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導論] -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5.4 | 資本主義發展生產力的潛在破壞性
這是《資本論導論》(M. Heinrich) 第五章。第五章將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綜合起來討論
————————————————————————————————————————
勞動過程中的協作需要協調。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家承擔協調的功能。但是,資本家的協調不僅僅滿足了技術上的組織需要,它同時組織著剝削,因此受到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之間鬥爭的制約,這種鬥爭使得馬克思得出「資本主義的管理就其形式上來說是專制的」(《資本論》,1:385)。大量的工人使得——就像軍隊一樣——被委任的工業官員和小官員變得必要。他們以資本的名義命令工人。
管理的等級制度在二十世紀發生了影響深遠的變化。資本家的專制一方面受到法律的管制,另一方面受到行業協會(工會,譯者注)談判流程的制約。過去的十年中,幾個行業出現了資本加強受僱傭者的自主性的傾向。但是,在這些改變中,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資本的增值,剩餘價值的生產——沒有受到質疑。在高技能的行業中,通常以高度的自由來鼓勵僱員主動地將他們的經驗和工作能力帶到工作中來要比通過經常的壓力和管理來迫使他們工作要更優越。但是,這種僱員的自主性常常和舊有的專制形式一樣具有破壞力,區別僅僅在於這種破壞現在是自我組織的。
資本家的(對於勞動力來說的)破壞性在延長工作時間,和更近的「彈性工作時間」的傾向中是顯見的。增加的生產力意味著相同量的產品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被生產出來,但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力的提升並不意味著勞動時間的減少。特別地,當生產力的提升是藉由引入機器實現的時候,其結果是工作時間和班次的延長以及夜班,使得機器能夠運轉最長的時間。這麼做有許多原因。
只要新的機器還沒有變成社會標準,將其應用於生產的資本家就能實現額外的剩餘價值。他在這種特殊情形下製造和銷售的產品越多,額外剩餘價值就越大。如果這種機器日後稱為社會平均生產條件的一部分了,延長機器運行的時間仍然是一個優勢。機器能夠被有利可圖地使用的時間長度不僅取決於機器本身的損耗,還取決於新的、更好地機器是否已經出現在市場上。儘快地將機器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上能夠降低它在完全轉移自己的價值之前就被新的、更好的機器替代的風險。如果延長工作日違背法律或是集體談判的限制,資本家通常試圖提高工作強度,比如加快機器的速度。
生產過程既然已經從個別勞動力的極限分離,而作為客觀的物成為科學考察的對象,「現代工業從來不把某一生產過程的現存形式看成和當作是最後的形式。因此,現代工業的技術基礎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產方式的技術基礎本質上是保守的「(《資本論》,1:560)。生產的技術基礎經常性地被革命,勞動的生產力不停經常地提高。增長的利潤是這一切的唯一動力。在這個過程中,巨量的投資被用來獲取新的機械或建造新的生產設施,只要這一切能夠降低產品的成本,它就是必要的。使得工作條件更舒適或是僅僅是減小對健康和安全的開支會導致利潤的減少,因此被盡量減少。即使在今天人們也能看到,在許多部門:
社會生產資料的節約只是在工廠制度的溫和適宜的氣候下才成熟起來的,這種節約在資本手中卻同時變成了對工人在勞動時的生活條件系統的掠奪,也就是對空間、空氣、陽光以及對保護工人在生產過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設備系統的掠奪,至於工人的福利設施就根本談不上了。(《資本論》,1:491)
即使是最簡單的工作條件的改善也需要法律或是僱員果斷的反抗。馬克思在接下來的陳述具有當代意義:
為了迫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最起碼的清潔衛生設施,必須由國家頒布強制性的法律。還有什麼比這一點能更好地說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呢?(《資本論》,1:554)
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目的是不間斷地生產剩餘價值。競爭迫使個別資本家,以避免其資本家資格的喪失為動力,把追逐提高剩餘價值作為他活動的動力。自然,就像勞動力一樣,僅僅是達到他的目的的一種手段。按照它內在的邏輯,資本對於摧毀生命的自然基礎(通過排放污水、廢氣,通過對整個地區的毀壞和毒害)是無動於衷的,就像它對摧毀個別的勞動力無動於衷一樣。今天,我們維持並擴大著基於燃燒化石燃料的工業生產模式,即使氣候變化帶來的地區性和全球性的生態惡化已經可以預見了。
資本主義發展生產力的潛在破壞性只能通過「外界」的工人的抗爭和國家權力被限制。如果失去這種限制,或者它們被削弱了,這破壞性立即就顯現出來,比之前更強大。以下這段話仍然是正確的:
資本主義生產發展了社會生產過程的技術和結合,只是由於它同時破壞了一切財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資本論》,1:580)
面對從工業生產方式發出的對環境的破壞和對健康的威脅的(巨大)尺度,在二十世紀的後三分之一發生了一場關於這種破壞究竟是由於工業生產的物質條件,還是由於首先將這種破壞行為帶來的資本主義條件.
馬克思的著作中沒有對這個問題的明確討論。但是,它強調必須區分「社會生產過程的發展所造成的較大的生產率同這個過程的資本主義剝削所造成的較大的生產率」(《資本論》,1:486)。所以,馬克思經常被指責說認為工業生產過程「本身」是積極地,而僅批判它的資本主義外殼。這也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於是,蘇聯在某種程度上完全不加批判地應用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
今天,我們已經比在馬克思的年代更明確不是每一個工業生產過程都只需要脫離了它的資本主義方式就會突然變得完全有益。一些工業化路線並不因為他們應用於資本主義的結果而更具破壞性:如果社會主義國家應用了原子能,風險依然十分巨大;化石燃料的廣泛使用仍然會導致氣候變化。資本潛在的破壞性不會自動地在應用一項技術的時候顯示出來,而是通過發展路徑的選擇得到體現。
推薦閱讀:
※如何用哲學的角度看勤勞致富?
※蘇聯解體對我國的啟示?
※「三個自信」為什麼依次是道路、理論、制度?
※俄國革命百年:革命的悲劇由誰決定?
※如何評價赤坂凌太郎一夜之間徹底從知乎和貼吧空間被全面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