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動漫愛好者很多喜歡哲學或政治學?
總看到動漫頭像的用戶在回答哲學或政治學問題…或者經濟類(政治經濟為主)…為什麼???????別和我說因為動漫愛好者量大所以喜歡這些的也多(╯°□°)╯︵ ┻━┻
你要一本正經的談,就會突然飛碟。
如果你用二次元頭像,就會變成沒用的飛碟。
簡單的說:二次元文化消解了網路言論的政治性與革命性,讓這種言論變得無害化,從而避免成為庸俗的政治撕逼的組成部分。
你看過多少日漫?這麼說吧,有一批已經老去的日漫作家經歷過赤軍運動,受過那個思想衝擊。藤子不二雄畫過主席傳。海賊王里出現世界革命軍,你覺得是偶然嗎?
您點下哲學話題 然後活躍答主那看一圈 動漫頭像相對於總數是不多的。基數大和你的關注方嚮導致了某種偏差…
不,你想多了,如果你關注數學話題,你就會發現有一大群神人把bt數學專題的封面搞的像大佬開車一樣。總結一下,一個人是不是宅和一個人搞什麼專業沒必然聯繫。
作為哲學系的二次元宅男,我很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本科學哲學最重要的功夫是什麼?是讀文獻、讀文本、讀原著啊無路賽!偶爾要寫讀書報告、交關於原著內容進行思考的論文啊無路賽!
那麼,讀書在哪裡讀呢?當然是在宿舍、圖書館、書房、自習室啊喂!我短期假期(比如端午節)大多都在自習室、宿舍讀原著肝論文啊無路賽!
我從早上八點到自習室,中午不吃飯,到晚上八點離開自習室回宿舍累成狗哇,晚上偶爾還要熬夜,我怎麼休息呢?當然是吃飯的時候看新番了啊無路賽!除了看新番還有什麼室內休閑方式呢?
當然是摹角色、描兩筆畫了啊無路賽!所以,我們專業喜歡本專業並努力想在本專業搞事情的娃子大多都被專業逼得宅了起來…
我們是先宅而後入宅的啊無路賽!我學的是哲學,但我根本沒聽過 哲·吾王·比利海靈頓·學 啊八嘎!根本沒聽過!!!我什麼都不懂!
所有不分這兩點說二次元喜歡哲學的都是八嘎八嘎八嘎無路賽無路賽無路賽!!!另附上我們班同學們的課餘愛好以做參考:
有個妹子喜歡油畫,畫的賊棒有個漢子喜歡素描和學語言…畫的賊棒,並在自學日語和各種語言的髒話
有個漢子喜歡吹長笛,我住他對面,時常聽到曲子聲有個漢子喜歡LOL,就是他把以他為中心周圍三個宿舍的漢子拉下水(包括我)看到了嗎?我們就是宅的如此任性並且沒有對象!!!兩方面的原因吧。
一方面只是單純的倖存者偏差而已。你向著那方向關注,自然覺得這個方向符合你預期的東西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則是相反的命題。與其說「動漫愛好者喜歡哲學或政治學」,不如說「喜歡哲學或政治學的人也喜歡動漫」,或者更武斷一點兒可以說「喜歡鑽研學問的人多喜歡動漫」。
對於我個人的一點淺薄觀點來看,我喜歡ACG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理想化。你看ACG作品又不用挑顏值(想畫什麼樣的樣子就畫什麼樣子),也不用挑演技(除非作畫崩壞或人物設定崩壞),也不用擔心搭建過於誇張布景的資金問題(從奇幻魔法到科幻大戰也就是幾張畫,你讓現實中EVA踩個大樓試試)。
多好。
正因為不太想看那些有瑕疵的真人,所以選擇標準比較高的動漫。正因為不想總是呆在充滿缺陷的世界,所以沉迷於用紙和筆計算更為理想的數學公式。
我想,這也是我的一點缺陷吧。
這個問題啊,看了感覺真可憐
因為哲學本來就是ACG亞文化啊??
民哲現點,請勿相信,已有專業人士提出質疑,我還需學習專業基礎知識。
佔個坑,大學後學習後修正觀點,請諸位哲學專業同學不吝批評指點。
----------------------------------------------
我現在還不算研究哲學,一年之後上大學就是了。。。
我個人喜歡動漫還在喜歡哲學前,但我自己並不能真正給我自己一個明確的兩者之間的聯繫。
不過要是舉個例子的話,比如說柏拉圖的理性世界吧,因該算是每一個西哲入門都要接觸到的。我們也都知道這個完美的,烏托邦式的理性世界是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我對柏拉圖關於這個觀點的疑問就是,我們真的可以對「完美」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嗎?
但是這並不能阻擋我對這個世界的構想與憧憬。我最喜歡的番,輕音少女;對其的詬病就是太不合實際,完全是為死宅構成的萌的世界,現實的高中哪裡有這種社。。。(京吹還好一點)however,我感受這期間的不存在的美好,我可以肆意的去解釋裡面人物的行為,我可以堂堂正正的擁有我自己的烏托邦。豈不美哉?(而且歌真好聽啊,yui真萌啊啊啊啊)
恐怕動漫可以讓我自己去天真的狂想,加上虛妄的完美,是我喜歡它的原因之二吧。
(日常偏題呀。。。
並不覺得。
先不說我就喜歡歷史經濟學和地理,動漫愛好者的定義是什麼呢,如果說看過幾部就算,那麼年輕一代幾乎所有學哲學的都是你覺得他們是喜歡尼采,黑格爾多,還是喜歡比利海靈頓多?哲學有時候不一定是哲學啊……
1.人口基數大2.很多動漫,奇幻魔幻的都牽扯到了一些哲學傳說,為了補設定去了解一下3.13╮(╯_╰)╭
因為宅,只能無聊蹲在家裡看動漫,玩玩哲學。
有妹子一起出去玩,誰還會思考這類問題?
熱♂愛♂哲♂學♂?
首先,不能忽視其中一些中二病騷年的存在,畢竟哲學政治經濟堪稱不懂裝懂三大法寶,什麼鬼都敢在上面胡咧咧兩句。
是宅把愛好政治學,哲學包裝的牛比了。如果你擁有一個宅的冷門動漫頭像,怎麼看都認識不出的,看些日本的推理,輕小說,漫畫,日語書籍,又看看學術書,那麼會比別人看上去牛很多。
歷史系強答你看啊,學歷史就要學政治史,學文化史,還要寫一個叫做歷史哲學的東西而且日復一日的在寢室寫東西,也就沒辦法脫宅,於是就出現題主說的情況
一本正經時間:相比枯燥無味的理論學習和書籍閱讀,二次元動畫將作者心目中的理想政治理念,用絢爛的畫面和精彩的台詞展現出來。加強了與現實的對立感,更容易引發觀眾的共鳴和思考。
三次元影像,由於題材、拍攝方面的限制,這類作品首先很難過審,其次即使拍出來了,想達到和二次元相似的效果,需要耗費巨大的拍攝成本和演員的配合。
扯淡時間:政治學我不知道,但是哲♂學與二次元,不分家啊(/滑稽)
deep ♂ dark ♂ fantasy
吼吼吼,全給黨!
啊咧,這是什麼鬼?對哲♂學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參見:《本專欄食用指南,淺談哲♂學,以及一些其它》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23229?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from=singlemessage
歡迎關注我的《本格の科技領域》專欄!無法考證問題的真實性,僅從個人角度來瞎答這個問題。
——長文嘮嗑式答題預警————結論在文末——康德:能夠令我心存敬意的,只有我頭頂的星空和我內心的藍白胖次——迷人的分割線(原答案在下)——個人喜好閱讀一些哲學書,也算比較愛看動漫,前者入坑三年後者入坑兩年,算是萌新吧。我周圍有一些同喜歡哲學的朋友(網友),很有共性的是,他們也很喜愛動漫,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支撐,但這似乎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以下是我個人化一些從一個哲學愛好者的角度去認識動漫,去領略其魅力的一些體驗,可能會有一些共鳴吧(笑)
談及動漫,或者說我這裡就理解為ACG文化。我首先接觸的是《悠哉日常大王》這麼一步作品,在這之前,我對動漫的印象是停留在《喜洋洋與灰太狼》《超獸武裝》《虹貓藍兔七俠傳》《神廚小當家》這樣的作品。
這裡不是說兩者的優劣與否,也沒有引戰的傾向。而是說,我第一次發現,動漫這種形式其實可以承載更多的內容,面向更多的受眾。
而不得不說幸運的是《悠哉》這部作品又是很恰當的給我這種喜歡多想的「哲學愛好者」很大的思考空間,無處不在的長鏡頭,在日常中的小感悟,清新的畫風和劇情,我想很多喜歡哲學的朋友也會喜歡這樣的作品。
此後便是漫漫的補番里程,《未聞花名》應當是我看的第二部作品,從小到大沒想到動漫可以使人哭成小傻子(笑),回頭再看這部作品,這不是在談做事情不僅要符合道德律還要出自道德律嘛,這明明是康德寫的腳本吧(笑)
此後應該是《超炮》《魔禁》兩部作品,算是正式看了一部以人設劇情為核心的商業化作品,炮姐好帥,一方好帥,安全褲,可麗餅,還有新井里美阿姨神一樣的聲線。大概只剩下這些印象了。
此後追隨這新井的旁白看了《愛殺寶貝》,之後對日常番劇變得毫無抵抗力,從我的角度來說,我更喜歡看一個動漫能否講一個好的故事,能否觸動我。而不期待它能否講出一個道理,一個立意。
從這角度講,我喜歡《命運石之門》勝過《魔法少女小圓》(笑不是黑小圓),給我個人的直觀感受是前者的故事,情感比後者好,而後者似乎想講個我一個奇怪的道理。
喜歡哲學的人自然不想聽別人再嘮叨「哲學」了,好不容易從晦澀難懂的書籍中逃出來看一會動漫還要聽動漫扯淡豈不是很蛋疼。而輕鬆向的作品,劇情向的作品,情感向的作品更能打動一顆顆整天埋在術語裡面的心。
另外還會追求一種悶聲裝大b的感覺,刻意避免商業化作品,但其實也看黃漫老師的(笑)。補番的時候沖著經典的作品去的,如《涼宮》《Eva》《cb》這樣的作品認真學習的。
有人會說這不矛盾嘛,Eva也要講道理扯淡的,不能否認看Eva的時候這些影響了我的觀感,但是人家故事講的好啊,人家劇場版做的好啊。人家雖然花里胡哨的意識流手法弗洛伊德心理學聖經死海文書。但是人最後把故事講清楚,情感表達一首「來吧甜蜜的死亡」就超神了嘛。
這是從作品的類型上來談,從看動漫的角度上,我個人似乎更喜歡注重一些鑒賞眼光,喜歡妄作評論,明明什麼都不懂但一定要說出一些所以然來。為此正在看一些分鏡方面的知識(笑)
感覺歪題過頭了……變成個人茶話會了
所以現在拋結論就是,動漫吸引一個喜歡哲學的人在以下幾點:
1.劇情向情感向佳作很多,填補了可憐哲學宅(同理程序員宅等)的情感精神需求
2.很多動漫作品可以引起哲學愛好者的共鳴,並能代入其自身的思考3.滿足了(以裝逼為原目的)哲學愛好者繼續裝逼強化鄙視鏈的心態(霧)如有錯誤,還麻煩指出,必當改正一是宅。至於為什麼宅……二是動漫本身了。作者構建動漫的腦洞,是形成思想的主要因素之一;例《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有問題》--探究何為"真物"?然渡航的十二卷拖欠的太久了。《春物》等都看了三四遍,的確值得反復推敲大老師金典語錄啊。三是許多動漫都有歷史穿插,作者會將日本史、外國歷史亦或是自己崇拜的英雄引入動漫;例《火影忍者》,裡面就有日本戰時的人物縮影(織田信長等)。國產動漫《秦時明月》;內容部分虛構~誇下製作,從第一版到現在,進步很大,很大!也追了很久了;為自己感動下。四是動漫大多數都是對一發現或正在探索亦或是人類實現不了的事的描述幻想吖!例《命運石之門》--改變世界線,進行時空穿越,改變對未來產生壞處從而達到對未來的掌控。五是現在漫迷們會開創"學派"。例:《白色相簿》--白學家的起源地。 首答,不對之處請指教吖。
對啊!哲學! 比利哲學啊!
你指的是哲♂學嗎?
因為閑著無聊,至於為什麼會閑著無聊.......當然是因為沒有妹子啊 (╯°Д°)╯︵ ┻━┻
以lovelive為例子,它的劇情看起來勵志感動(確實勵志感動。。。)
但是當你用政治的角度去分析它的時候你會發現,
這個社團領導權的爭奪真特么刺激。。。
【LoveLive!里,μ"s的九人是否形成了各自的山頭?這種小集團之間是否出現內鬥?造成了怎樣的影響?】Gotcha:…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783111/answer/84948179?utm_source=com.tencent.timutm_medium=social (分享自知乎網)接觸的世界越大,思考的就會越多。動畫只是個接觸更廣大世界的媒介而已。文藝作品是要承擔思考的責任的。就某種意義而言,動畫其實非常接近小說這種體裁,是作者表達自己世界觀的一種方式。看多了別人的思考和世界,自然會產生對自己生活,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其實看小說,即使是網路小說的,也有很多喜歡哲學的人。你不關注而已。
題主要知道,只有閑人能夠看這麼多動畫,漫畫,遊戲,小說。
忙的人都在忙著給雞兒賺錢或者給大腦賺錢了。
只能在業餘的時候稍微輕鬆一點,玩個農藥,喝個小茶。
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看這些來來回回的破玩意兒?(對於大忙人來說,哲學真的沒有什麼正效益)
而閑下來的人,才能夠有時間和精力研究一些神奇的問題。你看以前的哲學家,哪有一個是發明家或者理工科學生啊。
就說古代,格物致知的是書生,工匠都忙著建房子去了。
所以,喜歡哲學的是閑人,而閑人剛好有時間看動畫漫畫遊戲小說。這不剛好形成一個鏈條了嗎。
講得好聽,只怕是一群死宅到最後連福山亨廷頓馬基雅維利都不知道誰對誰,還好意思隨隨便便講自己喜歡哲學和政治學?明白點就是死宅充其量關心下(時事政治),至於(政治學),呵呵
我覺得應該反過來問:為什麼很多喜歡哲學,政治學的都是動漫愛好者?因為動漫是當前時代的流行文化之一。
本質上和「特朗普的錯字」是一個性質,將原本嚴肅的政治話題娛樂化。還有,死宅是不會去關心政治的。
因為習慣了主角天天打嘴炮,自己也來試試
反派死於話多,主角勝於嘴炮哲學?是比利.海靈頓嗎?
逃避咯,思考這些門檻低,容易給他們滿足感。當然,不在學習科學知識正確指導實踐之後再做這些只會給你虛假的滿足感,導致你最終變成loser。
我小的時候棄了火影,那時大蛇丸說了句「人生本來是無意義的,直到遇到一朵花,或者一顆草。(原話我記不得了)」很多動漫里都有這種類似的哲學論斷,很多人看著看著就對哲學感興趣了。 長大以後聽辦公室的小孩說斬赤紅之瞳,問他們又不告訴我,後來去看了,大概情節是殺掉幾個決策當權者就是革命。或許會使有些人對政治感興趣。 其實細細的品味動漫,裡面或多或少的包含一種思想。我看的動漫不多,本來沒有發言權的,但是從小我就感覺聖鬥士的調性怪怪的,假設雅典娜是邪惡的,那麼青銅五小強的行為就和某種人的行為如出一轍。
動漫也是取材於現實、歷史,不是憑空產生的
為了寫故事啊
我最喜歡格局宏大的故事了
看了部新番後總是無法自拔開始回味內容,習慣性地進行總結思考,然後習慣性地搜搜評價和別人的感想分析,再思考思考。
然後就變的喜歡想東西了。。
也許跟哲學沒什麼關係只是個人感受。先問是不是
再談為什麼我看見的是頂著動物頭像的男男女女在討論蘇格拉底和弗洛伊德因為中二啊,還能怎樣?
謝邀,勉強答一答。
從來沒有想過,喜歡動漫還與愛好哲學有關?
話說,宮崎駿的動畫是我入坑的主要原因。。。小時候看《神龍鬥士》欲罷不能完全是因為沒有見過世面,後來大一看了《千與千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畫面情節都好美,完全無法想像日本這樣一個小島國製作的動畫能給人浩瀚無垠的想像空間。
如果說後來喜歡哲學硬要和動漫扯上點關係,那可能是因為感受到現實和動漫之間那些無法解釋又太過明顯的矛盾吧。
千與千尋為了救出自己貪吃的爸媽經受一系列陌生境界的考驗,最終獲得圓滿。但是,比起小白龍和千與千尋兩位大主角,看似無足輕重不知人設意義為何的無臉怪卻深入人心。這是為什麼呢?
在異界無臉怪有那麼多金子,可是他永遠只是漂流著,孤獨著,也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親密關係,,,,這和人類世界差別挺大的,不是么?人類社會的金子可是能使鬼推磨的,在一個動物和人身份顛倒的世界,金子的意義卻沒剩下多少了,無臉怪在大浴缸里洗出來人類世界的垃圾污垢,然後變得渾身輕鬆。。。金子的意義也是人類給出的,不然這東西也只不過是一個做湯匙太軟,做導體太少的無用之物罷了。
再說說另一部動畫《螢火蟲之墓》,不是宮崎駿的作品,但是又有另一種震撼人心。我們對於日本這樣的戰敗國自然是難以消散的恨之入骨,但是這部動畫卻讓人對戰爭的反思上升到整個宇宙的的生命。戰爭,讓柔弱的生命太早的承受力不能及的痛苦。最後小主人公的妹妹因為飢餓死去前產生幻覺誤把石頭當做饅頭咀嚼的畫面讓人不能忘懷。要說這有什麼哲學意義——戰爭已開始,地獄便打開——幸福屬於滿足的人們。。。。
好啦,喜歡動漫的人不一定喜歡哲學,喜歡哲學的人,喜歡美好與和平。
看動漫的人比較聰明(?ω?)
謝邀……我不是動漫愛好者,我頭像是我小時候……動漫愛好者可能興趣廣泛吧
我恰好就是題主所說的那類人,然而我並非首先是一個動漫愛好者,然後是哲學和政治學愛好者。我是以政治學、史學、法學、軍事學、倫理學等在內的社會科學以及哲學為主,然後才是依自己的興趣愛好喜歡動漫這一人類精神文化產品的。
首先,我想問一下題主,您不娛樂嗎?我想您應該是要娛樂的。娛樂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看電視劇、看電影、看動漫、聽音樂、玩遊戲、外出散步、去健身房鍛煉、購物等。假設是學生,主要的娛樂活動應該包括我上面所說的內容,以我個人的經驗而言,我周圍的人主要的娛樂方式就是玩電腦遊戲、追劇、追番,然而,不要忘了他們還是大學生。既然主業還是學習,那麼必然以學業(至少形式上如此)為重,喜歡政治學或哲學或其他,似乎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愛好(也可稱之為學業)與娛樂是並行不悖的。即使是成年人,不管其為工人還是知識分子,必然是要娛樂的。(如果以工作為樂,也是說得通的。只不過在他的理解中,工作即快樂之源)因為長期的工作會使人疲勞,所以就需要有放鬆。更何況,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生活、充滿著競爭壓力、就業壓力甚至生存壓力的時代,人們需要有相應的方式來轉移和釋放其壓力和不快。如此一來,動漫可能就是他們放鬆(或稱娛樂方式)的方式。在這裡舉一個例子,根據現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歷史學教授彭剛的著作《敘事的轉向: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考察》中所言,彭先生是聽音樂的,只不過他聽得可能是古典音樂。而彭先生的好友歷史學家劉家和先生語言頗為風趣幽默,簡直令人無法想像他是一個八十多歲(1928年生,他給彭先生的書作第二序)的人。我想這個例子完全可以改變我們傳統觀念中對學術大家的刻板印象。它也可以證明,動漫這樣的文化產品也完全可能成為喜歡哲學或政治學的人所喜愛的事物。只要人們進行娛樂活動,就存在喜好動漫這一形式的可能性。所有的人都要娛樂,那麼,題主所說的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不同偏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娛樂方式。
其次,我認為要考察一下題主這裡所說的喜好哲學或政治學同時也喜歡動漫的這類人的結構。從年齡層考慮,我認為這類人主要是青年人。如果存在其他年齡層,應該只佔少數。考察一下現在40歲以上的那一代人,動漫在他們的思維里,屬於幼稚的東西,而且還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動漫(這裡說得是日漫)是日本人毒害中國的文化垃圾。以青年人作為題主所說的那一類人考慮,我以為原因有如下幾點:
- 動漫是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理論深度的一類文化產品。我看過大概120多部日本動漫,其中包括上面有人提到的EVA。據我所知,EVA裡面運用到了一些心理學的方法,似乎有西方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理論(例如他對本我、自我、超我的劃分),隱喻手法的大量運用(特別是宗教裡面的),迪拉克之海這樣的物理學上的概念等。這些方法的運用使得EVA這部動漫不僅是娛樂產品,也變成了一部具有哲學和宗教意味的作品。更為有趣的是,日本人從EVA中看到了他們那個時代和社會(20世紀90年代)人們所具有的性格特徵,引起了共鳴,最終該部動漫被稱為日本國民級的動漫。也許EVA只是一個為數不多的特例,但是這並不妨礙動漫中有真正超越娛樂性的優秀作品的出現。特別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用下,日本的動漫開發者也在盡其所能地挖掘動漫之潛力,如今我已經覺得動漫絕非輕易就能看懂了。裡面有什麼世界觀、人設、相關術語、音樂等在內的多個分析領域,這些足夠人們去思考。
- 年輕人對動漫的喜愛是從小就形成的習慣。試問現在的80後、90後,有哪個人小時候沒有看過幾部日本動漫呢?我想在他們當中,有許多人保持了那時候的習慣,至少說作為童年記憶一部分的動漫,在他們的心中有一定的地位。現在我們不是還經常提到中國動畫中的經典,而許多人頗有感觸嗎?(以此為一個例子)既然如此,那麼動漫作為一個習慣保留下來,哲學或政治學這類後天形成的愛好與之(動漫)互斥嗎?
- 動漫的地位和電視劇、電影、文學作品(包括網路小說)等是平等的。題主在這裡問的是動漫,我想問一下,有哪個喜歡政治學或哲學的人沒看過幾部小說?上中小學的時候,學校肯定要求學生要閱讀一些經典,例如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巴爾扎克《高老頭》、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海明威《老人與海》、笛福《魯濱孫漂流記》、路遙《平凡的世界》等。大學也要求閱讀經典,例如柏拉圖《理想國》、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大衛·休謨《人性論》、羅素《西方哲學史》、洛克《政府論》、馬基雅維利《君王論》、霍布斯《利維坦》、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喬伊斯《尤利西斯》、喬治·奧威爾的《1984》等。這些作品,有不少就是政治學和哲學著作。如果喜歡看這些著作的人,恰好也喜歡動漫,難道我們說這是令人難以理解的嗎?題主在這裡似乎有些過於糾結動漫,而沒有考慮動漫和我上面提到的其他化產品的關係。在年輕人的眼中,電視劇、電影等和動漫具有相似的作用。如果是這樣,那麼題主大可以問一下「為何很多文學愛好者(或電視劇或電影)喜歡哲學或政治學?」
- 以動漫這一形式來表達他們的不滿,換句話說動漫只是一種表達批判的載體。在動漫背後所體現的,是那些什麼哲學或政治學愛好者對社會的批判。後現代主義思潮恰恰就有這樣的一類特徵。哲學家德里達、福柯、德勒茲、巴特這些人批判社會的方式讓人感到怪怪的,好像就和現在人以戲謔的方式批判社會相仿。既然連那些大家都這樣,其他人難道就不行嗎?
- 不管來源如何,動漫可以促進思考。我見過許多人在看動漫過程中思考社會問題,也有人在看電影過程中思考社會問題,例如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戴錦華老師。政治學和哲學當中的問題,完全可以拿到動漫裡面去思考,而動漫也完全可以激發這類思考。例如,「人如何活是幸福的」這一人生哲學中的核心問題,任何一部涉及人生的動漫都無法迴避。只不過,動漫無法達到哲學的高度罷了。再比如,《反叛的魯魯修》表現了一個王子為了復仇(後來是為了建立一個理想社會)所進行的一系列事件,這些事件中表現了手段與目的之間深刻矛盾: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這樣的政治和道德哲學中的重要問題,似乎可以思考。又比如,《狼與香辛料》中是一個旅行商人(羅倫斯)和賢狼(赫蘿)的故事。這個故事中有許多交易行為,這就需要運用經濟學的知識(例如供求規律、需求、供給的分析,彈性、市場規律等)進行分析,否則很難理解。我還可以舉許多例子,此處不一一贅述了。
綜上所述,動漫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和文化產品,與人們的其他愛好是並行不悖,不相衝突的。而且,在中國這個有點「後現代」的社會,動漫似乎也作為一種表達不滿,尋找心靈慰藉的方式。這樣一想,許多動漫愛好者(其實也不多)喜歡哲學或政治學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們喜歡的是哲♂學好吧
喜歡思考純理論而不能身體力行的人對這世界的無奈轉化為一種簡單化,理想化,極端化,無壓力的寄託——動畫
我覺得自己可以回答一波
很多動漫,本身是用情節搭建成的,外加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性格來裝飾,最重要的是用哲學來鑄就靈魂看動漫看多了,哲學思考就多了。除去LL邪教徒這種光看裝飾的,每個宅宅都有自己的哲學思考。關於政治,你不懂政治,你看的懂動漫里的各種隱喻嗎?我本不懂政治,動漫看的多了,分析看的多了也就懂了因為我們文科生很閑啊
閑個屁啊老子馬上就要考政治學了下學期還要學哲學史我有什麼辦法我也很絕望啊
恩 你還忘了那麼多看動漫的根本不知道哲學和政治呀第一:acg愛好者不少是宅出來的,不是看凍鰻看出來的第二:設定裡面常用到,輕小說裡面常用到,galgame裡面常用到。渡航的春物和俺妹記得都出現過哲學命題(簡略的)然後老虛蘑菇用的東西就比較多了第三:左圈的影響(其實自己也沒有到觀測的地步,但是某個群的群名可以說明不少問題)第四:實際上這些都只能說明一些acg愛好者和一些文史哲愛好者的共性,這個現象到底成不成立要有足夠的數據支撐而不是依靠主觀任性的獨斷和基於個人經驗的觀測第五:實際上不少你說的人都只是中二病而已。
因為有部分動漫多少有些形而上的思考。
比如一些蘿蔔番(高達)對死亡、和平、對戰爭意義的思考;比如一些青春校園作品對「我」的思考、對人與人相互關係的思考(花名、聲形,如果算的話);比如一些王道熱血作品對友情、親情的思考(民工漫系列)……
好了,編不下去了。。。
那些經典的動漫作品之所以經典,絕不僅僅是因為其「好看」,更是因為它們能夠引導觀眾去思考——尤其是思考一些平時鮮有思考的嚴肅話題。雖然一部動漫本身不見得能有多少深度(即使那部動漫所探討的話題很嚴肅),但如果觀眾在作品的引導下深入思考下去了,那麼自然而然會觸及到哲學的邊疆。
至於說為何動漫愛好者很多喜歡哲學,我認為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那些喜歡哲學的動漫愛好者不是因為他們是動漫愛好者才喜歡上哲學,而是那些人本身愛好思考的特點讓他們喜歡上哲學的。動漫愛好者只不過恰好也是他們身上的一個標籤罷了。
有女朋友誰特么還想這些
動漫頭像不一定代表人家就是動漫愛好者......
二次元更抽象和利於理解。
難道不是哲♂學和-◎◎-嗎?
只能說明回答問題的人剛好是改革開放後的年輕人……年紀大的並不看動漫上知乎
任何人群都有一定比例喜歡哲學和政治學。
接觸一下其他人群吧。我感覺是這個哲♂學而不是這個哲學吧。。。
大概是因為很多銷量很好的動漫都愛在劇情里加入一些涉及這類的內容吧
刷 刷刷 刷刷刷 咻賢者時間比較長,思考的多唄╮( ̄▽ ̄)╭
不一定啊!2者沒有必然聯繫。。。可能是宅無聊而已。
何不反過來想想對政治或者經濟感興趣的裡頭有多少人是喜歡動漫的?
因為動漫愛好者量大所以喜歡這些的也多
宅。
只有成天蹲家裡的人才有閑心考慮這種既沒什麼關係又沒什麼卵用的問題。推薦閱讀:
※在現代國家形成史,德、日、俄等後進現代國家都出現過從極端民族主義思潮到極權的過程,誘發極端民族主義的社會條件與文化心理在這些國家與社會有哪些相似之處?
※政治學入門讀物哪本比較好?
※在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中第三章 為什麼說「被占國人民不習慣自由生活時,掌控國家更容易」?
※英國脫毆,法國右翼政黨崛起,特朗普當選,朴槿惠事件是否暗示著底層人民的反抗,世界新變革的來臨?
※中國到底是「民族國家」還是「文明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