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愛你了,所以要傷害你 | 心理防禦之「反向形成」

昨天晚上和我老婆去外面吃飯。牛排上來的時候老婆問我:「左手拿刀還是右手拿刀來著?」

我說哪個手拿不行啊,咱是來吃飯的,不用追求逼格。

我老婆當時就感覺有些不舒服的說:「我就問問你而已嘛!」

然後我馬上自我覺察到:是我自己的潛意識裡有著「吃牛排的時候要追求逼格」的這種想法,但是,這種想法會讓我覺得很羞恥。

因為吃牛排本身已經是一件非常大眾化的消費行為,而我卻認為這種大眾化的行為是一種有逼格的象徵,這就會顯得我很Low。

所以,我就將我自己潛意識裡「吃牛排的時候要追求逼格」的這種想法,投射到了我老婆身上,搞得好像是她有這種想法。

我通過對她的「咱是來吃飯的,不用追求逼格」的這種帶有否定和攻擊意味的回應,來表示,我是沒有「吃牛排的時候要追求逼格」的這種想法的。

從而,我就能夠避免「我很Low」的這種羞恥感。

再繼續深入的分析,我意識到「吃牛排的時候要追求逼格」這種潛意識中的想法,是源自於在我貧窮的成長經歷、落後的成長環境中,「吃牛排」這種行為是只能從電視和電影中才能夠見識到的。

而這樣一種行為,在我所接觸的信息中,它對我的象徵意義是指代著一種和我貧窮落後的身份完全相反的,代表著富有、優雅、先進、高逼格等等這樣一系列的意義。

我第一次吃到牛排還是在兩年前,我退學一年半以後的事情了。

所以「吃牛排=高逼格」,這種認知本身就會令我回憶起貧窮、落後、很Low的自己。

其次是,隨著我逐漸來到一些比較大的城市,我發現吃牛排這種行為只是一種很常見的、很普通的消費行為。

而我對這樣一種在大城市中只是普普通通的食物竟然好像對其有那種仰視的感覺,這更是反映出了我很土、很沒有見識。

這樣一種如此負面的、有著強烈攻擊自己意味的自我認識,它是我沒有辦法直接承受和面對的。

我不可能每天任由自己不斷對自己說:你好Low呀,你沒有見識,你好土哦~

這樣強烈的自我攻擊,持續不了多久估計我就精神分裂了。

所以「吃牛排=高逼格」這種認知就被我壓抑進了我的潛意識之中。

同時呢,為了更加徹底的不讓「吃牛排=高逼格」這種會讓我覺得很羞恥的認知影響到我,我就通過刻意表現出、和「追求優雅的吃牛排」完全的相反的「絲毫不在意吃牛排時的形象」,來證明,我不是這樣的一個很Low的人。

這樣我就沒有了對自己的否定和攻擊,從而保持了我正常的社會功能。

在我的這個例子中,像這種:把「潛意識」之中不能夠被接受的慾望和衝動,轉化為「意識」層面上與這些慾望和衝動相反的行為,就是我們人類一種非常典型的心理防禦機制,叫做「反向形成」

這種防禦機制在我們生活中使用的實際上非常之頻繁,比如你明明十分討厭一個人,但在和他相處的時候卻會對他很友好;

明明很想過度控制另一個人,卻表現的對其完全開放、從不施以任何的約束;

骨子裡非常的自卑,但表現出來的卻總是十分強大、甚至是自負的一面。

我們之所以會表現出和潛意識中的意願完全相反的做法,歸根結底是在於,我們潛意識中的這些意願、衝動、需求等是我們自身無法接受的。

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就是:青春期的男孩喜歡某個女孩的時候,他可能不會直接追求、大膽的示愛,而是會通過貶低、甚至是傷害這個女孩來表示自己討厭她。

他對於這個女孩的愛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令他自己會覺得羞恥、或是會在女孩面前自卑、或是擔心自己被這種愛給吞噬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所以他需要通過表現的毫不在意、或是對對方的傷害,來逃避自己很愛對方的這個事實。

在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有一組十分典型的反向形成的例子。

一種是父母對子女會顯得非常的疏離,即便是子女以後長大了主動想親近父母,可能也會被父母強行給推開。

這不是因為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恰恰是因為他們太愛自己的孩子了。

但是,他們自己缺乏愛與被愛的經驗,或是基於他們自身的成長原因,會令他們感覺向子女表達愛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或者會顯示出自己的脆弱,再或者是擔心和子女過於親近以至於喪失了邊界,所以他們需要通過推開子女、疏離冷漠,來保證自己不會因為對子女的愛而遭受到什麼不好的事情。

另一種是,父母可能會非常強調、並且絲毫不吝於表達對子女的愛。

當然我們都可以意識到,這是父母在隱藏自己對子女的「恨」。

事實上父母會恨自己的子女,子女會恨父母,情侶之間有相互怨恨等等,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了的。

而且也不可能說有任何一段關係中只有愛、沒有恨。如果存在的話,那這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只可能是神與神之間的關係。

恨的存在令愛更加真實,恨也令一段關係能夠保持必要的平衡,不至於陷入極端的邊界崩潰。

子女和父母之間如果沒有恨的存在的話,那可能就會是有一點點亂倫的味道在裡面了。

事實上如果父母和子女能夠恰當的承認自己對對方的那一點點「恨」,這通常只會令你們的關係變得更健康。

但多數時候由於我們的文化背景,道德壓力等等因素的影響,彷彿子女和父母之間如果有「恨」的話就成了一件大逆不道、有違天理、絕對不能被接受的事情。

那麼這種情況所導致的結果不會是令父母們都好好愛自己的子女,而只會令父母們潛意識裡對子女的「恨」更加的強烈。

同樣的,在生活中也有一種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當一個人說:「我來說句公道話/我不是針對誰……」的時候,那通常意味著他接下來要說的話只會是看似公道、或者是他會努力讓自己做出一副很公道的樣子;

他的話也必然是在針對團體中的某些人,而他針對的是誰,往往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還有一個在個人身上非常明顯的例子,有很多人在與人溝通中會習慣說:「我是一個挺懶的人」、「我這人沒什麼脾氣」、「我這個人真的沒什麼心機」。

這往往意味著:這個人潛意識中其實對自己有著很嚴苛的要求、他一旦有了情緒就很難管住自己的情緒、他心機很深。

如果一個人他的言行舉止超出了正常的強度、或者是他在沒有任何前提的情況下忽然刻意的強調某些事情,那麼往往這個人是在掩飾與他所表現和表達的完全相反的東西。

所以理解「反向形成」的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說最直接的作用有兩個:

首先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

反向形成這種防禦機制,相對而言還是我們比較容易就能夠自我覺察到的。

只要我們多加關注自己的感受和行為,就能夠從那些我們過度或是刻意的表現中,解讀到我們潛意識中所一直被掩蓋的東西。

「潛意識意識化」,這本身就是精神分析起到治療作用的一個重要原理。

我們對自己潛意識探索和了解的越多,我們讓越多的潛意識中的衝突、需求和願望在意識層面顯化,我們的內外一致性就越高,心理也就越健康。

第二個作用就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別人。

理解了反向形成這種防禦機制,就能夠令我們更清晰的理解別人究竟在表達什麼,令我們清楚別人究竟在怎樣想。

這樣我們就可以直接和語言與行為的掩飾背後的那個真實的對方相處,從而避免被欺騙、傷害、或者是——錯過。

從我們對反向形成這種防禦機制的理解上來說,什麼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心理成熟呢?

老子的《道德經》中有一個詞非常精妙的可以用在這裡——無執

就是沒有執著,不拘泥。這個人有著很高的自我接納的能力,他不會通過刻意表達、或是刻意掩飾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沒有問題,來「證明」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而只是純粹的在存在著。

一個真正有主見的人絕不會是那種永遠都拒絕別人的意見的人,有主見的意思是聽別人的可以;

一個刻意強調要尊重少數群體的人其實正在用這種方式對少數群體的歧視,尊重的意思是我不尊重你也可以;

一個真正接納自我的人也絕不是任何時候都絕不責怪自己,接納自我的意思是不接納也可以;

當然這只是一種理論上成立的最高境界,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到的人想必其實是少之又少。

但畢竟這是一個我們可以看的得到的讓自己生活的更加幸福的方向。少一些刻意掩飾與過度表達,多一些自我覺察和自我接納,我們的生命會存在的更加充分與真實。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煉己者 ID:fengxuwake

weixin.qq.com/r/3TgLE2-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這世上有絕對的真理嗎?【科史哲系列3:絕對真理假說】
我跟女兒說:不要成為賤女孩
Improving your statistical inferences第一周:p值是什麼?
如何科學的解釋我這段詭異的經歷?
幫別人忙,總是感覺被利用?這些忙我該不該幫??

TAG:心理学 | 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