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真的「不問蒼生問鬼神」嗎?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
相信大部分人讀過這首詩的人,都會覺得這首詩里的這個皇帝——漢文帝不是個好皇帝。
因為他竟然不重用這麼有才的賈誼,不顧民生,專問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實在不是一個明君所為。
那麼,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嗎?
不妨先來看一看李商隱所引的這個典故:
後歲余,賈生徵見。孝文帝方受釐[lí],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 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譯文:
一年多之後,賈誼(從長沙)被召回京城拜見皇帝。當時漢文帝正坐在宣室,祭祀完後,接受神的福祜。
因文帝有感於鬼神之事,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也就乘機周詳地講述了所以會有鬼神之事的種種情形。
到半夜時分,文帝已聽得很入神,不知不覺地在座席上總往賈誼身邊移動。聽完之後,文帝慨嘆道:「我好長時間沒見賈誼了,自認為能超過他,現在看來還是不如他。」
過了不久,文帝任命賈誼為粱懷王太傅。粱懷王是漢文帝的小兒子,受文帝寵愛,又喜歡讀書,因此才讓賈誼當他老師。
我們可以發現:原來李商隱根本只是有針對性地截取了這個故事一些很片面的部分。
①、文帝為什麼問鬼神之事?
是因為剛祭祀完,有感而問。
②、沒有重用賈誼?
恰恰相反,主動召他回來,誇獎了他,還把他派給了自己寵愛的小兒子當老師。要想想在這之前是長達三年的貶謫下放!
其實,漢文帝之所以「不問蒼生問鬼神」,更深層次來說,是因為漢朝的統治是建立在「天人感應」這套儒教神學基礎上的,作為最高統治者,更好地弄懂「天」(鬼神),才能更好地制定「人」(蒼生)的政策。
所以,此時,文帝才會不失時機地向他眼中的這位大天才尋求高論。
(漢朝早期,陸賈和賈誼思想中都有「天人感應」的成分,後來,董仲舒吸收和發展了這些觀點,才在武帝朝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論。)
而且,根據司馬遷的《屈原賈生列傳》,文帝對賈誼一直是很看重的。
當迎立文帝的首功之臣周勃(絳侯)第二次拜相時,文帝倚重政壇新秀賈誼甚至要多於這位老相,短時間內破格連升數級,要知道當時他才21歲!
不過,因為賈誼提出的政治改革措施太超前,深深觸犯到了功臣派「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的切身利益,所以,遭到了他們的激烈反對,文帝只好「棄車保帥」,讓賈誼先到長沙歷練一下,其實也是暗中保護了他。
而賈誼在去長沙途中和到長沙後,吊屈原、傷鵩鳥,牢騷滿腹,顯得十分地傷感和悲痛,讓人感覺到這個人的小家子氣,不懂得「風物長宜放眼量」的道理。
這次「宣室會談」後,灌已死,絳就國,功臣派實力大為削弱。賈誼眼看就要重新有用武之地了,可命運弄人,他竟然又因粱懷王墜馬而亡事件,自責、悲痛過度而死,死時才33歲!「情深不壽」,令人唏噓不已!
梁王墜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
其實,如果賈誼再多活那麼幾年,會看到他的政治主張,在文帝朝、景帝朝乃至武帝朝,都得到了貫徹,繼承和發展。文帝雖然短時間內未用賈誼其人,但其實,一直用的是賈誼之策。並且一直把賈當作「儲備之才」。
此生如此,夫復何求?
可惜,一代英才……
「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
——最同意與賈誼命運類似,雖然比賈誼貶謫得更慘,但仍不忘樂觀曠達的蘇東坡對賈誼作出的這個評價。(出自蘇《賈誼論》,附於文後)
可以看到,李商隱用到的這個「宣室訪誼」的故事,其實是很正能量的。
那麼,李為什麼「強行」解讀出負能量來了呢?
其實,他寫這首詩是有自己的政治目的的。
晚唐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藥求仙,不顧民生,不任賢才,詩人矛頭所指,是當時現實中那些「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封建統治者。
在寓諷為主的同時,詩中又寓有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詩人夙懷「欲回天地」的壯志,但偏遭衰世,沉淪下僚,詩中每發「賈生年少虛垂涕」「賈生兼事鬼」之慨。這首詩中的賈誼,正有詩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諷漢文實刺唐帝,憐賈誼實亦自憫。
這就是典型的「借古諷今」的寫法,用歷史材料為自己的文學創作服務。
李商隱作為後人,以更理性的態度審視這件事。我想,他也在一定在感嘆著,封建統治下,蒼生之事(蒼生的命運)竟然要被動繫於虛妄的鬼神之上,這是種時代的悲哀吧!
附錄:蘇軾《賈誼論》節選: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遊浸漬[jìn z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後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jù]為人「痛哭」哉! 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紆鬱[yū yù]憤悶,趯然[yuè rán]有遠舉之志。其後以自傷哭泣,至於夭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而為賈生者,亦謹其所發哉!
原回答:閑愛唐詩靜愛詞:有什麼詩詞導致了對歷史人物的誤解?
一個努力又認真的微信公眾號:xatsjac
品味傳統文化之美,
為您,千千萬萬遍。
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秦漢與唐宋衣冠的差異有哪些?
※漢長安城有沒有郭區?
※為什麼田蚡作為漢武帝舅舅,還勾結淮南王?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什麼「秦」族,「唐」族?
※兩漢 400 年歷史最令你難忘的是哪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