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融資過億,馬雲與宗慶後相繼入局,無人商店會成是下一場資本追逐的遊戲?
2017 才剛剛跨入下半年,便有兩家共享單車企業在半個月內連續倒閉了,這個已經火了一年多的行業也開始進入洗牌階段。
共享單車正在逐漸冷卻,另一個新的概念——「無人商店」最近又站上了風口:一周時間, 2 起融資,金額達 1 億 3 千萬人民幣。
那麼「無人商店」究竟是怎麼玩的,背後火爆的深層原因是什麼?深圳灣(公眾號 ID:shenzhenware)接下來為您解讀。
踏上風口的「無人商店」,怎麼突然就火了?
2016 年 12 月,亞馬遜推出 Amazon Go,首次將「無人商店」這股黑科技范十足的潮流推向大眾視線的。在那之後的半年裡,國內先後湧現了十多家主打「無人」、「自助」的初創公司。
而國內最早涉足無人商店的,其實是總部位於佛山的「F5 未來商店」。該公司成立於 2015 年 4 月,卻直到今年才乘著風口踏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2017 年 3 月,F5 未來商店完成 1200 萬元 A 輪融資,投資方為創大資本和 TCL 創投;6 月,其宣布完成 3000 萬元 A+ 輪融資,由創新工場投資。
在諸多無人商店中,發展最快速的,當屬總部位於廣東中山的繽果盒子。 2016 年 8 月,繽果盒子在廣東中山啟動項目測試;2017 年 6 月,首家 24 小時無人便利店在上海落地; 7 月 3 日宣布獲得 1 億融資,計劃將在未來一年內將完成 5000 個網點的鋪設。
上個月底,哇哈哈與深蘭科技簽訂了「3 年 10 萬台,10 年百萬台」Take Go 無人商店的協議;而本周末,阿里巴巴推出的首家「淘咖啡」正式落戶杭州。「無人商店」的概念又一次被推向風口浪尖。
如果說半年前亞馬遜的 Amazon Go 是讓大眾認識了這一概念,那麼此次阿里「淘咖啡」的發力則是正式開啟了這一新零售模式的搶局之戰。2016 年 10 月,在杭州雲棲大會上馬雲首次提出「新零售 」的概念,認為未來的零售應該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
在過去的一年裡,阿里耗巨資投資或併購了銀泰、聯華超市、盒馬生鮮在內的一批零售巨頭,開始了全面的線下零售布局。而「淘咖啡」無人商店,可以說是阿里在大力布局新零售之後的首次技術輸出。
6 月底,阿里巴巴推出的「無人超市」計劃一公布,立刻點燃了 A 股二級市場。可見今年資本市場對於「無人超市」的期待之高。
此外,阿里最近還從亞馬遜挖來大神任小楓,正是亞馬遜 Amazon Go 項目的創建者及計算機視覺演算法負責人,也是亞馬遜任職級別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任小楓入職阿里巴巴後將擔任人工智慧核心團隊 iDST 的副院長和首席科學家。
看來馬雲這次是下大決心了,而各路資本界的玩家,也已經蠢蠢欲動。
無人商店的背後,有哪些炫酷的黑科技?
儘管無人商店的概念看起來十分美好,但若技術不過關,推廣起來便會困難重重。
亞馬遜於西雅圖推出實驗性質的 Amazon Go,儘管效果十分令人驚艷,但一旦選購人數超過20 人,整套設備就很難追蹤用戶及手頭上選購商品的狀況,這也導致首家 Amazon Go 門店因技術故障推遲對外開放。
對於「無人商店」這個資本新寵來說,目前階段的首要攔路虎,是商店裡應用到的物聯網技術體系。若是按照技術來劃分,目前市場上的無人商店主要分三類:
1. 機器視覺技術無人商店:Amazon Go
機器視覺技術,顧名思義就是讓設備擁有像人類一樣的視覺——通過計算,使一些視頻終端(如攝像頭)擁有對圖像或者視頻文件的閱讀、識別、判斷甚至決策的能力。也就是說,站在設備面前,設備就可以分析出你是個啥,包括性別、情緒、動作等信息的識別。購物流程不用排隊,不用結賬,不用註冊,拿了就走。
2. RFID 技術無人店:繽果盒子
RFID 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採用這種技術的無人便利店購物流程簡化為四步:掃碼註冊——選購商品——感應結算——支付開門。3. 自動售貨機組合無人店:F5 未來商店
這類店的佔地面積更小,以 F5 未來商店為例,店內由四台機器組成:一台快消品售貨機、一台生鮮商品售貨機、一台沖飲售貨機,以及一台自動餐桌清理設備,每台售貨機背後由機械臂完成分揀配送的任務。使用者可以通過移動端、也可通過店內自助終端或商品牆掃碼下單,機器可根據投入的錢幣自動付貨完成購物。
上述三種技術方案,第三種技術與成本門檻最低,可顧客也無法體驗到直接選購商品的樂趣。但其快速便捷性,以及低成本可複製性強等優點也會使得其便於在人流量大的商業或休閑娛樂地區有用武之地。
阿里的無人商店,涉及更加複雜立體的感測技術
阿里的無人商店,更適合構建大型超市或商場,其需要的技術也會更加複雜,需要同時兼容到計算機視覺及 RFID 技術。
據了解,阿里無人店背後的物聯網支付技術,正是由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研發的。
根據該實驗室高級技術專家曾曉東的介紹,在識別人和商品上,螞蟻金服混合使用了計算機視覺和感測器感應,再疊加了一些非配合生物識別技術(「非配合」指在用戶無感知的狀況下就能完成身份核實),以降低誤判率。
根據天貓造物節上開放的「淘咖啡」現場館的配置情況,我們能看見天花板上部署有攝像頭,而在貨架上也會裝有相應的壓力感測器,進入店中的顧客會在一個立體化的感測體系中受到「全面的監視」,其在店內的整個行為軌跡、包括表情變化、甚至在不同的貨架前的停留時間都會被記錄下來。
▲ 刷二維碼進店▲ 排號取餐▲ 出門自動支付當然,整個購物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神奇的地方在於支付環節,淘咖啡的出口處是一個「支付門」。進入這道門之後,相當於進入了一個短暫性的封閉空間,接受感測器體系的全面搜查,搜查完畢後,屏幕就會出現一副極具幽默感的畫面,提示你即將扣款。而當前面的門打開時,扣款就已經完成了,整個購物過程也就結束了。
在扣款這個環節,螞蟻金服的工程師們應用到了 RFID 方案。這是一款成熟且廉價的解決方案,在一些圖書館和線下商店的磁扣中,也常用到這種技術。
不過據螞蟻金服方面的介紹,RFID 標籤本身也會有技術盲點,例如無法識別玻璃等特殊材質商品、標籤如果被緊緊捏住會影響識別的精準度等。對此,後續的解決方案是將會深入計算機視覺演算法及感測技術,以提高客流量秘籍場所的識別率,從多個購物關鍵環節來綜合測定商品信息。
無人零售終究會是資本家的遊戲,盲目入局者小心成「先烈」
「千萬不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先行者基本上還是會成為先烈的,要第二步起來的時候,才會成功。」
這是曾成功投資過滴滴出行、ofo、餓了么、小紅書等經典案例的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不久前說過一句話。
最近幾年,在 O2O、直播、打車、智能硬體、共享單車等互聯網公司轉型浪潮中,少數公司活下來了,而更多的公司在行業洗牌過程中粉身碎骨。這一波波的浪潮,表面上看是創業者的風口,背後本質上其實是資本的較量。
雖然無人商店未必會真的是零售業的最終歸宿,但是對於追求方便與快捷的便利店來說,通過變革技術來提高服務效率將是一個持續更迭進化的過程。而這塊零售市場,具有巨大的挖掘潛力。
根據歐睿的統計數據,2016 年便利店行業有接近 10 萬家門店,超過 1300 億銷售額,行業底盤足夠大。但由於房租、裝修、水電、人力、商品供應鏈等等因素,使得傳統便利店的運營成本極其高昂。
如果將「繽果盒子」與傳統便利店相比,一個面積 15 平米的盒子可售賣產品數量與 40 平米傳統便利店相當,但前者造價約 10 萬元,後者投入卻要 40 萬;此外,店租、人力成本方面也有節省,可抵消網路和後期維護等費用。
事實上,無人零售與共享單車當初的發展勢頭很像,都是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線下場景,提高服務效率,解決傳統線下體系觸及不到的痛點。不同的是,這種表面看似是減少了人力的新零售模式卻也對運營商的技術能力、雲端數據的管理、供應鏈的管理提出了高要求,也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加入後端運營。因此對於那些正蠢蠢欲動的創業者及投資者來說,看清形勢做足功課顯得十分必要。
主筆:談喆 @深圳灣
編輯:Lynn @深圳灣
原文:一周融資過億,馬雲與宗慶後相繼入局,無人商店會成是下一場資本追逐的遊戲?
-------- 我是「深圳灣」分割線 ---------
深圳灣 | shenzhenware 長期挖掘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新銳產品和初創團隊,歡迎聯繫我們。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本文系深圳灣編輯創作發布,轉載、約稿、投稿、團隊報道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
推薦閱讀:
※過去十年,我每年都至少失敗一次 (前阿里巴巴產品經理、良倉孵化器創始合伙人蘇傑)
※馬雲是不是膨脹了?
※實體店倒閉潮,全怪阿里爸爸馬雲嗎?這鍋誰來背?
※阿里巴巴集團的二三四五號人物是誰?
※怎樣評價馬雲聲稱「當首富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