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爭片(如《拆彈部隊》《孤獨的生還者》等) 是否真的反思了戰爭?
是或者不是請給出具體情節和理由。
好吧,既然樓已經被 @蔡方 歪到抹黑抗日游擊隊先烈的方向了,污衊先烈的答案還排在第一位,看著實在讓人難過,那麼我就跟著繼續歪一下吧。我認為個人觀點不同盡可以相互包容,就事論事的前提下都可以正常討論。但有些底線是不該打破的。比如對於本民族的英烈,即使沒有感恩之心也請保持最低限度的尊重。以辱罵先烈的方式來標榜自己的政治正確或是思想獨立,恰恰只能暴露自己的思想狹隘和素質低下。
我們之所以要反思戰爭,主要是因為工業革命之後戰爭的破壞力過於巨大,往往給陷入戰爭的雙方都帶來巨大的災難,以至於戰爭中沒有真正的贏家。因此我們要讓更多的人了解戰爭的危害,在遇到爭端之時,人們就不容易被戰爭的狂熱沖昏頭腦、輕啟戰端。
但是反思戰爭絕不是忘卻歷史、否定歷史。在排名第一的答案和評論里,一群跳樑小丑將抗擊侵略者的先輩誣衊為「人渣」、「惡棍」更是讓人目瞪口呆。在這群人的口中,彷彿游擊隊才是造成日軍荼毒百姓的罪魁禍首,而老百姓就應該安於日寇的殘酷「統治」,做合格的亡國奴,以「避免戰亂」。「反思」到了這種地步,的確是登峰造極,再難寸進了。分析歷史問題起碼要以時代背景為前提。用如今和平年代的視角去評述那個戰火連綿,生靈倒懸的年代、臧否當時的人物,豈不是很可笑么。
當年日寇入侵,政府軍丟盔卸甲一潰千里,大片河山、億萬人口淪於鐵蹄之下,亡國奴的悲慘生活哪裡是常人所能忍受的。那些鼓吹歸順日寇的人,敢不敢考據一下淪陷區人民普遍過的是怎樣的日子?這些人把日佔區描述成王道樂土,讚美日本人「建設滿洲」的豐功偉績,卻故意無視了如此偉業正是建立在無數國人的累累白骨之上。僅在東北三省,日寇就徵發大批壯丁去挖礦修路,榨乾精力之後就地屠殺造就了一個個萬人坑,更悲慘的甚至被當做細菌戰的活體實驗材料。這些人宣稱日軍不殺順民,但竟然看不到南京等地在基本停止抵抗後仍慘遭屠城之禍。至於淪陷區人民財產被掠奪一空,平民飽受奴役,他們更是視而不見。
這種殘酷統治、血腥屠殺之下,百姓焉能不反抗。那些游擊戰士都來自於平民百姓,為了趕走侵略者讓大家重新過上好日子,他們毅然拋頭顱灑熱血,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與強大的敵人奮戰,這是何等的英雄好漢!而僅僅因為他們必然藏身於鄉村山林與強大的日寇周旋,就被某些小丑誣衊為「躲在婦孺褲襠里,讓平民擋槍的人渣」,那麼號召大家俯首就戮、甘做牛馬的縮卵小丑自己又算是什麼呢? 侵略者的暴行,迫使百姓奮起反抗;而侵略者進一步的殘酷鎮壓和報復,讓老百姓遭受了更大的災難。但某些人竟然把這筆血債算到了反抗侵略的戰士頭上。不知這些人是何等的不通邏輯,不辨是非。某些人張口就說敵後抗戰根本沒有貢獻。恰恰相反,這些敵後英雄的浴血抗戰,極大地支持了正面戰場的抵抗。敵後抗戰不僅牽制和消耗了日軍大量的戰鬥力量,更重要的貢獻是阻止了日軍對佔領區資源的整合消化。在淪陷區,日軍始終疲於治安戰,只能佔據縣城據點、交通網路,根本控制不了廣大基層農村。否則日寇安心以戰養戰,將淪陷區巨量的資源糧秣收為己用、將海量的人力整編成軍事力量投入前線,政府軍豈能輕易抵擋。但這份功績在某些人眼裡是一文不值。而八路軍在敵後堅持鬥爭,發展到百萬人,竟然成了共黨「擅自擴張」的罪狀。這不由得令人感嘆,某些人生長在和平環境里,把如今的生活當做理所當然,民族危亡的時刻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教科書里的童話。他們看到今日地球上一些地區的安樂富貴、某些大國風度翩翩的紳士外表,就覺得參透了自由博愛的真理;反而覺得世間的弱肉強食、生存競爭都是假的。他們甚至認為先輩為民族流血犧牲的壯舉都是被洗腦的悲劇,這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幸運的是這些人並非社會主流。最後忍不住再說一句——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能夠在殘酷的生存鬥爭中屹立千年,所依靠的絕不僅是看得見的金戈鐵馬、堅船利炮。 每當敵強我弱民族危難之際,無數英雄以崇高的勇氣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浴血奮戰、殞身不恤,方使我中華民族能履百劫而不覆,歷萬世而長存。每當想起那一個個熟悉的姓名、那些所有華夏兒女耳熟能詳的故事,我們仍舊能感受到先輩們胸中熱血的滾燙。這樣可歌可泣的精神不為某些宵小懦夫的寸光鼠目所見,也無法被納入敵寇的「科學計算」、兵棋推演之中,卻總在歷史中以無比壯麗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這就是人類精神中最讓人驚嘆的英雄氣概,它永垂於世,熠熠生輝。幾個跳樑小丑的自我剖析,更說明了那些烈火金剛的偉大。
--------------------------------------------------------------另外再順便說說這些人,比如 @蔡方 的詭辯邏輯。這些人的觀點總結成幾條就是:1. 大家萬萬不能抵抗,因為侵略者是窮凶極惡沒有底線的啊。但是,只要你們乞憐苟活甘受奴役,侵略者就會突然間變成慈父,前來走基層送溫暖啊。2. 誰說鐵蹄下不能苟活呢,太君也就是三天兩頭來殺個人、燒個房子而已,咱慢慢就習慣了,三光保平安嘛。看來敵後老百姓一定都是得了神經病才莫名其妙跑去反抗啊。3. 日寇真是無比強大、不可戰勝啊!抗戰怎麼可能勝利,別瞎想了,早一天亡國早一天踏實。老百姓可千萬不敢有反抗的念頭啊,誰想抵抗,誰就是招致報復的害群之馬,侵略者殺人放火那都是游擊隊的錯啊。
4. 「游擊隊這些雜碎玩意算人么」,你們懂國際法嗎,知道打游擊無恥下流反人類么?你們這些渣渣有膽跟太君打場「現代戰爭、正規戰爭」么?所以抗擊侵略的人都是拿平民作掩護,「躲在婦孺褲襠里的下流坯子」。像我這種識時務的才是真男兒,起碼讓大家多苟活一陣,這才叫智者嘛。5. 游擊隊有毛線用,對付你們太容易了,連老百姓一起殺光即可嘛,我們侵略者就是這麼閃耀,這麼自信,這麼有力量!一定是當年皇軍智商太低,要不怎麼不用我這麼高明的辦法呢?(此人代入侵略者的角色時不斷叫囂燒殺凌辱百姓,用詞骯髒令人不忍直視。但他卻對幾個「打冷槍的雜碎」恨得要死、怕得要命,此人之色厲內荏可見一斑。簡直就是全副武裝衝進幼兒園施暴,然後告訴小朋友:想反抗就來跟我正面單挑,別跟叔叔玩陰的哦,叔叔玩不起的)6. 「中國人為啥要阻止別人用更先進的方法治理你們呢」?中國人自己來統治還不如侵略者好呢,游擊隊就是後來的TG,建立了民不聊生的萬惡國家啊!我不知他這個結論從何而來,我看到的是他作為一個衣食無憂,沒事還可以上網罵罵先烈的自由公民,尚且覺得社會黑暗、不堪忍受;但是他又聲稱鐵蹄下亡國奴的悲慘生活就是可以安心接受的,百姓萬萬不該反抗。這是何等的奇葩。至於讓他免於亡國奴命運的先烈,在他眼裡反而全都是「卑鄙下流不講國際法公理的人渣」。這樣多重標準、沒有底線、沒有絲毫感恩之心、滿口污言穢語的人,也還有這麼多人一直與他正經討論。就像Henry Huang說的那樣,這大概就是知乎的力量吧。---------------------------------感謝大家的支持!既然現在那些污辱先烈的答案和髒話基本已經被知乎刪除了,我這個答案也請大家不要點贊了,把前排留給用心回答問題的人。再次謝謝大家。偏題偏成這個樣子了……回到原題。為什麼呢?立場決定視角。
好萊塢的電影,主要還是給美國人看的,美國人站在什麼立場上,有什麼樣的價值觀,美國電影也就以什麼樣的視角來拍。
美國大部分時間下的軍事行動都是正面作戰,被游擊隊搞得焦頭爛額,站在美國的角度上黑游擊隊很正常啊。好萊塢不是美國宣傳部,它存在就是為了哄觀眾開心,賺觀眾錢。有沒有宣揚自身價值觀?有,但這也是在美國式價值觀浸淫下的結果。話又說回來,我覺得好萊塢電影反思戰爭還算是走在前列了,至少比某些神劇要強。最近看的《獵鹿人》,寫越戰的。大名鼎鼎的羅伯特德尼羅和梅姨演的,說的是戰爭的殘酷,對人精神和肉體的摧毀。我想美國不僅僅只有這一部反戰片。
手機登錄,回去有電腦了仔細回答
作為一個男生,愛看戰爭片是天性,看的不多,但基本上樓上提的都看了但,要我推崇,還是看《兄弟連》吧,對戰爭的刻畫,好吧,無法用語言表達了
包括,戰爭前士兵的渴望,戰爭中對和平的想像,愛情,故鄉,敵人,藝術,戰後生活,士兵責任,不同角色對戰爭的理解,國民責任如果再搭配一個關於死亡的,那就看看《護送錢斯》,一個非常另類角度,審視戰爭的片子占坑完畢,改天仔細回答————————————————————————————————————————
剛才回答一個關於朋友的話題,一時興起睡不著,填坑吧之所以叫「西西里上尉」,前一半因為教父,後一半因為兄弟連一集一集描述各種我看起來涉及反戰的情節先說背景吧,兄弟連,作者斯蒂芬安布魯斯,寫的是二戰中101空降師506團E連的電視劇,真實故事,完全真實故事,各位主演在拍攝前和過程中都逐一拜訪了E連老兵,為了真實,還特意重建了以軍營,是美國史上投資最大的電視劇,雖然也有不符合史實的地方,比如機槍錯了,或者頭盔錯了,但,整劇,基本再現了當年的場景如果寫詳情,我估計能把每集都給你寫幾百字,看很多次,死忠,這世界唯一能排在這個片子前面的,只有數字「0」第一集:
1.在英國,溫特斯從電影帳篷出來,和尼克松聊天,說到現在應該是芝加哥凌晨3點,正是歡樂的時刻,單純這個情節未必顯示反戰,但看完全片,或者看完第一集,尤其看大家上飛機時候那種生死未卜的恐懼與不舍的時候,真殘酷2.上飛機前,瓜內爾同學,得知自己的哥哥死在義大利,然後瞬間滿血滿魔準備殺敵,表情都流血,這是拯救大兵的原型,想想吧,一個母親拿到大兒子的陣亡證明,在苦苦等待生死未卜的二兒子第二集:1.大家降落後,好不容易組隊前進,準備伏擊敵軍,瓜同學憋不住,率先開槍,打出的都是給哥哥復仇的子彈,溫特斯提示他聽命令,他倔驢一樣走開。。。還有伏擊後,被打死的馬,人類戰爭,讓無辜的動物受到殺戮2.集結地,馬拉奇遇到自己的鄰居,德國人,倆鄰居瞬間成死敵,結果。。。戰神斯皮爾斯拿衝鋒槍給他們都突突了,殺戰俘啊,罪名啊,不算什麼了,人的溫情和理性被殺戮的血液燃燒掉好吧,斯皮爾斯是我最愛的角色,冰冷的殺手之心第三集主角布洛伊,跟24小時裡面的布洛伊,有一樣的眼睛這是個被戰爭嚇瞎的孩子,不要笑,你去了,不尿就不錯,這就是戰爭的力量比較動人的是,馬拉奇同學去洗衣店取衣服,店員問,你戰友的衣服能帶回去不,馬拉奇說,行。然後一個個念名字,都是戰死的兄弟啊,僅僅幾天,天人相隔,太殘酷了
試想下,你最好的朋友,在你身邊,被炸的血肉模糊,你抬著他的殘體埋葬,然後去給他取衣服,將來還要去看他家人。。。算了,太多了,一個個來吧
1.進攻荷蘭的時候,遇到夾道歡迎,但那些曾經和德國人睡覺的女人,被荷蘭人拉出來剪掉頭髮,弟兄們離開時候,看到一個被剪頭髮的女人抱著自己的孩子在路邊,於是給了他自己的寄養戰爭、敵人、女人、孩子、生活所迫(自己造句)2.潛伏時候,遇到一對父子,有個沒吃過巧克力的男孩兒,大兵分給他巧克力吃,從戰爭開始,父子就一直在地窖生活3.堤道上,溫特斯一個人衝上去,面對一群德國鬼子,打光了一個又一個彈夾,在射中一個大約十六七歲的孩子時,從那個德國大男孩白凈俊俏的臉上,露出的是笑容,對他而言,這他媽可惡的戰爭,終於他大爺的結束了4.巴斯托尼時候,義務兵尤金,在補給站遇到一個美麗的少女,少女纖細的手在給傷員包紮,尤金色心頓起,恭維到「上帝賜給你能撫平傷痛的手」人家姑娘回答「上帝如果在,才不會」,讓一個如此美麗的姑娘擔任這麼折磨人的角色,二戰時候,上帝哪兒去了5.尤金又從陣線開小差回補給站泡妞,發現補給站被炸了,只看到護士妹妹的頭巾,一場美麗的愛情,就這麼沒了6.一直以剛毅著稱的康普頓大哥,在眼見兩個兄弟戰死後,精神崩潰,退出戰線了7.斯皮爾斯當連長那集,最後,大家在教堂聽歌,隨著鏡頭,一個個隱去的兄弟,都是當天戰死的,這個手法,太妙了
8.廢墟上,一群音樂家在演奏貝多芬,附近的居民在收拾被炮彈炸得一塌糊塗的家9.進入德國後,大家在小鎮附近發現一個集中營,附近還有更大的,還有女性的,一個又一個骷髏一樣的俘虜在集中營遊盪,打開火車車廂,一車皮的死屍10.叫小鎮的人來一起清理集中營,那些平時高傲的德國婦女,低下頭,那些平時殺人如麻的大兵,坐在地上掩面哭泣11.德國投降後,兄弟們進城,看到德國人整齊的走向戰俘營,一個兄弟站起來,大喊「你丫幹嘛!把我們從半個地球外拉過來,就他媽為了挨揍?」12.德軍投降後,將軍把自己的士兵叫來訓話,告訴他們,你們是最好的人,你們是兄弟,你們為國家付出了,現在不打仗了,還要回去建設呢。。。。。。很多很多還有空降是死在樹上的大兵被布洛伊狙死的,爬過阿爾卑斯山的勇士驚慌失措的英國老爺爺
。。。太多太多了,甚至很多畫面,被炸的血肉模糊的場景,被嚇得驚慌失措的表情,在廢墟中行走的畫面都在深刻反思戰爭戰爭很殘酷,原諒我寫的很隨意但是,戰爭片,不需要特別刻畫反戰的情節(護送錢斯什麼的單說)僅僅展示出戰爭的殘酷,就足夠任何一個有良知有人性有理智的人,去深刻反思戰爭帶來的磨難了只要真實,或者,只有真實,才能最深刻的喚起人們關於戰爭的思考以上的例子里,我儘可能多的涉及到角色屬性和場景屬性士兵、敵人、戰俘、平民、鄰居、愛情、親情、友情、動物、建築、文明、藝術、宗教。。。在戰爭面前,無一倖免,敵我雙方,沒一個是勝利者
國產戰爭片失敗的原因,就是太美化戰爭了,從小兵張嘎、地道戰到現在熱播的各種二13劇,除了集結號,幾乎沒有那個,把戰爭的真實面貌展示出來的
這是意識形態的悲劇二戰時期,大中華打的衛國戰爭,比蘇聯更加可歌可泣,值得書寫和銘記的,太多太多僅僅正面戰場,321w國軍士兵,202位將軍戰死沙場只是。。。我們能記住的,太少了國軍52軍軍歌有一句「凱旋為國士,戰死為國殤,精忠長耀史冊上,萬丈光芒」希望以後,能看到更多類似《國殤》一樣的紀錄片,讓那些英雄,永遠光芒萬丈不配圖了,我的兄弟連是1280版本的,太大,手機黨怎麼辦。。。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兄弟連》的姊妹篇《太平洋戰爭》(姑且認為這是電影吧,雖然是連續劇)裡面有幾個場景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主角所在部隊被派到一個島嶼上準備和日軍作戰,但是日軍就是避戰不出。他們只能每天等到那。可最噁心人的地方在於,這個熱帶島嶼的降水量不是一般的大,整天就泡在雨水中,泡啊泡的。終於有個人受不了了,脫光了身子在雨中飲彈自盡。他生前是個潔癖,死前把衣服脫下來疊好放在一邊,在那裡淋浴,我理解的是他已經徹底精神崩潰。戰爭的殘酷不一定非得血肉橫飛,肚子腸子流一地,敘述一個正常人被環境逼死已經足夠了。而且這些片子本身就不是為了表現戰爭殘酷吧?應該是為了票房的商業片吧?好比那個《兵臨城下》,活脫脫拍成了愛情劇。如果你要是非主流角度看《拯救大兵瑞恩》的話,你會發現這片子也是很好反映戰爭的片子:為了一個所謂的理由,派一支小分隊深入展現去將一個大頭兵揪出來送回國。一支部隊等待援兵等了老九,終於來了只小分隊,結果尼瑪不是來支援是來找人的,可你又不能強留他們幫助自己。這支部隊的生命就比不上一個小兵么?好不容易找到人了,結果他還不走,非得與我們無關的任務,我們從鬼門關爬出來救你你還在這拖延。當然,這樣想容易變噴子.......我不贊同
這樓歪得,已經在討論游擊戰是不是反人類了。但你從美國佬的電影里找游擊戰的例子 勇敢的心 蘇格蘭游擊隊反抗英軍愛國者 美獨立戰爭,以游擊隊形式反抗英軍與狼共舞 印地安人反抗美軍阿凡達 土著以原始武器反抗高精尖的殖民者指環王系列辛德勒的名單=======================================這些可以稱之為美的主旋律電影,可見老美是支持在反抗暴政上使用游擊戰等非對稱戰術的。美的強大,就在於民眾的強大,只要有暴政,就要勇於反抗。只有彪悍的民風,才可能有彪悍的國勢。
問題被帶入到我們自己身上來了。
說說上世紀的阿拉伯世界吧,1950年,伊朗選舉了非宗教主義的默罕默德摩薩台成為總理,摩薩台也在當選後將屬於英國與美國的石油全部國有化。1953年,美國與英國因無法忍受摩薩台霸佔石油而共同密謀一場政變將摩薩台罷免,國王默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重掌國政。後被伊朗革命趕下台逃往美國避難。於是伊朗人扣押了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內的所有美國人,有六個美國人逃跑了,於是就有了偉大的救援自由主題電影並且得了奧斯卡的《逃離德黑蘭》。發達國家的漁船趁著索馬利亞海域的法律真空大肆捕魚開發致使索馬利亞漁民無以為生只能打劫謀生,又有了《菲利普斯船長》。美國人以薩達姆有生化武器。。。。。。後面大家都知道了,結局是伊拉克什葉派和遜尼派再也無人約束的了導致今天伊拉克的動蕩與不安。美國人懂得放棄沉沒成本,並且講了一個悲情的故事《帶你回家》。看似玩世不恭卻敢於英勇獻身革命事業的拆彈小哥不知道戰爭是誰帶來的。《拆彈部隊》說說阿富汗吧,阿富汗一直被蘇聯政治上拉攏直到後來的控制再到後來的蘇聯出兵。蘇聯入侵前的阿富汗是一個寬容的國度。經歷戰爭的阿富汗普什圖人卻變得暴虐。於是在911的背景下上演了美國英雄討伐蠻夷的故事。A國推翻B國政府A國軍隊佔領B國各地向國內輸出石油等資源A國在B國建立支持自己的政權。怎麼看都是一場侵略戰爭不過A國的大旗叫正義。很多美國人懷念二戰,因為二戰是美國最後一場正義的戰爭。自由,是美國自由。正義是美國正義。美國認為自身才是順應歷史的一方。那麼多的電影沒有一個表達出阿拉伯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49年的中國人是幸福的!獨裁也好苛政也好我們中國人卻真正的把自己的命運握在自己手中。再無他國軍隊在我國駐紮,再無喪權辱國的條約。現在的我們也許不懂,和喪家之犬相比,貧窮卻又充滿信心的一個民族是多麼的可貴。====================================================================我的主題是講的美國並沒有想像中的自由,一點和中國關係都沒有。你們有沒有認真看道德帝真理帝你們真棒因為很久沒打仗,反戰題材的電影不太受歡迎了(全金屬外殼,現代戰爭啟示錄這樣的拍的好的反戰電影出的頻率有多低大家有目共睹)。當然明目張胆的吹捧戰爭也不行啊,群眾不接受啊。可是我又想看點突突突噴噴噴大場面大爆炸大製作的電影。於是外星人和恐怖分子適時的跳出來了。反思戰爭這玩意電影里看不出來的,得看書。電影是要票房的。
首先,在美國電影史上,戰爭片一直是最重要的類型片之一,幾乎美國歷史上的每一場戰爭都有相應題材的影片。美國的戰爭片大致分成歌頌戰爭和反對戰爭的兩種。一般來說,歌頌戰爭的影片多以美國歷史上正義的、最終取得勝利的戰爭為題材;而反戰的影片則多以美國歷史上失敗的或不可能勝利的戰爭為題材,其中有些影片以輕鬆的手法嘲弄了戰爭的荒謬。
戰爭片的主題思想包括了戰鬥、生存和逃避,勇敢的犧牲精神,戰爭的荒謬和反人性,對於人類和道德等問題進行睿智和深入的探究。一些戰爭片還的確在參戰者的靈魂追尋、悲劇後果和內心的混亂,與戰鬥動作、戰場奇觀與生死豪情之間達到精妙的平衡。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哲理性戰爭片《現代啟示錄》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20世紀90年代後的戰爭片突現戰爭作為一種奇觀,如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拯救大兵瑞恩》中「奧馬哈海灘登陸」那血腥而又壯觀的場面。從《拯救大兵瑞恩》以來,戰爭英雄主義已經徹底取代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反戰傾向,成為好萊塢新的風向標,《野戰排》(Platoon,1986)、《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現代啟示錄》這類越戰影片中批判、詰問與諷刺的反戰藝術風格已經過時,而近幾年推出的《珍珠港》、《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2001)、《我們曾是戰士》(We Were Soldiers,2002)等影片幾乎徹底推翻了世界人民對「熱愛和平」的美國人的正面印象。單邊主義徹底摧毀了美國戰爭片所應具有的現實意義。
1990年以後的美國戰爭片所反映的並不是當時戰爭的情況如何,而是看觀眾的認可程度。在美國,電影完全是商業行為和藝術行為的結合。美國片商們投拍影片前首先要考慮的是經濟利益。美國人為了突出個人英雄主義,都將原有的歷史事實加以改造或者說是美化。如雷德利·斯考特(Ridley Scott)執導的電影《黑鷹墜落》,影片上映之後曾引起美國明尼蘇達州「索馬利亞維持和平中心」的強烈抗議,表示《黑鷹墜落》的內容嚴重誣衊索馬利亞人民,並聲稱該片已經激起當地人民的反美情緒。對此,雷德利·斯考特說:「拍攝戰爭片的目的當然不僅僅是為了複述歷史,它將毫不含糊地說明,美國永遠不應該成為一個孤立主義國家。這部影片將使那些只通過CNN的新聞報道了解歷史事件的人們睜開雙眼。」
美國政府總是標榜自己重視人權,並且珍惜生命,但是其他民族和國家人民的人權乃至生命也被他們所珍惜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1998年,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推出了《拯救大兵瑞恩》,影片編織了一隊美國大兵前去拯救瑞恩的故事。《拯救大兵瑞恩》當年不僅橫掃北美票房,而且獲得了多項奧斯卡獎。在許多美國人的眼中,該片象徵著正在崛起的「最偉大的一代人」,即在「二戰」中為民主而戰的男男女女。美國娛樂媒體也對這部影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拯救大兵瑞恩》代表了最新戰爭片的走向。但是,《拯救大兵瑞恩》除了致力於表現自然危險和戰爭的破壞性影響之外,還向觀眾展現出:只有「不遺餘力」地屠殺德國士兵才能完成拯救瑞恩的任務,瑞恩一人的性命比幾百甚至幾萬德國士兵的生命都重要。這樣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2001年「9·11」事件之後上映的一部戰爭片《深入敵後》(Behind Enemy Lines),印象最深的是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當瑞格特上將要求派更多的士兵投入救援克里斯的行動時,一位北約的法國將領擔憂這樣的行動會影響到處境微妙的和談進程,因而責備瑞格特:「你們美國人就關心美國人的命……從來不考慮可能造成的後果。」這不僅體現著一部分美國人喜歡靠武力解決爭端的特性,還說明他們對國際事務天真而又充滿偏見的態度。
戰爭片是一個特殊的片種,不過它卻是好萊塢的票房法寶。繼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越戰反思電影之後,好萊塢依然對戰爭片情有獨鍾。在他們的心目中,注意力是最大的經濟,那些關於暴力的宣洩和血腥的潑灑更具備無窮的魅力和票房號召力,似乎這一切都是緣於經濟利益的驅動。當然這一切並不是那麼簡單,因為美國文化是意識形態隱藏得最深的文化。就算是想把娛樂堅持到底的好萊塢,其意識形態之濃厚和方法之隱蔽也令人嘆為觀止。他們不僅沿用了熟悉的敘事方式和表現手法,同時又在戰爭的軀殼上加上了一件人性的外衣。影像作為糖衣炮彈出現,銀幕開始粉飾戰爭。
隨著題材開掘廣度的擴大和深度的深入,越戰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後,已經不再成為好萊塢表現的重點。綜觀90年代以來的戰爭片,好萊塢對「二戰」題材熱情依舊。在美國人的眼裡,「二戰」的勝利是美國人的勝利。當然,其中對於戰爭進行反思的精神繼承了越戰片的傳統。華裔導演吳宇森於2002年拍攝的作品《風語者》(Windtalkers)同樣以「二戰」為題材,影片表現了戰爭中責任與感情的抉擇。劇情迂迴在戰爭及戰爭空隙之間,試圖用戰爭場面的血淋淋和戰爭空隙間的溫情脈脈作對比。可惜,該片落入美國戰爭片套路,票房成績不佳。
20世紀90年代,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冷戰結束。但是,雖沒有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超級對抗,世界卻依舊不曾安寧,局部戰爭依然存在。向來緊緊追求熱點效應的好萊塢,對局部戰爭的表現當然不會放過,而這其中,又以海灣戰爭為重要核心。
1996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把觸角伸向了海灣戰爭,其出品的《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是第一部以海灣戰爭為題材的影片。這部由愛德華·澤維克(Edward Zwick)執導,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同梅格·瑞恩主演的影片,通過追查一個在戰爭中犧牲的女軍官死亡的真相,探討了什麼才是戰爭中真正的勇氣與公正。在同樣充滿了欺詐與背叛的軍隊,也許只有面對事實、承認事實才是最大的公正。有趣的是,這非但不是對軍隊的讚揚,而是一種赤裸裸的揭露。這其實也正是海灣戰爭為何在五年之後才在好萊塢的銀幕上浮現出來的原因,這五年是反思的五年——所以第一部反映海灣戰爭的電影作品就把基調定位在反思上。畢竟,海灣戰爭帶給人們的創傷是難以癒合的,是撫平創傷還是讓它繼續流血,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生死豪情》講述了什麼是真正的勇氣,它的答案是:「面對事實,就是一種勇氣」。然而,美國軍方缺少的就是這種勇氣,因為它知道其自身內部的確存在各種漏洞與問題,但卻沒有勇氣面對。據說影片的拍攝受到的阻力重重,面臨來自美國軍方的各種壓力,因為影片對真相的探求讓他們感到緊張。影片的最終結尾像是在唱聖歌。所涉人員的私心污垢不斷被自我清洗,一個個美國士兵都在星條旗之下純潔無瑕地昂首站立。這無疑是對自我道德純潔化的標榜,其「乾淨地表現海灣戰爭」的姿態,無疑就是新型帝國主義的一種文化策略。作為美國政府的御用軍團,好萊塢所要表現的美國軍隊不僅是「威武之師」,更是「純潔之師」、「道義之師」。
雷德利·斯考特執導的影片《黑鷹墜落》描述了一場極盡真實的戰鬥。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雷德利·斯考特重現了戰鬥的具體過程和真實面目,它不需要複雜的台詞,甚至不需要明星來支撐劇情,雖然領銜主演仍然是大明星,如喬什·哈耐特(Josh Hartnett)、湯姆·塞斯摩爾(Tom Sizemore)、伊萬·麥格雷戈和山姆·謝潑德(Sam Shepard)等,但他們看起來和其他士兵沒什麼不同,這恰恰是該片最突出、最成功的地方,它並不迷戀於創造英雄形象,而是要再現士兵的群像。由於充滿了戰鬥的內容,影片整體顯得有些單調和模糊。每當夜晚來臨時,影片就顯得異常寒冷,被圍困的士兵非常孤單,他們似乎被遺棄了,隨時有被吞噬的危險。在影片中,找不到一般戰爭電影里所充斥的樂觀的氛圍。它幫助觀眾理解戰爭,觀眾因為實際的戰鬥體驗產生共鳴,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視覺享受,而且,影片成功地避免了無力的、口號式的說教。
2005年的《戰爭之王》(Lord of War)也是一部對戰爭進行反思的作品,它將目光聚焦在戰爭背後的軍火商身上。「戰爭之王」這個名字其實本身就帶有濃重的諷刺意味,它揭示了國際軍火走私的內幕,將那些不為人知的屠殺、戰爭、侵略、陰謀種種黑幕呈現於觀眾面前,讓人們從一個處於這場軍火旋渦中的軍火商的角度,去了解國際版圖中的政治角力和個人命運。
安德魯·尼克(Andrew Niccol)的影片一向帶有深刻的內涵,同時他也擅長以娛樂的表皮去包裝這種內涵,令影片變得雅俗共賞。「全世界範圍內流通著5億5000萬件軍火,平均每12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武器,對我而言唯一的問題是:怎樣把另外11個人武裝起來。」這就是軍火商歐洛夫的開場白。這是當代好萊塢最佳編劇之一安德魯·尼克自編自導的影片,也是他導演的第三部電影。《戰爭之王》一改往日的奇思妙想,好萊塢戰爭片一貫具有的冷峻氣味倒是被完美地繼承下來。安德魯·尼克是好萊塢新一代的電影人,雖然他只有寥寥幾部作品,但每一部都具有不同尋常之處。《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1998)為他贏得了第71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隨後由他自編自導的科幻片《變種異煞》(Gattaca,1997)同樣是一部別具創意的獨特之作,法國《首映》雜誌將該片選入世界年度十大佳片。
安德魯·尼克和斯派克·瓊斯(Spike Jonze)、奈特·沙馬蘭(M.Night Shyamalan)一樣被視為代表著好萊塢原創新動力的電影人。本次被予以重任,拍攝如此規模商業大片,也正是投資方看好安德魯·尼克對劇本轉換為鏡頭的優秀把握能力和他無與倫比的電影原創力。《戰爭之王》的主線緊緊跟住主人公歐洛夫,觀眾跟隨他一起運著不計其數的武器,沿海陸空三線頻頻突破禁運區,到達一場場戰爭的根部。安德魯·尼克玩起了紀實性極強的敘事風格,沒有科幻,也沒有懸念,觀眾不會緊張,卻一直揪著心。整部電影表現的就是歐洛夫的發跡史,看他如何從一個無所事事的人,變成名副其實的「戰爭之王」。歐洛夫說,「第一筆軍火生意就像第一次做愛,心跳個不停,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而且兩件事「結束得都太快了」。安德魯·尼克的電影,這些精妙的台詞都是預料之中的,通過歐洛夫的眼睛看到的一切卻是這部電影帶來的意外之喜。歐洛夫的生意就是去剛結束冷戰的大國購買庫存武器,然後賣到戰亂中的第三世界國家。因為「子彈比選票更能改變一個國家」。安德魯·尼克的電影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同時看到個人與整個時代的命運。這部《戰爭之王》更是看點多多,可以看軍火大鱷的發家史,也可以看他如何施巧計迎來自己10歲開始暗戀的名模;可以看西非難民如何像螞蟻分食蜻蜓一樣拆掉停在公路上的運輸機,也可以看暴君如何在街頭賣弄新買的槍支。「知道誰將贏得最後的戰爭嗎?軍火商。因為其他人都在忙著互相殺戮。」這無疑是全片最具諷刺意味的台詞。
同年也有部由山姆·門德斯(Sam Mendes)執導的以伊拉克戰爭為題材的反思戰爭的影片《鍋蓋頭》(Jarhead,2006)。1990年夏,第一次海灣戰爭烽火欲燃。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員,經歷了兩年的艱苦訓練,年僅20歲的狙擊手安東尼·斯沃福德〔傑克·吉倫哈爾(Jake Gyllenhaal)〕肩上扛著100磅重的裝備輜重,手上拿著狙擊步槍,滿懷對戰爭的憧憬和成為英雄的渴望,隨部隊一同開往了沙特,在荒漠中靜候著進攻伊拉克的命令下達。斯沃福德的祖父參加過「二戰」,父親經歷了越戰,叔叔曾在軍中服役,前輩的戎馬生涯深深地影響著他,暴力、性與男子漢氣概對於許多青春懵懂的男孩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因此斯沃福德早在14歲時就夢想著成為海軍陸戰隊員,他堅信「成為了男人就要去打仗,男人和戰爭總是密不可分的」。然而,戰爭並非理想中那樣充滿著英雄主義的浪漫色彩,在沙漠中等待任務分配的漫長6個月幾乎把斯沃福德與戰友們的所有意志消磨殆盡,而斯沃福德在為國家「服務」的同時,他的女朋友卻拋棄他投入了一個旅館服務生的懷抱。戰爭的序幕漸漸拉開,斯沃福德經受著煩惱和恐懼的折磨,他的戰爭經歷雖然短促,卻也好幾次面臨生死關頭。他曾經想到過自殺,也曾崩潰得拔槍對著戰友,他被伊拉克人射傷過,也被另一支兄弟部隊誤射過。在戰爭的尾聲,跋涉了十多公里的斯沃福德親眼目睹了戰敗的伊拉克軍隊被屠殺後的恐怖情景:有的士兵屍體被燒成了灰燼,有的還保持著生命中最後時刻的姿態……斯沃福德與戰友們發覺,戰爭遠比想像要來得殘酷,他們開始反思,作為一個美國人、一個男人、一個士兵,戰爭到底意味著什麼?
《鍋蓋頭》其實是一部弱化戰鬥場面的戰爭電影。顯然,它是打著反戰旗號的,因此,《鍋蓋頭》不僅僅是一部充滿內省力量的關於海灣戰爭的回憶錄,更是對一些經典的反戰影片的一次敬禮,觀眾能在片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鏡頭,比如科波拉的《現代啟示錄》、庫布里克的《全金屬外殼》、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等。
影片《鍋蓋頭》中有一些片段值得人反思。斯沃福德的狙擊小隊走到了著名的「死亡公路」,一長串已被空軍轟炸過的伊拉克車隊死寂一片。當美軍的高溫燃燒彈投下時,伊拉克人連驚愕的表情都來不及做,生命便化為一個個炭黑的雕像。軍隊的一切磨難和心理的壓力都是因為戰爭的殘酷而帶來的,每個軍人在軍中所承受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就是為國儘力,而這斯沃福德卻並未得到。他在戰爭中一槍未發,敵人只見過一個,還是在高倍望遠鏡下見到的。因為空中打擊的存在,幾年軍旅生活所遭受的身心折磨,卻一下子失去了價值。戰爭的殘酷他見到了,但是卻只需要做個旁觀者就行了。整個戰爭和他與他的部隊開了個玩笑。他們這些人參戰的價值何在?
整理於&<美國電影藝術史&>知乎新人,高三黨,水平有限,只是說一下自己的理解。
回答題主的問題,首先要定義什麼是真正反思戰爭。我估計題主想問的是兩方面:1 這些主題是真的是電影人自發的想法還是僅為了迎合大眾?2 這些反戰電影描繪的是否屬實?在我看來,電影作為藝術的一種,是肯定有誇大或者改變原本事實的情況。所以,我覺得一部電影只要大部分屬實,不帶有明顯的傾向,能引起觀眾對戰爭的思考,就可以算是真正的反思戰爭了。至於創作初衷我覺得不是那麼重要,只要這個電影帶來了獨特的視角,大部分真實的情節,不是為了求異而求異就可以了。以此為基礎,我們來看題目中提到的拆彈部隊在屬實方面,退伍老兵認為拆彈部隊不是特別的真實,特別是在行動的安排,小組的組成方面。但是總體而言還是目前最好的伊拉克戰爭電影。詳情請看The Hurt Locker以下就是對於電影的理解了,這就是見仁見智了。以下為個人看法。我看到大家都在爭論游擊隊是否是反人類。在我看來,游擊隊的存在確實在客觀上加劇了侵略者對被侵略者的暴行。舉個例子,在中越戰爭的時候,中國對於敵方平民也是很殘忍的。部分因為游擊隊的存在,就像 @蔡方所說,作為一個侵略者首領,自己的部隊在正面戰場陣亡還不夠,還得提防著平民放冷槍。這樣確實會在某種程度上惡化侵略者對於被侵略地平民的態度。但是,這並不是說侵略了就不應該反抗,也不是說侵略者的暴行是由於被侵略者的反抗激發的。這完全是兩碼事。在我看來,作為游擊隊,在裝備上遠不如侵略者,完全可以進行游擊戰,炸鐵路,打埋伏,騷擾,這都是打仗的戰術。相反,那種貓起來,讓無辜百姓去當擋箭牌的戰術,或者,以民族大義逼迫平民百姓去成為反抗者,這都是令人反感的。強烈推薦美劇Homeland,裡面對於恐怖分子的心理描寫,刻畫,對於反恐的反思,確實很深刻。說回拆彈部隊,記得裡面有一個自爆的恐怖分子,並不是大家心裡所想的那種,為了民族大義捐軀聖戰,而是完完全全被逼迫的。這不禁讓我同情這個『恐怖分子』。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不是簡單的侵略,也不是簡單的反抗者的殘忍。而是戰爭,戰爭,導致的彼此的深仇大恨,冤冤相報何時了,就是這個意思。戰爭的雙方都有報仇的理由。為了贏得戰爭又不得不有下三濫的戰術,導致無辜的人成為工具,犧牲者,附帶傷害。在我眼裡的反戰,反的就是戰爭所帶來的血海深仇和無邊的犧牲。這也是我從拆彈部隊里看到的主題。所以,回答題主的問題,反戰電影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的另一面,對手的想法,讓我們能理解對手,明白他的所作所為並不是出於邪惡的內心,更多時候則是出於無奈,被迫。如果我們都能用這種想法來看待國家之間的衝突,而不是簡簡單單的站隊,彼此抨擊。戰爭,仇恨,就會少一點。反戰電影的價值,也就體現了。看了下大家的答案,總是以米國各種影視作品對比我國的抗日神劇,得到一個我國人民好xx的結論。在這一點我不敢苟同,影視作品無論怎麼評說,它也只是一個商品而已(此處可能有人會說某些電影、電視劇的各種腦補意義,暫不討論,否則離題太遠),商品的最大存在意義在於盈利,如果它能夠盈利,那麼只要不違反法律,任何內容都是可以理解並接受的。我想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你一個聰明人吧,如果你真這麼認為也無可厚非。下面回到題主的問題!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叫反戰電影?反對戰爭的哪些因素叫做反戰?戰爭中有絕對正義的一方嗎? 敝人才疏學淺,涉獵有限,不足之處請各位知友點撥。首先我不認為好萊塢有真正的反戰電影,好萊塢對於反戰電影(姑且這麼命名)的反思點在於,無數個英勇的美國戰士,在異國他鄉遭到當地人野蠻瘋狂的攻擊,迫於無奈做出自衛的還擊。畫面大概如此:全副武裝的戰士對一群穿著穆斯林傳統服飾的有色人種射擊,傷亡的比例大概1:20甚至更高。每一個美軍戰士受傷後都有大段的煽情戲碼,而遭美軍射殺的「平民」似乎像是稻草人一樣,沒有任何感情。最後得到一個高大上且發人深省的結論,我們不應該派年輕的美國人去戰場,讓他們的青蔥歲月過早離世。美國人不應該參加戰爭了!卻不去討論為什麼這些人要以自殺式的方式去攻擊美國人,為什麼美軍的士兵會出現在那個國家,美軍出現在那裡的原因是什麼?那裡的人民究竟過著怎麼的生活?這些問題好萊塢是不會解答的。美國的普通民眾也不關心,他們唯一關心的是我們的Hero最後是否殺光了那些sun of bitch!回到上面的一點,電影也只是一個商品,它要考慮的只是利潤! 不討論原因,不反思過程,一味的描寫結果,並且在結果上得出結論,這是強盜的邏輯。此反戰並非彼反戰!
偏題偏成這樣了……
看過一些美國的戰爭片,包括黑鷹墜落,獵殺本拉登,拆彈部隊,鍋蓋頭等。以我的觀點,我看過的這些片子里還是比較理性的,沒有很強烈的情緒傾向鼓動觀眾去反戰或者支持戰爭。它們都是以描寫戰爭中的人為角度來記敘戰爭,它們展現的是參與戰爭的人的迷茫,壓力,恐懼,因此它們想要表現的是對人性的觀察,思考與啟發。戰爭,這種當代美國人難以切身體會的東西,它給人的感受是這些片子想要呈獻給觀眾的,以此達到震撼觀眾,吸引觀眾的眼球的目的。舉一點例子:1.鍋蓋頭裡面,Swofford因為聖誕狂歡的事對Fergus心懷恨意,在練習拆卸槍支的時候差點失控殺死Fergus,最後巡邏的時候向Fergus道歉。這一段表現了士兵由於長期處於遠離家鄉的戰鬥前線而產生的厭倦和壓力。2.黑鷹墜落里有個細節。某個士兵和大部隊走散了,被一對當地父子拿槍追殺。結果混亂中孩子不小心對著父親開了槍,當看到孩子丟下武器趴在父親身上哭的時候,這個士兵猶豫了一會,自己走了。這裡體現了面對同為人的敵人時,士兵們心裡的良知仍然是存在的,沒有被死亡,流血的殘酷所遮蓋。3.獵殺本拉登的結尾,Maya獨自坐上空蕩蕩的軍用運輸機。飛行員為她要去哪,她卻無語凝噎。這裡顯示了在十年的反恐戰爭里,Maya這種一直在前線的人的巨大心理壓力,也有人說顯示了人們太盲目地追求著殺死本拉登,以致忘記了其他的一切,不知道人生除此之外將何去何從。請自行觀看《野戰排》、《現代啟示錄》、《全金屬外殼》,建議提問者多看少說。
這兩個都不是反思戰爭。提問的作者應該多看看上面幾位提到的電影。
孤獨的倖存者告訴我們,打仗不要讓二逼當領導,否則全隊的小命就沒了;還告訴我們,所謂無裝甲支援的「特種部隊」在遇到有組織的民兵時就是渣渣一般的存在,在民兵的14mm高機和迫擊炮面前就是篩子。
至於游擊隊的生存問題,戰爭法和國際法不保護武裝平民和游擊隊,可以就地槍斃,但除了二戰中的南斯拉夫游擊隊和德軍沒人會這麼做,大家都為自己留條後路。
至於游擊隊的道德問題,雙方都是有道理的,但是「誰活著誰就是正義的」。參見西進運動中美國人與土著。
至於游擊隊的必要性,別人都打到家門口了還不做點什麼?等著被別人欺負嘛,干他們
孤獨的生還者,一步很不錯的電影。
美國戰爭片(如《拆彈部隊》《孤獨的生還者》等) 覺得這個問題問的不好。美國戰爭片有反戰的,也有「高大上」主旋律的。最好是具體到哪一部影片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