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七宗罪6:象牙塔里的學術

無論哪個學科,都涉及到論文的發表。因為寫論文,發表論文,讀論文,是我們傳遞和獲取科學信息的途徑。但是,這些論文和文獻通常都是需要付錢才能看到的。

對於工作在高校的科學家來說,我們依靠的是學校付費買的圖書館系統。我們可以輕鬆的獲取想要看的文獻。部分高校或系統甚至允許遠程(在不用學校網路的情況下)閱讀,下載文獻。所以我們可以輕鬆的看到大家的研究成果。但是,並不是所有高校都有這個條件去付款買完整高效的圖書館系統,大眾也無法免費得看到我們的論文,也就是說,科學界沒有普及開放獲取(OA/ Open Access)在普羅大眾眼裡,我們的研究遙不可及,我們做著象牙塔里的學術。諷刺的是,普羅大眾也有交份子錢(稅收等)支持我們研究,結果他們卻要交至少30刀來閱讀一篇文獻,或者交幾百刀一年來訂閱一個期刊。

雖然這宗罪適用於整個科學界,但本文將針對心理學這個學科而做出討論。原因有三個,1,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的社會和其人們的利益緊緊相關,關係到人們身心健康,關係到政策的實行。2,心理學的研究嚴重依賴著人們的稅收來支持研究的實行,至少在西方國家是。3,在我看來,在心理學家無法和大眾直接溝通的情況下,造成心理學方面的信息和知識泛濫且造假,加劇了大眾對心理學的偏見和無知

OA的重要性

是什麼開放獲取(OA/Open Access)?

開放獲取是指不限制經過同行評審的學術研究(peer-review research)的在線訪問。開放獲取主要針對學術期刊文章,但也在提供越來越多的論文、書籍章節和學術專著。

有了OA,已經付了錢的普羅大眾才不需要再付一次錢才能看到心理學相關的研究成果。有了OA,相關的第三方可以及時免費的獲取知識,例如媒體,學生,醫生,非盈利的社會團體等,

OA分兩種:Full OA 和 Hybrid OA

Full OA,是完全免費,也是最簡單的。「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CC-BY)」保護下,期刊的論文可以免費下載,複製,傳播,而且讀者在承認原作者貢獻的前提下,在論文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這可以有兩種期刊。其一,期刊對作者和讀者都免費。其二,期刊只對讀者免費,但是把付款的壓力轉移到作者身上APCs ---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也就是所謂的「金色OA通道」

有金色OA的期刊包括:POSE ONE, PeerJ, Archives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BMC Psychology等。通過金色OA,作者在開放獲取期刊上發表,這些期刊會直接對他們所有的文章提供開放獲取,通常會在出版社的網站上

Hybrid OA,顧名思義,就是免費和付費的混合。在混合OA下,期刊的一部分文章是完全免費,而另外一部分文章就需要付款才可以看到。例如,Journal of Neuroscience, 和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USA, 文章剛發表的時候,是需要付款的,但在embargo period,12月的禁期之後,就不需要了。又例如,當作者發表文章的時候,可以付款給期刊,選擇讓自己的文章可以不需要等待禁期,立刻晉陞金色OA,免費給讀者閱讀。另外,作者可以選擇將他們的期刊文章自存檔存入開放信息庫,也就是所謂的「綠色OA通道」。通過綠色OA,作者在任何期刊發表之後,在他們的機構知識庫、中央知識庫(如公共醫學中心)或其他開放獲取網站中自存檔該文章的一個允許「免費」公開使用的版本,儘管這個版本是「postprint」,很有可能和在期刊上發表的不一致。

目前來說,大部分著名,高影響的期刊,都使用混合OA的模型,提供給作者或心理學家金色OA和綠色OA的選擇。而這些期刊,都是我們擠破頭都想發表論文的期刊。例如,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和Psychonomic門下的期刊,都提供金色OA(作者付費),以及無需禁期的綠色OA。再例如Elsevier門下的,像是Cortex期刊,提供金色OA和禁期版的綠色OA。也就是說,很少心理學類的期刊實行完完全全免費的Full OA --- 既不對作者收費,也不對讀者收費,大家都可以免費獲取最新的科研成果論文。

OA解析圖

我們可以拿心理學和物理學做個對比。

在物理學界,preprint(正式發表之前,peer-review版本)和postprint(accepted之後)都保存在了免費的資料庫里,arXiv.org (打開鏈接的同學會發現,裡面除了主要的物理學的文獻,還有數學,CS,生物,經濟等學科)。 這個資料庫已經有25年的歷史,每個月都有成千上萬的新論文入庫保存。物理學家們仍然是會把論文發表在期刊上的,但是這個資料庫可以在傳遞信息的速度和覆蓋度上大大增加。而在心理學界,這樣子的資料庫是鮮有的

為什麼不實行或無法實行Full OA?

其中原因有幾個。

1, 很多心理學家不發行preprint,因為他們的研究成果靠不住啊。

心理學的七宗罪 1:偏見(Bias)

心理學的七宗罪2:數據貯藏(Data Hoarding)

心理學的七宗罪3:靈活的數據(Hidden Flexibility)

心理學的七宗罪4:靠不住啊(Unreliability)

在心理學,期刊總喜歡漂亮乾脆的論文,於是便會在peer-review環節,會讓作者HARKing,Hypothesizing After Results are Known。也就是事後諸葛亮,根據結果修改論文的假設。既然如此,那麼正式發布或者postprint,肯定會和preprint大相徑庭,那還怎麼敢發行preprint呢

2, 不得不服從的科學常態和期刊等級制度

雖然內行人都知道,最重要的不是期刊的影響因子,而是論文本身的質量。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卻不得不服從往高影響因子期刊投稿發表的科學常態。而這些我們擠破頭都想發表論文的期刊,並不熱衷於實行full OA。例如Nature,大家都知道能在Nature發表文章絕對是職業生涯中一個亮點,CV上的一個妙筆,但是作者連給錢讓自己的論文被獲取都不行。但是如果你有機會發表在Nature,你會因為它沒有full OA而拒絕么?不會的。這也是我們不得不服從的期刊等級制度

影響因子並不是完全無用,只是很多高影響因子的期刊有嚴重的發表偏見(publication bias),只喜歡那些性感,奪眼球的研究成果

具體關於影響因子怎麼來的,以及它對心理學科學進展的傷害,會在下篇文章提到。

對於年輕的科學家們來說,為了open science和full OA而不往好的期刊上發表文章,可以是說是自毀前程。加上,年輕的科學家們是任何學科科學研究的主力軍

因此,我們不得不服從這樣子的科學常態和期刊等級制度,也因此full OA的推廣非常艱辛

Full OA游擊戰

其實在這個Full OA罕見的科研環境下,我們科學家本身的利益受到的傷害最大。

雖然我們學校的圖書館系統已經很好了,基本上用著校網就可以下載大部分文獻的pdf。甚至回國的時候,用自己的賬號密碼登錄學校的資料庫,也可以下載很多論文。但是,還是有一小部分期刊的論文,或者很老的文獻,是看不到的。這個時候就必須厚著臉皮找原作者了。但是通常他們不是不回復,就是已經仙遊了。更加誇張的是,據Chris Chambers自述,在他讀博後的時候,他必須給錢去下載自己第一篇學術論文。這高貴的期刊是: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要由上而下改變制度是困難而且緩慢的,所以想要改變現狀,一些出頭鳥的心理學家便開展full OA游擊戰

在2011年,心理學家Andrea Kuszewski在推特上推行了一個Full OA游擊戰,#ICanHazPDF. 如果有篇文章你想看但是不交錢看不了,那就在推特上問:文章標題,DOI或者其他相關信息,再加個#ICanHazPDF,然後有這篇文章的人就會發給你。推特私信也好,郵箱也好。收到文章之後,你需要刪除請求的推特。這個full OA游擊戰是個互惠互利的小遊戲,也是對於需要收費的期刊的一個小革命。根據一個2014年的調查顯示,自從2011年,#ICanHazPDF 每年有3000個尋問,且尋問的文獻大多在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範疇,包括心理學

還有一個比較極端的full OA游擊戰,我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了解過,是由Alexandra Elbakyan建立的Sci-Hub網站。Sci-Hub實質上就是一個大型的網上免費圖書館,資料庫,提供著62,000,000篇科學學術論文和文章。任何人都不需要繳任何費用,就可以閱讀下載文獻。

據維基百科記載:

Sci-Hub是目前已知第一個提供大量自動且免費的付費學術論文的網站,使用者不需要事前訂閱或付款,就能夠使用原本存放在付費資料庫的論文文章,並提供搜尋原先出版社網站內的文件檔案服務。其中這些檔案都是透過世界各地匿名學者提供的使用賬號,透過這些賬號使得網站能夠取得各出版社所擁有的論文,並將之加以集結。當用戶向Sci-Hub提交論文請求時,網站會先搜尋創世紀圖書館是否有可提供的檔案;如果創世紀圖書館並沒有事先儲存,Sci-Hub會以特定資料庫的賬號下載文章,並送至創世紀圖書館備份以供將來使用。

不僅如此,Sci-Hub更加著重於提高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文獻獲取性,比如印度,伊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這些國家通常都缺乏資金購買獲取許可權。Elbakyan認為,沒有full OA這回事,不僅影響到學術和科學的交流,更是違反了人權(Article 27 of the 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Human Rights).

無可否認的是,兩個游擊戰都是科學家們的草根革命,大大催化了full OA的普遍實行。但是,他們未必是合法的。推特上的小反抗或許可以繞開法律,但是Sci-Hub就不可以了。

在2015年,Elsevier 向Sci-Hub在美國紐約地方法院提起侵權訴訟,聲稱Sci-Hub透過學生和學術機構的賬號,非法取得自家平台ScienceDirect上的文章,並提供更多人免費使用。由於Sci-Hub網站實際上註冊在俄羅斯聖彼得堡,使得美國法律機構難以有實際作為,案件也因此更為複雜。四個月後,紐約地區法院授予Elsevier禁令,下令Sci-Hub原本使用的域名「Sci-Hub.org」必須終止。Elsevier在法院上獲得勝訴後,一群研究人員、作家和藝術家則連署一封表態支持Sci-Hub的公開信,聲稱這次訴訟對於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是「重大打擊」,並指出:「它同樣貶低我們、作者、編輯和讀者。它寄生於我們的勞動,它阻撓我們為大眾服務,它阻攔我們進入。」Sci-Hub.org於11月因法院命令中止後,在同一個月內便改用域名sci-hub.io重新上線。2016年1月時,Sci-Hub平均每天約有200,000人訪問,Sci-Hub則聲稱網站服務每天平均有數十萬次檔案請求。

Full OA 的未來是什麼?

未來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除了緩慢但正在進行中的制度改變以及科學家們草根運動,我們也可以逐漸看到一些新穎的,支持open science 和 full OA 的發表模式。例如期刊Collabra, 不像其他期刊,它並不直接給錢給審稿人或者總編來補償他們的工作勞動,而是給予他們選擇:他們可以收錢,也可以把錢付給APCs ---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也就是幫作者給錢,這樣子文章一出來就是金色OA了。例外,Peerj提供會員制的金色OA,這樣子即使收費也會便宜很多。

當然,這些並不是根治的方法,但是我們至少知道整個心理學社區都在為目前存在的問題努力做出改變。

Sharon

2017年11月25日

推薦閱讀:

陳諾:像貓一樣逃竄的生活
破恐怖片史紀錄的它,取材自一個連環殺手的真實故事。
什麼樣的犯罪可以稱之為無動機犯罪?
你看書,是出自什麼樣的動機?這些書告訴了你什麼?
為什麼我會那麼害怕上班,害怕走進社會?

TAG:OpenScience | 认知心理学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