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瓦羅·西扎是如何學習建築的?

感謝大家來到 MornEdu 本周的活動,本周的主題是「搞懂阿爾瓦羅*西扎」,理解西扎的設計思想和設計語言,最終達到能夠有針對性的從西扎的作品裡進行借鑒的目的。

普利茲克獎得主阿爾瓦羅·西扎,當之無愧的建築大師。但他不是神,不是生下來就是天才建築師,他的設計思想和技巧也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東西。而且和今天的咱們一樣,學習和借鑒的都是各種建築大師的作品。那換個角度說,西扎的學習經歷以及他對各種大師的作品的思考和理解角度,理論上說對我們就很有參考價值。所以今天的博文,咱們從西扎的學習經歷展開探索,看西扎在學習階段都做了什麼,看西扎是如何學習和理解大師的作品的。之後周四講座上我們探討西扎是如何在設計實踐中體現他的思想的,看他是如何將自己借鑒來的知識、空間語言等等應用於空間營造和打造場所精神當中的。

同時也安排了兩次群討論,周三,請大家把今天博文里的內容當做例子,在里分享任意設計案例,表達你的理解和看法,我們基於這些分享展開自由討論。討論的核心是各種建築案例分別是要打造什麼樣的空間、體驗、情感、環境。周六,請大家以講座的內容為例子,分享任意設計案例中的設計語言,展開自由討論,討論的核心是空間營造的方法和細節處理。歡迎大家參加。

回主題。西扎的家鄉是馬托西紐什,是葡萄牙很邊緣的海岸小鎮,走歷史保護路線的旅遊城市,有巨多保護的不錯的宗教性建築。那我們知道古典宗教建築給人留下最多印象的通常是空間中的各種雕塑和壁畫,但馬托西紐什這地方偏,歷史上也沒什麼藝術家,所以相比之下壁畫並不算出色。自小看著漂亮的雕塑長大,所以夢想要當雕塑家,大學報考的也是雕塑系。

但畢竟涉及到以後的發展問題,所以全家對西扎當雕塑家這事考慮很慎重。西扎考大學是48年的事情,二戰剛結束,住房緊缺和經濟崩潰是當時世界範圍的主要問題,所以各地都是以工業、建造業和經濟發展為主,對藝術文化方面重視程度對非常低。導致葡萄牙的雕塑家和藝術家大多活的都非常的慘,家裡揭不開鍋的有的是。所以以老爹為代表,舉家反對西扎的雕塑家夢想。也是因為這事,從西扎考大學一直到大一結束和老爹的戰爭就沒停過。最終妥協的是西扎,重讀大一,從波爾圖大學的雕塑系轉為建築系,以這樣的方式結束的家庭全面戰爭。但雖然西扎做的是建築,但作品中卻有很強的雕塑情節。

圖1:拉奧孔之死

簡單說一下古典雕塑。大家看一下圖1. 拉奧孔之死,古典雕塑的代表之一了,細節較少的軀體部分和臉部細節的豐富變化形成了一種很妙的對比關係。右邊這張圖裡我把細節較少的軀體部分單獨扣了出來,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這些細節較少的部分和細節較多的部分表達的內容其實完全不同。

摳出來的部分,我們看到的是表達身體動作的各種體塊體量穿插,看到的是三個人與那條大蟒蛇、各種布料還有石頭台座之間的互動關係,表達的是拉奧孔違反神的旨意,神將下巨蟒懲罰。再看沒扣出來的部分,是各種豐富的表情,一些代表力量感的肌肉變化,說白了就是表情符號和頭髮、衣著這些形式符號之類的符號語言。體現的是對抗巨蟒時的那種恐懼、堅強、掙扎和面對神的無力感。

也就是說古典雕塑里,細節較少的部分是用體塊穿插來展示雕塑的主體與外界環境因素的互動關係,目的是表達的是一個故事的背景信息。細節較多的地方則是堆積各種符號語言,給人一個比較明確的理解角度和情感體驗。

圖2:波-諾瓦茶室餐廳,遠視圖、頂視圖和鳥瞰

這是波-諾瓦茶室餐廳,應該是西扎最早最早的作品。從頂視圖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沿海布置的小建築。有兩個入口,灰色這個入口流線順著地形變化鋪設,白色這個是連接停車場和主入口的一個小跨橋,架在一個小山溝上。建築主體也是很簡單的幾個體塊順承場地情況穿插著形成的。鳥瞰圖上可以看到豐富的體量變化形成的坡屋頂,細看一下每一個坡屋頂也都是為了和場地上的一些元素產生互動關係而設置的。說白了,這是一種對前面提到的古典雕塑的借鑒,建築造型上的體塊穿插雖然豐富多變,但沒什麼細節,形成一個整體的有機造型,體現的是建築與環境的互動和海邊建築這樣一個背景性質。不強調茶室餐廳這種功能性,也沒有為表達功能而布置任何符號語言。

圖3:波-諾瓦茶室餐廳的細節處理

這張圖列舉的是不體現建築造型的部分,按古典雕塑的特性來說就是「需要通過堆積細節和符號語言來體現方案的亮點的部分」。我可以看到不同材質材料的搭配和各種材料體塊的組合穿插,各種材質自帶的紋理變化以及大量自然景觀的引入確實是細節很豐富。但符號語言方面,和前面分析的古典雕塑的特點就不太一樣,很難找出值得拿出來說的符號。空間營造上符號語言即不明顯也不豐富,這是西扎學習建築的過程積累下的建築觀念導致的。

西紮上大學的時候老師是費爾南多-塔歐拉。在建築方面,當時葡萄牙的主流思想是地域性建築,領軍人物之一就是這個塔歐拉。也是個奇才,從13歲就開始發表各種建築評論,批判葡萄牙的建築太崇拜西方帝國,現代主義的國際化風格使得建築沒有差異性,建築形式的多樣性也越來越不明顯,葡萄牙本土的特殊性越來越不被重視。圖4隨意列舉了幾個葡萄牙小鎮的景色。

圖4:葡萄牙鄉土小鎮

基於這樣的批判,塔歐拉就呼籲建築師們和他一起對圖4這種葡萄牙的本土建築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學習。他認為促使建築形式和設計的改變和發展的不是風格這種東西,而是 「環境條件」、「土地所有權」和「人在特定時代下的需求」 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就是塔歐拉認為人們真正需要的建築其實是符合時代特性的、用最新的建築技術和手段建造出來的鄉土建築,他認為建築師的工作不應該是創造或者弘揚新的生活方式,更不應該是盲目的崇尚或者推薦任何建築風格。他認為建築的意義在於是引導人們在新時代、新技術的支持下更好的以傳統的方式過日子。

回來再看前面說的「空間營造上符號語言即不明顯也不豐富」。你看從地域性建築這個角度來說的話,空間應該是傳統生活方式的載體。那麼換句話來說,在西扎來說,至少是早期的西扎來說,堆積細節還有符號的目的就應該是體現新技術與傳統生活方式之間的結合。

圖5:波-諾瓦茶室餐廳的符號語言

左邊第一張圖木結構帶來天窗,新技術讓空間跨度變大了,第二張,現代的大落地窗,室內和室外的關係變得更模糊了,院落的感覺變得更強,第三張落地窗旁邊的現代主義傢具,坐下喝茶吃飯的同時可以更好的欣賞自然景觀了。

簡單的說,西扎的設計,造型上是來源於古典的雕塑,用簡單的體塊穿插組織形成一個強調與環境的交互的有機的形體。然後空間營造上則是師從地域性建築思想,有意識的創造和堆積各種符號語言,引導人們在新時代、新技術的支持下更好的以傳統的方式過日子。

那我們剛才說了,西扎是師從塔歐拉,塔歐拉雖然認為建築的意義在於引導人們在新時代、新技術的支持下更好的以傳統的方式過日子,但他提倡和呼籲的卻是大家都應該去研究和學習鄉土建築,塔歐拉並沒有呼籲新技術和鄉土建築的融合這種行為對吧。換句話說,塔歐拉其實是有一些過多強調傳統的人,和對傳統的重視相比,他並沒有很注重新技術與傳統的結合方式。

實際上西扎在上學的時候,還有畢業後在塔歐拉的事務所工作的時候,西扎也一直都是跟著塔歐拉研究和學習鄉土建築,不是塔歐拉一起研究新技術與鄉土建築的結合方式。那問題來了,西扎對新技術的理解是從哪學的?我們就假設西扎他是天才,聰慧到他能自創新技術與傳統生活方式的結合方法,這也得是他學了新技術之後的事情。對吧。西扎從塔歐拉這裡學了地域性思想,但新技術與鄉土建築的結合技術西扎是從哪學的?答案是阿爾瓦阿爾托。

向阿爾托學習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名氣大對吧。但底層一些的原因,主要是阿爾托他既不強調國際化風格,也不非常強調民俗學。在阿爾托看來,各種流派只是方法、傾向和元素選擇上的偏好的差異導致的一些分支。在阿爾托的觀念里,建築就是建築,是為滿足人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而服務的一種東西,所以只要能達成目的,管它是什麼現代主義還是傳統元素,只要能用好用就全都拿來用。所以雖然說阿爾托的思想里並不怎麼重視地域性建築的觀點,但就結果來說,阿爾托的作品相當於是給地方性傳統與現代主義的結合指了一條明路。很長一段時間裡,阿爾托也是西扎學習的主要對象。

阿爾托對是這樣概述自己的設計方法的:

「我經常以一種完全本能的方式進行設計,在將作品特徵和廣泛的需求進行理解並吸收到我的潛意識中之後,我會努力在一段時間內忘卻所有的問題和需求,並開始一種非常接近於抽象藝術的方式來繪製草圖。這個過程完全是本能控制的,我畫出簡略的建築概況,有時直接以看上去像小孩的作品一樣的草圖作為結束。我以這種方式,以高度抽象為基礎的構思逐漸成型,這是一種普遍的主旨,它能使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互相得到協調。」

你看這段話,不得不說大師就是大師,很不明所以雲山霧繞的。深入琢磨一下,大致意思就是說做設計的時候別想那麼多,相由心生,想幹什麼就畫出來,然後去干就好了。對這句話西扎也是很認真的進行了學習,對比和閱讀了很多阿爾托的草圖、書籍,也走訪了很多阿爾托的建築,最終西扎把這種相由心生定位在了直覺這個詞,也寫了很多文字來描述他對阿爾托的思考和理解。西扎認為之所以阿爾托要回到那種高度抽象的層次是因為:

「建築師最初的構思往往源自於現場的特質所激發的直覺。建築設計不存在通向成功的捷徑,學習建築的過程中重要的是積累關於形象、空間秩序的直覺,設計的過程就是在結構、功能及環境因素等等之間來回反覆考慮的一個運動過程。建築師的工作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調節各種矛盾,使設計達到最終的平衡。方案是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時間和思考的積累發展出來的東西,所以建築師除了保持強烈的自信和決斷能力之外,就應該盡量與方案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太看重方案,應該忘記與方案相關的各種問題,回歸自己的直覺,讓設計方案自由自主的發展出來。」

這些是西扎的原話。我們拆一拆主幹,大致有三條:

1. 設計應該發起自設計師對場地的直覺。也就是建築師對場地的感受,這種感受來源於地方性、民族性、來源於當地廣泛採用的材料和工藝,來源於建築師對當地的政治、經濟、氣候環境等的個人理解。建築師的工作之一就是把自己在場地上形成的直覺轉化為一個建築的形象和空間秩序。

注意用詞,是轉化為建築的形象,不是轉化為建築造型。造型是將看到的元素簡化為符號之後得到的東西,造型本身是沒有含義的,所以人看到一個造型之後首先意識到的是形狀。形象是各種元素穿插組織之後形成的有機整體,就好像鼻子眼睛嘴組合之後的結果,是一種狀態,當人看到某種狀態後是會回想起某種情境或者內涵的,並激發出一系列的行為。

同時,是將直覺轉化為空間秩序,不是轉化為功能組織。功能組織強調的是功能的合理性,最終結果必然導致空間有明顯的等級差異,會有很強的向心性。空間秩序強調的是空間彼此之間即相互關聯又不太會對彼此產生太多的鉗制,是各種空間,包括室內室外都很統一很整體的一個狀態,每個空間都有自己的意義和作用,所有空間都是同等重要的。這是第一條。

2. 建築師的工作就是調節結構、功能和環境之間的矛盾,使設計達到最終的平衡。比方說我設計了一個大片玻璃幕牆的建築,玻璃幕牆朝向很漂亮的自然景觀,然後我也設計了一個很合理的結構形式。這一系列的流程就不是西扎所說的處理矛盾並使設計達成平衡。你看大片玻璃幕牆必然會導致室內採光比較多,那冬天會不會比較冷,夏天會不會比較熱?這種冷熱溫度的變化下,功能空間里原本要承載的活動能很好的展開嗎?假如傳統生活方式下人是喜歡靠窗戶坐下的,那如果我安排了玻璃幕牆,人會不會因為太冷或者太熱而不喜歡在這裡坐著了?我是要讓人像傳統生活方式那樣繼續坐在窗邊呢,還是對空間的功能進行一些調整呢?西扎所說的處理矛盾使設計達到最終的平衡指的是這些思考。

3. 不要太強調方案,建築師應該回歸自己的直覺。比如說我們在處理建築的造型形象的時候經常會做各種各樣的嘗試,憑直覺使方案儘可能的好看漂亮一點。這也不是西扎的提倡的,讓方案好看漂亮,這是很在乎方案的一種體現。西扎說的建築師回到自己的直覺,是說我們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回到自己的本質工作上,憑自己的直覺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建築師的工作是什麼呢,是第一條和第二條。不要太看重方案,多考慮一下咱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沒。

前面說的都是西扎對阿爾托阿爾瓦的解讀。其實阿爾托阿爾瓦的作品和資料就那麼多,咱們看到的和西扎看到的其實是一樣的。我們雖然無法得知西扎到底是如何學習阿爾托的,但我們從西扎的解讀至少可以看到他沒有把阿爾托的話直接照搬來用,而是對著作品和手稿嘗試去思考阿爾托為什麼會這樣說,思考阿爾托為什麼會這樣想。

和我們的區別有兩個:

  1. 我們習慣了將別人的觀點,將書籍中記載的信息挪過來當做是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來用,西扎則是通過思考從別人的觀點中發展出自己的觀念來。

  2. 我們不善於或者羞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而西扎則是通過寫作發表的方式將自己的觀點說出去給他人聽。

這種行為在他觀看和學習其他建築師的作品的時候這個特性也一直是存在的,比如柯布西耶。有一篇文章里就記載了西扎看到薩伏伊住宅時候的感受,是這樣說的:

「它可能是從另外一個世界來的物體-這就是第一眼看到它所留下的印象,強有力的形式蘊藏於柱子上的平行六面體的體量之中,通過一個連續的水平開啟在樓板或露台等各處顯現。它可能是用鐵和鋁建造的,石膏賦予了分段的形式以連續性。

但這一簡潔的秩序卻又被連續而頻繁的拆解,一座雕塑性的樓梯,在內院上方的三角形的開啟,暗示著不穩定性的動態的坡道,在牆體之間盤旋的光線,二層的空間環繞內院布置,並通過內院提供照明。另一方面,軸向的坡道抑制了不穩定的空間感,這些坡道在外部再次出現且通向露台,牆體華麗的弧線保持了流線的順暢,暗示著圍合感。

建築的每一個元素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它使焦點不再匯聚,漫步於建築空間中的感受就像你每天在城鎮中行走時發生的事情一樣。」

這一段記載首先是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角度重新去思考和理解薩伏伊。另一方面,其實我們也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方法論的東西。回想一下,但我們去做分析的時候,我們平時喜歡和擅長的方式通常都是去對分析對象進行下定義。但你看西扎他就不是,他實際上是對薩伏伊進行了一次從細節入手的細節描述,最終拿出的結論則是對自己看到的一切的概括和總結。這種結論和我們平時做案例分析的時候拿出的結論也不同,我們通常是對分析對象進行性質上的總結,西扎則是對自己的所見所感進行性質上的概括

時間關係就不舉更多的例子了。我們今天提到了西扎和雕塑,西扎和地域性建築,提到了西扎對阿爾瓦阿爾托和柯布西耶的理解,從皮毛的層面分析和推理了一下西扎的思考方法,並和我們平時常做的行為和習慣進行了簡單的對比。同時前面講述的過程中多少也羅列了一些西扎學習建築的時候葡萄牙的社會背景,是個受到現代主義國際化風格衝擊後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呈現出萎靡衰退狀態的時期,建築和建築、建築和自然呈現為一種脫離割裂的狀態,在普遍大環境上建築也成為了一種客體化的商業品。

這與我們當下的中國建築業真的非常相似。對應這樣的時代,西扎這種在造型上強調建築與環境的結合、在空間營造上強調新技術與鄉土建築的結合的設計手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就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和深入學習。

那麼西扎又是如何在設計實踐中體現他的思想的?他是如何在現代建築中體現和營造鄉土建築那種集群屬性的?他又是如何將自己借鑒來的知識、空間語言等等應用於空間營造和打造場所精神當中的?周四的講座中我們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講座內容包括「西扎思想的形成和演變」、「空間營造方法 及 設計理念的體現」和 「在中國語境下借鑒西扎」三個部分。講座鏈接:點這裡。

【本周活動計劃】

周一博文:《阿爾瓦羅·西扎是如何學習建築的?》

周三群討論:請大家基於任意設計案例,表達你的理解和看法,我們基於這些分享展開自由討論。批判或褒獎均可。時間: 晚八點。地點Q群:498102927

周四講座:《深度理解西扎的建築作品》將從「西扎思想的形成和演變」、「空間營造方法 及 設計理念的體現」和 「在中國語境下借鑒西扎」深入分析探討西扎的作品。頁面鏈接

周六群討論:請大家以講座的內容為例子,分享任意設計案例中的設計語言,展開自由討論,討論的核心是空間營造的方法和細節處理。

期待大家的參與,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的商品房大多窗都那麼小?
上海是沖積平原,為什麼陸家嘴能屹立那麼多頂級高樓而沒有沉降問題?
中國北京首都機場 T3 航站樓的屋頂怎麼會屢次被吹翻?
高層建築上種樹來提升品質是否可行?目前有已經成功的案例嗎?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是怎樣運用古典園林的元素的?

TAG:建筑设计 | 建筑理论 | 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