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紙質讀書筆記(約28萬字),內容混亂,怎麼進行知識系統化管理?

2014年9月:四本讀書筆記(28萬字左右),本子又大又厚,內 容大概八類(心、自己、學習、生活、情感、社 會、事業、理論),裡面的摘記內容很混亂,沒有什麼邏輯性,大學積累了三年。

------------------------------------------------------------------------------------------------

2015年1月:經過大四上學期的整理,總結成了9大類,175個專題,7000多條筆記,共26萬餘字,取名《指南》。

——————————————————————

2017年4月:經過兩年半的整理,總結成5大類、70個專題、375個模塊、共14萬字。其中專題已全部整理為結構化的思維導圖。


首先贊一個,難能可貴。

其實你要想到雖然你還沒有系統化整理,但是很多讀書筆記記錄的內容已經內化為了你的經驗和行為方式,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是相當巨大的。

確實想整理的話,大的類別你已經自己拿出來了,最好是能夠花些時間回顧下四年記錄的內容,包括我自己寫了8年的博客,也不是經常拿出來看,回顧後形成如下內容:

1.根據類別,整理適合自已隨時用的主題閱讀目錄索引,也可以根據各個主題再次總結。

2.現在應該是精鍊和讀薄的時候,即28萬字可以精鍊整理出1/10的內容或主題分類索引內容,有這個就足夠了,方便能夠隨時有用的時候根據索引查閱。


這個問題是我一年前提出的。現在我自己來總結一下自己的知識管理的過程,也算是臨近畢業,對我大學時代的一個交代。

我之前的問題在於——第一,已經積累了很多條筆記,但缺乏連接與組織。就好像沙子,每粒沙子都很堅硬、質量很好,但要是想建成大樓,還需要工程師設計方案、加水泥攪拌、拆老房子打地基等等之類的事情。第二,當我有了什麼問題不懂時,根本無法基於原先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分析並提出解決方案,不知道從哪裡著手。第三,想到了幾條相關的知識想要合併,但都只是在腦子中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和模糊的感覺(好吧這就是雲計算),但想找也一時找不到,乖乖那麼厚的本子你想翻死我。總之就是缺乏精鍊、缺乏連接、缺乏管理、缺乏系統化。

我目前的進展是——完成二級標籤分類,以思維導圖為結構並問題導向式組織內容,打坐擺脫自身浮躁狀態,反思+改進+安心生活,暫時不再看書看kindle看長微博刷知乎,轉變校園心態開始實習工作。並且意識到,建設完善的知識生態系統不是幾個月就能完成的。

我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大一明白:記讀書筆記很重要。

在我大一的時候我就明白,如果我讀書後不記下書上的精彩部分、只在一段時間後對這本書有個大概的印象,那就跟沒讀這本書一樣。我自認為記憶力並不是很好,而後來又知道筆記是補充腦力的絕佳工具,所以我才決定寫點讀書筆記。但我大一基本沒去圖書館,沒看多少書,剛開始也是寫著玩,但如果碰到覺得很好的、喜歡的句子,都會通過截圖、摘錄、記憶等方式保存下來,在某個大塊時間集中寫在本子上。

大二嘗試:偶爾會去圖書館找點書看。

剛開始弄到小說類的書單,但可能因為文化不同的原因,國外的看的並不怎麼適應,比如《荊棘鳥》《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心裡總是想:你到底想說什麼啊?),所以看的都是國內的,像《平凡的世界》《傾城之戀》《圍城》(雖然看的也不是很懂裡面的寫作手法),但有一點始終在做,那就是喜歡哪裡覺得哪裡好,就會寫在大本子上。

雖然並不能保證看的每本書都是好書,雖然不能保證每本書都看懂,雖然不能保證每個摘抄下來的句子都理解或者都是好句子,但是我能保證一點,那即是每一句我都用心摘錄、每個字都是寫的認真,因為它值得尊敬。同時寫下來比腦子記要多費精力,它會促使我思考這句話值不值得寫?這句話說了什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當然這都是慢慢形成的,不是一開始就知道原則再去開始摘記。一句話就是:在過程中完善。

大三投入:基本上只要有空,都會在圖書館呆著。

每當晚上有空、周末有空、不用上課,我都在圖書館五樓南面呆著。只是做些課餘作業,再找幾本或帶幾本書去看。同學問我:你不考研天天去圖書館幹嘛?我反問:不考研不做作業為什麼不能來圖書館?他語塞。只是我會喜歡那種安安靜靜不受打擾的狀態,什麼也不用擔心、不受任何牽絆、自己能管好自己、活得自如從容。這段時間是我最充實的時光,感覺三觀崩塌、初心更明確、狀態更清醒。再加上每周五開始跑十公里,身體也感覺不錯。

大四整理:把之前的本子上的知識,都錄入電腦,開始做PKM。

我在大三暑假(2014年7月)時剛開始玩知乎,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這裡接觸到了PKM的思想,加上自身知識混亂的現狀,知道這樣下去再亂看書也不是辦法,於是開始決定回學校後要開始整理自己雜亂的知識。剛開始也很亂,都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但就這樣一遍遍的翻看複習讓我不停地去粗取精明確狀態與方向。分大類、打標籤、格式標準化.....每天有空又都是弄這些,大四上學期基本上沒看什麼書,好像還不到30本,但整理後的知識顯得更加系統化有層次感了。這半年也就搭出了大體的框架。

最難的是大四上學期末,因為在那段時間裡,天天在圖書館早上7點半到晚上9點半,將本子上的筆記一條條敲到電腦里。我打字速度很慢,平均一天只能敲一萬字,最高記錄是一萬四千,從天亮敲到天黑。但並不是每一條筆記我都敲進去,在這一階段我會不斷的取捨,這一條筆記說的是什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句話重要嗎?在敲進去一條筆記前,很多時候需要問自己這些問題,還是不懂的單獨放在一起,再繼續弄其他的。

比如其中「百科」這個大類下就有16個小項。

有時我也會覺得煩、覺得累,於是我問自己: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嗎?是的。現在的這種狀態是持久的還是暫時的?暫時的。如果現在不做那能跳過去嗎?不能。好的,那就再堅持一下,再挺一段時間就好了。那時我感覺這種狀態挺好的,有一件事雖然做的有點累,但自己喜歡並願意做;有一些書可以安安靜靜地看,而不用在乎外界太多。

挺好的。

臨近畢業:慢慢調整狀態,不再攝入過多知識,注重消化吸收、總結整理。

說實話這一階段也挺難弄的,真的很難,我現在也還在弄。我總結後才發現,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個月,可是我只完成了其中內容的30%。一方面我發現我所總結出的東西高度抽象、信息密度極高,處理與組織的難度極大,沒有什麼人或案例可以參照,最多也就借鑒金礦的開發流程來類推自身知識的組織過程。

另一方面由於久坐+思多+看多,出現了輕度的經絡不通+氣血不足+神經衰弱+視神經亢奮+神經性頭痛,即使在杭州實習有空餘時間,我也不怎麼閱讀看書+上網+PKM,更多的偏向於放鬆自己、不讓自己緊張、不在攝入新的知識、調整靜養身體、早睡早起,現在感覺身體好多了,但我也不急,畢竟身體的這麼多問題是幾年積累下來的,也不可能短時間內變好。

出學校了也更多的需要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再回過來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知行合一)。只是現在實在不想再看什麼書,每天有正常實際工作+做畢業設計+日常生活+自我思考提問並嘗試回答+查各種辭彙的定義,差不多徹底戒除了知乎+kindle+實體書+長微博+百科知識,雖然我知道這可能要很長的時間去不停整理自身已有的知識,也不知道後面具體會弄成什麼樣,但我開始擺脫浮、不再急、不想快,不再想著快點看書快點把事做完,而是回到現實生活慢慢鞏固已有的知識,即使每天晚上9點半從公司加班完回去,看著燈紅酒綠車馬喧囂,也一步一步堅定的往前走。

我會慢慢走好的。


做個wiki整理下吧,覺得搞wiki太複雜的話,用筆記軟體(wiz、evenote、onenote)都是可以用內鏈的功能做wiki的


竟然都是手寫的,還是重新整理到筆記里吧。我剛剛看了我的搜狗速入法的統計,我大概3個月才輸入了15萬字,我估計你這些都整理好了怎麼也的6個月吧。工程量太浩大了。


推薦閱讀:

做讀書筆記總抓不住重點,筆記太多,如何改善?
豆瓣說、讀書筆記和阿爾法城都是失敗的產品么?
目前國內或國外有沒有比較好的讀書筆記分享網?
《白夜行》和《惡意》等書的意義是什麼?
什麼年齡可以讀24史,讀史有什麼用?題主今年18歲

TAG:知識管理 | 系統架構 | 讀書筆記 | 紙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