗的權力範圍加上了一個嚴格的限定:在涉及聖禮的事情上。也就是說,教宗並沒有把自己的權力擴張到世俗範圍上來,而且還承認了君主對世俗事務的統轄權。這封信所闡述的原則即哲拉修條款(Gelasian formula),是之後幾百年時間裡指導王權和教權關係的主要方針。
格里高利七世一心把教權抬到王權之上,這樣的行為受到了一些批評。因此對於亨利四世而言,與教宗交惡本身倒不是最大的問題,大家都明白這是政治鬥爭。但問題在於,敘任權鬥爭剛開始時,亨利就採取了激進的手段試圖改變現狀,率先打破了哲拉修闡述的平衡原則,因此在帝國內部受到了很大的壓力。亨利四世被開除教籍給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提供了一個宣戰借口。各位諸侯利用了這一矛盾,聯合起來想要推翻亨利。迫於內亂,亨利才不得不前往教宗的臨時住處,在雪地里站了三天懇求教宗的原諒,這就是著名的卡諾莎覲見。
從這個例子里其實可以大概體會一下中世紀的政治權力結構。真正具有威脅封建君主統治的人其實是土地貴族,君主需要團結的也是這些人,但教會掌握了意識形態上的評判權。格里高利七世很高明地利用了諸侯和皇帝之間的矛盾,用政治手腕把亨利四世搞得狼狽不堪。但假設亨利能更有效地控制國內的局面的話,教宗的行為實際上是無法對他造成太大的損害的。敘任權鬥爭之後的發展也說明了這一點:亨利穩定了國內局勢,用武力把教宗趕出了羅馬。
腓力四世和卜尼法斯八世的爭鬥也比較相似。腓力四世其實是比較清楚教會在話語權上的優勢的,所以在宣傳上做了不少文章,最後得以在和教會的鬥爭中受損較少。和亨利四世不同,腓力四世的權力要本身就要相對集中的多,所以得以全身而退。
亨利四世和腓力四世是研究教權和王權關係的比較好的例子。歸根到底,這些矛盾都有背後的政治因素,所以從政治的角度來研究這些案例可能會更明白一些。
關於更深入的分析,建議參考以下書目: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eval Political Thought, c. 350 - c. 1450 Ch. 11 14.The Reign of Philip the Fair Ch. 4.
A Propaganda Campaign in the Reign of Philip the Fair13.11.2014更新。 更換被牆的相冊... 然後目前高票答案是個完美答案所以我棄坑了(喂更新內容可以直接點目錄跳入長微博圖片鏈接 或者辛苦自己的滑鼠滾輪。 歡迎一切指正 提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友人邀請來回答一發。 @滿長陽並沒有抱怨的意思:題主問的這個問題真的是太廣泛了。 雖然在學術中對古典時代晚期到中世紀早期的過渡多有爭論,但是無論怎樣【中世紀】包括了將近900年的歷史。(大約6到15世紀)其中又可以再籠統的分為早中晚三期,而在這三個期間中教會的權利都是在變化的。 我想很多人都對所謂的【黑暗年代/混沌世紀】一知半懂,結果寫著寫著就接近了一篇論文了... 友情提醒:篇幅巨長,大約分成三個部分來答:
沒興趣的可以跳著看,答主不是歷史專業的,請萬分安心。同時中文不好夾了不少外語也請見諒,很多都是自己隨意翻譯成中文,所以在目錄里會標出德語英語的專業名詞,如果有高手願意指出錯誤,感激不盡。出於良心我還是建議忍著枯燥看中世紀科普再跳著看。 I. 中世紀 - 大家對中世紀最籠統的印象,一般由以下條件構成:I. 中世紀科普
1.1 等級制 (DE: St?ndeordnung/E: Estates of the realm)1.2 歐式封建制度(DE: Feudalism)1.3 分權和教會http://ww4.sinaimg.cn/large/726b036fjw1em9sqqwpigj20c82ajgpa.jpgII. 教會和世俗勢力的較量2.1 蜜月期: 教會和王權互相扶植 2.1.1 法蘭克王國 (Frankenreich)2.1.1.A 梅羅文家王朝 (Merowinger)【12.11.14更新 】http://ww1.sinaimg.cn/mw690/726b036fjw1em9sj1vj28j20c82j6n44.jpg
2.1.1.B 卡洛林王朝 (Karolinger)【13.11.14更新】http://ww3.sinaimg.cn/large/726b036fjw1em9sitkts5j20c82b0tkr.jpgIII. 人民生活和信仰
社會【等級制】 經濟【封建制度】和深受【宗教】影響的世界觀。
【神職人員】掌控的科學,藝術,建築和文化。以及【拉丁】作為統一文化用語。
多謝 @Ljudevit Zhou 的提醒,把階級制這個翻譯換成了更加準確的等級制。
第一等級:
國王,領主(世俗勢力)+ 教皇,主教(教會勢力)
【DE:Lehrstand】,我把他們籠統翻譯為領袖階級。
第二等級:
貴族
【DE:Wehrstand】 - 守衛階級
第三等級:
一切【自由】的市民,有些地方還包括了自由的農民
【DE:N?hrstand】-供養階級
理論上來說,這個制度是【上帝賦予的制度】,是固定的。 (第二和第三)等級孩子是可以直接繼承的。 但事實這個【固定】的階級,也不是那麼密不透風。雖然上升率極小,但並不是沒有。
1.2 封建制中世紀的社會和經濟制度是feudalism, 來自於拉丁語的feudum。答主查了下字典,字典說中文名詞叫【歐式封建制度】... 好吧那就叫歐式封建制度吧。這個單詞背後的含義,簡單的說就是【領主和附庸的義務和地位】。同時它又可以分為兩個範圍: A 武裝勢力和他的上司之間的關係和回報B 勢力/統治模式:從【有分配權】統治階級到【沒有采邑權】的居民關於A,請直接打開維基搜索【封建制度(歐洲)】關於B, 我就模擬一個情況作為解釋吧:一個統治者轉給他的武裝力量一部分屬於他的土地。這在拉丁語中被成為feudum,feudum不僅包括了土地,還包括了這塊土地上的所有居民。這塊土地在中文裡被稱為采邑,德語叫做Lehen。同時feudum的意義在於 beneficium ( 以物質供應為目的的善舉)那我們可以最簡單膚淺的概括一下: 中世紀農民並沒有土地的所有權,所有權在領主手裡。
第三階級處於聽服狀態,並且不自由。 他們臣服於領主的制裁權。
同時領主的制裁權來自於被統治者賜予他的土地。 作為回報,他對統治者處於聽服狀態。
feudum存在的意義,就是讓領主有足夠的資源,能以各種形式去回報他的上司。
—— 這種回報最簡單直接的體現在打仗上
但在中世紀並不是一開始就確定了sacerdotium (宗教勢力) 是在 regnum / Imperium(世俗勢力/統治勢力) 之上調調的。教會也是由興起到衰落的一個過程。而信仰雖然是統治的重要工具,但他絕對不是用來愚弄第二和第三等級的玩具。想扯【宗教】這虎皮做大旗,雖然很多人覺得這個可真簡單(關鍵詞:宗教裁判所,異端審判),但事實上還真沒那麼簡單。
想必對中世紀稍微有研究一點的人都知道:【中世紀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分有兩大勢力: 教會和世俗的勢力】 歐洲的歷史就是這兩個勢力的較量。題主提到的腓力四世(Philippe IV le Bel)則只是當時強勢的世俗勢力。第一名答案的卡諾沙背後的教皇格列高利七世(Gregorius VII)則是強勢教會勢力的代表。放眼觀看整個中世紀,教會和世俗勢力之間關係,那真是剪不斷說還亂。 怎麼亂?教皇有直接決定皇帝的權利。可教皇也是被選出來的。而選舉教皇的時候,也有貴族來參與。 誰說土地是歸世俗力量的,神聖羅馬帝國里可存在著Fürstbischof—— 采邑主教。(友情提醒二次元小夥伴回憶一下條頓騎士團) 主教誰來決定? 哦是皇帝來決定。這兩股表面上分開的勢力事實上一直都在互相滲透。但最終還是沒能構成一個【教會帝國】寫到這兒答主已經很後悔了... 自己好像開了一個不得了的深坑。————————————————————————————————腸子要悔青了的答主來更新,大概三天也是回答不完了。答主思考了很久,怎麼相對簡單的把這個混亂的關係慢慢表達出來,湊和著看吧。
歡迎專業人士指正!!!!!
II. 教會和世俗勢力的較量
曾經跟學歷史的朋友討論如何圈定中世紀的始和終點,他笑著表示,這全要看你的【切入點】。答主由於專業原因,還是以中世紀的政權變更來描述教會和王權的先相愛後相殺吧...
答主跟著自己的邏輯把中世紀簡單劃為四個階段:
I: 意義不明的起點 - 第九世紀:為大家熟識的【中世紀】墊下基礎的 法蘭克王國
(特別注意:法蘭克!法蘭克!不是法!蘭!西!)
II: 到十一世紀中旬:神聖羅馬帝國的誕生與崛起
III. 到第十三世紀中旬:中世紀盛期的變更
IV. 到公元1512:從神聖羅馬帝國到 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 因為心疼自己,教會和世俗勢力的較量我只會講到第三階段。至於HRR是怎麼轉成HRRDN的資料就相對完全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
2.1 蜜月期:教會和王權的互相扶植
2.1.1 法蘭克王國
法蘭克王國是個什麼? 它跟後面我們大家認識的法蘭西有什麼關係,還要慢慢的聽答主和你們扯起。
不知道有沒有人聽說過【民族大遷徙】這個詞兒, 一點也不學術的說,就是來自游牧蠻族【匈人】(Hun,至於他們到底是不是我們認識的匈奴,還沒有定論)把其他的蠻族趕跑,對,就是他們終結了西羅馬帝國。所以我們面對的歷史背景是:
在匈人橫衝直撞闖進歐洲之後,沒法抵禦蠻族的古羅馬帝國被打的四分五裂。眾所周知在遷都君士坦丁堡之後西羅馬帝國,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拜占庭帝國在很長時間內都被視為羅馬帝國的唯一一丁點延續。
早在天主教成為羅馬國教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由主教擔任行政長官的教區。而隨著羅馬帝國的西遷,曾經帝國的中心—— 義大利地區則處於無主狀態。於是教會的機會來臨了: 教區隨著羅馬皇帝的西遷也完全落入宗教勢力的手中。
而法蘭克人就是被趕走的蠻族之一,它是日耳曼民族的一個分支。 恰好正是日後的法蘭克王國成就了天主教,讓宗教勢力擴張到歐洲各地。
A. 梅羅文加王朝(Merowinger)
法蘭克各個家族的內鬥中,梅羅文加家族跟北義大利合作,首先創立了自己的法蘭克政權。 被後輩們稱為梅羅文加王朝。我們要特別提到一點就是,梅羅文加家族領地的邊兒上還挨著虔誠的阿里烏(Arianism)教派的信徒。
梅羅文加王朝在答主看來,是中世紀王權和教會產生交集的第一個點。
公元497年,法蘭克在和同屬於日耳曼人的阿拉曼族狠狠的打了一仗,這一仗無論是對王權還是教會都具有里程碑性的意義:克洛維一世 (Chlodwig I.)帶領的法蘭克族意識到了【天主教的上帝才是強者】
——被深深折服的國王決定跟隨他的信徒妻子,他信了天主教。
當然,這是天主教勢力今後席捲歐洲的第一小步,同時也是對於當時王權很有利的一個決策:正是因為克洛維一世的【正統信仰】讓他在天主教信徒屬民的心中比隔壁的阿里烏教派的信徒更值得追隨。同時這也促進了在法蘭克帝國中日耳曼民族和羅馬民族的融合。
好了,我們再把時間軸稍微向後調一調:公元590年。
那一年羅馬出了一個偉大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德語中他已經直接被稱為Gregorius der Grosse, 英語則是the Great
到底有多Great? 允許答主偷懶直接從維基複製吧——
教宗額我略一世,出生於羅馬。初任職羅馬總督;後棄俗隱修,晉陞執事。公元579年奉命出使君士坦丁堡;公元586年回到羅馬,併當選為聖安德肋修道院院長。 公元590年被選為教宗,並於同年建立教皇國。他處事賢明,以堅強的信德傳播福音,照顧窮人。公元593年倫巴第族侵犯羅馬,最終由於教宗額我略一世的勸說,使得羅馬免遭劫難。他對新拜占廷皇帝福卡斯極為支持,使得福卡斯在教會內的絕對權利並授予他普世牧首的頭銜;同時教宗也很重視西方的蠻族,一直重視建立與倫巴第王后和墨洛溫王后的關係(....)
—— 墨洛溫就是梅洛文加的另一種翻譯。
至於教皇在倫巴第族入侵時候其實並沒有維基說的那麼神棍,他在當時為羅馬籌集了補給和並且同時於倫巴第族進行政治談判。 他對天主教的巨大的貢獻都來自於他的學術著作。最有名的Dialogi de vita et miraculis patrum Italicorum系列。特別是第四本書描寫的往生為後期的中世紀天主教打下了基礎:他是第一個提出【煉獄】概念的人!
同時他的Dialogi是在中世紀中被引用最多的學術著作之一。
——嗨,你繼承人們賣的贖罪卷就靠你了。
然而天主教的真正擴展,是隨著法蘭克王國下另一個家族的征戰而推廣的。那個家族就是加洛林王朝。
這個王朝出了個了不起的人物:紅桃K
他的真名叫查理大帝(lat. Carolus Magnus / DE: Karl der Grosse)
———————————更新到這裡答主愉快的去睡覺了——————————————
13.11更新見:
http://ww2.sinaimg.cn/large/726b036fjw1em9sqohu0zj20c82b0tkr.jpg
嗯……
普通民眾的出生、婚嫁、喪葬之類的,都有教會的參與。然後平日下工後的祈禱、告解等聖事,作為普通人的文化娛樂活動;中世紀書很貴,閱讀也是僅限於少部分人能掌握的技能(甚至很多領主都不識字),就別指望什麼讀書會了。普通的主日彌撒會提供一些餐食,對於窮人來說是節約飯費的好方法。但能吃到多好,我很懷疑,畢竟歐洲各教會都反對懶惰,而需要施捨的窮人,自然也是「懶惰」病的患者。
根據很久以前看的一套古代生活叢書里的一本,關於歐洲的中世紀的,裡面有提到,一般的城鎮里教會還兼有醫院的職能。教士作為鄉鎮里僅有的讀過書的人,多少會懂一點草藥學,可以為普通民眾治病。(家裡的老奶奶那種……呃……可能差不多?)一般人每天的口糧可能只有一些粗麵包,但是病人可以允許每天吃一點肉,或者一點雞蛋。
每年的聖誕節、復活節之類宗教節慶是難得的節日,對於一般佃農、僱工這是難得的休息的機會。同時也會有教會的施捨;一般貴族也會有施捨,節日盛大的晚宴後通常打包給教會,由教會來分發。
中世紀前期,識字率非常低,很可能出現整個村莊就一部聖經的情況;一名普通的騎士可能也要花費好幾年的積蓄才能買下一本聖經。當然那時候的聖經都是手工抄寫的羊皮書,加上精美的裝裱(純金!寶石!純金和寶石!寶石和純金!……其餘請自行排列組合),和(以那個時代的審美觀而言)精美的插畫。因此教會還兼具文書檔案處的職能,包括人口檔案、甚至土地資料等(反正村頭的那位騎士老爺全家也沒人看得懂)。中世紀後期,各地宮廷的專業文書職員增多,教會在這方面的意義開始減弱。
普通人有可能靠進入教會或者修會開辦的學校,學習讀寫,以後可以藉此謀得一份抄寫文書的職位,或者就此當一名修士。但沒有資料,不好說這能有多大的成功率。
中世紀後期,在鄉下一些官方的告諭會張貼(更準確地說,是釘)在教堂的(側門)門口,因此教堂也成了公告欄。當然大多數人都不識字(依然包括很多貴族老爺),只能在集市的時候由官差或者教堂司事朗誦,然後拿起榔頭把告示釘在門上。順帶一提一些大一點的城鎮會張貼(依然讀作ding)在市政廳門口,但鄉下……哪來的市政廳,總不能pia在領主的門口吧。但城鎮的教堂也會把教會的活動告示展示在門口。有時候則是一些教士之間的書信。這一方面比較著名的就是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本來只是作為對教會內部管理事務的思考(以及公開邀請辯論的告示),一開始沒什麼人關注這個東西,結果被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在月黑風高的夜晚抄了下來拿去複印並且四處散發這種陰謀反革命的惡毒論調,最終掀起了巨大的風浪。
教會在很多地方都有產業,比如擁有大莊園的修道院,或者整塊封地都封給了某個教會。這種場合下,很多農民本身就是教會的佃農。他們也和在貴族的封地里生活的其他農民一樣,該服的徭役還是少不了的。
一般的窮人都會用自己省吃儉用省下來的積蓄,捐贈給教堂,好為教堂提供日常運營、添置聖像等。有的時候一些虔誠的信眾們會捐款籌建新的教堂,這種教堂一般都會有同業性質,手邊沒資料,唯一能立即想起來名字的就是維也納老城區城西北的河畔聖母教堂,是當時維也納水手們捐建的。這種面向普通人的教堂偶然會有來自貴族、富人的捐贈,但通常還是比較寒磣。
官宦人家會去固定的教堂,比如維也納的聖史蒂芬主教座堂,又比如莫斯科克里姆林里的那一大坨我至今都沒法分清誰是誰的教堂。這種教堂在平日是貴族專用,在有重大的宗教節日的時候才會開放給普通人。
一些城鎮則會有商人或者商業公會建立的教堂,比如漢諾威舊市區的市集教堂。這種因為進出的富商比較多,會有比較大的機會有窮人聚集在這種教堂門外乞討。但這種教堂通常歷史都不長,畢竟城市商人階級的崛起已經是中世紀晚期的事情了。
在中世紀後期,西方天主教會又多了一個重要的職能,販賣贖罪券。這就算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我不是來答題的,只是來安利這部劇的O(∩_∩)O~《波吉亞家族》,從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上任開始講起,對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教會內部以及它和地方王權、大家族之間的紛爭都有比較多的演繹,個人覺得非常好看,可惜三季以後被腰斬了- -另外瞎扯兩句。中世紀從公元4、5世紀到十四世紀左右,跨度非常長。就如前面回答說的那樣,君權神授的觀念使得歐洲基督教國家的國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受制於梵蒂岡,不過到了後期教會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似乎更加平級化——教廷為了自身利益,會向他國王室以各種威逼利誘(包括聯姻)的方式聯手,以借得他國的兵力,同時許他以「聖父聖子聖靈之名」的「合法」王權。有時候國家君王也會向教會挑釁,「你不支持我我就說你這教皇不正統,為了教廷的純正我要聯合別人討伐你」——可以說基督教義就是被教會和國王互相的你利用過來我利用過去的- -哎我的holy mother church。。。
這個要考慮到中世紀的社會體系和宗教的洗腦度。
中世紀歐洲國家基本上都是封建制度,國王分封公爵,公爵分封侯爵,直到最基本的貴族單位:爵士,也就是騎士。
介於當時的人普遍智商低,生活水準也差,幸福度實在是很難提升。總得有什麼東西麻痹一下自己吧?宗教就是最好的方法,其實也是一種愚民政策,但關鍵是,所有人都信天主教之後會如何?
大部分國家內部並不禁止互相爭鬥,就會出現幾個男爵合起來找個借口幹掉其他人,殺他全家,打他媽媽,搶他媳婦,占他全家。
上面加粗的非常重要,就是借口,借口有這麼幾種。
通過間諜偽造口實:你他媽居然說我JJ小,我被侮辱了,我要乾死你。
通過間諜偽造民意:你的民眾被欺壓,我要幫他們乾死你。繼承領地繼承權:我是你二舅的侄子的媽媽的哥哥,我認為我更適合當這裡的領主,我要乾死你。幫助其他人繼承領地繼承權:我手底下有個人,是你二舅的侄子的媽媽的哥哥,我認為他更適合當這裡的領主,我要乾死你。下面是關鍵
你這個背叛十字教教義的混蛋,我要乾死你。這個借口是當時最好用的借口,介於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個無魔世界,就算再屌的領主,關鍵部位吃上一刀也是會死的。民心向北發生民變,是要命的。宗教煽動性更是強的一塌糊塗。
在大部分神職人員還是很正常的吃苦耐勞的時候,宗教的洗腦度逼近99.99%,那0.01%是部分領主。因為被宗教洗腦的領主還是挺多的,比如說日本有個叫上杉謙信的傻屌。(別打我臉,本來就丑)
辣個年代,基本上一個主教對著一個領主說,你他媽是佛敵!!不對,是惡魔,你的教籍被革除了。基本上,民眾會玩了命的往別的領地跑,別的領主也會趁機攻打他。你就知道被革除教籍是多麼慘的事情。
最出名的事件就是這位了:亨利四世,法蘭克尼亞王朝(也叫薩利安王朝)的第三位羅馬人民的國王(1056年—1105年在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084年加冕)。亨利四世也是巴伐利亞公爵(1055年起)。
他曾經于格列高利七世於1076年2月22日對亨利四世處以破門律:開除、廢黜和放逐亨利四世。按照破門律,被懲罰者不在一年之內獲得教皇的寬恕,他的臣民都要對他的解除效忠宣誓。
這什麼概念?意味著他手下所有的領主背叛他都是合法合理的。不過他也很絕。
「卡諾莎悔罪」事件
亨利四世在城堡外的冰天雪地中(據傳說,是赤腳)站立了三天;從1月25日到1月27日,懇求教皇原諒他的一切罪過。
那個時代幾乎是天主教權力最頂峰的時候,所謂君權神授,沒有教會的認可,你的王位都拿不到。
不過盛極必衰,領主們在感受到威脅後,開始對領地內的民眾反洗腦。外加後來因為教會的極其腐敗,馬丁·路德改革和英國新教的崛起引發的宗教戰爭,讓中世紀迎來光明前最後的黑暗。
在黑暗中,因為宗教戰爭賺了一大筆錢的義大利各個邦城在看透了宗教本質之後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徹底終結了黑暗的殺與操,宗教與領主的中世紀。一個洗腦與反洗腦,陰謀與陽謀,殺與操的年代。
在中世紀歐洲教廷對各國人民的直接影響有多大?
看到這裡你應該能有自己的結論了吧。
決定任何一個領地領導人是誰的影響力。謝葯。很長時間沒有作答,抱歉了。
問題其實問的很模糊。
當是時,基督教作為一種「主流意識形態」(我實在想不出什麼詞來形容這個狀況了),確實是佔據統治地位的(這中間當然一度也有隨著蠻族入侵而減弱的時候)。
不過,正如 @紀昭 所言(她答的很好),王權和教權並沒有徹底完全融為一體,成為一個所謂的"教會帝國"。當時作為主流的意識形態的基督教,也並不能等同於「羅馬教廷」這個機構——正如共產主義不能等同於第N國際一樣。
我順手也貼個以前的答案,多少跟這個問題相關:中世紀後期教會衰落的原因有哪些?他們為何會失去權力? - Johann Faust 的回答看了樓上@殷子曦的答案也來叨叨兩句。
正巧在讀歐洲史,壯著膽子答一下,補充點兒能想起來的前因後果,能引玉最好了。
下午還要上課呢,容我爪機慢慢寫,文不對題言之無物還望大家輕噴,呵護一下我幼小的心靈嘛QAQ。
起初基督教是時常受到羅馬政府迫害的,《聖經》典籍被沒收,教會財產被查封,基督徒被逮捕,不肯背棄基督的人被處死,等等。
為什麼? 其實羅馬人是很寬容的,只要你規規矩矩不惹事,他們都會讓你走自己的路。但只除了一點:你必須對皇帝敬拜,君主的地位【與神明無異】。
而如大家所知,基督教只信奉上帝的存在。 也正是因此,羅馬人認為基督徒是顛覆分子,必須剷除。當時如果羅馬人持續迫害下去,這個目標說不定就得逞了。
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成為基督徒(或者說至少公開表態支持基督教會)。他認為基督教可以眷顧他(雖然基督教距離躋身主流信仰尚遠)。50年後異教更是被禁止,基督教成為了這個帝國正式且唯一的宗教。
好的,現在主教和教士們可以大搖大擺傳教了,城鎮(甚至鄉村)紛紛被他們「攻佔」,異教寺廟被摧毀,羅馬帝國成為了基督教的天下。 基督教的神職人員從此不僅是全職,甚至還有薪資可拿,羅馬的主教甚至讓自己坐上了教皇的寶座。這個教會有自己的法律制度,設有法庭、監獄來執行法律。而教會不僅管教務,連婚姻和繼承也管。甚至,他們還有自己的稅收體系,因為【所有人民都有義務掏錢供養他們】。
這是教廷對民眾生活影響的直接體現。
至於日耳曼蠻族變成基督徒,支持羅馬基督教會,並使古希臘羅馬學術得以留存的事兒離題了貌似,就不多說了。 【好吧我提這個只是想吐槽,日耳曼蠻子們真是夠奇葩,接受了被征服者的宗教……】
教會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得以倖存,此後他儼然成為了獨立政府,教皇與東羅馬帝國的皇帝基本上【平起平坐】,麾下也同有各層級的文武百官。可以說,在羅馬住著一位教皇,在君士坦丁堡則住著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羅馬皇帝。這兩大權力中心,共同治理著這片基督教江山。
好吧開始做實驗了先寫到這,發出來占坑,之後大家如果感興趣我再更一些。
嚴格意義上的知乎首答,鞠躬。在中世紀,普通人只信服兩個權威:一個是直接支配自己的領主,而另一個就是教會。但領主都是地區性的,而教會是全歐性的、普世性的。說個具體事例吧: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在克勒芒宗教會議上呼籲對伊斯蘭世界東征,等他演講完畢,下邊的人無一例外全部高呼阿門(唯願如此)。
和教廷的交往不僅僅決定著歐洲各國領主的虔誠,也決定著教廷對你加持的態度。另外,歐洲領主的主教一般是教廷任免的,主教向羅馬教廷上稅而不是上稅給君主,但是你可以通過加強王權的方式讓主教上稅給你,這就另說了。在中世紀這個昏暗的年代,教廷有權力發動十字軍戰爭,革除教籍,對異教徒的征伐,時時刻刻的影響著歐洲各國領主。甚至中世紀之後的宗教改革也時時刻刻的影響著歐洲各國,三十年戰爭就是一幫天主教國家和新教國家之間的戰爭,直接影響著歐洲的政局。推薦去玩十字軍之王2,你會親自體驗教廷政治帶來的魔力。
居然大家打了這麼多字。。。
教皇希望全民SB,沒有完全做到。只有幾個比較狡猾的土匪頭子借到教會合法性後賣了這些神棍,其他人壓根沒有想到過反抗。
當然SB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還將是歐美系的主流,只是不那麼明顯罷了。
教皇們除了愚民,幾乎就沒幹過別的事情。中世紀么,教皇扮演撒旦,領主只求速死。醫生全是殺手,黑死病才是福音。拼寫錯誤的拉丁文和蠻族獸人的發音組合成了世界各「主流」國家文字。
遙望半城死屍的街頭,瞻仰糞便圍成的首都,帶著望著不似人的兩足獸隊伍撲向東方聖地,這畫面簡直是美不勝收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