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型酒」和「很乾的酒」區別在哪裡?| 醉鵝葡萄酒辭典

醉鵝葡萄酒辭典

每個行業都有一大堆專業名詞、形容詞等各種辭彙,對於外行來說,「這都是些什麼鳥語」。比如十年來一直在百度,從未搞清楚的「越位」,或者最近常被造句,但依然黑人問號的「ssr」,比如黑人問號又是個啥。

我曾經聽一位高人說,任何一個行業開始脫離群眾,都是因為形容詞用得太多了。所以鵝娘辭典要做的就是幫大家深刻理解不同的形容詞或名詞背後影射的意思到底是什麼,通過融會貫通的方法幫助大家走進葡萄酒的世界。

這首詩,乾巴巴;那首詩,水汪汪。

——題記

干(Dry)

前陣兒過年,大舅媽喜滋滋來串門,兜里掏出來一瓶貼牌甜白起泡酒,說:「來,今兒我請大家喝乾紅!」

不至於把一切葡萄酒都稱為「干紅」,但很多人習慣把一切紅葡萄酒叫做干紅。也沒深究「干」是個什麼意思,只覺得這麼說好像要顯得講究一點兒。

隨心所欲式的翻譯和誤用會令你誤解一個詞一輩子,從來也不去想它到底對不對。與之類似的還有「解百納」。解百納干紅,干紅解百納。音譯復意譯,還簡寫,不怪人不懂。

如果我把uptown funk girl翻譯成阿普唐放女,你知道是什麼嗎?

干紅是什麼意思?

干,對應的英文是dry。在中文和英文的意思里都是指「沒水」。說,你皮膚干,這兒天氣好乾,這本書里全是乾貨,都非常好理解;但是,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會用「沒水」來形容一種液體。

當我們說這酒好「干(dry)」,其實的意思是,這個酒不甜。並且,從最不甜(絕干,bone dry)到最甜,中間還有好些個檔位,通常是根據酒液里的含糖量來劃分的:

嚴格說,干紅就應該只包括絕干~干這個區間的紅葡萄酒。而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半干、半甜風格的酒,還有各色甜酒,誰也不比誰更高級。

區分甜度,只是對口感作一個提示,而不是說越干越好。

不過,你一定會在酒吧或者電影里看到過這樣的裝逼場景:

I want something dry.

意思大概是說「嘿夥計,成熟一點,妞可以泡甜的,但酒要喝最乾的,不要像個娘炮,喝純的,不加糖不加奶,一口悶,雪茄別停。」

為什麼說自己喜歡偏干型的酒,會成為一個裝逼的點呢?

在普遍認知里,舊世界的酒普遍比新世界更「干」,因為前者其果味不如後者明顯,被認為更加嚴肅、高級;而簡單易飲的果味型葡萄酒是逼格低的,被aquired taste們所不齒。

「絕干」真的是最好的嗎?

但是,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絕干(bone dry)」的那種口感。

越干越高級,顯然是不對的。不要將高級品味這樣的意思聯繫起來。很多果味豐富、甜美型的酒也能兼具複雜度,質量和級別是可以很高的。

就算你傾向於喜歡偏乾的風味,也不要以此去標榜自己的品味。正相反,在一些侍酒師眼裡,一上來就說「I want something dry」的人,常常都不怎麼懂酒。

我們已經知道了含糖量與「干」之間的關係,不過這是一個相對沒有多少情趣的理化指標。但,當我們在形容一款酒的口感時,這個界限就不再明顯了。

舉個例子說:假如一款酒的糖含量在4mg/L之下,顯然它是「絕干「的;但這款酒卻呈現出甜美系的果味、甚至在香氣中有蜜糖的意味,我們的舌頭認為它是「果味(fruity)」的。果味十足的酒,我們不會去說它「干」。

使用規範

干型Dry(作為名詞):殘糖在0-4g之間的葡萄酒,也包括了充滿甜感的重果味葡萄酒。

干Dry(作為形容詞):當單寧較高,果味不充足,風味以木質、陳年氣息為主時則很「干」。

絕干Bone Dry:高酸度,殘糖量極低,凜冽,清瘦的白葡萄酒,或者Zero/Brut Nature的香檳。

歡迎到公眾號「企鵝和貓」第一時間看我們的內容 :)


推薦閱讀:

請問這瓶酒叫什麼。現在還可以買到嗎 ?
有三瓶葡萄牙紅酒不知道怎麼樣哪位大神科普一下?
什麼葡萄可以做葡萄酒,但是沒人做提子酒那?
新世界和舊世界的葡萄酒有什麼區別嗎?
服務員正式倒紅酒之前為什麼要先倒給一個客人試一下?

TAG:葡萄酒 | 红葡萄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