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昭和狂想曲——日本オイ超重型坦克(百式重戰)

本文原發佈於崎峻軍史周刊微信公眾號,原文地址《軍人志》幻之超重戰車:二戰日本陸軍的150噸超重型坦克計劃,轉載時有刪改。

以下為正文

===========================================

對日本在二戰期間研製超重型坦克情況的披露,最早要追溯至1961年由出版協同社出版的《日本の戦車》(竹內昭著作、原乙未生監製)。但是這套書中對於日本超重型坦克的介紹非常模糊,可以獲得的有用資料並不多,因此史學界一直對其多有猜測。2015年中旬,日本FineMolds模型公司從靜岡縣富士宮市若獅子神社買到了一批默默保存了75年的「試製超重戰車」原始文件,一舉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本文就是基於這批原始資料寫成。

上兩圖就是日本FineMolds模型公司買到的「試製超重戰車」原始資料。

研製背景

關於日本超重型坦克的研製目的,這批原始資料中也並未提及,所以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說法。一說是為了建造成可移動的堡壘,在質上超過居於優勢的蘇軍坦克部隊;二說是受到蘇軍開發多炮塔坦克的影響而研製。關於使用目的也紛說紛紜,有說是用於與蘇軍重型坦克交戰,還有說是防衛滿洲國的邊境陣地。總之,這些猜測都離不開一點,那就是與蘇聯的關係。

1939年5月至9月的諾門罕戰役之中,日本陸軍裝備的各種坦克在與蘇軍的衝突中全面處於下風,日本陸軍隨即迫切意識到他們的坦克要根據這場戰役的教訓進行改進。而另一方面,日本陸軍也在1939年下半年設立了一個名為「大陸要塞研究委員會」的研究團隊,專門研究如何攻擊國境地帶的蘇軍縱深防禦陣地的戰術。這個委員會當時出具的研究報告書涉及了步兵、炮兵、航空等多兵種,講述如何通過空地一體的各兵種聯合戰術攻佔蘇軍固若金湯的縱深防禦陣地。

諾門罕草原上的日軍九八式中型坦克(前)與九七式中型坦克(後)。

諾門罕戰役中被蘇軍繳獲的日軍九五式輕型坦克。

在這份報告書中,坦克與炮兵、飛機等並列佔用了一章的篇幅,其中有「超重戰車」的一節。這一節里寫到的「超重戰車」任務極其簡單,就是為了突破利用反坦克障礙與反坦克炮固守的縱深防禦陣地,在中型戰車部隊突擊前,以直接射擊的方式清除對方的反坦克炮。因此,「超重戰車」需搭載大口徑炮,以及裝上能夠承受反坦克炮射擊的重裝甲,可以定義為通過直接射擊擊毀敵反坦克炮的一種自行火炮。

這種想法與英國陸軍在一戰後研製的以維克斯A1E1型「獨立」重型坦克(Vickers A1E1 Independent)為首的多炮塔重型坦克相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由於性能所限,一戰期間步兵伴隨著坦克一起突擊的做法並不十分成功,由此就誕生了多炮塔重型坦克這種怪物。之所以選擇多炮塔,是為了使坦克在沒有步兵伴隨的情況下也能無死角抵擋住敵人的近身攻擊,同時為了打啞敵機槍火力點,而選擇裝備中口徑的榴彈炮。但是相對於所背負的任務來說,這類多炮塔重型坦克的裝甲又顯得過薄了。

經過與蘇軍機械化部隊的對抗而積累了戰鬥經驗的日本陸軍已經認識到,由於反坦克炮的發展與大範圍的配備,像以前那種對防禦陣地的坦克突擊將變得越來越難,一戰的陣地突破戰中,坦克的任務是在步兵突擊之前破壞鐵絲網和壓制機槍火力點,但由於反坦克炮的發展,坦克在縱深防禦陣地中的突擊成效已非常難以確定。由此,日本陸軍產生了用「超重戰車」來壓制這些能夠有效阻止坦克突擊的反坦克炮的想法。日本陸軍認為,以前所使用的57~70毫米級別的坦克炮不能夠輕易破壞配置在掩體用於防禦的反坦克炮,最低限度必須是150毫米級的榴彈炮。不過,僅搭載150毫米榴彈炮還是不夠,要承受敵人反坦克炮的射擊還得安裝厚重的裝甲,所以它的總重量要達到150噸。所以,在日本陸軍想像中的超重型坦克,其功能簡單粗暴,就是壓制或破壞敵人的反坦克炮,既不是支援步兵突擊,又不是用於坦克對戰。

日本陸軍根據大陸要塞研究委員會的報告制訂的對蘇縱深防禦陣地攻擊辦法圖示: 1、以超重型坦克的炮擊破壞蘇軍反坦克炮陣地;2、以特殊戰車隊(裝備架橋坦克和工作車等)清除障礙物,為中型坦克部隊開通道路;3、中型坦克殺入陣地壓制蘇軍。

1940年,擔任日本陸軍省軍務局軍事課長的岩畔豪雄大佐繞過正規程序,向陸軍技術本部下達了研製超重型坦克的極密命令。顯然,這是岩畔大佐的一份個人命令,有說他是通過特殊渠道獲取了蘇軍T-35多炮塔重型坦克的資料之後,緊急為之,而岩畔指定技術本部第四技術研究所的車輛課長村田大佐作為該項目設計和試製的負責人。據村田的回憶,岩畔想要的是「一種能夠在滿洲的廣闊平原上作為移動堡壘的巨型戰車」,「尺寸要是現在坦克的兩倍以上」。村田所說的「現在坦克」,指的是日本陸軍當時並不成功的最重型坦克——只造了4輛的九五式重型坦克。

岩畔豪雄。1897年10月10日生於廣島縣安芸郡倉橋島,1918年5月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同年12月進入步兵第16聯隊服役,之後在日本陸軍中一路高升,參與過陸軍中野學校的創建,1939年2月出任陸軍省軍務局軍事課長,還主導創辦了負責各種特戰兵器研製和假鈔印製的登戶研究所。1941年對美開戰後出任近衛步兵第5聯隊長,後又擔任各種特務機構負責人,1943年晉陞為少將。1970年11月22日去世。

「超重戰車」項目的負責人村田大佐,具體資料不詳。

日軍九五重戰,1932年12月開始在「試製九一重戰」基礎上研製,1934年9月試製車完成,全長6.47米,全寬2.7米,全高2.9米,總重26噸,行駛速度22公里每小時,主炮為一門九四式70毫米坦克炮,副炮為一門九四式37毫米坦克炮,還有兩挺機槍。由於實用性太低,最終只造了4輛。

研發與試製

在資料匱乏的時代,日本在二戰時期研製的超重型坦克一度被史學界認為有兩種——被稱為「Mi-To」(ミト)的100噸型和被稱為「O-I」(オイ)的120噸型,但隨著「試製超重戰車」原始研發資料的公開,其內容包含了試製過程以及外觀與構造的圖紙,最終明白它們實際上是一種坦克。100噸實際上只是試製時的車體重量,最終完成時的重量將達到150噸。

技術本部第四技術研究所花了1940年一整年來設計這種超重型坦克,以達到岩畔大佐的要求。到1941年3月,技本四研完成了初步設計,將205張初步設計圖紙交給三菱重工東京機器製作所,由他們對初步設計圖進行修改,改成可實際操作的工作圖,並設計技本四研未著手的部分。經三菱修改之後的工作圖紙有208張,新設計的圖紙有263張,前後加起來的圖紙數量達到676張。從圖紙的數量也不難看出陸軍與三菱公司承擔設計任務的多少。

1941年4月,技本四研又召集了一批三菱重工的工程師來到自己的總部,準備開始樣車的試製。此時,該車被用三菱公司(ミツビシ)的首讀音「ミ」和特殊車輛(トクシュシャリョウ)的首讀音「ト」組合起來取了個隱蔽性較強的「Mi-To」(ミト)之名。4月14日,「米特」樣車的秘密試製工作正式開始,從各處定製的機械部件和設備開始陸陸續續運到裝配區。岩畔給村田下達的樣車完成期限是1941年7月31日,也就是三個多月的時間,這個期限令人感到意味深長,想必其中考慮了「關東軍特種演習」(1941年7月16日至31日)的實施時間。村田本以為這個期限之內完成沒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願望變為了泡影。首先是由於日本政府對原材料消耗的限制,需要秘密運抵的部件數量開始減少,開工後的第一個月之內,最基本的製造資源就已經耗盡,第二就是發動機冷卻系統也出現了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就這樣,「ミト」樣車的製造一直暫停,到1942年1月才重新開始,這時距離正式開工已經有9個月了。

參加三菱重工參加超重戰車試製工作的主要技術人員名簿,紙張上印有三菱重工的標誌。在接到試製命令後不久,三菱重工東京機器製作所所長野口松一就向陸軍技術本部提交了這份名簿。此車的技術情報是最高機密,相關文件的發布也受到嚴格限制。

重新開工之後,車體於1942年2月8日完成,看上去只需要再努把力就可以開始進行機動性測試了。1942年5月,三菱公司開始為樣車製造4個炮塔,但出於保密的目的,炮塔也是分成多個部件來製造,並陸續交付給試製工作組來組裝。炮塔就這樣陸陸續續地一塊塊部件裝到車體上,然而到了接近完成的時候,物資短缺的問題再次出現,包括主炮塔35毫米厚裝甲頂蓋在內的最後幾樣部件遲遲無法交付,於是只能將炮塔拆下,樣車裝配工作被迫再次暫停,等到將來有部件可用時再繼續。截至目前,缺乏一些主要裝甲板的車體重量為96噸。

這是三菱重工株式會社東京機器製作所編寫的日誌中的一頁,該日誌詳細記錄了「Mi-To」車每天的試製進程,以及在試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點等等詳細內容。

樣車再次重新開工的具體日期不明,但計劃開始測試的時間是1943年底。而到了1943年,這種坦克終於被日本陸軍高層所知曉,此後便在陸軍的授意下賜予其「O-I」(オイ)之名。オ取自日語「大」的讀音,イ在日語中意為「一」,全稱「大型イ號車」。之後在有岩畔大佐的助手中野中尉和相模造兵廠廠長原乙未生少將在場的一次觀摩之後,日本陸軍高層要求該坦克要在1943年8月開始進行野外測試。1943年6月的一個夜裡2點,「O-I」樣車被分解成幾個部分,從東京蒲田區運往距離東京51公里的神奈川縣相模原鎮相模陸軍造兵廠,以當時的條件,運輸如此巨大的物件是相當困難的。到達之後,車輛被重新組裝起來,8月1日開始測試。

原乙未生(1895-1990),從1920年代就開始參與日本陸軍坦克的研製與坦克部隊的建設,被稱為「日本戰車之父」。

1943年8月實施的「オイ」坦克行駛試驗的日程。值得注意的是相模造兵廠的一項負責事項,即「在保持機密的前提下進行警戒」。

在測試時,一開始「オイ」樣車的表現還算良好,但一個小時之後,在一片野地里進行機動時,它陷入了泥里近1米。由於懸掛系統的彈簧被壓得緊緊的,使得該車根本無法靠自身的能力擺脫困境,反而越陷越深。最後還是靠牽引才助其脫困,接著繼續在混凝土地面進行測試。然而由於先前的陷車使得懸掛系統受損,該車又把混凝土地面也弄壞了,反過來還導致了路輪軸承和主動輪輪齒都有損壞,不能再繼續測試。儘管如此,相關方面還是認為該車的首次測試是成功的,雖然有瑕疵,但車輛還是做好了應用準備。8月3日,由於備件的缺乏,已經確定該車不能馬上修復損壞的部件,再繼續進行測試,於是工程師開始拆卸車輛。拆卸工作在8月8日完成,兩天後,相模造兵廠召開了「下部路輪軸承受損情況視察會」,確認64個軸承中有32個受損,受損率達50%。

在此之後,根據「ミト車試製經過報告」的記述,就只有一個等待指示的記錄,再也沒有關於「オイ」車的記錄。蘇聯方面有報告稱日本人在1945年將一台戴姆勒-賓士 DB 601A型發動機裝在了一個木製「オイ」模型上,而其他資料聲稱該車的剩餘部件全部在1945年拆解了。

「オイ」車在相模造兵廠進行行駛試驗時,路輪軸承的一半在試驗中損壞。這是軸承修理與改造作業所需預算的報價單。為此,相關人員也討論過是重新製造還是儘可能利用成品等各種方案,到了最後,修理改造作業一直沒有進行,「オイ」車就這樣被擱置一旁。

現今留存的「オイ」車的一塊履帶板。

技術特點

根據2015年披露的「試製超重戦車」原始文件,我們還是能夠還原出這種超重型坦克的技術特點。

從一開始,「オイ」就被確定要造成一種能夠承受當時反坦克火力並能以相似火力回擊的裝甲車輛。它全長為10.1米,全寬4.84米,全高3.6米,大小與德國的「鼠」式坦克相似。其車體主體是採用焊接法製造的,作為20世紀40年代前期的坦克來說,這一做法相當具有前瞻性。而為了能夠承受當時的反坦克火炮打擊,其前後裝甲厚度要達到150毫米,而且為防彈性能更好的傾斜式設計。不過前後主體裝甲厚度只有75毫米,依靠鉚接一塊75毫米厚度的附加裝甲板來達到150毫米的總厚度。使用附加裝甲板的目的是為了便於製造和運輸。到了車體側面,裝甲的角度就都是垂直的了,車體上層建築側面主裝甲厚度為70毫米,而遮擋著懸掛系統的主裝甲板厚度為35毫米,整個側面也同樣附加了一塊35毫米厚可拆卸的裝甲板,不過照此來看,其側面裝甲最薄之處只有70毫米。在車體表面,分布了40個攀爬梯供車組成員上下。

原始文件中的左側麵線圖。

「オイ」車前後及上下裝甲厚度與角度圖示。[轉載者注]:該圖與原始文件中繪製的外形並不相同,估計可信度不高。

其懸掛系統為8組(左右各4組),每組由2個路輪組成,減震採用的是螺旋彈簧。考慮到要分散150噸的總重對地面的壓強,「オイ」的履帶寬幅達到了800毫米。

動力系統方面,該車安裝了2台以德國BMW航空水冷發動機仿製,並經過適合坦克使用的改造後而成的川崎12缸九八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合計1100馬力。另外,它與其他日本坦克不同的是,考慮到與炮塔的重量平衡,其發動機和變速箱都安裝在車體後部,同時採用後輪驅動的方式,這樣一來,就沒有了貫穿車體前後的傳動軸,雖然巨大的懸掛裝置佔用了許多空間,但仍騰出了不少車內容積。其車體內部被2塊20毫米厚的裝甲板隔為3個空間,每塊板壁都開有2個門,使得每個空間都可以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安全區。為了給設置在車尾的1個機槍塔留出足夠的操作空間,其2台發動機為縱向平行布置。而其變速箱是照搬九七式中型坦克上的設計,只不過部件尺寸更大更重。

原始文件中的懸掛及行走系統圖紙,可見並不比同時代的坦克落後,不過要承受150噸的重量仍很吃力。

原始文件中的動力系統配置圖。

[轉載者添加]:文件中的內部構造、懸掛和炮塔安放位置,下圖為原文作者翻譯的第一圖。

「オイ」車動力系統配置簡略圖示。

武備方面,「オイ」的車體上安裝了1個主炮塔、2個副炮塔和1個機槍塔,其中2個副炮塔位於車首,1個機槍塔位於車尾,這些炮塔和機槍塔的平面形狀都是六角形。主炮塔上安裝一門九六式105毫米榴彈炮,炮塔高度1.065米,座圈直徑1.87米,側面裝甲厚度為150毫米,頂部裝甲厚度為50毫米。2個副炮塔中各安裝一門試製一式47毫米坦克炮,裝甲厚度與主炮塔相同。車尾的機槍塔中安裝2挺7.7毫米九七式車載重機槍,裝甲厚度同樣與主炮塔相同。

原始文件中的頂部平面圖,可以看到六角形炮塔和機槍塔的布置位置。

原始文件中的前後面圖紙。

從前面的敘述可以看到「オイ」的附加裝甲板是可以拆卸的,實際上「試製超重戦車」原始資料中也明確說明了它奔赴戰場的方式,那就是取下炮塔,拆下履帶、所有附加裝甲以及部分路輪,以相對輕盈的姿態裝上火車通過鐵路前往前線,到達離前線不遠的臨時整備場之後再組裝起來,以自己的動力駛入戰場參戰。如果要前往沒有鐵路線可達的區域,同樣也要先大卸八塊,裝上不同的拖車由牽引車拖行抵達,再組裝起來行駛一小段距離參戰。總之,「奧伊」不能依靠自己長途行軍,因為當時可供150噸重車輛行駛的道路和橋樑極為有限,其動力系統和懸掛系統也不足以支撐自身的重量太久。

原始文件中的分解之後的車體牽引狀態。

這是日本陸軍向三菱重工訂購的用於牽引「オイ」車的牽引桿設計圖。

總 結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的戰爭政策隨即迅速傾向南方,「オイ」對蘇軍縱深陣地實施突破作戰的可能性也迅速變低,失去了實用的希望。南方戰線的地形地貌完全不適合投入這種150噸超重型坦克,而日本陸軍之所以在1943年得知該車的存在之後還繼續允許它進行測試,完全是為了1943年夏已經進入研製階段的五式中戰車和五式炮戰車的製造獲得技術資料。現在在一些知名戰爭題材端游中,也根據最新資料重新修改了這種日系坦克的外觀及數據,賦予其更貼近歷史事實的能力及表現。

「オイ」車與其他幾種坦克的大小對比。

「オイ」車五視圖。

日本FineMolds模型公司出品的1/72「オイ」車模型。

[轉載者添加]FineMolds模型公司的「オイ」車模型包裝盒圖案。官網:1/72 陸軍150t超重戦車[オイ]。該模型定價4000日元。

[轉載者添加] 「オイ」車的詳細左視俯視圖,可以看見 「オイ」車的105mm口徑火炮的位置細節。在所有圖紙上都沒有炮塔頂凸起來的乘員出入口,因此本人推測那些出入口是Wargaming自行添加在遊戲里的,Finemolds公司出品的模型也僅是與遊戲聯動而已,並沒有圖紙依據。

===========================================

以上便是本篇專欄文章的主要內容。此外,本人在日本亞馬遜找到了這樣一本書

售價2916日元,合人民幣177.5元(按2017年7月31日匯率)

在該書評論區內,有人指出該書有很多未曾公開的資料。

在做關於日本重坦的文章時,本人本想入手這本書以饗讀者,但本人目前並無購入此書的財力。網上有各種關於日本重坦的傳言以及愛好者們畫的圖,但史實資料極少。在經過對比後,本人發現由崎峻軍史周刊撰寫的文章最為精確,因此將之前所作刪除,發布本篇。但是,這本有關日本重型坦克的書籍應該會有一些更為精確的資料存在,因此本人希望有意願購入或已經持有本書並希望將資料分享給大家的讀者聯繫本人;此外,本篇文章的所有讚賞所得將被用於購買本書的款項的籌集工作,湊夠錢了之後就會購買本書並將其中的資料進行分享。希望催更的知友請多多讚賞咱啦(霧


推薦閱讀:

31.我們走入中世——從Rome到Gothic
《那年花開》隱藏BOSS最終成了清朝最大愛國賊

TAG:坦克 | 日本 |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