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短情長:尺牘和彩箋

「尺牘」,就是書信。這個名詞出現的很早。尺,表明尺寸,牘,是說材料。

紙張發明之前,中國人最主要的書寫材料是簡牘,即竹簡和木片,所以寫信也只能用簡牘。古人寫信,先在木牘上書寫內容,然後再覆上一塊新木片,用繩子綁紮起來,中間打繩結的地方會挖一個凹槽,這樣繩結就不會突出來。為了保密,打繩結的地方會用泥巴封住,然後蓋上印章。書信論「封」就是這麼來的。

當然,這種方法基本沒啥用,防君子不防小人。

蔡倫發明造紙術是在東漢,但簡牘沒有立即退出歷史舞台,很長一段時間,紙張和簡牘是並存的。一直到晉安帝元興三年,也就是公元404年,剛剛稱帝的桓玄頒布《以紙代簡令》,強制使用紙張,此後竹簡才算是完全絕跡。算起來,此時距蔡倫造紙已有200多年了。

簡牘廢除了,但尺牘的稱呼卻一直沿用下來。除了尺牘,書信還有很多稱呼:尺素(素是一種生絹)、雁書、魚書、魚素、尺書、玉函、朵雲(名字起得很美,古人想像書信像天上的雲朵一樣飛來)、雲箋等等。

此後,箋紙便流行起來。

箋,紙也。一般指尺寸較小、有精美圖案的紙,比較華貴。一般用來寫信、寫便簽、題詩、題畫。箋紙的出現,可能最早追溯到東晉。古人用紙多是加工紙,需要在生紙的基礎上施蠟、砑光等,這樣紙才好用。唐代才女薛濤以芙蓉汁將紙染成桃紅至猩紅等色,十分漂亮,流行一時,時人稱為「薛濤箋」。

要說古人把箋紙玩出新高度,當屬雕版印刷術發明後。

雕版印刷源自印章和拓印的結合。具體操作是,先找寫手在印好格子的紙上謄寫文字,然後將有字的一面朝下覆在木板上,一般是棗木或梨木。紙貼在木板上後,工人會將紙打磨的極薄,幾乎只留下字跡,刻字工人便可以依照墨跡刻出字來。當然,這樣刻出來的字是反的。木板刻完,將木板固定,用鬃刷上墨,蓋上紙張再用刷子過一遍紙背,讓墨跡充分印在紙上,揭開,這樣一葉書便印好了。

要說把雕版印刷發展到登峰造極當屬明代。雕版印刷不只可以用來印字,也可以用來印版畫。明代是中國版畫藝術的高峰時期,明代書籍中常配有大量精美插畫,其中以彩色的套版印刷最為精美。

與印字不同,套版印刷是要用很多塊木板才能完成一張作品的印刷。比如第一塊木板印出線條,第二次把紅色的部分印出來,第三次印出綠色……如此反覆,一種顏色就要單獨印一次。當然這個工藝最難的地方是每次都要找准木板的位置,這種工藝稱為「餖版」。

一張彩箋往往需要很多塊版子

套版印刷被運用在箋紙的製作上,名曰「箋譜」。現存最早的簡譜是《蘿軒變古箋》。此後南京胡正言印製《十竹齋箋譜》,乃箋譜的經典之作。人們稱其「匯古今之名跡,集藝苑之大成,化舊翻新,窮工極變」,不但可作文人案頭清玩,而且可供初學繪畫者作範本臨摹。

箋譜可印製的內容很多,花鳥、蟲雨、人物、博古文佩圖案、瓦當漢印等都可入箋。

民國時期,北京琉璃廠有很多南紙店都出售彩箋,品種最多的當屬清秘閣、榮寶齋、寶晉齋、淳菁閣等。

有趣的是,我們的大文豪魯迅先生是一名狂熱的箋譜愛好者。上世紀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魯迅和鄭振鐸在琉璃廠遍求彩箋三百餘種。

除了買,這兩位還自己印箋譜,在試驗過程中總結了大量經驗,比如印箋適合用棉料宣紙啊,礦物顏料怎麼配啊等等。1934年經由多方努力兩位合編的《北平箋譜》終於出版。《北平箋譜》為線裝,瓷青書衣,一函六冊,封面題籤出自沈兼士,引首出自沈尹默,魯迅作序。這套箋譜前後只印了二百套,如今價值大概抵得上明版書了。

民國經折裝《各種名箋》,收錄圖案也是五花八門

當代雕版大師陳義時先生創作的《綠楊箋譜》,我朋友還跟他學過套色印刷

手頭一本吳小如先生的《吳小如錄書齋聯語》,也是用彩箋書寫,吳先生學問是真好,詩詞歌賦信手拈來,渾然天成

陸顥的《聽水讀抄》,書前附了俞平伯、孫犁、張中行、鄧雲鄉等十幾位名家的墨跡,都是作者提供的箋紙。其中孫犁比較好玩,坦言自己不會寫字,見到好紙更拘束,生怕糟蹋了好東西。

張大千、齊白石的畫都曾被印成彩箋

還有一種「拱花」工藝,能將花紋壓出凹凸的立體效果

如今,我們已經不再筆墨修書,箋譜也漸漸從實用工具變成文房雅玩。但每逢佳節,能收到朋友的親筆書信,也是一件開心的事。


推薦閱讀:

探討一下小篆和館閣體?
為什麼有人貶低龐中華?
毛筆字初學者練田英章的字行不行?有書法家說歐田楷不入流,可我已經練他的字一段時間了,怎麼辦?
學毛筆字是先從筆畫入手,還是先臨帖?
毛筆楷書創作沒有章法怎麼辦。求解?

TAG:毛笔书法 | 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