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考古日報Vol.117]專家對山西兩千多年懷胎入葬貴族女屍提取DNA研究

陶寺北墓地位於襄汾縣城東北約7公里處,墓地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400米,總面積在24萬平方米左右。目前,已探出墓葬1283座、車馬坑8座,墓葬從早到晚由西北向東南排列,從兩周之際延續到戰國時期。 考古所提供 攝

  記者12日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獲悉,日前,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體質人類學專家對山西陶寺北春秋晚期貴族墓葬中腹中有一胎兒的女屍進行DNA提取,並將進行測序和研究,希望能夠對這兩千多年前的人骨進行親子鑒定。

  陶寺北墓地位於襄汾縣城東北約7公里處,墓地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400米,總面積在24萬平方米左右。目前,已探出墓葬1283座、車馬坑8座,墓葬從早到晚由西北向東南排列,從兩周之際延續到戰國時期。

墓中出土的隨葬品數量之多,青銅壺之碩大,紋飾之精美,銅質之上好,處處彰顯了墓主人地位的顯赫。 考古所提供 攝

  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第三次進行發掘,共發掘春秋晚期墓葬5座,其中大型墓葬2座,小型墓葬3座。特別是Ⅲ1號墓,墓中出土的隨葬品數量之多,青銅壺之碩大,紋飾之精美,銅質之上好,處處彰顯了墓主人地位的顯赫。墓中除了5件列鼎,還發現了代表身份等級的編鐘,墓主人是一女性,30歲出頭,腹部有一胎兒,骨骼保存較差,鬆脆易斷。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考古隊長王京燕介紹說,因為胎死腹中的情況是有的,在小型墓葬中發現過,但高等級的墓葬中骨骼很難保存下來。這位被厚葬的年輕女子,已經身懷六甲。為此,考古人員利用套箱,將其整體搬遷到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進行進一步的保護和研究。

日前,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體質人類學專家對山西陶寺北春秋晚期貴族墓葬中腹中有一胎兒的女屍進行DNA提取。 考古所提供 攝

  為了探尋這對母子的死因,吉林大學體質人類學專業的博士生韓濤等專家日前來到山西侯馬,對出土的人骨中的胎兒進行取樣,樣本已帶回吉林大學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研究,希望能對這兩千多年前的人骨進行親子鑒定。

  考古人員表示,如果這對母子DNA保存非常完好,就可以進一步確認他們眼睛、頭髮的顏色等。如果能夠獲得她的牙齒的話,便可進一步判斷,她生前感染了哪些細菌或者是病毒,這對她的死亡就有了進一步的論證。

發布時間:2017-07-14 文章出處:中國新聞網 作者:胡健

推薦閱讀:

為什麼柔然崛起後草原上老大稱號由單于改為可汗並延續到近世,而單于稱號則漸漸消失?
考古真的有意義嗎?如果把投入考古的人力財力用於科研和慈善,不是更好嗎?
如果真的穿越回古代需要儲備哪些知識才能和人正常交流?
饕餮紋為什麼又被稱為獸面紋?
現代火葬會不會影響後人對歷史的研究?

TAG:考古 | 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