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和親」在古代中外會被作為求和的外交手段?
歷史上與外族和親最多的王朝就是漢唐,但並非每一次和親都是由中原王朝主動提出。
漢匈戰爭的性質並不是領土戰,雙方都沒有兼并對方國土的意圖,相反都認為對方的領土和生產方式對本民族沒用。
例如白登之圍時,閼氏對冒頓單于說:「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孝文帝時,冒頓單于主動提出和親,孝文帝召群臣商議,百官都認為「且得匈奴地,澤鹵(地低洼而多鹽鹼),非可居也。和親甚便。」
漢朝的和親政策始於高祖,當時漢朝的智囊們用春秋戰國和楚漢爭霸時的思路來處理漢匈關係。例如儒官劉敬希望用儒家的倫理關係來控制匈奴:「彼(匈奴)知漢適女送厚,蠻夷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代單于……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但很快漢朝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其「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貴壯健,賤老弱。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之。其俗有名不諱,而無姓字。」的「不知禮義」的民族。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人家根本不吃。
「不知禮義」的匈奴人對漢邊境的侵擾主要是為了掠奪物資和人口。因為糧食、布帛、工具、器皿等生活必需品匈奴都無法自己生產,尤其是匈奴貴族,大多「好漢繒絮食物」。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單于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印,虜人民畜產甚多。」「匈奴日已驕,歲入邊,殺掠人民畜產甚多,雲中、遼東最甚,至代郡萬餘人。」
於是漢朝就面臨著一筆經濟賬:放任掠奪,經濟、人口損失將是無底洞;興兵討伐,軍費開支可能比被掠奪走的財物更多,還未必打得過;一定要花錢,不如主動「送錢」,滿足匈奴貴族的需求,以換取北部邊境的暫時和平。
戰爭打的是經濟,和親是經濟耗不起時的「緩兵之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親的實質是以經濟換時間,再以時間換取軍力。同時和親不僅僅是嫁公主,還會簽署外交協定和經濟貿易協定,並贈送大量物資。和親其實是盟約內容的其中一項罷了。
例如高祖時期的第一次和親就有「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約為昆弟以和親」的條約。從語序看,「歲奉」為主,「約為昆弟」為次,「和親」再次之。
孝文帝和老上單于的和親也約定了「匈奴無入塞,漢無出塞,犯約者殺之」的條款。
孝景帝與軍臣單于的和親約定了「通關市,給遺匈奴,遣公主,如故約。」在語序上依然是「通關市」為先,「給遺」為次,「遣公主」再次。
漢武帝繼位後,重申了和親約束,也強調要「厚遇,通關市」。
所以和親並不是簡單的通婚,每一次和親都伴隨著贈送物資、通關市和約定休戰、劃定邊界,甚至後幾項才是重點。歷經幾百年戰火的華夏文明不會把國家的命運完全維繫在一個女子身上。和親是一種手段和權宜之計,是統治者手中的一個籌碼,什麼時候下注,完全取決於雙方的實力強弱與利益所在。當實力的天平倒向華夏這一邊時,中原王朝不僅不再主動和親,對對方的和親請求也愛理不理。
漢武帝時,楊信對烏維單于說:「即欲和親,以單于太子為質於漢。」
壺衍鞮單于時,匈奴在戰爭上常處劣勢,「兵數困,國益貧。單于弟左谷蠡王思衛律言,欲和親而恐漢不聽,故不肯先言,常使左右風(諷)漢使者。然其侵盜益希,遇漢使愈厚,欲以漸致和親,漢亦羈縻(懷柔)之。其後,左谷蠡王死。」
之後呼韓邪單于親自上門來提親,漢元帝不僅對和親沒興趣,還隨便出了個良家女充數,但呼韓邪單于依然感恩戴德。「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願保上谷以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備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
其實,匈奴主動提出和親也有其自己的目的。例如呼韓邪單于實際上想藉助漢朝的勢力來擊敗國內的政敵,並得到一些土地、財物等好處。
匈奴強漢弱時,和親是漢以經濟換時間的辦法;漢強匈奴弱時,和親是漢自上對下的安撫與獎勵。
@王振寧 老師的回答很棒,我在這裡稍作補充。
國外的確也有用婚姻換取政治籌碼、解決兩國矛盾的舉動:聯姻。雖然看起來很類似,但和中國的和親還是有所區別。
和親與聯姻最大的不同是:和親的起到的政治作用並沒有聯姻強,而這個和中西方婚姻制度有關。
西方不說那一大堆情人,人家明面上是一夫一妻制。這意味著,國王在選擇伴侶,亦或者給自己的女兒選擇聯姻對象的時候,會更加慎重。因為一夫一妻制帶來的,是更加強大的婚姻約束力和影響力,妻子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更加巨大,生下的孩子也會成為繼承人,這份政治聯姻的影響會給兩個國家都帶來相當程度的意義。
而中國流行一夫一妻多妾制,雖然保證了足夠多的後代,卻也降低了婚姻的約束力。這時候,和親公主能夠起到的作用,就和當時的環境、兩國的強弱、公主本身的素質(是否漂亮,是否能生,是否有手腕)有關,畢竟老婆多了,你去了還不見得能做正房,風險也就會大,雙方相對來講也不會那麼慎重。
所以在中國,和親不見得是雙方的博弈,有時候也可能是送女兒安撫,有時候也可能是換取時間的無奈之舉,其影響到底是對雙方都有還是只對一方影響巨大,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如果是中世紀歐洲,那很好理解:基督教世界一夫一妻,繼承人的母系出身是確定的,除非妻子不能生。
把女兒嫁去外國,未來的國王/女王就是幾乎一定自己的外孫,太后或王后可以影響自己的兒女或丈夫同母國結成盟友;娶個外國公主,國內貴族想挑戰王權,王后或太后就能給自己的丈夫或兒子從母國拉來援軍,如果老丈人絕嗣,國王還能以自己妻子或母親的繼承權主張對該國主權,簡直一本萬利。
如果是中國古代,那要分階段:春秋戰國同西歐中世紀原因類似,為了保證繼承人出自王后的家族,還會送去一堆媵。漢代、唐代可能是作為以嫁妝為名義的厚賜、停戰、貿易的贈品及高級間諜,實力強的時候就找個宮女封公主,不然就是宗室女,實力弱的時候才會送真公主。清代的和親或聯姻是雙向的,要分時期。娶蒙古各部貴族做嬪妃甚至皇后,嫁自己的女兒、侄女、族女給蒙古各部,前期是為了得到她們部落的支持,也能得到豐厚的嫁妝,結為姻親拉攏各部;後期更多是安撫、控制蒙古王公、將其留在北京或附近的手段。和親為名,供奉為實。
實力不夠打不過怎麼辦?打著和親聯姻的旗號,以嫁妝的名義供奉一些錢物,是不是好聽多了?
至於和親的那個人(如果男人別人也要的話,也不排除),相對於自己的統治地位來說,誰在乎。說到和親這事,大家一般都是有點小誤會的。不過這事怪不得諸位,鍋還得扣到TG身上。
TG立國以後搞學術研究,一來有指導史觀,二來有民族政策。偏偏恩格斯亞聖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曾侃侃而言道:「對於騎士或男爵,以及對於王公本身,結婚是一種政治的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起決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絕不是個人的意願。」,於是和親這事怎麼看就怎麼像是政治聯姻,再加上民族團結大於天,把和親說成是中央王朝與少民政權之間加強融合的政治聯姻就很有市場。
不過這麼乾的結果就是容易造成精分,單拿西漢一朝來說,有史可查的和親行為就有十五六次,早期和親如高祖使劉敬結和親之約時,是白登之圍以後,當時高祖讓匈奴打得跟孫子一樣,隨著公主一起拿出去的是一大筆銀子,「歲奉匈奴絮繒酒食物各有數」。考慮到匈奴這些地方是沒有和親這個說法的,而且傳統意義上這些少民政權習慣於將女子視為財產的一部分,因此與其說這種和親是政治聯姻,倒不如說是戰敗賠款來得更恰當一點。
其刑法:反叛、殺人、及奸人之婦、盜馬絆者,皆死;淫者,割勢而腰斬之;奸人女者,重責財物,即以其女妻之;斗傷人者,隨輕重輸物,傷目者償以女,無女則輸婦財,折支體者輸馬;盜馬及雜物者,各十餘倍征之……大抵與匈奴同俗——隋書
除此之外,大家也必須意識到這麼個問題:那就是匈奴這些國家本身是沒有什麼禮法教化的。你漢朝搞個什麼和親出來,關我屁事?我只關心自己能搞到多少子女玉帛,至於你是和親還是外嫁,那關係反而不大。不過隨著雙方接觸得越來越多,匈奴和烏孫等國終於也漸漸學會了在中國的遊戲規則下玩耍了。
而隨著西漢越來越屌,後期和親大多是匈奴烏孫這些國家自己來「尚公主」,不僅不要多少嫁妝,聘禮跟更是多多益善。而和親的女子甚至拿個良家女就打發掉了——不過公主的頭銜還是要的。其實要是仔細看漢書的話,你就會發現這些廣義上的和親在遣詞造句方面有著十分細微的區別,從主動的「和親」到後期的「賜妻」,其實充分說明了這些和親的不同之處。所以如果說是政治聯姻,後期的和親反而更像一些。
烏孫於是恐,使使獻馬,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天子問群臣,議許,曰:『必先內聘,然後遣女。』烏孫以馬千匹聘。漢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以妻焉。——漢書
漢朝國勢強盛的時候,這些女子的下嫁換來的是驚人的聘禮。不僅如此,此時這些下嫁的女子在外國也具備了一些話語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聯繫漢朝與少民政權的紐帶,地位當然也水漲船高。比如細君公主:
公主至其國,自治宮室居,歲時一再與昆莫會,置酒飲食,以幣、帛賜王左右貴人。
而她們在整個漢朝對外擴張戰略體系中的地位也變得重要了起來:
昆莫年老,欲使其孫岑陬尚公主。公主不聽,上書言狀,天子報曰:』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
相比之下,西漢前期和親的女子多半在史書上沒留下什麼記載,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些女人在國外的境遇。而和親之後,預料之中的和平也並未能維持多久,高祖九年遣劉敬以宗室女為公主嫁與冒頓單于為閼氏,結果高祖後六年,匈奴寇隴西郡狄道,攻天水郡阿陽;文帝初立與匈奴復修和親之事,結果文帝三年,匈奴右賢王如河南地,侵盜上郡保塞蠻夷,殺掠人民;文帝中六年,,匈奴老上單于初立,漢以諸侯王之女為單于閼氏,結果這哥們在文帝十四年領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卬,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騎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如果你把前期的這些「和親」當成是一種政治聯姻,那就很難理解為什麼這些匈奴蠻子在聯姻之後還要大打出手。
如果非要把所有的和親都當成是政治聯姻,那麼大家就會陷入一種混亂的狀態中——為什麼哈布斯堡通過聯姻能制霸歐洲,而我泱泱中華前後和親這麼多次,卻始終沒能解決北方游牧政治與中央王朝之間的衝突?對於學者來說,在統一的「政治聯姻」語境下想對這些和親做出不同的解釋未免有點強人所難了,所以你會看到傳統的一些研究著作中經常有互相矛盾之語,一會說和親「大傷體面」,一會又說「把昭君出塞說成是民族國家的屈辱是不符合歷史真實的」,學者間往往撕逼不休,簡直精分。
所以回到咱們原來的話題上,最初的「和親」,更像是求和條款中的一個附件,對漢朝來講,這是一個拿出一大筆銀子作為「陪嫁」的借口,而將女子視為財物一部分的少數民族顯然不會拒絕送到手上的實惠。而隨著西漢國勢的逐漸強盛,習慣了在漢朝話語體系下過活的匈奴與烏孫就開始自然而然的將「和親」作為祈求和平的一部分了。而這種遊戲規則一經確立,就成為之後近兩千年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民族愉快玩耍的一個基本規則……
以上。
中原王朝的心態,就像你在飛豬旅行代購火車票:加十塊錢所謂的「保險」,搶到票的概率就會大幅度提升……有多大幅度不好說,但是就算完全沒用上,十塊錢的損失對你來說也是無關緊要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會掏這十塊錢。
因為用 和親 划算;
---
中原統治者認為:一個女人換來X年和平,或換來免戰....這筆帳划算。
---
女人,這種工具,真心很廉價但高效—古代統治者真心這麼認為——相比用其他利益來捆綁或用其他工具來執行高層戰略而言。
....
有任何疑問的反對的,麻煩,麻煩你再看一遍。還看不懂,就跳過。
少數民族求和親其實很多時候是為了……錢。
一般都說宋朝沒有和親公主,但事實上,宋遼其實議過一次親,對象是當時還小尚未成年的遼道宗耶律洪基(太子)和宋仁宗長女福康公主。
出使遼國的富弼用一句話就把這事攪黃了——本朝長公主出降,齎送不過十萬緡。簡言之,沒嫁妝。遼國從此再沒提過和親之事……比如漢朝曾與匈奴和親,後人多引以為恥。但漢朝隨便選個宗室,甚至宮女,給個公主的封號就嫁到匈奴當王后,這事放到匈奴都不知道該怎麼想。反正無論漢唐,別說立異族女子為皇后,連納為妃子的例子都沒有。漢唐破國無數,但無論異族進獻的美女,還是軍隊擄來的女子,即使入宮,也沒有任何名分。
比如車騎將軍金日磾的娘,休屠的王后,就被搶到宮裡服侍漢武帝。對於那些異族來說,漢朝送個女人來當王后是難得的榮耀,異族要送個女人到漢朝當皇后,根本想都別想,求著向漢朝和親都沒人理。
直到南北朝,柔然作為北方霸主,東魏的權臣高歡派人為兒子求親,柔然才找到機會,不顧高歡一把年紀,老婆孩子一大堆,人都快死了,硬把十幾歲的正牌公主嫁給高歡。問題是當時南北朝並立,高歡所在的東魏只是北朝的一半,而且他還不是國君,只不過是個權臣。就這麼一個國土只有一半的一半的大臣,面對柔然的嫡親公主,高歡還猶豫來猶豫去,好像自己吃了多大的虧一樣。最後在大臣的勸說下,高歡毅然以國事為重,娶了柔然的公主,但到死都沒有給她封號,只以柔然的別名,稱之為蠕蠕公主。就這樣,史官們還沒少皮裡陽秋地譏刺高歡。
後世那些以和親為恥的歷史愛好者們,如果換到匈奴,看到漢朝送個宮女過來當王后,還不得羞恥的死一地?因為划算!
我們上面只提了兩個和親公舉,那還有沒有別的呢?多的是!
這是宜芳公主——唐朝宗室女,身世不詳。應該和文成公主的身份差不多。這是解憂公主——人家不一樣了,正經的漢朝皇室,是真的公主哦。可惜她粑粑站錯了隊,參加了「七王之亂」,所以這個正經公主在漢武帝眼裡簡直比宗室女還不如啊!就是個罪人啊!果斷地送到烏孫國和親去了…細君公主——基本和解憂公主差不多。。粑粑站錯隊女兒果斷送走…先碼著,之後有空再更哦( ??_?? )和親就是個彩頭,大家利益交換就和平了,和個親只是添個彩頭而已。
如果你能把對方滅了,對方跟你和親你願意嗎?
求和自來就是一個態度問題,和親只是表現形式。今天也有和親啊!題主不知道嗎?熊貓外交可不是說著玩的,是實打實的祖先智慧哦!熊貓外交的本質特點就在於它永遠伴隨著利益交換的方式進行,當然利益的種類有很多。總之,基於這個特性使之具有極強的象徵意味,我給你貓絕對不是單純的因為你有多愛貓,而是要向其他人表明咱倆在某些事情上達成了共識,咱倆的關係改善或者更進一步。我看大家多有討論成本問題,其實這種活動的成本著實低,一個女人,一頭貓,在這個事情上完全被物化,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後者還可能實現經濟效益方面的雙贏。這樣就產生了一個疑問,這種說穿了毫無懸念的象徵行為,有什麼現實意義?有話直說何必送禮?大家之所以有這一問,是因為大家都太以人為本。大家內心裡覺得東西和人的用途是不一樣的,所以給了和親活動名義上的主角太多的關注,其實沒有必要。但這就是和親真正高明之處,即使是自己人也會覺得這個行為很了不得,那對手還不得鄭重以待?這樣做成本又低效果又好,成為固定手段,有什麼問題嗎?所以每當文藝作品中出現籠絡人送金錢美女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明確一點,送錢是送安全感,送人就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壓迫感。
當年崇禎把九公主送給皇太極當老婆,說不定明朝還能續命幾年。
和親可不是單純的和平手段,還有傳播血統的功能,和親去的公主地位在後宮肯定高,生下來的王子很可能就是下一代統治者,就算這代不是,往下都有漢族血統,以後至少好說話。
因為漢唐不像鐵血強送,可以光明正大地直接賠款,不得不找個女人當遮羞布。
因為古代都是家族政治吧?
推薦閱讀:
※古代中國是否有以全國為基礎進行建設?
※歷史中有哪些沒有把握好「度」(玩脫了)而遭遇慘敗的人或事?
※最早中國人的姓氏以封地命名,那麼後來的朝代為什麼不以自己的姓氏作為國名?如李唐王朝以「李」為國名?
※明朝內閣制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為什麼標誌著專制主義的腐朽?
※契丹人的後代現在生活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