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複製】張繼科445天大滿貫背後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445「這個數字在里約國乒大火後,不僅成為張繼科的代碼,也成為粉絲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和足以打破外界對他成績質疑的絕對砝碼。同時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張繼科身上穿的高定的衣服,車子的車牌號等生活的細節中也常常展現著「445」這個數字,這說明這個數字也是他內心認可和驕傲的東西,那這個數字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特殊意義呢?與別的乒乓奧運冠軍相比,這個數字又給他勵志的人生增添了哪些不一樣的色彩呢?
或許可以從這個數字在乒壇的意義和張繼科的奮鬥經歷窺得一些信息。
445 書寫了令人驚嘆的時間傳奇
先上一張圖,這是乒乓球大滿貫得主們獲得大滿貫所用時間的一張照片,張繼科的445天顯得格外醒目。
乒壇大滿貫得主,是指對奪得過奧運會、世乒賽和世界盃三大賽單打冠軍運動員的美稱,而大滿貫的獲得時間統計是以第一次參加三大賽並獲得冠軍的時間到拿完三大賽所有冠軍的時間。2011年5月15日,張繼科在世乒賽摘取男單金牌。當年,他又獲得世界盃單打冠軍。2012年8月2日,倫敦奧運會張繼科在經過一番周旋力克師兄王皓贏得奧運金牌,由此在不5個月之內將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三大賽男單金牌攬於囊中,445天成功完成很多頂級運動員一輩子完成不了的夢想。張繼科這一神奇表現,也將由劉國梁保持的用時最短世界紀錄縮短了657天。
而同時代的馬龍24歲(世界盃2012年9月30日)時才第一次奪得單打世界冠軍,在里約奧運會前他才先後摘取世界盃、世乒賽單打金牌,登頂里約奧運會男單賽場,用時1411天。當然從這是沒有可比性的,有人說馬龍是大器晚成型,他的成功在於他的厚度和來自下一個周期的無限可能。(東京也許他也可能創造另一個屬於自己的傳奇代碼),但是有一個細節,在馬龍獲得首冠的時間張繼科已經大滿貫,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巔峰時代是無法拿來比較的,有某種前後關係,雖然乓球圈一直推「雙子星」人設。(不過為什麼沒人把馬琳和王勵勤叫「雙子星」呢?他倆才真的是相生相剋,雖然沒有得大滿貫,但卻是他們時代的代表。)
另一個同時代的選手許昕被稱為「直通小王子」,成績也是杠杠的,可惜同時代的他在大賽上相較兩位大哥卻稍遜風騷。(不過他身上的標籤——中國男乒主力唯一的直板選手——使他同時代的張繼科、馬龍一樣也是獨樹一幟的不可替代——未來這樣三足鼎立各有鮮明特色的「三劍客時代」真的還會出現嗎?很難很難了吧!這是筆者的感慨。)
當然,445大滿貫和大滿貫後一段時間的成績疲軟也讓張繼科背上了「曇花一現」的爭議。只是有時候我在想「曇花一現」真的是貶義詞嗎?拋卻說的人的感情色彩,「曇花一現」本身就證明了這個成績的足夠震撼。平庸的成功太多,太難讓人記住,無論是開啟王者之路的鹿特丹素手裂紅裳讓世界開始另眼看待中國的「冠軍機器」,還是倫敦奧運的傳奇封王都會讓人永遠記住這個少年王者身上的魅力和他把乒乓球打成藝術的震撼。
推薦欣賞來自【JK445字幕組】的翻譯【英文中字】2012倫敦男單總決賽張繼科vs王皓,注意外國解說的用詞和驚嘆。(懷念下乒乓少年王的霸氣、桀驁以及,嗯……美顏……)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544572/
445 印證了巔峰時期的大賽統治地位。
445天創造的最短時間獲得大滿貫的記錄。其後兩年繼續衛冕2013年世乒賽冠軍和2014年世界盃冠軍,四年內連奪五冠,是中外乒壇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雖然這個過程中經歷過成績的起伏,經歷著外界近乎苛刻的質疑,經歷著被傷病嚴重困擾的折磨,但成績證明了一切——在倫敦奧運前後兩年他是乒壇的絕對王者,他沒有給過多給別人機會去從他的手上拿到大賽的冠軍。(2012年男乒世界盃馬龍奪冠,張繼科沒有參賽。)
在粉絲統計的三大賽成績奪冠率上,張繼科依然是成績最好的球員。(記得前一陣杜賽爾世乒賽張繼科提前出局再次遭遇網路攻擊的時候,他的粉絲也是甩出了這樣一張統計圖。甚至有的粉絲開玩笑把張繼科的成績比作貨幣說:「我們賺來的錢都是連號的」)
上圖來自(微博網友@該微博已經被我親自刪除)
有人說「這成績代表過去,比的是現在!」這樣的說法誇張點講無異與讓現在的劉國梁和馬龍打一場,來決定誰的成績更好!
一個運動員是否可以代表這個時代,或許某一次的成功說明不了什麼,但是連續幾年都代表世界頂尖水平,這樣的地位無可替代。更何況還是處於前輩(二王一馬)正當年、同代(馬龍許昕)猛烈競爭的夾縫中,沒人可以質疑他的成績。張繼科的大滿貫是完全靠自己打出來的。
這同樣可以從張繼科參賽的幾次世錦賽直通成績看出來(更多的記不住了,以後記起來再補充吧):
2011年鹿特丹世乒賽直通,張繼科以兩階段直通賽總成績第一獲得資格;2014巴黎世乒賽直通賽,張繼科四站全勝總成績第一獲得資格……。這樣的排列只是為了證明在他的時代他從來不是「弱者」,只要他想他會努力贏得自己想贏得比賽,不在乎外界的質疑,不被傷病影響,不被暫時的失敗擊潰。
所以在前輩二王一馬還當打的年紀,在同輩馬龍許昕競爭激烈,後有方博周雨甚至已經小露頭角的樊振東猛烈衝擊的時代,他建立自己的大賽連勝紀錄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吳敬平教練也曾經表達過:現在的小胖有點孤獨,除了前面的大山——「馬龍」,他的身後誰可以成為「鯰魚效應」的發動者,來成為他成王路上的對手,他促使他成為更強的王者呢?儘管媒體鼓吹了各種「小張繼科」「小馬龍們」,至少在這在目前看來還沒有人能與小胖抗衡,也無法看到當年張繼科「創業期」所面對的群雄逐鹿,喪失一次機會就會被判出局的殘酷局面中。
「從此,張繼科就是心中的王者的名字」 ——閑逛台灣ptt論壇摘 (這是無意中看到的以為粉絲譯自某台灣論壇的言論)
445 背後的故事足夠勵志
還是上面的兩張圖。第一張圖列明了張繼科參加三大賽的機會和得牌率,也說明了他從來不會浪費一點的機會。另一張圖則是台灣某論壇關於他參賽機會的討論。當然這個各抒己見,不能代表一切,但即使回顧張繼科巔峰統治時期的背景依然讓人唏噓。
記得有記者參訪張繼科的教練肖站時,肖站曾經反覆說過一句話:「張繼科真的很苦!」外界對這句話很是質疑。鹿特丹後的張繼科意氣風發有什麼苦的?名利雙收成為國乒史上最快大滿貫得主,填補了國乒空缺了十多年的大滿貫席位。可是回憶最初決定他命運的「直通莫斯科之戰」獲勝後的畫面,坐在場邊那個激動的落淚的肖戰就明白了,這場直通之戰對張繼科的意義。輸了就徹底沒有機會,奧運更是無從談起。當時的馬龍是重點培養對象,王皓是國乒一哥,許昕已經直通成功,而馬琳則是上屆奧運冠軍,王勵勤也期待大滿貫夢想實現,在這樣的局面下一個從未參加過世錦賽的他拿什麼去和已經是世界冠軍的馬龍競爭。如果太遠了再說的明白一點。例如現在的國乒核心主力馬龍樊振東許昕張繼科,近五六年內國際大賽只有他們才有比較穩定的參賽資格,其他人大多數被掩蓋於這四個人的光芒之下。而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在隊內的名次完全不靠譜,想要參加倫敦奧運簡直是「做白日夢」(肖戰原話)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戰勝了馬龍,取得了團體賽資格,並且在決賽場上場拿下了馬龍丟掉的一分,成功引起了乒壇的關注,並一發不可收拾的開啟了自己的大滿貫之路。
或許再說得直白一點。東京周期在大部份人的默認下張繼科已經徹底退出了東京周期陣容的競爭。馬龍、樊振東和許昕是被給予最大期望的三個人(記得張繼科第一次退賽的時候,就有記者將他們成為「新時代的三劍客」。)馬龍作為以老帶新的不二人選,如果競技狀態保持,基本無異議,樊振東作為國乒下一個一哥也沒有多大問題,許昕需要突破在兩位同時代隊友張繼科馬龍均獲大滿貫的基礎上再拼一次。(是否上單打還是個問題。)當然後面還有國乒小將梁靖坤、林高遠、以及最近莫名被力推的王楚欽。你能想像2019年突然冒出一個新人以黑馬之姿力克馬龍樊振東,連獲世乒賽,世界盃冠軍成為東京奧運的參賽選手嗎?
你不能?也不敢想,但是當年的張繼科做到了。他為什麼能做到,李曉東指導的一番話或許能說明問題:
(全部視頻觀看:《李曉東點評乒乓球五虎將 馬龍+張繼科+許昕+樊振東+方博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5777225/?from=search&seid=3851049165954563734
所以445天大滿貫不僅是他成績的體現,或許也是環境造成他必須珍惜每一次機會的結果。時間不多,機會更不多。
445 的傳奇塑造外部環境足夠惡略,足以形成對比
繼續承接上面,有人說上面的假設太誇張,張繼科怎麼是2011年突然蹦出來的,從他早年的經歷就可以知道他的能力本身就不弱。其實國乒隊內拼的不光是成績和能力,還有體制自身的安排。國乒作為梯隊建設的典範,雖然隊內的規劃以每四年一個奧運周期為限建設梯隊,但往往會多規劃至少一個周期。那現在來說應該已經規划到2024年的奧運了吧,具體的玄妙自己體會,別被媒體帶著走,國乒今後的發展也是依靠媒體。
從2010年張繼科初登大賽,雖然他在決賽中為團隊貢獻了關鍵的一分,但新聞媒體的焦點並不是他。2011年鹿特丹劉國梁展望的決賽對手依然是王皓馬龍。2012奧運前期名單確認前期依然有人覺得馬龍比張繼科更合適。當張繼科憑藉實力獲得奧運冠軍,並以史無前例的445天大賽三連冠成績獲得乒乓球大滿貫時,外界媒體充滿的卻是「劉國梁曝倫敦奧運下令王皓:以決賽輸張繼科為榮」這樣一篇又一篇的通稿,至此「水滿貫」和「張繼科之所以能獲得奧運冠軍是因為沒有碰到馬龍」這一說法鋪面而來。然而言論不止於此。奧運後的一段低迷期,致使「曇花一現」論再次向他撲面而來。而此時的馬龍收穫了他的第一個世界大賽單打冠軍,再加上他穩定的外戰能力,很多人預測張繼科的時代再次宣告結束,馬龍會立刻取代他。
2013年的巴黎世乒賽,外界包括劉國梁本人看好的依然是此前成績不錯的馬龍,但事實是張繼科成功衛冕男單冠軍。2014年德國世界盃張繼科頂著腰傷打了封閉在提前一周才獲悉出賽資格的情況下打敗馬龍,再次衛冕男單冠軍,成為新塑料球時代的第一個冠軍,在外界一片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國內卻將「提擋板」事件上升為「國民恥辱」,將一個運動員情難自控的瞬間演化成一場道德的紅衛兵運動。可誰知道在這場比賽前他經歷了什麼。有一段記者寫於他比賽前飛機上的狀態:
「張繼科的頭用力的抵著座椅的靠枕,想藉此環節一下頭部脹痛的癥狀。為了迎接本次世界本,他打了一針封閉。這種脹痛的感覺,從抵達德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伴隨著他。」
一直在不被看好中前行,一直在創造奇蹟,一直在超越自己,就像他微博小號上那句話:
這或許代表了很多努力卻不被看好的年輕人內心最直接的訴求。很多人說他活成了許多人想成為而很難成為的樣子,所以才這樣招大眾特別是很多優秀的人的喜歡,因為在他身上能看到可能,能看到一切想成功的人應該走的路和應該堅持的東西。
推薦視頻【乒乓球】央視版2014年世界盃決賽 張繼科vs馬龍(全)+頒獎+採訪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578217/?from=search&seid=12070381313190454043
445 的主人公足夠熱血動漫
其實關於張繼科的人生經歷,作為一個「路人純粉」其實能說的還是感覺,還是覺得天涯的那片帖子寫的很好。
《誰有勇氣活成一部drama——818日天日地張繼科順帶土萌的國乒男隊》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7101371-1.shtml
從天才少年到被逐出省隊,從眾人矚目當甘當陪練,從默默努力到一戰成名,在外界質疑,傷病困擾和隊內競爭中始終保持一顆簡單而執著的心。其實很少看張繼科的綜藝,因為球場上的那個他太奪目了,但有一個綜藝讓我看到了他骨子裡的光芒,就是《吃光全宇宙》中,當他向MC解說乒乓球時的一段表演和解說:
那顆球在他揮拍之後迅速的在他的指尖旋轉,他看著旋轉的球緩緩地說乒乓球的魅力在於旋轉,而他的眼中帶著淡淡的笑意,亮亮的閃閃的,彷彿容納了整個星河的光芒。用曾寶儀的話說:「在說到乒乓球時他真的整個人都在發光。」他是真的喜歡乒乓球,他展示著指尖旋轉的乒乓球——對!不是籃球,也不是足球,是乒乓球,他讓主持人也情不禁的說到:「這比轉籃球更炫酷!」這樣的影響是乒乓球三創一直追尋的目標。沒有人敢說小小的乒乓球可以超越籃球足球的魅力,但是在他那裡你就是能看到這種魅力。這種在指尖跳舞的球的魅力。而目前能做到將乒乓球最大魅力展現的只有他!
所以當國際乒聯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乒乓球的旋轉,而增加體積質量,把它變成沒有靈魂的力量之戰時除了惋惜還是惋惜。(不懂乒乓球,也許我說錯了,但大球造成的老將傷病已經讓人不得不懷疑乒乓球的運動價值與魅力了。)
(來自張繼科微信朋友圈截圖)
球場上的他殺伐果斷雷厲風行像絕殺的野獸絕誓要捍衛自己的榮耀,球場下的他溫暖善良總是能從細節上給身邊的人關懷和溫暖;面對陌生人時的他冷漠拒人千里之外像只孤獨的狼,面對朋友時大方友善,傳授技藝贈送禮品絕不小氣;面對小孩時他寬容親切像個大哥哥一樣,面對親近的長者時他又賣萌耍賴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乒乓球幾乎剝奪了他29年的所有時間,包括童年和青年應該有的生活,但或許也是這樣才能在29歲的後運動生涯讓人看到他不同於球場的一面。
其實一直有擔心離開球場的他是否能保持現在的光芒,30歲是否是他人生的一個坎。直到最近看《跨界歌王》才知道自己多慮了。在《跨界歌王》的決賽場聽到張繼科叫台下的選手哥哥姐姐時,並確認了一下確實是他是年紀最小的的時候,我愣住了一下。在國乒這個團隊,在體育圈強大輿論的宣傳下,他作為行將退役的老運動員,作為身體被傷病折磨的乒乓國手,在樊振東梁靖坤等新一代運動員的衝擊下,我似乎也把他看成是一個「老」運動員了。可是我忘了離開運動員這個賽場,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在跨界的舞台,他沒有多餘的時間訓練,甚至沒有多餘的條件和團隊,但他的表現比任何人都耀眼。因為他是真正跨界的一個人。他這樣的年兩在別的地方應該還算「小鮮肉」吧,而且是已經攀登過一座高峰的「小鮮肉。」所以很喜歡一個粉絲說得一句話:在別人攀登人生高峰的時候,現在的他正準備攀登另一座高峰,所以必須暫時走下來。他的人生還有別的舞台繼續精彩。他就想一本書,永遠在創造讓你瞠目結舌的故事,你永遠想不到他會出現在那個舞台的那個角色中。
445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杜塞爾多夫爆冷背後的國乒布局。
有人說杜賽爾世乒賽張繼科或成為國乒三劍客第一個走下神壇的人,也有人說綜藝導致了張繼科的「潰敗」和實力嚴重下滑,也有人說這不過是國乒內部的一次大洗牌,只不過這次清洗的對象從最開始就是張繼科。無論是他里約後流露出的退意,還是年齡傷病導致的不可為,從肖戰離開他的那刻起,無論外界或者國乒給他畫過多少大餅,他確實是東京周期第一個被排除的人。
杜賽爾多夫世乒賽有媒體稱讚劉國梁的睿智,悄無聲息的就完成了國乒內部的新老交替。有時想問一下,這「新」是誰?「老」又是誰?國乒原有的格局基本沒變,變得只是張繼科這個人。
里約後的張繼科人氣爆棚成為體育界超過孫楊和濘澤濤林丹等熱度的NO.1,甚至超越了娛樂圈一票小鮮肉成為娛樂圈爭相邀約的收視保證。在體育改革,乒乓球扶持地位被剝奪的背景下,如何延續乒乓球的熱度和收益成為國乒最大的問題。所以張繼科成為國乒三創的絕對標兵。別說什麼參加綜藝接私活。張繼科所參加的綜藝最讓人感動的一點就是他永遠帶著他的乒乓三件套——乒乓球、球拍和球桌,不遺餘力的推廣著他心愛的運動。也別說為什麼不給別的運動員機會。說句實話即使機會有也要看運動員願不願意,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廠商電視台願不願意邀請。
前一篇文章說過,「三創」或許對這些頂尖的運動員來說要犧牲的是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作為乒乓球運動員的球場價值。誰對知道參加綜藝會浪費時間,會影響成績,而且會面臨不理智輿論的譴責,可是誰願意為這個稍顯虛無的團隊利益放下個人球場價值呢?馬龍?還是樊振東?當他們義正言辭的說出:「自己不會參加綜藝」「不喜歡參加綜藝」,「自己只想好好打球」時,固然大多數粉絲會稱讚他們的專註,會對他們的成績仰望,但是誰來保證他們的專註呢?誰來提供他們的後勤資本呢?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他們有些自私。
說到這兒我突然覺得國乒本來有機會打好一張牌,因為他們有強大的媒體支持,有有熱度的熱血軍團,有性格各異的隊員,也有足夠的話題,在張繼科的明星效應下完全可以超越一些大球的影響,利用國民的愛國心和自信心提升自己的影響力,但體制內的束縛和既成的團隊地方勢力插入的梯隊建設會不會讓這一場國球盛世能走很遠,如果不改變現在體制內的一些東西。
龍隊的傳奇還在繼續,小胖的未來依舊輝煌,但沒有人再有445的故事。我一直想換一個角度去想龍隊的故事也絕對是一個偉大的傳奇,可是為什麼老要和張繼科做對比呢?甚至在龍隊的骨子裡我覺得他也在一直被迫做這種比較。兩個人完全是不同的性格和經歷。太多人用兩個人對比,尤其是人氣實力巔峰岔開的張繼科去對比,只會讓龍隊的個性喪失。還會引發粉絲的罵戰和疲憊。
2020年東京還有四年,國乒和新浪的合作會給國乒的輝煌帶來多少影響還不知道,乒協的改革會革成啥樣子也不知道,張繼科會不會在全運會退役也有待考量,但日益被娛樂疲憊的大眾還能對操控昂下下的國乒盛世有多少的信任度和興趣是國乒必須考慮的問題。
但張繼科的445傳奇從他個人的人生經歷來說已經很難複製,所以別談什麼「小張繼科」再現一類的話題。445代表了他身上獨特的魅力和故事,別的運動員有自己獨一無二的f故事要去書寫。
(最近看了《跨界歌王》慢慢習慣接受他運動員之外的身份了,人生也更多了啟示,希望未來無論在那個領域的他都能保持初心,繼續精彩!)
推薦閱讀:
※小時候,我常搧自己的耳光
※幾個女乒小段子~
※四年一憶陳小殺
※這些年,我們要破的不懂乒乓球規則的人所製造的洗腦包——1.0淺談乒乓球團體賽排兵布陣及一單的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