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出海,這是一份實用的美國公關指南

關於為什麼創業公司要做公關,PR101的前一篇內容剖析地相當清楚:創業公司產品好就行,不需要PR?呵呵 - 知乎專欄,融資造勢、用戶獲取、人才招聘和帶來合作機會,都是PR能為創業公司帶來的益處。

那麼接下去一系列的問題又接踵而至了:創業公司什麼時候合適做公關?誰來做?怎麼做?到底要不要請公關公司?這些都是很多創業公司經常會問的問題。尤其是中國出海的公司越來越多,到了矽谷和紐約,人生地不熟,怎樣才能快速地把品牌和關係搭建起來,成了出海創業公司的突破口。

1,誰來做?

在矽谷,許多較早期的創業公司,Founder本身就是公司的公關,代表公司直接聯繫媒體,講自己的技術和公司創立的理念,參加各類meetup分享創業經歷和行業觀察等等。如果問矽谷的科技和商業記者們,誰是他們心目中非常願意打交道的創始人/CEO的時候,他們都會有一串兒自己的名單。

我先前在一家中國出海公司任市場經理的時候,問過記者們這個問題。有幾名記者都強烈推薦Kiip(一家位於舊金山的廣告營銷技術公司)的CEO和創始人Brian Wong。他們說,Brian是他們可以拿起電話打過去就可以找到的創始人,他有時候還會主動給記者提供一些個人建議,非常平易近人。這個25歲就上遍了各大商業和科技雜誌封面的百萬富翁,除了是公司創始人之外,還剛出了一本書,仍然可以做到隨時接起記者的電話,所以當記者有相關話題著急要找專家的時候,他們就會想到Brian給他撥電話。而且,因為不需要經過公關部批准,創始人也可以直接代表公司發言,這一切變得省事又省時。

我本人以前也做過科技記者,其實不少創始人在公司初期需要尋求報道的時候各種和媒體套瓷,可一旦公司發展起來,甚至成為明星創業公司之後,壓根兒不記得當時報道過自己、因為一篇好的內容給自己帶來重要投資方的記者了,也是經常發生的。當然,創業忙成狗,一大堆要打理的事情,許多記者也會理解這樣的情況。但像Brian這種仍然保存記者聯繫方式,並且隨時願意和記者對話的明星創始人,也會讓記者覺得受到尊重,臉上有光。未來有任何需要幫忙的時候,如果由他本人去找媒體,也很容易能想到媒體會怎麼幫他了。

如果Founder本身不習慣在鎂光燈下的話,創業公司如果有自己的Marketing & PR的話可以考慮自己來聯繫媒體(Cold pitch)。在矽谷,我分別見過產品運營、UI/UX設計以及產品總監在特定階段直接上手做公關的,身兼數職在創業公司是最常見不過的情況了。

2,怎麼做?

在美國,許多創業媒體的記者仍然接受報道線索的郵件,所以發郵件過就好了。Startup的話,請founder自己發最好,或者由市場人員或者公關人員代發郵件,也最好抄送上founder,以顯示Founder對自己公司的passion,和對媒體人的尊重。

通常融資是個大新聞,千萬不要錯過融資這個機會來跟媒體搭上關係。明星投資方是很容易引起媒體關注的亮點。也可以請投資方的PR團隊幫忙牽線和介紹。兩部分重點的媒體:關注投融資的媒體,比如Techcrunch,Forbes等,另一部分是所在行業媒體。

可以在郵件里主動提出,我們想安排你採訪我們CEO,給你講講我們這個技術、對公司的願景,之類的話題,通常新公司沒採訪過的大多數英文媒體是不會貿然報道的,肯定需要採訪。對於一些重點媒體,可以在標題里表示給他們獨家/exclusive。

收集郵箱的話么,其實我認為沒有什麼捷徑,就是逐一看他們寫過的稿子,網上收集郵箱/關注Twitter。郵件內文最好解釋清楚為什麼認為對方是最合適的作者,可以是對方之前寫過的一篇內容,附上一些行業相關的評論,然後轉到自己公司的相關性上來——這就像找工作套瓷一樣,也像相親搞對象一樣,你為什麼適合我,我又為什麼適合你,如果看對眼我們可以出來見一見。

3,到底要不要請公關公司?

創業公司的話,如果在B輪以下,通常並不適合使用一些月費較高的公關公司。因為這之前,一方面很多產品還在找market fit,產品策略和主打市場經常在變化,也沒有規律的產品發布和內容產出,月費一個月一個月在支付,就有些沒有必要。

這個階段可以考慮一些按照小時收費的顧問(Consultant),或者按照項目(Project)收費的創業型公關團隊。兩者我都用過,大概3-4人的服務團隊的話在$4K - $8K/月之間,在初步了解完公司情況後,對方應該要給出一份Proposal,根據這份Proposal的質量和創意來決定價格和合作意向;個人consultant的話,就要找和看運氣了,也有$2K/月的個人公關諮詢,通常來自行業內朋友或者已經看到品牌效應的同類創業公司的推薦,會比較可靠。

其實個人認為創業公司不必迷信公關公司,媒體關係上公關公司也是用一樣的積累方式來收集記者聯繫方式。不過他們做的時間比較長,好的創業型公關公司經常和媒體合作,對他們的報道領域和寫過的稿子熟悉,可以如數家珍,省去不少體力活,也就進而省了些時間了。如果人手不夠,或者想要花錢買時間的話,當然可以選用公關公司;但如果對預算有限制,不妨自己上手多花些時間也很有益。

當然有不少特例,創業團隊會在非常早期就直接把公關這部分外包。一種案例是上Indiegogo和Kickstarter的硬體創業項目,一種案例是競爭已經非常激烈的一些移動應用,需要快速搶佔媒體注意力帶來大量下載。

希望這份實用指南里的乾貨能給出海的中國公司一些啟發。一些更具體的案例和實操經驗,就且聽下回分解啦。歡迎關注[給創業公司上一堂公關課 - 知乎專欄],或在評論區留言和提問。

關於作者:

夏垠(Jenkin Xia)- 前PingWest駐矽谷記者、《第一財經周刊/好運》記者,從媒體人轉型的全棧營銷人。感謝鄭惠文邀請,共同打理這個專欄。從創意到營銷,從中國到美國,從媒體到公關,既然你誠心誠意地問了,我就有一句講一句。就醬。

推薦閱讀:

針對《姚晨出軌》一文,姚晨公關團隊應該如何面對?
三鹿與雙匯應對危機的解決方法有何不同呢?
遇到方舟子式的公關危機,你將如何應對?
想從乙方公關轉做甲方市場,有哪些門檻?
在宿舍午睡,一直被室友吵醒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

TAG:公共关系 | 硅谷 | 创业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