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資料 | 晚清課本中的世界地圖是什麼樣?
本文來自於我團作者智先生的個人公號「關於非洲的那些事兒」,歡迎大家關注。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初版了一本小學字典——《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那個時候的小學生們,就從這本書里了解世界和人生。今天讀來,還是開卷有益。
他們眼中,能夠看到岌岌可危的亞洲和列強瓜分的非洲。
——「亞細亞,安息之長者也,本土耳其地。歐人東來,凡地之在其東者,皆謂亞細亞,遂以名洲。」
原來亞洲名稱的由來,是歐洲人向東殖民擴張過程中,將安息古國、土耳其領土以東的地方均稱為「亞細亞」。
——「亞細亞在五洲中為最大,三面環海,西接歐羅巴,以烏拉嶺、烏拉河及高加索山為界,綜其方積約千七百萬五千英里。」
當時亞洲的劃分,是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和高加索山為界,面積17,005,000平方英里。這裡的面積單位用的是英制,說明當時歐洲人已有勘察數據傳入我國。
——「為國五,曰大清,曰日本、曰高麗、曰暹羅、曰波斯。又尼泊爾及布魯克巴,亦稱自主半主者四,曰安南,曰愛烏罕,曰俾路支,曰阿拉伯。俄屬之布哈爾亦尚存虛名。其他若印度、若緬甸、若西比利阿、若中亞細亞諸回部,皆夷為屬地矣。全洲人口約七萬四千六百萬,開闢最早,夙以文化甲五洲。」
當時亞洲各國分為三類:主權國家(清、日本、高麗、暹羅、波斯),半殖民地(尼泊爾和不丹區域的安南、愛烏罕、俾路支和阿拉伯),殖民地(布哈爾、印度、緬甸、西比利阿等)。
註:高麗即朝鮮半島,暹羅即泰國,波斯即伊朗,布嚕克巴即不丹,安南即越南,愛烏罕即阿富汗,俾路支即巴基斯坦,布哈爾在今塔吉克一帶。
——「近百年,俄雄於北,英競於南,法據安南,德意亦覬覦其側。喧賓奪主之勢,駸駸盛矣。」
這一段話今天讀來,仍然能感受到當時知識分子內心對列強侵擾、國朝堪憂的痛惜和擔心。
清國——清國:「大清者我,朝有天下之號也。土地之廣,亞於俄英。人民之眾,冠於列國。同屬之地,中為二十二省,北為內外蒙古,西為青海西藏,物產殷阜,尤全球所艷稱。」
當時鴉片戰爭已過,甲午戰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漸起。此段不忍淬讀。
東亞——日本:「倭,古稱大和,亦做倭。地凡四島,分為八道。咸同間,以庫頁易俄之千島,繼滅琉球。光緒甲午,復得台澎,南北延長蓋七千餘里。其地物產充牣,工商並興。昔為蕞爾之島邦,今則駸駸乎強國矣。其都城曰東京,舊都曰西京。」
這是甲午中日海戰之後,中國人對日本的記述。眼看著這個小島國迅速崛起,並虎視眈眈,其中心情非常複雜。
——朝鮮半島:「韓,高麗古辰韓弁韓馬韓三國之地,故稱三韓,世臣我。光緒甲午,始稱自主。然俄瞰其北,日本迫其東,大權盡失,而民氣又不克振拔,初無自全之術也。」
還記得日犯高麗,高麗使臣跪在午門,把頭都磕出血了,乞求清政府出兵拯救,無果。一個自身難保的孱弱政府,又怎麼保護自己的屬國?
——泰國:「暹羅,本位暹興、羅斛二國,後合稱暹羅。土壤膏腴,產米最著。咸同以前,常入貢於我朝。自英滅緬甸,法據安南,強鄰四逼,境土日削。然勵精圖治,觕有規模。所以支柱其間者,非偶然也。」
能看出來,晚清的知識分子對於能夠自強以抗列強的泰國,心中還是存有一份尊敬和羨慕。
——越南:「安南,古越裳國,故亦稱越南。唐之時,設安南都護府於此,遂為國名。其地毗連滇、粵,歷世內附,職貢無愆。光緒甲申,始為法據。雖宗社未墟,而王僅主祭。外交內政,皆法人主持之。其古都曰順化府。」
從中可知,越南從清國的附屬國淪為法國殖民地後,法國人並未滅其王族,依然讓其主持祭祀,作為精神象徵。越南作為法國殖民地,至今仍然深受影響。
——緬甸:「緬甸,故國在暹羅西,昔亦臣屬我朝,十年一貢。道光中興,失其南境於英。光緒十一年,英人滅之,而代其貢。東北有南掌一國,英與法瓜分之。比來開築鐵路,轄境直接我滇、疆。而西南自此多事矣。」
清朝時國人就明白緬甸對我國的戰略意義,英法在緬甸修鐵路後更方便進犯我國。想想今天的中緬鐵路,才真正開始有戰略縱深啊。
——印度:「古稱天竺,佛教所自出也。開化之早,亞於埃及,屢經變亂。康熙初,英人來,占其沿海各地,稍稍蠹食。至咸豐八年而盡滅之。今其境內,鐵路交通,商務日盛,鴉片棉紗,為其大宗。事由英人主持,印民則為奴隸矣。」
當時國人視印度為類似國度,文明古國而又淪為殖民地,同時非常清楚其殖民經濟的興盛與國民的奴化並存,內心對自身命運是十分擔心的。
——阿富汗:「亦作愛烏罕。國朝初定新疆,亦在朝貢之列。英人既滅印度,漸侵蝕之。光緒四年,抗英而敗。英人戍以兵,遂為歸英保護之國。都會於喀布爾。北與俄屬布哈爾接境,蓋各為英俄間之屏障也。」
阿富汗歷來地勢險要,為列強控制南亞必爭之地,當時即為英俄的屏障,此後也難逃俄、美輪番控制的命運。
——巴基斯坦:「俾路支,在阿富汗南境,山多地脊。初屬印度,繼屬愛烏罕。二國既衰,遂為英之屬國。都會開來脫。其北境有地曰辟興,連愛烏罕之東南境,別為英之屬地,曰英屬俾路支。」
如今,巴基斯坦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若能成為中國聯通印度洋的通道,則瓜達爾港可帶動這一「山多地脊」的國家富裕起來吧。
西亞——伊朗:「波斯,回部大國也。北濱裏海,東與阿富汗、俾路支接壤。物產殷盛,古號富強。近百年間,俄逼其北,英窺其東,勢已岌岌不支矣。都城曰德黑拉。」
俄羅斯與伊朗的關係歷史悠久,這一西亞古國在歐洲興起時也不免被侵擾分割的命運。
——阿拉伯:「古稱天方,回教所自出也。中境沙漠不毛,而迆西則為上古著名之地。回教盛時,兵力四及,群奉職貢。迆其既衰,遂屬土耳其。沿海之地,為土耳其屬地者二,屬英者一。東北一隅,則各自別為部。」
中東古國,也曾興盛一時,在工業化時代又憑藉石油富甲天下。伊斯蘭文明、重要的地緣位置和石油資源,至今仍然在發揮全球性影響。
——土耳其:「地跨兩洲,而都城在兩洲間之海峽上。形勢險要,扼黑海之咽喉。比來番薯多叛,日以削弱,賴歐洲諸國保持之,尚不至於為俄所並。其亞洲屬地中有西里阿部,為耶穌故里,西人稱聖地,蓋諸教所自起也。」
歐洲列強在當時就對土耳其施加影響,既有地緣政治因素,也有宗教文化因素。土、俄關係在今天又成為世界的亮點。
列強瓜分的非洲——「阿非利加洲,四圍濱海,唯東北隅連一線於亞洲,今法人鑿為蘇伊士河是也。全洲一千二百萬英方里。」
——「埃及開化最早,迆南地當赤道,炎熇荒陋,歐洲群雄競割裂之。其粗足自立者,曰摩洛哥,曰特蘭斯伐耳,曰奧蘭治。其受人保護而自理內政者,曰康果,曰埃及,曰的黎波里,曰阿比西尼亞阿。康果歸比利時保護,阿比西尼阿歸義大利保護。康果近與我朝立約通商,亦稱自立。然以上諸國之執政者,皆非非洲土人也。其他諸部,則均已夷為奴隸。全洲人口約一萬三千萬。」
可以看多,當時中國對於非洲的了解非常欠缺,只知道列強割裂,但不知道柏林會議後英、法、葡等國在非洲的征服與殖民史,也僅僅知道地中海南岸的一些國家。而比屬剛果當時已與清政府通商,這也是中非交往的一段歷史。
——埃及:「在阿非利加東北。其開國當我顓臾之時,文字頗近古篆。至唐而滅於阿拉伯,民歸回教,文化遂湮。阿拉伯衰,屬土耳其。道光中拒土自立,英人助擊破之。遂為歸英保護之國。境內有蘇伊士河。」
當時中國對埃及早在上古之時立國,又被阿拉伯政府以致文化湮滅,後在英國幫助下打敗土耳其並成為英國保護國的歷史非常了解。時至今日,埃及與阿拉伯世界聯繫依然緊密,也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國家。
晚清末造,風雨如晦。當時的知識分子懷著擔憂國朝顛覆的惴惴不安,以及對天朝上國不復強大的惋惜,依然在努力開眼看世界,並將此情此聞作於文字,教與牙牙學語的孩童。其中,又何嘗不是希望下一代、乃至一代一代的中國人能夠重新讓國家富強起來呢?
百度里查到這樣一段文字: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創製,得益於二人:一位是「澄衷蒙學 堂」的創始人葉澄衷先生(1840~1899)。葉先生是清末滬上巨賈,「五金大王」。熱心賑濟、救貧和辦學,創辦「懷德堂」、「忠孝堂」、「義莊」等慈善機構,晚年傾巨資創辦「澄衷蒙學堂」。對教育事業貢獻良多。一位是澄衷蒙學堂首任校長劉樹屏先生(1857~1917),他運用博古通今之學問,傾力編撰而成此書。劉先生書文俱好、能辦事,民國後隱居不出,民國六年辭世。」
推薦閱讀:
※以現實城市為藍本的遊戲是如何「悄悄」縮小地圖規模/比例的?
※《俠盜獵車手 5》(Grand Theft Auto V)地圖相當於現實中的多大面積?
※為什麼官方元朝地圖把察合台汗國畫進去?
※為什麼美國各州劃分整齊而中國各省劃分不整齊?
※畫地圖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