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時空下的佛道終極真相,所有人的生命意義都要重估
作者:譚無稽
來源:微信公眾號「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專註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
【一】
《金剛經》中佛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
如果有人聽了這部經所講,不驚駭、不恐懼、不害怕,這樣的人非常稀有。
為什麼佛有這樣的想法或者說擔心?因為無論這句話之前須菩提的總結,還是這句話之後佛的重申,都共同強調了一句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不需要知道這句話的含義,你只需要知道,這句話,意味著拿掉了自古而今絕大多數人精神所賴以支撐的所有東西,拿掉了人所追求的一切意義——那都是相,都是虛幻。《金剛經》,本是一部破相之書。
每個人都有自己堅信不疑的東西,我們稱之為信念,比如「人這輩子要活得有意義,要不枉此生」。更深層,是所謂的三觀,那是我們的信仰,比如「世界客觀上一定是真實的,我們一切的追求也是真實」。
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一直以來所相信的是錯的,那種精神某個角落的坍塌感,我們都體會過。如果錯的是自己的三觀——精神大廈的地基與框架,那意味的就不是坍塌,而是崩潰。其後,要麼是涅槃重生,要麼是萬劫不復,後者是大多數。
所以當信念尤其是信仰受到了威脅,人本能的感受就是驚駭、恐懼、害怕,本能的反應就是排斥和不相信。能夠不驚、不怖、不畏的人,則必有大智慧或大慧根,自然甚為稀有。
而如今,一個更進一步的,更加讓人驚駭、恐懼、害怕的真相,已經在這個時代所有人的面前浮現出來。這是一次考驗,也是一個契機。所有人的生命意義,在這個真相面前,都要重估。
【二】
前幾年有一部很火的美國電影,叫《盜夢空間》。
電影的故事圍繞多重夢境展開——夢境之中還有第二重夢境,第二重夢境之中還有第三重夢境,第三重夢境之中還有第四重夢境……
這個創意驚艷深邃,卻並不新鮮。早在2000多年前,孤絕站立在天地盡頭的莊子,就早已發出了這個呢喃。
論道至深的《齊物論》篇在行將結束時說:
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與汝,皆夢也。予謂汝夢,亦夢也。是其言也,其名為弔詭,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人在做夢的時候,是不知道在做夢的。夢中可能還有夢,醒後才知道是做夢。大覺之人況且最後才知道一切都是一場大夢,愚人卻自以為清醒,自以為什麼都明白。你們都是在做夢啊,我說你們在做夢,也是在做夢。這些話看上去真是古怪之極,萬世之後或許才能遇到一個大智者,了悟這個道理,那麼剎那便能與我相遇。
誰也沒有意識到,「旦暮遇之」這四個字究竟有著怎樣的分量——那是一把開天地造化之門的鑰匙。
莊子所說的夢境,是指向無數重的,一層有一層的迷亂,多清醒一分便多上升一層,卻終究是在夢中,正如世間眾生。而真正的清醒並不是從夢中醒來,而是知道一切都是夢,然後就能夢遊,而不是趕路。夢中你可以上天入地,漂浮飛翔,這就是自在,就是逍遙遊。
《金剛經》的一切皆幻,與《齊物論》的一切是夢,當然是一種悟境,可是僅僅如此嗎?遠遠不是。
大徹大悟之智者的言說,人在接受上大致分為五個層次——最下者不信甚至攻擊詆毀,下者無感無興趣,中者在義理中打轉,上者知道那是抵達甚深悟境時的真實所感。
而如果你以為這僅僅只是一種精神境界,與世界的客觀真實無關,那就全錯了——只有極少數的最上者,才知道那說的是宇宙和世界的實相,是一種客觀的真實。
這種最上所見,我們絕大多數人本是永遠無緣見識的,那是終極的真相。幸運的是,這個時代已經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給了所有人一個看到和理解的契機。
當你發現金剛要破之相與莊子的多重夢境,與今天最前沿科學的多維時空理論,是多麼相像。
【三】
多維時空的說法很多人都聽說過,以為晦澀難懂,不易理解,那是因為沒抓住其中的根本。
你不需要知道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之外,還有多少維時空,每一維的定義又是什麼;你只需要知道,所增加的維度,原理只是時間和空間這兩大元素,在不斷成為更大的變數,變數越大,維度就越高。
比如千萬年來人們都以為空間和時間是恆定、恆常的,愛因斯坦相對論卻表明空間和時間都是相對的——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則體積越小、質量越大、時間越慢,反之亦然。並且時空可以彎曲——就像一張床,你坐上去,屁股將床壓出凹陷,這個凹陷就是時空彎曲,質量越大彎曲越大。這意味著什麼?只要你夠胖、使彎曲足夠大,大到可以使床墊充分捲曲,床頭和床尾之間的距離就可以瞬間抵達,而不必再跨越。
假如有一個時空,可以將四維時空任意彎曲,空間和時間上的任意兩點都可以瞬間抵達,不只是這裡和那裡,還有過去、現在、未來,這個時空就是超越四維的更高維時空。
這裡空間和時間已經成為變數,但還不夠大——譬如我們在人生的某個時間點上,高考、畢業找工作、尋找伴侶……總會面臨無數選擇。最終我們選擇了其中一個,使人生走向了一個方向。我們就是在這樣的不斷選擇中,使人生形成一條軌跡,一條似乎確定的時空線。
我們通常認為這條軌跡是不能更改的,那麼如果它也是變數呢?假如你在某個時間點上,面臨無數選擇,而所有的選擇其實全都發生了,做出某個特定選擇的你其實只是其中一種情況,最後形成的時空線有無數條,你所存在的時空有無數個——同時包含了所有可能性的這個時空,就是維度更加高的時空。
再假如這些不同選擇下形成的不同時空,也可以通過時空彎曲,使其中的任意兩個時空點可以任意抵達,這個時空的維度就更加高了。
這樣的推演可以不斷進行下去,而方向卻永遠是一條——不斷使時空成為越來越大的變數,直至完全可變,完全相對。以及挖掘出所有的可能性,讓這些可能性都成為真實,並且完全打破所有可能性之間的時空壁壘,實現徹底完全的無縫銜接。
而「相對」,正是佛、道、易所共說的實相,陰陽變化因此而起,緣起無常由此而生。神佛,則正是端坐於最高維或說無限維的存在,因為他們的精神已經抵達了同樣的超時空屬性,佛稱之為涅槃寂靜,老子稱之為虛極靜篤。他們的境界也有著同樣的關鍵詞——圓滿,通達,究竟,無礙,自在。
有人說,高維時空目前僅僅只是物理理論,儘管出自最受重視、被認為最有希望統一不兼容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大一統式物理理論——超弦理論和超膜理論,卻並未得到實證,未必可靠。這樣以為,是因為沒有看懂一個已經被實驗證實的物理現象——被愛因斯坦稱之為「鬼魅似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糾纏」——量子力學最經典和最具代表性的現象,人類科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所謂量子糾纏,即存在相互影響關係的兩個粒子,無論相隔多遠,改變其中一個的狀態,另一個也即時發生改變——請注意其中的關鍵詞:無論相隔多遠,以及即時。就好像兩個粒子間存在著心靈感應,哪怕相距億萬光年,一個變化了,另一個立即就知道了。
這個現象,據說讓很多人包括研究它的科學家,從唯物主義者變成了唯心主義者。
在四維時空,這樣的現象是無論如何也解釋不通的,就算在偉大的相對論里,光速也是個不可超越的極限速度。而放在高維時空,這就是自然而然的——設想在一個維度無限高的時空,有著徹底而完全的時空彎曲,一切存在都無縫銜接在一起,那麼就根本談不上存在什麼距離,即時的影響和反應也就再自然不過了。
所以量子糾纏,僅僅只是高維時空的結果在四維時空的投射而已。世界還是這個世界,低維和高維則像層次不同的存在和運行模式,並存在著投射式的聯接。
這種投射,正如三維物體的投影是二維平面的影子,三維存在也類似於四維存在的投影,四維存在也類似於五維存在的投影……這種投影是4D列印式的,在投影中,捲曲的時空才展現為展開的形象。而投影始終是投影,即使存在卻不是究竟真實,它們就是《金剛經》所要破的「相」。
不同維度時空之間格局不同卻環環內扣,這正如莊子所說大覺與大愚之間層層而進的重重夢境。「旦暮遇之」的剎那相遇,則正是時空彎曲的偉大隱喻。
【四】
可以揭開那個終極真相了。
上面已經說過,在高維時空里,已經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並且可以通過時空彎曲任意抵達——你有沒有想過,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一切其實都已經發生了,一切結果都已經出現和完成。這個看似正在發生著的世界,其實只是已完成的高維時空所投射的幻象;我們忘不掉的過去、自以為的現在、期望著的未來,其實都是幻覺。
你過去所有後悔過的,都有另外一個你做了你想要的選擇。窮困潦倒、卑微無力的你,在另一個時空可能富甲天下、權勢熏天。所有這個世界的愚痴眾生,在另外的不同時空也都已開悟成佛。
命運,差別,階層,意義,追求,尊卑,智愚……所有這一切,都成了過家家似的天真,甚至可笑。
這還是從四維時空的視角來說,準確的實相描述,則正是《心經》中那十二個字: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所以《金剛經》最後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齊物論》最後庄子以夢蝶結尾,不再分得清夢境與現實,蝴蝶與莊周,化入了那個混沌的大一。
也只有此時,人才有資格站在那個永恆的終極追問面前: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然後你才會明白,這並不是要讓你回答,因為答案只能是:我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我沒有來過,也無所謂去。
明白了這點,你就站在了佛的面前,就像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的師徒們。《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