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大戰最終只剩下摩拜、ofo嗎?未必!

談單車必談到摩拜、ofo,之前我認為單車打到最後只會出現兩家,大家預料的結局是兩家沿著撕逼、燒錢補貼、最終會合併的路子走下去,我之前寫的文章《單車共享經濟是偽命題,智能化出行體驗才是王道!》一文中甚至認為,現在VC投資其他單車項目,是為了到時候兼并退出。覺得除了摩拜、ofo以外,其他角色都是來打醬油的!

這個想法基於人們更喜歡做封閉選擇題,比如喝涼茶是加多寶還是王老吉,單車是選摩拜呢還是ofo呢?再加上手機里沒那麼內存裝這麼多單車App;尤其是對於像我這樣的16G蘋果用戶,App如無剛需,定會卸載。玩to C市場的創業項目,向來只有頭部項目能融到足夠錢,最後一家獨大,壟斷市場。

而我現在已經改變了上述想法。單車和此前我們接觸到的團購(比如美團大眾點評)、信息分類網站(比如58趕集)、網約車(比如滴滴與uber)、外賣O2O(比如百度外賣與餓了么)、OTA(比如攜程去哪兒)等等,都不一樣,他們的產品不是做資源對接的信息化平台;而是落地的智能硬體,以及短途剛需的自運力。摩拜和ofo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其下載量、活躍度就把一大批互聯網「老司機」項目甩到後面,剛需、頻次、規模等因素都具備,產品准入門檻並不那麼高,再加上中國這麼大,地域壁壘足夠更多的玩家去「割據」、去滲透。

甚至阿星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即使在摩拜、ofo遍布的區域,也有第二梯隊單車存活的巨大機會。

舉個例子,你要去附近超市購物,在一個小區內發現了很多摩拜、ofo車輛,也摻雜極少數小藍單車,此時你會選擇哪一個?選摩拜或ofo的話,意味著單車流動率更強,你中途要停靠下去ATM機取點錢,上鎖結算會不划算,不上鎖擔心其他人騎走;而你尋找下一輛單車,又費時間。這時候的最優解其實是選擇相對稀少的小藍單車。因為更多人不會繳納99元押金去騎覆蓋率更少的單車,反而騎這些車不會擔心被人「搶」。

這裡面有一個隱秘的人性自私的基因在作祟,人們既希望「共享單車」是共享的,也希望「不共享」!第二梯隊甚至第三梯隊的單車用戶總會有一部分忠實用戶,當然前提是這些單車質量過關,目前小藍單車、永安行、優拜等單車硬體質量和做工其實是超過ofo的,還吸收了摩拜智能鎖結算和定位的優點。

如果照這樣的使用場景來推斷的話,永安行、小鳴單車即使肥肉吃不到,喝湯撿漏的機會大大的有!尤其目前單車的騎行已經蔚然成風,那些上班趕地鐵的白領搶不到車變成了新的痛點,在至少3個平台上繳納押金,成為活躍用戶的人,將會越來越多!

我們此前所期待熟悉的兼并,或者頭部項目壟斷市場的情況可能並不會如期發生,因為單車項目的碎片化,正是用戶所需要的!商業這種事情,不是當不了第一第二,就沒法玩了,智能單車任何一個項目都不能吃下整個市場,供給量依然嚴重不足的,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一線城市。

除了用戶,單車項目爆發還有誰會是贏家呢?很多人覺得是騰訊,這位是燒錢的財神爺,更多是在戰略投資層面。

阿星更偏向於認為支付寶會成為單車大戰的贏家。這麼多碎片化的單車項目的App的下載量很難推動的,目前看到摩拜和ofo市場推廣費用巨大,在今日頭條和微信中總能遇到,這也給其他單車項目線上拓客帶來了巨大挑戰。不過,現在這些單車項目可以裝進支付寶里。沒有人會卸載掉自己的「錢包」,留存率巨大的支付寶的打開率卻不盡人意,使得其對於線下流量入口需求非常饑渴。而其支付的便捷性、芝麻信用真實度,可以讓單車專註於造車、鋪車,大大減輕了單車項目的獲客和運營壓力。

目前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已對接了永安行、ofo、小藍、優拜、funbike、1步單車,其中,新用戶芝麻信用達到600,可以免交永安行的押金、達到650可免交ofo的押金;芝麻信用700可以免交小藍單車的押金,甚至關鎖之後不及時支付,也會在下次開啟之後延遲結算。即使第二梯隊的單車投入的密度不級摩拜和ofo,也將獲得不錯的用戶粘性。這更堅定了我的判斷,單車大戰打到最後,更有可能是多家並存、諸侯割據的情況。並且這種市場自由競爭的局面應該被提倡,而非潑冷水。如果一家獨大,市場失去活力,用戶短途騎車費用上漲也會降低騎行的積極性。

另外,據我觀察,更多單車的項目存在不僅挽救了自行車這一夕陽產業,對很多實體門店來說更是陣陣「春風」。比如人人湘創始人劉正就發朋友圈說在中關村軟體園片區開分店,開張不到半月,人氣爆棚,而餐館所在的園區企業入駐率還不到30%,劉正的朋友圈裡留言「要由衷感謝摩拜、ofo、bluegogo等恩人們,有了你們百度、新浪、聯想的『筒子們』才不吃員工食堂的!」

推而廣之,目前萬達等商圈廣場或賣場也要感謝「單車恩人們」,在懶人社會原本可以網購或點開本地化O2O服務,隨著單車的流行,讓人們騎出一公里以外去消費意願大大增強,勢必提振商城的消費人氣。在一些開放化商圈場景中,第一梯隊的單車多、但流動快,第二梯隊的單車少、但流動慢,各自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從長遠看,的確可以為實體門店帶去可觀的流量。

單車不會只剩一家,單車創業者不用總想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既然能為用戶、行業、商圈等帶來更多的價值,那就多多益善!現階段蒙眼狂奔,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本文作者 | 李星,公眾號:靠譜的阿星,關注消費升級與互聯網+創業創新,個人微信即QQ號:1598145405,歡迎勾搭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廈門大學不允許摩拜單車進入校園?
在Wework空間里工作的體驗是如何?
如何看待芝麻信用滿650分ofo免押金?
Uber 的車費定價體系是否可以作為一個好的「有效市場」概念的案例?

TAG:摩拜单车 | 共享单车 | 分享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