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過的這些奶茶,秒殺排隊4小時的網紅

不太懂為一杯茶、一塊肉鬆蛋糕、一隻青團排四個小時隊是怎樣的心理,何況這些食物前面通通要加一個可疑的形容詞「網紅」。

明明放到別的領域裡,說誰誰做網紅去了,「某某你都成網紅了!」「抱網紅大腿!」聽起來都不像是真心的讚美和認同。偏偏在吃上面,「網紅」二字頗有奇效,或許最牛逼的廣告人都想不通它的巨大魔力。

排隊幾百米、營業前就派號、站等4小時、找黃牛花上百塊……這些在我聽來都好像是微信營銷文里的傳說,雖然也許是真的。身邊的朋友倒是會私下裡說句大實話:再也不上網紅店的當了。

好可怕的排隊盛況

在我們這種四五線小城市,自然是沒有網紅頭牌「喜茶」,那天跟閨蜜出去閑逛,說起奶蓋奶茶。於是來到綠色招牌的「一點點」,我擠在一群經驗十足的00后里,研究了半天菜單也沒搞明白,跟小哥說,「我要一杯阿薩姆紅茶加奶蓋。」

「那就是奶茶瑪奇朵。」

「所以有奶蓋么?」

「有!」

「所以奶蓋究竟是什麼鬼啊!」其實是因為我只認得阿薩姆——印度北方的一個邦,靠近大吉嶺,想著也許靠譜。

閨蜜在一旁指導我奶蓋茶的正確打開方式,據說要小哥在上面劃一道口子,然後用嘴吸著吃。我吮了滿嘴的奶泡抬起頭來,對這種煉乳味道的泡沫體感到迷惑,下面的茶是3分糖,但沒什麼茶味,嘴裡淡出個鳥來。

後來認真去看了喜茶的Menu,都什麼芝士莓莓、芝士奧利奧抹茶,這些網紅店,不就是奶茶界的星巴克嘛!

要花樣繁多、常出新款、要顏值高適合發朋友圈、價格貴逼格高,更重要的是得排隊搶!搶到的人勝者為王,走在街上下巴都能抬起來。

這真的不是奶茶!

在飲品的世界裡,我是一個口味很保守的人,咖啡就是咖啡,頂多加奶,別搞什麼花里胡哨的豆奶拿鐵櫻花拿鐵;奶茶就是奶茶,茶和奶,頂多也就港式的鴛鴦奶茶。

很幸運,在一些記不得名字也根本沒有名字的地方喝過美味的奶茶,簡單迷人,更接近生活的本質,大家圍坐著聊天,時間是花在喝茶上面,而非排隊等茶。

是不是也很美好?

緬甸

在許多國家的文化語境里,一起喝茶,是一件足夠在短時間內建立友誼的快活事。

緬甸也是如此,喝茶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穿著籠基的男人們,在茶和奶碰撞出的香氣里談論美好未來,談論明天的早餐和即將嫁人的女兒,還有那很快要蓋好的20層高樓大廈,貧窮+信心,那仍是一種快樂的味道。

走在仰光的街頭,隨時可以在路邊的一張小方桌前坐下來,喝杯歇腳茶。

桌上鋪著廉價的塑料桌布,後面有兩個爐子,一隻大鍋煮奶,一隻小鍋煮茶,然後在另一個小鍋里混合,客人叫了,老闆就舀上一杯,在兩隻杯子里互相來往倒幾次,再加入厚厚兩勺煉乳或白糖。

這杯花了我不到3塊錢的奶茶,竟然趕超了所有的味覺記憶,成為最美味的那一杯。

當然,也有可能在滿是遊客的地方喝到淡而無味的偽劣品,我的經驗是,往那些燈火昏暗、地面凹凸不平、茶一直在看得見的地方煮著的地方去,總不會太錯。

和偶遇的黑社會小哥一起喝路邊茶

印度

Chai是印度人最日常的飲品,像水一樣無處不在,不管什麼地方都會立著一架小推車,煤氣爐一點,小鍋里倒入牛奶、薑絲、小豆蔻和胡椒粉末等香料,再按印度風格撒上一大把砂糖,滾上幾分鐘,過濾後就是一杯新鮮出爐的Masala奶茶了。

在印度待久了,也跟當地人一樣,一天必須得喝四五杯Chai解癮,香料、牛奶、砂糖,這三者的組合給身體提供足夠熱量。

加入masala奶茶的香料

從瓦拉納西坐了一夜火車到克久拉霍,還來著大姨媽,整個人精疲力盡,清晨6點,鎮子上唯有一家奶茶鋪開著,瞬間被治癒。

克久拉霍小廣場和大叔們一起喝茶

Masala奶茶百喝不厭,何況不過5~10盧比一杯,摺合五毛到一塊,無論誰都喝得起,對體力勞動者來講,整天吃蔬菜咖喱又不扛餓,更需要時刻手中有一杯甜甜的熱奶茶來補充能量。

瓦拉納西恆河邊的奶茶

加上印度有大吉嶺和阿薩姆兩塊寶地,街邊攤用的茶葉不一定是特別高級,但也差不到哪裡去,只是有些摳門的小攤販會往牛奶里使勁加水,煮出來的奶茶就淡了。

焦特普爾城門外喝奶茶的男人

喝過最美味的Masala奶茶卻是在德里的青旅,一位貴州的萌妹子帶著尼泊爾買的茶葉,自己買牛奶煮,分給大家喝,可惜那天要走,一連喝了兩杯,念念不忘。

香港

第一次覺得奶茶好喝是多年前在香港,即使沒有可以去挑地方,隨便找一家生意不錯的茶餐廳坐下來,叫一杯凍奶茶凍鴛鴦,也不會差強人意。

也去絲襪奶茶界鼎鼎大名的蘭芳園打過卡,只記得綠色的小鐵皮棚子又悶又熱,老闆身邊的籃子里插著兩隻被茶葉染黑了的袋子——本來絲襪也只是取個意思嘛。遊客多,風風火火的,對味道也沒有太大感覺。

後來有當地朋友給我帶過旺角道上一家茶餐廳的凍鴛鴦,一支支放在冷櫃里單賣,每次經過都會光顧,好像叫康年餐廳來著。茶味濃郁,又不會太甜,關鍵是方便好帶。

茶本來就是一種功能性的、隨時隨地可以來上一杯的東西,如果非要加入瓊漿玉液地去攀比,就嬌氣地令人喜歡不起來了。再下去是不是還要放燕窩?

認真回憶,發現腦子裡留有印象的奶茶都是日常的,模糊了店與店之間的絕對差別,是某座城市某個國家的文化,是當地人的一種共識:奶茶就是這麼一種東西。

而不是挖空心思,加入一款昂貴的藏紅花,瞬間10盧比賣到100盧比一杯。

仰光路邊攤的奶茶

佩服買茶人的耐心,但不會成為其中一員,可以追逐的美好事物太多。

永遠趕不上潮流的自己,大概會持久地熱愛著與時代脫節的東西吧。不說了,反正夏天要到尼泊爾喝奶茶去咯!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旅行 | 奶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