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玄妙之門,感悟天地自然:你難以想像的身心體驗

歷史上,孔子曾多次向老子當面請教。話說有一次孔子見老子的時候,老子正在晾頭髮。孔子一踏進門就被眼前的情景震驚了:只看見老子披著長長的散發,迎風而立,微微抬頭,雙目似閉又似開著,臉上似笑又不笑,神情似醒又非醒。樹葉飄過,不動聲色;風吹拂臉,聲色不動;啊,就像一株枯樹挺立在那兒!

年輕的孔子自己也經常洗頭髮,也經常晾發,但他不是這個樣子,也不會這個樣子。他也從來沒有看到過別人這樣子晾發的,所以孔子一下懵了,他真誠而又直率地問老子:「先生,是我眼花了呢,還是真的,剛才先生的形體就同枯木一樣,好像遺棄萬物離開眾人而獨立自存的樣子,超脫了一切!」

老子微微一笑,原來老子利用晾頭髮的時間,進入了一個深邃的奇妙世界。他脫離了眼前的名象世界,遨遊到萬物本來開始的地方,即事物生機活潑的本源中去了。孔子奇怪地問:「這種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老子說:「達到這種境界是最高層次的美妙和快樂,這是人的最高境界。」(見《莊子?外篇?田子方》)

老子當時進入的境界正是我要說的「道境」。「道境」,是我借用的一個詞,它指的是人與自然高度契合時,自身所進入的一種狀態,精神所達到的一種境界。這種境界玄妙無比,浩瀚無邊,不可言傳,說不清道不明。能入境,自然而然就能知道;不能入境,再怎麼說也是枉然,所以我也只能講個大概。

畫有畫境,詩有詩境,山水有山水之境,人有人之境。「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形貌,就好像一幅立體的畫卷,看懂了這幅畫,也就真正懂得了他的內在。一幅畫,只要在其中加上哪怕一筆,就能破壞掉整幅畫的意境;自然山水,只要其中有了人為強行的痕迹,就會顯得特別不協調,因為與境不合。

道生成萬物,就好像作了一大幅立體畫,而且有音有聲,有動有靜,有春夏秋冬,有風霜雨雪。道通過這幅畫完整地表達了自己想要表達的心聲,說不出來,只能用心領會得到。而人的所有情感(心聲),幾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包含類似意境的風景,所以人能從大自然中領悟出藝術。

藝術的起源,正是來源於人對「道生萬物」手法的模仿。這種表達手法,就是道的藝術,它體現為自然萬物之間存在的一種神秘韻律。與人類的藝術行為相比,就如同「天籟」與「人籟」,鬼斧神工與精雕細刻。

因為人不可能像道一樣,把草木山水都造生出來表達自己的心聲,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通過書畫、音聲等介質,來模仿那種神秘的韻律以表達自身情感。人為地栽種草木、堆砌山水,如果不具備那種韻律,就會讓人感覺不自然。不自然,正是因為主觀自我之心,破壞了那種神秘的韻律。

深具靈性,感知能力強的人,可以細微地分辨出一棵在朝陽中的小草,和一棵在夕陽中的小草給人感覺的不同之處。單獨的小草給人一種感覺,草叢又給人另外一種感覺,層層擴展開來,不同事物的感覺互相疊加影響,又給人一種整體上的感覺。如果能夠把握住這種種變幻莫測的感覺,找出其中不變的規律,也就領悟到了大自然的韻律。

自然萬物皆可入境,所以一開始可以選擇一處地方,如田野、山林或者河流;再小一點,可以選擇一株草、一棵樹或者一叢竹均可;如果實在沒有條件,選擇一幅自然風景照也可以。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在它們身上,能感受到給你的內心帶來觸動的東西。

細細地體會它,貼近它,抓住它,在觀察的時候開始減弱自我的主觀,凝聚心神。這一點很重要,不然可能瞅個幾天,吐血三升都沒辦法進入狀態。主觀被削弱後,就開始進入一種「恍惚」的狀態。進入這種狀態之後,眼睛已經開始視而不見了。你觀察的東西會從具體的形象被慢慢抽象,形成一團似氣又好似物的東西,細細地體會它。

如果你觀察的是一棵草,就體會它為什麼會形成草這個東西,會帶給你意識里草的感覺;如果你觀察的是田野,就體會它為什麼會給你意識里田野的感覺,為什麼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事物組合在一起,反而會讓你內心有所觸動。這就好像是在「問天」,精誠所致,「天」就會告訴你答案。

空間上的距離感會產生時間上的滄桑感,越接近天際的景像,結合越遙遠的記憶,就越能幫助你進行這種感悟。悟到了,你就會明白:自然世界,才是真正的和諧;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至美;自然之物,才是真正的精妙絕倫。

領會到了大自然的韻律,也就是領會到了「道」的表達手法。再通過觀察「萬物並作」,體會萬物背後的「無」如何運行,「有」如何隨之而生,體會那神秘韻律的永恆性。領悟到了,就可以從現有回觀至起源,回觀到起源,也就找到了道。

當夕陽西下,遠處炊煙裊裊升起之時,斑駁的田間小路蜿蜒至天際,路邊蕭瑟的枯草在秋風中起伏,心中就會油然而生出一種情感。情感至極致,甚至可以讓你的靈魂深處都戰慄起來。

我曾描述這種情感:是清清純純沉沉的靜,是蕭瑟肅殺古遠的情,是絕塵而去沓沓不復還的思,是悠悠蕩蕩而亘古不絕的音。草長鶯飛,雲深水平,夕陽西下,葉落歸根。

入道境,須有至情。因為人與自然相感應,表現在人身上就是有情。此情並不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主觀催發之情,而是應和於自然的油然而生之情。能夠把握住這情的細微之處,就能知道,它並非憑空而來的,而是有其固定規律。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入道境,需要的接引之物,竹子可以,自然風景也可以。但從單獨的竹子入手,要遠遠難於從整體的風景入手。因為整體中的個體越多,就越能體現出,道把這些個體組合成和諧整體的神秘韻律。

閱讀古代意境極美的詩文也非常有幫助。相比之下,山水畫的效果就差了許多,遠遠比不上自然山水;近處的自然山水,比不上遠處的自然山水;現實中的自然山水,比不上記憶中的山水;近期記憶中的山水,比不上遙遠記憶中的山水,特別是兒時的記憶。

入道境之後,幾乎就很難再被外界的東西影響心境。不論發生什麼樣的事,即使泰山崩於前也能心不驚。

這種不驚,並不是把一切看成浮雲的無所謂,而是順理成章的自然,不出意料之外,所以不驚。因為此時人的心神與天地緊密相連而成為一個整體,所以外界發生的一切變化,就如同我們用心指使自己的手臂一樣,不出意料之外。

入道境之後,會對周圍的環境變化變得異常敏感,而且會逐漸排斥都市,排斥人多的地方,排斥有人為痕迹的東西。因為在其中找不到道的韻律,所以才會一心嚮往自然。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可證道。所以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於其根,則返本歸源。了解了這個本源,就可以由一知百,從而得知由這個本源所生的一切事物。能做到這一點,終生受益,不會有危險。

(閱讀更多文章,與作者交流探討,歡迎關注作者同名公眾號 ID: daobrother)


推薦閱讀:

怎樣讓自己達到酷的境界?
哪件事讓你覺得一個人格局很大?
如何「順其自然」?
「無我」是怎樣一種境界?
如何做到在與對方理念背道而馳的情況下不產生鄙視和輕視的想法?

TAG:道德经书籍 | 境界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