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資訊編輯的自我修養

我曾經是一名資訊編輯,這是我在離開媒體行業以後很久才知道的,在這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名記者。

之所以叫資訊編輯,是因為我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資訊打交道,努力從蕪雜信息中找到精彩選題。這曾讓我心力交瘁,但卻練就了一身搜集信息的本事。以至於離開媒體行業之後,不論從事什麼行業,都可以以此加分。

這裡分享一些有趣的經驗,或許對你也有用。

01

預判——讓選題自己送上門

我曾經所在的媒體是一本文藝月刊,時效性上比周刊和報紙要慢很多,所以資訊版通常就不太可能出現即時新聞。這就需要預判。

預判不等於憑空猜測,必須要有邏輯才行。

通常來講,資訊分三類,發生過的,正在發生的,和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

正在發生的事情屬於新聞,處理這種即時消息我不擅長。唯一一次在現場是馬航失聯,我剛好在麗都飯店附近晃悠,就進去跟了一天。最後發現,當關鍵人物出現時,我連擠到人群里的力氣都沒有,那些拿著長槍短炮的記者一個個面露凶光,直叫人望而生畏。

我比較擅長守株待兔。

無論是編輯還是記者,都應該首先有一份屬於自己領域的編輯日曆

以文化領域為例,每年大大小小的電影節、藝術節,書展、藝術展,都應該清清楚楚地標註出來,此外,中外傳統節日、節氣,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等也應心中有數。這些事情並不難,花上幾個小時就梳理出來了,這是最基本的。

之後,豐富你的日曆。

這裡就要你擅長處理發生過的內容。過去發生的事件並不是發生過了就結束了。新聞可以一時一地,但事情和人是在不斷發酵變化的。

你可以細細地梳理過去5~10年時間裡,曾經發生的轟動一時的大事,在如今又有怎樣的變化,那些被遺忘的人和事是否又有新的動向,他們受到了哪些影響,是不是又有新的故事出現。作為一個歷史專業的畢業生,我始終認為「過去永遠是未來最好的線索」。

豐富日曆還有一件必須要做的事——及時更新。因為是文藝月刊的資訊版,開篇肯定少不了明星靚照,我每期都要寫一些明星的人物稿。那怎麼選擇呢?去看影訊。

權威的影訊當然來自於IMDB,你可以在官網上找到未來若干個月內的排片。如果是做下個月的選題,那就看看下個月有沒有好片子上映,好片子的判斷標準就是好導演+好演員+好編劇。如果這些你都拿不準,那就找個最有名的演員或最漂亮的妞來寫,准沒錯。

這裡面還能發現一些有趣的,別人沒看過的紀錄片的內容,去谷歌用英文搜索出關於這些片子的前期預熱、主創訪談、相關話題拓展……相信我,紀錄片永遠都是好選題的來源之一。

基本上,做好編輯日曆,好的選題會自己跳出來,不斷地在桌面提醒你:喂,該寫我了!

02

整合資源——讓信息流動起來

一個好的資訊編輯應該像磁鐵一樣,吸引選題主動向自己靠近。這就需要你具備一點資源整合的能力。

這一切都首先建立在勤奮地大量閱讀的基礎上。

我很感激之前的編輯整理過一份常用網站名單。上面包括了從紐約時報到buzzfeed等大大小小几十個外國網站。

是的,都是外國網站,有的還是德語、法語或日語的。因為中文網上的很多信息都是二手的,一般看到一個故事,特別是圖片故事被翻譯成中文了,那基本上就等於這條信息已經泛濫了,不過這並不是說沒有救了,後面再說怎麼挽救被用爛了的選題。

作為一個沒有留學背景、只會英文,還沒怎麼完整地看過一部英文小說的人來講。我一開始真的很頭疼。怎麼快速從這些網站上找到你要的信息呢?

我當時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研究各個網站的特點,按照我所需要的資訊種類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分類。比如,紐約時報可以提供深度報道的素材,也可以提供有趣的人物選題,書評類的網站可以提供觀點,科普類的嚴肅網站可以提供有趣的事實。

但即便是這樣,也很容易一頭扎進去無法自拔。一下子開幾個網頁電腦都要宕機了,VPN還這麼不好用。所以我想了一個竅門——

善用Facebook

我在facebook上訂閱了大量我信賴的資訊媒體,他們會全天24小時,滾動式地出現在你的timeline上。這樣你只需要打開一個網頁,就可以快速通過標題和頭圖做出判斷,值不值得進一步深入挖掘。當然,你也可以用一些資訊搜集工具,比如reeder等。但那些基於RSS的訂閱我覺得不如facebook簡潔+直觀,況且還要花錢……

非英語的網站怎麼閱讀呢?谷歌翻譯+猜。看多了,憑經驗,你就能嗅出好選題的味道。這也是很多老編輯無招勝有招的辦法。

做好這些電腦前的工作後,你要開始跟人打交道了。

一般媒體都會有一個對接出版社的清單,出版社是資訊編輯的選題庫。

這幾年出版行業效益不佳,三天兩頭對接人就離職或跳槽了。但一般你找到他,就算他不在了,也會推薦你認識其他的編輯。出版社的編輯會把你的郵箱列入到媒體宣傳庫,每當有新書的時候,就會定時給你發郵件。

但如果只是這麼乾等,那你就太慢了。有的好選題,可不是一個月就能做得漂亮的。我一般會這麼干——

提前要來半年或一年內的全部圖書出版計劃。挑出我感興趣的內容。做充分的準備。

這樣出來的內容,有時候比書籍本身還要精彩。而你在圖書編輯的眼中也會非常不一樣,不只是不勞而獲的抄書狗。

跟人打交道還要懂得維護關係。

不是說要三天兩頭噓寒問暖點贊發紅包。而是要建立自己的資源庫。

我之前除了資訊選題外,還做了大量的圖片故事。主要是發現好的攝影作品,聯繫攝影師做深入採訪。怎麼發現好的攝影作品呢?去圖片網站上看。

一般你覺得好的,其他媒體同行也覺得不錯,中國有好多沒版權意識的網站和公號直接未經授權就給發了,動不動就幾百萬閱讀量。有一次我跟一個丹麥攝影師討價還價時說,你的照片在中國網站上早就不是獨家了,有幾十萬瀏覽量,所以就不要跟我要那麼高的價錢了。她又怒又驚,分分鐘吵著要起訴那個叫GongZhongHao的媒體。後來還有的攝影師乾脆直接說,我不授權給任何中國媒體發表我的作品,你們不懂的尊重。

好作品被濫用了,那我該怎麼辦呢?按圖索驥,去找攝影師的個人網站。優秀的人不會只創作一組作品的。如果歷史作品當中沒有你喜歡的,你大可以郵件聯繫他,亮出你的誠(價)意(碼),告訴他,希望以後有好的作品,優先發給我。一般攝影師都會答應的,他們多少都缺錢。

那些合作過的攝影師就更應該好好維護關係了,直到今天,還不斷地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給我發PDF,當然,可能我也只不過就在他們的「媒體庫」里而已。

此外,我後來會直接去聯繫一些高質量但相對小眾的圖片庫,這樣可以以比較低的價格拿到新銳攝影師的好作品,同時還可以請圖片庫的負責人向你推薦。經驗才是最有價值的。

還有一類作品被「濫用」了,是說這個題目沒有做到位,還有可挖掘的餘地。比如之前vice做了一個羅馬尼亞小鎮的圖片故事,原文來自羅馬尼亞版的VICE,中文版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翻譯和整理,我的編輯認為這個題目還有挖掘的價值,於是我聯繫了做這個題目的紀錄片導演,並做了一個更豐富,更有信息量的文稿。(微信回復羅馬尼亞,可以看這篇文章)這就是資訊的再利用。

諸如此類的辦法,你也可以用到國內外演藝公司、世界各大博物館等機構上。我最早接觸演藝公司,就是希望能看一個我喜歡的明星的演出。結果不僅免費前排就坐,還在後台跟所有樂隊成員聊得不亦樂乎。當然一般只適用於外國明星,國產明星的譜太大了,我也不太感興趣。

以上是我的一部分資訊編輯的經驗,總結得有些散亂。

在信息泛濫的今天,可能每個人都更迫切地需要真正有效的信息,不然就像在大海里的淡水魚,註定飽受饑渴。

這是假作家第44篇原創

獲取有效信息,從關注我開始

(end)

文章首發微信公眾號:假作家(xiaobilichi)。

推薦閱讀:

國內出版業編輯目前的生存狀況如何?
編輯有權力大幅度的改動作者的文章嗎?
編輯的一天是怎樣?
編輯/校對工作主要是做什麼的?入行門檻高嗎?

TAG:资讯 | 编辑 | 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