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認識你心中的四個自己
站在鏡子前,望著那個和我們長得一摸一樣的人,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不是問長相是否俊美,更不是問牙齒是否潔白。而是問,當我們審視自己時,我們的心情如何?
是對自己感到自豪還是內疚?是瘋狂地崇拜自己,還是一想到自己就感到焦慮和沮喪?
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這個物理世界中只有1個現實自我,但在每個人的心理世界中都有4個想像自我。我們的感受與心情,取決於那1個現實自我和4個想像自我的關係。
可達自我
在我們的心中,有一個比當下的自己更美好、更強大的自己。只要我們付出一些努力,就能成為這些「可達自我」。比如說,我希望成為一個「堅持鍛煉身體的人」,「閱讀量更大的人」,「待人更加溫柔的人」,「更擅長講課和寫作的人」,等等。
這些自我形象並非遙不可及,我們每天都可以進步一點點,不斷接近「可達自我」。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也是幸福體驗的源泉,我們每天都在不斷地完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理想自我
除了那個努力一把就能達到的「可達自我」之外,我們的心中還有一個更耀眼的「理想自我」。比如,「家財萬貫的人」,「完美的丈夫或妻子」,「每次考試都能拿全校第一的學生」,「連續十年的最佳員工」,「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奇才」,「諾貝爾獎得主」,「萬眾矚目的大明星」,等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此類自我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可望而不可即。那些諾貝爾獎得主在得到諾貝爾獎之前,不會把獲得諾貝爾獎當作自己應得的囊中之物。
但是,有一些非常固執的人,他們區分不了「可達自我」和「理想自我」。他們要求其他所有人都喜歡他們,認同他們,崇拜他們,羨慕他們,而這事實上是不可能的。人們會欣賞那些為了盡善盡美而不斷努力奮鬥的人,但不會喜歡那種已經把自己當成「理想自我」而自視高人一等的人。
這些區分不了「可達自我」與「理想自我」的人,常常會感受到痛苦、失望、焦慮甚至憤怒等負面情緒。哪怕這些人在通行的社會標準中,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哪怕這些人已經有較高的收入,美滿的愛情和家庭,溫暖的友誼和親情,他們依然會被負面情緒所糾纏。原因在於,他們的負面情緒不是外界環境造成的,而是自己心中的另一個自己造成的。他們把自己看得過於重要,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只是一個普通的人類。
應為自我
除了「可達自我」和「理想自我」之外,我們心中還有一個充滿責任感的「應為自我」,它是我們認為自己應該成為的人。一個母親會認為自己應該成為「照料孩子的人」,一個團隊領袖會認為自己應該成為「帶領團隊完成工作目標的人」,一位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孩子,可能會認為自己應該成為「出人頭地以光宗耀祖的人」。
「應為自我」與「可達自我」的區別在於,後者是我們想成為的自己,前者是我們認為應該成為的自己。兩者可能有重合,也可能有差異。
當現實自我與「應為自我」不一樣時,我們就會感到焦慮和內疚。我們會想辦法鞭策自己,鼓勵自己去承擔這些自認為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是當現實自我與「應為自我」差異太大時,我們的焦慮和內疚便可能壓垮我們。那條鞭子打得太痛,已經不是鞭策,而是折磨了。
不欲自我
最後,我們的心裡還有一個不想要成為的人,也就是「不欲自我」。比如,「失敗者」,「社會的寄生蟲」,「懶漢」,「不值得被愛的人」。總之,我們發明了很多貶義詞,而我們都不想要成為那些貶義詞所形容的對象。
現實自我離「不欲自我」越遠,我們就越有安全感,生活也就越開心,自我感覺就越好。所以,「不欲自我」並不是毫無用處的,它可以作為反面教材,激勵我們不斷努力,以免淪為這個糟糕的自己。
如何調節現實自我與4個想像自我的關係?
每個人都有1個獨一無二的現實自我,也有4個因人而異的想像自我。當這些自我之間關係和諧時,我們便會感到心境平和,臉上常帶微笑。可惜,現實並不總是一帆風順。
有時候,我們的「可達自我」變得不那麼可達。有時候,我們在強迫自己必須成為「理想自我」。有時候,「現實自我」離「應為自我」太遠。有時候,「現實自我」離「不欲自我」太近。
這麼看來,當負面情緒開始糾纏我們時,我們要對症下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好管理自己的情緒。大家想,心理諮詢師並不能替來訪者解決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當來訪者向諮詢師吐露心聲時,諮詢師也只能幫來訪者更理性地分析情況,讓來訪者不要高估了危險,低估了希望。
後記:我正在優化「認識你自己」這個課程模塊的內容,然而這個主題太大,僅僅幾萬字的容量,裝不下那些美妙的心理學知識。忍痛捨棄的部分,不如另寫成文章,與大家分享。這篇文章介紹的這幾個自我概念,可以在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的《自我》這本書的第57頁和58頁找到。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放棄需要多大的勇氣?
※怎麼判斷是真的不喜歡沒天賦,還是逃避努力不夠(專業)?如何衡量「想做的」和「應該做的」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