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汗(夜間出汗較多)在預示什麼?
出汗可幫助調定體溫、濕潤皮膚、維持液體和電解質平衡。目前已知人類有3種類型的汗腺。分別為小汗腺、頂泌汗腺和頂泌小汗腺(apoeccrine glands)。目前肯定的是,導致多汗症的是小汗腺。
小汗腺的主要功能是調節體溫,通過小汗腺汗液蒸發來降低體溫。小汗腺遍及全身,但在手掌、腳掌和(相對較少程度)腋窩分布數量最多。小汗腺受交感神經系統支配。無論是環境溫度高、還是情緒波動等都可以由神經指揮小汗腺出汗。
(皮膚、小汗腺示意圖)
一般認為,錯誤或者誇張的神經反應導致了多汗症。比如,既往有脊髓損傷的人就存在瀰漫性多汗現象。除面部、頸部和軀幹出汗外,患者一般還會出現面部潮紅和跳動性頭痛。除多汗外,可能會有進展性麻木現象。
女性的圍絕經期潮熱現象也會伴隨多汗。常以突發的集中於上胸和面部的發熱感開始,並迅速變為全身發熱。發熱感持續2-4分鐘,通常伴有大汗,偶有心悸,有時隨後出現惡寒、寒戰和焦慮感。潮熱的發作頻率可能從平均一日不到1次到多達每小時1次(不分晝夜)。目前的研究認定是因為下丘腦體溫調節功能障礙介導的,並由「雌激素撤退」所誘發。其中還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參與。這裡就不多展開了。
盜汗屬於多汗症譜系裡的一個大類。在中國古代,傳統醫學就很早觀察到盜汗現象。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覺。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金匱要略》一書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症。自此以後,歷代中國傳統醫家均沿用此名。
(夜間汗很多)
雖然沒有嚴格的流行病學調查,但臨床觀察發現,多數的盜汗是正常生理現象,並不存在病理狀況。比如,小兒的高代謝使體溫偏高,過厚實的被褥等等導致皮膚溫度過高而出汗。儘管的確部分盜汗人存在病理狀態,但一項納入1534例就診於老年病初級保健門診且年齡大於65歲的患者的隊列研究顯示:在超過7年的隨訪期間,基線時報告有盜汗患者與無盜汗患者相比,其死亡的可能性並未更高。
由於出汗給人帶來不適,同時的確一些盜汗根源與病理狀況,因此仔細評估盜汗還是有必要的。
目前國內並無針對盜汗開展大規模病因分類研究。多數的研究是基於疾病本身的「盜汗發生率」,而不是「盜汗癥狀的病因分類佔比」。因此下面所述的盜汗病因學排序是基於經驗判斷。其可靠性需要進一步驗證。
一,感染性疾病所致盜汗
結核感染、布魯桿菌病、HIV感染是比較常見的特定感染病原體。
1,中國是結核感染的高發國家。除肺部外,更多的其他臟器的結核感染也不少見。因為不能因為肺部排除了就認定沒有結核感染。
2,布魯桿菌病是一種動物傳染病,主要感染從事家畜或動物產品相關的工作者,以及攝入包括生牛乳或未經高溫消毒乳酪的人。常見的臨床癥狀包括盜汗和關節痛;其他突出癥狀為全身不適、厭食、疲勞、體重下降、排惡臭汗及抑鬱。該病可累及多器官系統(肝臟、心臟、中樞神經系統)。布魯桿菌病除了發熱外,很少有其他客觀表現。體格檢查時,其通常僅限於發現輕度淋巴結病變或偶發肝脾腫大。
3,HIV感染者一旦出現癥狀,往往表現為發熱、腹瀉、體重下降及盜汗。有特定危險生活方式者出現上述癥狀之一時應該想到HIV可能。
除上述3個特定病原體外。實際上其他病原體的慢性感染也可以引起盜汗現象。比如EB病毒、巨細胞病毒、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 PCP)、組織胞漿菌;以及在中國相對少見的瘧疾、巴貝斯蟲病等。
一般細菌也可以引起盜汗,但常常是特定局限於某個部位的慢性感染。比如:心內膜炎、骨髓炎,以及其他臟器和腔隙感染。這些疾病多數會有發熱,但的確有病友可以不發熱。一些局部癥狀或體征可提示診斷。例如,背痛和新發心臟雜音可能提示心內膜炎;局限性口腔痛提示牙齦膿腫的可能。
(感染性心內膜炎示意圖)
二,腫瘤所致盜汗
1,最常與盜汗相關的惡性腫瘤為淋巴瘤;
約25%的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患者可出現低熱和淋透性盜汗。在常用的霍奇金淋巴瘤Cotswolds分期分類法中,盜汗為「B」類癥狀中的一種;其他癥狀為明顯發熱和非故意體重下降至少10%。除盜汗外,霍奇金淋巴瘤還可以引起:疲勞、瘙癢及飲酒後疼痛。體格檢查可能有淋巴結病變或脾腫大。
多達4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患者有發熱、體重減輕或盜汗的全身性主訴(即B癥狀)。此類全身「B」癥狀更常見於具有侵襲性及高度侵襲性組織學特徵的NHL患者(47%),特別是肝臟和結外受累的患者。相反,只有不到25%的惰性淋巴瘤患者有B癥狀。惰性淋巴瘤患者若出現全身癥狀,往往存在廣泛的晚期疾病,以及最大直徑超過7.5-10cm的巨大腫塊。
除淋巴瘤外,一些慢性白血病也可以引起盜汗。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兒童白血病)
2,實體腫瘤也可導致盜汗
大多數的實體瘤患者存在盜汗。常見的包括前列腺癌、腎細胞癌、生殖細胞腫瘤、髓樣甲狀腺癌等。比較特殊的是胰島素瘤;它本身不直接製造盜汗,但胰島素流可製造夜間低血糖症而引起盜汗。
三,藥物所致盜汗
1,抗抑鬱藥物可能是盜汗最常見的藥物相關原因。這,類藥物會引起全身出汗增加,但患者在夜間更能注意到出汗增加的發作,從而因盜汗就診。所有抗抑鬱劑類藥物均可導致盜汗,包括三環類抗抑鬱藥物、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
除抗抑鬱藥物外,其他可能引起出汗的精神類藥物包括氯氮平和氟伏沙明。
2,解熱鎮痛藥物。任何降低體溫的藥物均可能引起出汗。臨床醫生應該詢問患者是否有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或非甾體類抗炎葯的頻繁用藥史,因為這些非處方葯也會引發出汗。
3,降血糖葯。 有時候發汗是低血糖症最顯著的臨床特徵。儘管這時往往合併其他典型癥狀,比如頭痛。當一些在用降血糖藥物的病人僅僅報告盜汗時,也要想到藥物所致低血糖可能。
(一定要警惕低血糖相關盜汗!)
4,激素類藥物。所有調節雌激素、雄激素水平或受體結合的藥物均可能引起盜汗。例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GnRH)激動劑、他莫西芬、來曲唑、依西美坦等。
5,其他藥物。「曲坦類」、西地那非、干擾素等等
四,內分泌疾病所致盜汗
1,甲狀腺功能亢進。這可能是最常見的病因之一。該病大家熟知,這裡就不多說了。
2,嗜鉻細胞瘤。主要表現是高血壓、頭痛、潮紅、出汗多。
3,類癌綜合征。皮膚潮紅是類癌綜合征的標誌,它發生於84%的類癌綜合征患者。其他典型癥狀為腹瀉和高調喘息。
五,風濕免疫性疾病
1,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都可以引起盜汗。相對而言,RA患者的盜汗發生率不高,但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率高。而JIA盜汗很普遍,不過JIA發病率不高。它們一般都有明顯骨骼肌肉疼痛而會被醫生想到關節炎病。
(類風濕關節炎)
2,紅斑狼瘡 :在發病之初盜汗發生率高,在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後盜汗現象也不低。最關鍵是合併感染時還是有盜汗。因為盜汗而想到紅斑狼瘡不難,難在紅斑狼瘡病人身上鑒別出合併感染。這對紅斑狼瘡治療尤為重要。因為越來越多的紅斑狼瘡病人不是死於紅斑狼瘡疾病本身,而是死於治療紅斑狼瘡而帶來的感染!(參考《糖皮質激素治療紅斑狼瘡的是與非》、《僅此一招可減少「腫瘤/狼瘡」相關死亡風險!》)
3,血管炎:顯微鏡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MPA)、風濕性多肌痛/巨細胞動脈炎(polymyalgia rheumatica, PMR 、giant cell arteritis, GCA)等。在西方國家PMR/GCA是發病率很高的血管炎類疾病。但在中國該病發病率偏低。不過老年人仍需要警惕血管炎類疾病可能。
六,其他疾病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胃食管反流等等跟盜汗的關係還不夠肯定。其他一些疾病跟盜汗關係肯定,但發病率很低,比如,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綜合征可以引起盜汗,但它最常見的癥狀是皮膚潮紅。突出的皮膚潮紅而可以提醒與其他盜汗病因所區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