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方振寧對於《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的排版的批評,以及其監修楊林青的回應?
方振寧微博如截圖
楊林青的相關回應
這個事兒,確實很有意思,也有討論價值。原書Grid System in Graphic Design 是一本用德英雙語寫就的平面設計經典書籍。引進簡中版,毋庸置疑,是大功一件。首先得感謝下讓這本書得以問世的各方人士。但是這本書的問題確實也有一些。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點以下鏈接圍觀了一下各方言論。
- 這裡是方的初評: 微寫作284-網格系統:《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 來自方振寧
- 這裡是楊的回復: 關於封面上中文分一行還是分兩行我也試了多... 來自楊
- 補一個,方在微博討論之後發表的一個東西: 微寫作287-一位藝術家向平面設計師推薦的書... 來自方振寧
方提出的批評羅列如下(引用部分),圖片來源見水印。
1.關於封面。
1.1 關於分行比如封面,我們對照原版之後會發現一級字體的排版和原書有很大差異,就是第二行中文,本來可以排成一行,不知道為什麼折成兩行?中文設計者沒有意識到字的排列在書籍設計中有著結構作用,進一步說,就是它有自己獨特的空間。兩行黑體字象兩條粗橫樑一樣對封面起著穩定的作用。而中文版設計者顯然沒有理解到這個層面。
簡中(左) 原版(右)
老實說,這兩個版本的對比很明顯。可以看到除了原版英文部分的「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以及副標題 "a visual communication manual for graphic designers, typographers and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ers" 和底部的網格沒有改動之外,對應的簡中封面上的其他元素皆做了變動。原版的設計邏輯清晰,乾淨利落。上面英語,下面是對應的德文。字重、字體都很少,很乾凈。對比左邊的中文版,首當其衝就是方提到的中文標題變成了兩行的問題,導致原版封面看起來像兩條粗橫樑一樣對封面起著穩定作用的設計不見了。其次是字重太多,稍嫌雜亂。我個人猜測,楊作為一個從業設計師,不可能理解不到方所謂的那個層面。但是如果你以這本書封面設計師的身份來考慮在盡量保持原版設計風味的前提下設計中文版封面,就會發現這個封面設計就是一個巨大的坑。
和德語英語這種西文不同,漢語的句法結構是截然不同的。我不懂德語,所以這裡只對比中英。英文原標題是 Grid system in graphic design,對應的中文逐字翻譯是「網格系統在平面設計(中)」,按照正常的中文語法,應該調整為「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原封面是Grid system是一級標題,in graphic design是二級標題。對應中文來做設計,網格系統應該是一級標題,平面設計中的則是二級標題。然而由於語序不同。這個設計沒戲。有網友根據方提出的問題,對應的做了一個redesign,如下:來源:@方振寧 老師批評了一個設計,覺得很有道理... 來自標識控做這個redesign的網友是這麼說的:@方振寧 老師批評了一個設計,覺得很有道理。然後設計者 @楊_林青 有點不服,於是我就動手按原版排了一版。我的批評更致命:原版封面網格之所以有這個高度、寬度設定,是因為上下左右都有靠近的文字,中英文恰恰忽略了這個邏輯少了張力,最長的這排字其實是撐起整個封面的骨骼。@邵年_@Peot_Chen
那麼這個設計解決了問題嗎?並沒有,這個設計事實上製造了新的混亂。與英文一級標題 「grid system」 對應的中文一級字重標題變成了「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二級標題的 「in graphic design」 對應的卻變成了中文版的譯者與監製。作為一個翻譯標題,內容不同、甚至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內容卻用同一個視覺層級,語義邏輯上完全站不住腳。形式上確實有了撐起封面的骨骼,可惜這骨頭卻長錯了。不過這份redesign的字重安排我還是很喜歡的。
1.2 字重問題此外,封面的問題還不止這些。我們先分析一下,看看原版使用幾種字體?和字體有幾個尺寸?顯然,原版是使用了一種字體,字的大小只有兩種,把那麼多小字統一在一種大小中排版,這一點中國設計師一般做不到,他們會覺得寂寞而缺少變化。那麼中文版不算上海人美的標誌之外,使用了兩種字體和兩種大小。這樣在字體上就缺少高度的一致和緊湊感。
字重問題客觀存在。不過開地圖炮說「中國設計師一般做不到,他們會覺得寂寞而缺少變化」大可不必。
1.3加上[瑞士]二字,我相信看過書的人都知道,一般中文書籍原作者是外國人,肯定會標註對方的國籍的。我不知道出版行業對於這個國籍標註是否有嚴格的規定。比如,一定要寫國家全名,一定要放在作者前面,之類的。但是視覺上,二級字中軸對稱確實不再如原版那麼完美。但是,我認為楊把瑞士稍往左邊挪動,剛好貼合網格,卻是更好的處理方式。如果簡單粗暴地和封面的副標題等等對齊,那麼位於頂部的作者名字長度、字重又要做二次妥協,產生新的問題。對應的,扉頁里的瑞士也是進行了往左挪動的處理,直接讓作者名字和下面副標題對齊,我認為比直接讓瑞士和副標題對齊好得多。如果採取後者的設計方法,頂端「瑞士」與第二行德文作者名字造成的矩形空隙則會讓「對齊」有所扭曲,看起來反而沒對齊了。人是眼睛和大腦的視覺信息處理系統是很微妙的。我覺得以下這張圖可以說明這裡的問題。還有,封面上作者名字所放的位置,中文版和原文版看上去差不多,但是仔細考察後還是不一樣,就是加上[瑞士]兩字之後,沒有象原版那樣左齊對位,所謂破壞了二級字中軸對稱的排版。
當然中文版和原文版的扉頁設計存在同樣的問題。
結語:關於封面設計,楊的設計並不完美,可以說是多方妥協之後的無奈結果。但是至少,不會出現邏輯上的站不住腳。從這個角度來說,強行要求中文去搞出一個骨骼來支撐封面,追求設計上的視覺舒適而拋棄邏輯上的合理性。個人認為,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當然字重方面,是真的有點殘念。
如果大家有興趣,我非常鼓勵各位試試重新設計這個封面。一個可以感受下楊在設計這個封面時候遇到的痛苦,一個可以自己嘗試解決下問題鍛煉下。
2. 目錄設計原文目錄(上),簡中目錄(下)看看目錄頁的排版。
由於原版是兩種文字,所以目錄頁分為左右兩欄,中文版無法照搬,但是要看看原版整個頁面的平衡是怎樣的。上下空白是很講究的,也就是整體字塊略有向上吊起的感覺,所以,中文目錄實際上是可以分為兩段的。
不知道方所謂的「分成兩段」是怎麼分。他沒講清楚,我也不好評論。但是簡中的目錄確實太靠下了。一種往下墜的感覺。如果真的要分兩段,則是另外一個設計了。這個目錄確實可以再試試其他方案看看效果。
3.內文排版說明下,引用里的「僅靠」應該是「緊靠」。老實講,書籍設計涉及很多方面的限制。無法完全照搬原版設計也是沒辦法的事情。1.同樣內容,英文段落是中文的大概1.6倍左右。2.原文是德英雙語排版,簡中就只有簡中。另外,內文的圖文排版也有問題。例如原版的圖基本上是安排在頁面的中段,下面的說明文字上端需要僅靠圖的下部,這樣圖文形成一個版塊,和上面的空白相呼應和制衡,而中文版的排法有跨的感覺。
這本書的設計,並不是十全十美,不同的設計師站在不同的角度也許可以挑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希望批評者,特別當批評者也是設計從業者的時候,能站在這本書籍設計者的角度和立場來想想問題。我並不是在說you can you up這種沒用的話。而是,設計本質就是在條條框框中正確、高效、合理地進行視覺傳達。所以,想想那些條條框框。
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不妨做個redesign。====
說點題外話。雖然很感激引進這本書。但是這本書的翻譯……雖然不說捉急怎麼樣,但是讀起來真的感覺很不友好。很多地方……還不如看英文來得簡單易懂。有些地方則是單純的翻譯得就是很confusing,得看了英文才知道是什麼意思。_(:3」∠)_ 我真的不是在挑刺,而是我讀中文的過程中真的有這種感覺。我去吃飯了(′?ω?`)
補個書評:對於一個設計師而言,這本書有里程碑意義。(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書評
這本書能夠形成這樣的討論,足見這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所謂評論家,就是你完全按照批評去改,甚至改到面目全非,還是會冒出新的評論家指手畫腳。
謝邀,實踐了一下,得出結論:
我的水平實在有限,很難評價兩種觀點哪種更優,我覺得都有道理。
方振寧老師的觀點,我覺得理論上是有道理的,現代設計應當化繁為簡,尤其在一本指導設計的封面上,似乎沒有理由採用多種字體。至於有沒有必要像強迫症一樣把中英文混排的文本削減至原版的兩種字體,這我就沒法判斷了。
中文版的排版確實也沒能達到網格化的極致,下圖是原版的封面:
雖然所有文字都採用了左對齊,但由於設計者巧妙利用了標題的寬度,使得「Raster systeme」這行字充滿了整個頁面寬度,上面一行小字「A virtual communication manual」也剛好是填充滿網格的,這兩行文字為整個頁面的布局定義了兩種最大寬度,使得其他元素的布局呈現了一種穩定的形態。剩下的文字全部採用同一種字體字型大小平鋪,由於網格化排版,使頁面各個元素呈現出一種自然而然的美觀,或者說強迫症福音。
下面是中文版的封面:
整體設計與英文原版相比,怎麼說呢,一方面確實不夠簡潔美觀,另一方面也未傳達出網格化設計的精髓。整體設計的左側是嚴格對齊的,而右側不僅沒讓人看到對齊的邊界,反而像普通的設計一樣出現了狗牙。原版封面之所以顯得穩定,恰恰是因為讀者能從排版上看到網格的右側邊界在哪裡。
不過,如果僅僅從平面設計角度看這個問題我覺得還不夠,中英文(西方文字)混排本來就很困難,西方文字每個字體的寬度不同,而中文每個字的寬度一致,再加上翻譯過來的中文寬度與原單詞寬度不同,恐怕很難完全照搬原版的設計。
我倒是按照方振寧老師提到的要點,完全照搬原版簡單設計了一個封面:
沒顯示網格。大標題「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定義了整個頁面的寬度,「A virtual Communication manual」 像原版一樣定義了右側網格的寬度,巧合的是頂端作者的名字也剛好相同寬度。然後我把所有字體精簡為同一種,包括下方的出版社logo也是一樣,把所有字型大小精簡為兩種。然而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就發現了問題,首先如果翻譯過來的中文標題不是「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而是更長的一句話該怎麼辦?不說別的,就連現在「Grid systems」的寬度我都嫌有點窄了,但下面的中文標題字型大小好像不能再小了。如果上面Grid systems與這個更長的詞字型大小一致的話會不會太小?如果翻譯過來的標題特短是兩個字怎麼辦?我可能就徹底沒辦法了。
其次,這本書更出名的標題顯然應該是Grid systems,而不是下面的中文。在中文語境下,讀者面對中英文混排的設計,會首先解讀中文的意思,而先將英文作為圖形處理,這樣一來就起不到突出英文標題的作用了吧?反正我看這個封面,第一眼只看到了「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如果想突出英文標題,就不得不像楊林青老師的處理辦法,把中文標題字型大小縮小或字體變細。
然後中文標題字型大小縮小會帶來一系列排版問題,妥協的結果,我可能不會做的比現在這版中文封面更好。而且,我也會覺得只有兩種字體的設計稍微缺少變化。
所以,我認為雖然網格化設計很酷,但我不認為網格化能解決一切問題,設計終歸是為內容服務的。兩位老師說的都有道理,而我只會祈禱以後只做單一語種的設計……
就當我拋磚引玉吧,期待各位大神發出你們的觀點,如果有空的話看看能不能改良這些設計。
個人支持官方中文版的封面設計,歡迎討論。
最主要的原因:redesign的中文大標題字型大小過大,固然和網格嚴絲合縫,但卻在版面上形成了兩個對峙的焦點,缺少主次。關於折行:官方中文版的中文標題是為了與in graphic design對齊,才折為兩行的。關於「瑞士」的位置:向右移動對齊確實更合理,但這樣做的話,中英文名字首字母無法對齊,因此往左一列也可以理解,無傷大雅。官方中文版封面設計版面重心得當,無不妥之處。批評言語間充滿刻板印象和估計,所以,業外人士方振寧的設計審美真的趕不上中國平面設計水平的發展。
一臉懵逼
不說具體水平問題,實際出版的設計似乎更多妥協,大概妥協才更多是常態
誠然中文封面是有些瑕疵,看上去並不完美。只是我想既然中文標題排成一行會導致新的邏輯上的問題,那麼為何不把原本的完整英文標題也改為一行呢?重新調整字型大小間距,上下對齊,或許可以有所不同。
手機答題,只能提個簡單的建議。也許這樣也會產生新的問題,試了才知道。
真不知道這破事你們有什麼好爭的。
晚上隨便排了下,兩張圖。第一張圖尊重原版格式和翻譯,第二張圖解決中英對不上的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將柵格系統應用在中國的網頁排版設計中,相較其它國外網站,國內網站排版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
※LaTeX的宏包選擇的最佳實踐一般都是怎麼找的?
※請教在 LaTeX 中使用帶有中文的 PDF 書籤的正確姿勢?
※LaTeX 論文中如何畫這種下圖所示4個圖拼接起來的圖?
※如何評價 ShareLaTeX?
TAG:排版 | 平面設計 | 書籍設計 | 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