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

樓下經營了十幾年的水果店關門了,這家水果店位置很好,位於主幹路旁的十字路口,周邊是商鋪和住宅區,人流量極大,屬於出入的必經之處。這家水果店在我上學時就開始經營,如今我女兒都上初中。當時只是一個小門面,姐妹倆從租房開始努力,從十幾平方的小鋪做到慢慢做成了房東,店內面積擴容到近百平方,還在另一處繁華地帶開了分店,當初的姐妹二人都已各自成家,她們經營方式很簡單,今年你在這邊我在那邊,各自承擔盈虧,明年位置互換,我在這邊你上那邊,如此循環。

姐妹倆在外地都有投資,老人也已經移居南方,南邊有個東北省會,你們知道的。

如今選擇關門的原因很簡單,賣水果已經不賺錢了,跟其他老闆上門問房子是否出租以及主動給出的價格來說,兩者天壤之別,一邊是僱傭員工,每天辛辛苦苦進貨、點貨、盤點、結算,然後去掉各種成本和積壓腐爛水果的損耗,一年到頭不剩什麼利潤;另一邊是把房子租出去,每天躺在家裡就能把錢賺著,換做是你,你怎麼選?

水果幾乎是現代家庭必備商品,現在生活條件都好了,吃點新鮮水果也不是什麼奢侈的事情,怎麼就不賺錢了呢?

以前在專欄寫過一篇文章,一種新的水果銷售模式正在我們身邊崛起,統稱叫做「鮮果派送」吧,大致模式是,幾個人合夥,聯繫好水果供應商,通過現在方便快捷的物流體系(尤其是航空)運輸,產地那邊水果剛發出,這邊就開始在微信,QQ群中發布消息,即將到貨什麼水果,有多少量,什麼特點,開始接受預訂,然後都不等物流系統的派送,統一驅車去上一級物流中樞或者機場取貨,到家開始發照片接單,訂單超過一定金額直接送貨上門。

水果不光是國內的,國外的各種水果,只要國家有進口,他們就敢進貨。這種銷售模式快到難以想像,十幾箱的水果,半天就可以銷售一空!最近的菠蘿和蜜瓜因為太好吃,訂貨消息發完就被預訂光了。

身邊有幾個小兄弟,從遊手好閒到現在各個都是小老闆,就是做鮮果起家的。除了新鮮水果,還有進口食品,特色零食,乃至手工加工的(水果)冰淇淋,居民下班或者飯後遛彎隨手買點上樓,或者乾脆在店內吃個過癮,十幾平方的小店都是做的有聲有色,養家糊口不成問題。

一邊是傳統模式進貨銷售,水果上架等著客人光顧,另一邊是你想吃啥跟我說,到貨我通知您,超過門檻就送貨上門,價格略貴一點,但是新鮮,不怕你不要,退單一次直接拉黑,下次想買都不送貨。

一邊是傳統的現金盤點,老闆不想做移動支付,覺得麻煩;另一邊是現金,微信,支付寶通吃,什麼O2O,互聯網思維,線上線下這些定義他們可能並不清楚,他們只是追隨時代變革腳步的經營者。

有人說了,這種模式很簡單,也很好複製啊,那我也做吧,一律考培(COPY)。

僅2017年春節後到現在八個月的時間,我說的這幾個小兄弟店鋪周邊,同樣做鮮果模式然後倒閉的,兩隻手數不過來,模式可以複製,人脈複製不了,人家朋友圈中發一條廣告,幾十筆訂單到手,模仿者發一條朋友圈,結果只是被屏蔽,人氣是玄學,說不清道不明的。

另外,在這種垂直模式中,現金流很重要,給產地打款-快速銷售回款-再次下單,新鮮水果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腐爛,有錢什麼都好辦,沒錢,那就關店滾蛋。同樣的脆棗,剛開箱與開箱兩天,品相口味就是不一樣。

在競爭的過程中,也有人動過歪腦筋,玩輪子,耍花樣,有件事我忘了說,這幾個人遊手好閒無事可做的時候,都是打架鬥毆打發時間,跟他們主動玩黑的?這想不開的老闆,找流氓打架,唉……

跟別人談商業大段的理論觀點不同,我看經商這件事,模式貼地(靠譜),能賺錢,可參考,可複製,有啟發,只看這些。

上面可參考的內容很多,能吸收多少看緣分,你們看知乎上討論那麼多,有誰把灰色地帶的事情拿出來公開討論的……

這篇文章是我知識星球--斜杠青年中的存稿,首發於知乎專欄,對更多內容感興趣,可以掃描二維碼加入星球看文章,188元永久加入。

推薦閱讀:

怎麼把寵物醫院開好,你們希望的寵物醫院服務該是什麼樣子的?
到底什麼是業態,購物中心、百貨、超市是業態,零售、餐飲、休閑娛樂是業態?
Costa 和 Starbucks 的經營模式有什麼區別?他們目前在國內的生存狀況怎麼樣?
為什麼國內的產品一定要在一開始就講求商業模式?

TAG:生活 | 随笔 | 商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