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因比《歷史研究》:世界文明興衰起落的歷史規律

讀了這麼多暢銷書,趁著放完假元氣滿滿,讀幾本硬書,首先便是歷史大師的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乾貨太多,我就不啰嗦了,直接上乾貨。

一、文明的模式

湯因比在書中提出了三種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希臘模式、中國模式和猶太模式。

希臘模式是,分裂文明的代表,中國模式,是大一統國家的代表。希臘希臘模式廣泛適用於各文明史的早期階段,而中國模式則是用於各文明史的晚後階段。而猶太模式則是流散社會的代表。當然世界上除了這幾種代表文明,還有很多衛星文明和失落的文明。

這裡比較有啟示的是湯因比說到大一統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原因,大一統國家需要的文職官員和軍隊給養越來越重,但是農業技術在過去的千百年中幾乎處於停滯狀態,無法帶來經濟的增長,最後經濟壓力壓垮了大一統國家。

梳理了文明的主要模式之後,湯因比在本書的第二部分開始探索文明的起源。

二、文明的起源

首先,湯因比覺得文明起源的性質是從靜止狀態到活動狀態,如果對應到中國文化就是由陰到陽。

在文明起源的過程中,需要具有創造性的社會模仿,停滯的文明一般模仿過去的人(比如祖先),而活動的文明則模仿創造性的人(比如孔子、佛陀、基督)。

關於文明的起源之前已經有種種假說,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種族和起源於環境,皆被湯因比舉反例反駁了。

那麼文明到底起源什麼呢?

說來可憐,文明是被逼出來的。

文明起源於挑戰和應戰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對艱苦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懲罰、歧視、驅逐)刺激的回應,也就是對挑戰的應戰。

其實美國的興起就是如此,第一批去美國人的就是被迫害的新教徒和窮苦農民,為了生存,創造了強大的美國文化。

但是,當然挑戰不能過大和過小,挑戰太大,過度刺激,文明無法成長,甚至容易流產,挑戰過小,文明容易在舒適缺乏動力,對於個人來說也是如此。

三、文明的成長

找到了文明起源的原因,湯因比又帶著我們探尋文明成長的過程。

首先,我們來看看文明成長的標準是什麼?

適度的挑戰刺激文明成功應戰,並催生新一輪應戰。文明如此從失衡到平衡再到失衡循環累加,挑戰逐漸從外部到內部,從宏觀到微觀,內部和微觀的挑戰就要求文明具有自省的能力。

所以文明成長的標準就是:自省。

那麼如何才能自省呢?

文明的自省常常是創造性的個人(超人或天才:孔子、佛陀、基督)的出現,引起社會模仿,導致衝突,讓當前社會失衡,然後,社會政治進行宏觀修正來回應微觀變化,進入新的平衡,社會實現成長。

四、文明的衰落

既然文明成長的標準是自省,那麼文明衰落的原因就是自省的缺失。

上面說到創者性個人會引起社會模仿,這種模仿會賦予創造性個人權力,權力腐蝕創造者成為獨裁者,濫用權力(熟悉吧),當然,也可能是創造性個人無法駕馭權力,導致被獨裁者竊取革命領導權,這種角色的轉變,導致社會暴亂,影響迎接下一次挑戰,文明開始衰落。

一個成長的文明也會陷入衰落,主要原因是自我崇拜,具體表現為:

1、崇拜自我的某種文化:崇拜個人偶像或者迷戀傳統文化,中國人都很熟悉。

2、崇拜自我的某一制度:書中舉例東羅馬帝國迷離君權即神權制度,壓制了其他制度均衡發展。

3、崇拜自我的某一技術:尤其迷戀導致自己成功的軍事技術,停止創新導致失敗。(是不是很有「創新者的窘境」的味道)。

自我崇拜會導致過分的放縱,進而導致蠻橫行為,直到大難臨頭,這就是文明的衰落。

五、文明的解體

一個成長的文明會不斷迎接不同的挑戰,實現新一輪的成長,而解體的文明只能和同一挑戰不斷做困獸之鬥。最終,解體文明將面臨橫向和縱向的分裂:

1、橫向的分裂:地理上分類成多個政權(中國人很熟悉)。

2、縱向的分裂:社會階級的分裂,社會分裂成為當權少數者、內部無產者、外部無產者(蠻族)三股主要勢力。

社會分裂出現3種結果:

1)、內部無產者產生大一統教會(導致文明再生繼續成長)

2)、少數當權者實現大一統國家(文明解體的迴光返照)

3)、外部無產者蠻族軍隊的崛起和入侵。

面對社會解體文明會出現兩種消極應對:

1、復古主義:希望回到傳統過去。(典型是莊子,看天下大亂希望回到小國寡民)

2、未來主義:宣揚末日的到來。(典型是基督教文化)

六、文明解體的3種結局

接下來湯因比又帶領我們繼續探索文明解體的三種結局:大一統國家、大一統教會、蠻族入侵。

1、大一統國家

湯因比對於大一統國家的觀點有點顛覆我們的常識,我們常識尤其是中國人常常以為大一統國家文明的興盛的標誌,但是,湯因比認為大一統國家不過是文明解體的副產品,是文明解體的迴光返照,這是為什麼呢?因為:

1)、大一統國家興起於文明崩潰之後。

2)、大一統國家為少數當權者所有。

大一統國家信念之所以受歡迎主要因為:

1)、奠基者(開國之君)給人以良好的深刻印象。

2)、分裂日久導致渴望統一的心理。

最終大一統國家帶來了和平,主要因為:

1)、統治者參與建設以維護政權。

2)、從混亂到統一,消滅了競爭者,贏得安全環境。

和平帶來了兩大傳導:

1)、橫向:文化的傳播(比如醫藥、觀念)。

2)、縱向:社會階層的流動。

但是,萬萬沒想到,平的主要受益者卻是另外兩股力量:

1)、內部無產者:趁機建立大一統教會。內部無產者建立的大一統教會的成功壯大會引起大一統國家的壓制,最後變成軍事衝突,所以帝國最後要滅亡時,反抗力量多以宗教形式呈現。

2)、外部蠻族:會在侵略中贏得短暫的勝利,但最終命運是悲劇的,後面再說。

之所以使另外兩股力量受益,有其制度根源,先來大一統國家的主要制度:

1)、溝通制度(交通和語言文字):交通既是軍事工具又是情報工具(驛站系統),但是也成為蠻族入侵的快速通道。統一的官方語言文字既服務統治者溝通臣民,又有利於宗教傳播。

2)、都城:國家如果是自己人建立,都城一般在中心,為了國防可能向便於轉移。(明朝從南京轉移到北京)。如果是外人建立,為了統治,可能從邊緣轉移到中心。(元朝都城南遷)。

都城對於蠻族來說,容易成為其取得合法性來源的目標,對於宗教來說,都城是外來文化和宗教的大熔爐,這也是都城最重要的作用。

3)、文官制度:文官制度既可以繼承前朝,又可以模仿外國,其中最有希望的人才資源來自中產階級。派駐官員容易成為文化的傳播者。國家的行政劃分為教會提供了等級組織基礎,文官是教會組織關鍵人物的主要來源。

大一統國家的建立的目標本來是世俗的:維護少數當權者的統治。

但結果卻是精神的:各種制度有利催生了大一統教會。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文明解體的第二種結局:大一統教會。

2、大一統教會

湯因比說「宗教是人類固有的不可剝離的稟賦之一,會一直存在。」

讓我們先來看看高級宗教的突出特徵:高級宗教直面個人,不同通過中介與終極精神交流。此外,高級宗教只有脫離母體文化,才能成為世俗宗教,比如基督教脫離猶太文化,佛教脫離印度文化。

宗教的主要作用在於幫助人類克服天性中的自我中心,只有克服了自我中心,才能處理社會關係。

接著我們看看最後一種結局:

3、蠻族入侵

造成蠻族入侵的主要原因是文明內部先解體。

上面說過蠻族入侵會獲得短暫的勝利,但是最終要悲劇,原因在於:

1)、他們無法解決奪得政權所面臨的新問題(尤其是治理問題)。

2)、勝利後蠻族常常沉溺在不勞而獲中。(八旗子弟)

六,文明的衝突

除了蠻族的入侵,文明還會面臨先進文明的入侵,比如近代西方文明的入侵,面對入侵常常是兩種應對模式:

1、狂信主義:說自白一點,就是堅決的抵抗。

2、希律主義:說直白一點,就是向西方學習。

七、文明的復興

文明雖然會解體,但是也會復興,除了文藝復興外,文明會在制度、法律、哲學、語言、文學、藝術、宗教領域出現復興。

八、為什麼研究歷史?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與前言首尾呼應,湯因比講述自己為什麼研究歷史?

答案是:好奇心。

好奇心使人在這個乏味而局限的世界裡獲得拯救,我寫這篇筆記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勾起你的好奇心去深入閱讀這本書。


推薦閱讀:

大航海時代中各個國家正發生什麼歷史事件?
中法蘭克王國是怎樣演變成義大利的?
最近幾年歐洲中世紀史是否在國內熱度上升了?
歷史研究的過程中如何進行古籍辨偽?
信義宗與改革宗的異同?如何理解二者的觀點?

TAG:历史 | 世界历史 |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