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孩子不夠優秀,有點失望,應該怎麼辦?

都說這是一個知識泛濫的時代。從這些回答中,我分明看到的是知識蠻荒時代!如果說泛濫,那是觀點泛濫!

「父母應不應該對孩子保持高期望?應不應該對孩子的教育太上心?如果付出很多,孩子的成長仍不如意怎麼辦?」

知乎上,有位母親問了這樣的問題。網友的回答千奇百怪,點贊率最高的幾篇文章,當時就讓我震驚了。其中包括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的回答。

這些支持率最高的幾篇文章,都在直接指責這位母親。連嘲諷帶挖苦,反覆告誡她,不該對孩子的期望太高。有的用優美的語言,有的用顯赫的學歷背景,有的用精巧的邏輯。我驚呆了!

我也回應了這位母親:

你對孩子的期望無論有多高,都不算高,只要方法對頭。

這位母親的諮詢原文:

覺得女兒不夠優秀,有點失望,應該怎麼辦?

從孩子生下來,就對她抱有很高的期望,或許因為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快滿三歲的女兒沒有我期望的那樣優秀。

我對孩子付出很多,每日都會陪她閱讀半小時(幾乎未斷過),陪她遊戲(基本是我自己設計的),每周帶她去戶外活動。我比較特殊,孩子單親,雖有外公外婆帶,但外公外婆只是看著而已,和孩子也沒什麼交流。我幾乎放棄了社交,工作也是馬馬虎虎,花費太多精力在孩子上了卻不見成效,心裡有些失落。

首先我是個母親,肯定是把孩子的健康和快樂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我是一位教師,教育學心理學不說很熟悉,但至少看過;最後,孩子早教是對其思維的訓練,我也沒什麼怨氣,提問中只是有側重的敘述,並非我女兒所有的生活就是我在灌輸,也從未強迫她,除非她喜歡。各位勿過度推斷。也有幾條建議自己會採納。

我女兒生活挺豐富的,我常常帶她去感受大自然,還經常一起帶她和其他朋友遊戲,還帶她去釣魚,常常聽取她的意見。每日在家看繪本會長達 1 小時,她自己特別喜歡,一到書店拖都拖不走,英語也是,養過孩子的都知道,幼兒是強迫不了的,一強迫就會哭得撕心裂肺,除非孩子喜歡。

目前,孩子只認識百來個字,只會 10 以內的加減法(還是掰著手指數的),只會 10 句簡單英語會話,100 來個英文單詞意思,畫畫也不成樣子,思維似乎也不靈巧,就只性格乖巧,喜歡看書,什麼也不會。內心有些沮喪,覺得付出得不到收穫,應該怎麼辦?

題主問了一個看似平常,但極為深刻的問題,戳痛了讀者們的內心。也激發了大家對孩子成長問題的思考。

古往今來,正是父母對教育基本原理和法則的不同認知,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天淵之別。同樣是可愛的嬰兒,一群人成為傑出者,而另外一批人則成了罪犯、成了各種低能的人(我國小於17歲的青少年中12.9%有各種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父母的認知,以及對待孩子的方式!

1.對孩子的期望再高都不算高

您對孩子保持高期望,並付諸行動,讓我感到敬佩。我為您言語中的能量,表示感謝。

有作者說,您對孩子的期望太高了,而且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我從邏輯上,沒有看出來您把期望強加給孩子,因為您把健康和快樂放在第一位。相反,是他們不敢對孩子抱有高期望,如此便對你的高期望表示了強烈的職責,甚至不惜用「強加」這樣的字眼兒。

從當代心理學、神經科學、生物科學和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再高都不算高。

大量嚴格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對孩子抱有再高的期望都不算高。

認知科學和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天生具有科學思維、哲學思維,並且兒童天生就是道德生物,他們對親人、對同類、對其他動物都有著天生的關愛,這稱之為共情。所有這些都印刻在孩子的神經系統之中,與生俱來。這是生命數億年生物進化的結果,為了這個物種的個體能夠生存並活的更好。

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兒童的心靈美。但上面這些語言或許對於一般的讀者會感到陌生和抽象。事實上,只有帶著精深的思維,才能看到兒童心智中的超凡之處。例如哲學家加雷斯·馬修斯記錄了幼兒的許多話語,他從中發現了哲學的智慧之光。

  • 蒂姆(大約6歲)正在忙著舔鍋子時問他爸爸:「爸爸,我們怎麼能知道不是在做夢呢?」

  • 厄休拉(3歲4個月)說:「我的肚子痛。」母親說:「你躺下睡著了,痛就會消失的。」厄休拉說:「痛會上哪兒去呢?」「痛會上哪兒去呢?」

  • 伊恩(6歲)感到懊惱的是他父母的朋友的三個孩子霸佔了電視;他們不讓他看他喜愛的電視節目。「媽媽,」他用沮喪的口氣問道:「為什麼三個人自私比一個人自私好?」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馬修斯兒童哲學三部曲(《與兒童對話》+《童年哲學》+《哲學與幼童》中記錄了大量的例子,以及他對兒童哲學思維的認識。

哲學與幼童

這些問題有的是深刻的哲學問題,有的是深刻的科學問題,甚至是尚未解決的問題。當然,兒童不僅僅是提出這些問題,他們不斷嘗試以科學的方式回答這些問題。

這聽起來是聳人聽聞。但近二十年來,相關研究大量湧現。其中,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的《搖籃里的科學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突出了兒童與生俱來的科學思維。

《寶寶也是哲學家:學習與思考的驚奇發現》 (The Philosophical Baby: What children』s Minds Tell),是對上述研究的大綜合。高普尼克是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教授及哲學系客座教授,美國心理學會會員。第一位受邀在美國心理學會開設講座的兒童心理學家。曾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心理協會、美國哲學學會及諸多兒童福利機構發表兒童心理理論的演講。 其中《寶寶也是哲學家》BABBLE網站譽為「50本最佳育兒書籍」之一,她的文章和評論散見於《紐約時報》、《衛報》、《科學人》等各大媒體。

寶寶也是哲學家

作為個體,我的父母對我的期望就很高,從小我心裡就能感受到這種高期望。但,我並沒有為此蒙受任何心裡陰影,相反,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感激我的父母,感謝他們對我的高期望。相反,我想,任何人聽到父母說,「我對你已經失望了」,那將是怎樣的悲哀。

在這樣的一個反智的時代,一些人用著忽悠人的字句不斷鼓吹「做自己就好」。他們甚至用「讓孩子做自己」告誡您不要對孩子抱有高期望。

這是一個巨大的謊言!因為,沒有人說得清自己。每個生命都無比的複雜,都有無窮的可能性。如果搞不清楚自己,何談做自己?

古人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面對人生的發展,我們當然要「取法乎上」了。

關於學習能力

巴菲特每天讀書500頁。16歲的時候為了研究一個小愛好,賭馬,把圖書館裡所有相關的300多本書借回來研究。同時運作三家開創性公司的鋼鐵俠馬斯克,從十幾歲開始,每天讀2本書。毛澤東一生夠忙的,他的閱讀量和寫作量大的驚人,眾所周知,《二十四史》,他批註了N遍,《道德經》、《離騷》這樣的書,他讀N遍,而且是幾十個不同的版本。與之相比,絕大多數人在自己的專業、自己的職業上,閱讀量不到100本。在養育孩子這件事兒上,還不如巴菲特研究賭馬。芒格說,你怎能以簡單的思維、膚淺的知識應對現實呢。如果你有100多種模型作為背景和思維框架,你的認識就會發生核聚變,你就能看清生活本質和目標。這是他稱為「能夠帶來特別大力量的,要牢牢記住的最重要的事情。」喬布斯的偶像,德魯克稱之為「曠野先知」的富勒,用自己的思維猛讀兩年書,成為一代傳奇發明家、演說家、教育家、未來學家。

這是人本來就有的學習能力。

關於產出

陸遊活了85歲寫詩近萬首,平均每三天寫詩一首;乾隆當皇帝之餘,一生寫了39340首詩,平均每天一首。

愛因斯坦一生作品無數。自從1955年愛因斯坦死後,普林斯頓大學一直在整理愛因斯坦全集,已經出了11卷,每卷1000多頁,到現在還沒出完。數學家歐拉從19歲開始發表論文,直到76歲,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其中在世時發表了700多篇。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整整忙活了47年。

比利時小說家喬治·西默農(Georges Simenon,1903-1989),用17個筆名寫了431部小說,曾經1天寫上百頁、3天寫完一部小說,總共改編成50多部影視劇。美國科學與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一生著作500多本,平均一年寫9本書。

中國作家倪匡,一生創作了5000多萬字,用筆寫的。當代玄幻作家唐家三少,目標是超過倪匡,在過去的十幾年的時間裡,以每天8000字的進度,已經寫作了4000多萬字。他們在作品數量上已經超過了前面的兩個外國人。當然,倪匡把周慧敏寫成了自己的兒媳婦,唐家三少一年的版稅已經上億。

這是人,本來可以有的產出量。

關於做事

蒙台梭利37歲開始從事教育,一生創建了4000多所學校,而且是在一戰、二戰這樣戰亂紛飛的年代,包括作品一度被墨索里尼政府查禁。辦學之餘,她一生寫了40多本書。谷歌的兩個創始人,還有一大群有影響力的人,都出自蒙台梭利學校。關於創建公司。Gross創建了200多家公司。關於發明,愛迪生一生有2000多項發明。等等。

有人會說,這些人都是奇葩,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一個人如果頑固地持有一個信念,別人是無法說服的。我不想做勞而無功的說服工作。通過語言讓人改變觀念、改變知識結構、改變思維方式是可能的。吃了大虧,撞了牆,才能讓人改變信念。

我想說的就是,現代心理學奠基人詹姆斯說過的那句話:

「與我們能做到的相比,我們只是半睡半醒而已。」

我們究竟被什麼局限住了?首先是被父母的認知局限了!

2. 許多父母養育子女,甚至不如養豬

許多父母養育子女,甚至不如養豬。原因是無知,而且不願意付出努力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他們的成長規律,不去了解已有的科學知識,不去了解已有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2004年「世界精神衛生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主要精神障礙患病率為7%~17%,推算全國15歲以上成人精神疾病總患病率在15%左右,有1憶多人患常見精神障礙。小於17歲的青少年中12.9%有各種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超過16%的大學生有各種情緒問題,青少年行為問題檢出率6%~22%。目前我國各類老年痴呆近600萬,10~15年後我國的痴呆患者將達1000萬人(相當於全球患者的一半)。

「健康中國2020」戰略 研究報告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從這份官方報告里看到更過的相關內容。

這個數據是令人震驚的。小於17歲的青少年中,有高達12.9%的人,有精神障礙和行為問題。這說明什麼?說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出了問題。首先,先天性精神障礙的比例並不大。否則人類這個物種,如此大的先天病態比例,不可能生存到現在。

如此高的精神障礙和行為比例,從哪裡來的?顯然,不是先天就是後天。事實和邏輯告訴我們,絕大多數必然是後天造成的!那麼,17歲之前,一個人主要的生活環境在哪裡?當然是家庭和學校。

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和行為問題本質上是教育問題!

這個結論早在100多年前就由蒙台梭利獨立的發現了。當蒙台梭利還在羅馬大學醫學院的兒童疾病診所工作的時候,她就敏銳的指出,「治療心理缺陷主要的不是醫學問題,而是教育問題」。

蒙台梭利

那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就兩個字:無知!

有多大比例的家長能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時間,閱讀300本關於孩子教育的書籍呢?極少,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與之相反,古往今來,那些在孩子成長問題上投注心智和努力的父母,他們是偉大的!

  • 孟母三遷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如果沒有孟子的母親,哪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的孟子。

  • 以荻畫地,蘆桿代筆,在沙地上教孩子寫字畫畫。如果沒有這樣母親,怎會有流芳千古的大文豪歐陽修。

無數的實踐告訴我們:對孩子抱有的再高的期望都不算高。

再說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他並非天才,而是恰當教育的產物。比爾·蓋茨的父親,老比爾·蓋茨在70多歲的時候寫的一本回憶錄,其中寫了比爾·蓋茨的成長曆程:

像其他父母一樣,有時我擔心自己作為一個父親的勝任能力。我感到非常好奇的是,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很少看類似「如何當好稱職的父母」之類的指導教程,儘管周圍不乏琳琅滿目的此類正規訓練課程和信息。

我們在為人父母時,基本從未接受過這方面的正規培訓,而『結婚』和『撫養子女』恰恰是我們一生中需要積極面對並儘力解決的最棘手也最重要的兩個問題。我們需要充分思考。

瑪麗(比爾蓋茨的母親)和我一起參加了我們的教會舉辦的父母培訓班,但我依然感覺這是遠遠不夠的。不過,在其中的一節課上學到的金玉良言一直刻在我腦海中,我覺得值得和大家分享,那就是:「不管您做什麼,永遠不要貶低您的孩子。」

因此,我對那些正考慮為人父母的年輕人的建議是:儘可能地利用一切時間和機會學習育兒知識和方法,以備未來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盡一切努力,在扮演父母角色時儘可能做到稱職。認真思考你想成為什麼類型的父母,並思考採取什麼行動能實現這一目標。成為真正稱職的父母也許是你今生所從事的最重要的工作。

......當蓋茨年幼的時候,我經常帶他去圖書館。他非常熱愛閱讀,我經常需要加速周轉,及時返還圖書館一部分書,好借到更多,以滿足他不竭的閱讀需求。

蓋茨是這樣培養的

這些內容,足見蓋茨夫婦在養育、培養比爾·蓋茨的過程中所付出的種種努力。以上出自《蓋茨是這樣培養的》(中信出版社出版),從名字看,似乎是講子女教育的,特別是講比爾蓋茨是如何培養的,就像《哈佛女孩劉亦婷》之類的書。實際不是。這本書的英文名字是「Showing up for life – Thoughts on the Gifts of a lifetime」,如果直譯應該是《為生活展現自我:對一生收穫的思考》」。老蓋茨真正講的,是他一生思考的總結,應該說這些思考。這些話表明,蓋茨的培養過程中,父母在育兒和教育上進行了大量的知識儲備和努力。

老比爾·蓋茨的經歷帶來最大的啟發是,父母要不遺餘力的學習育兒和教育知識。股神巴菲特在16歲時為了研究賭馬,把圖書館裡有關賭馬的書全都借回家研究,總共300多本。對於許多父母來說,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的學習態度,甚至比不上巴菲特對待自己的業餘愛好。他們僅僅是憑藉自己的感覺,或者道聽途說的言論,胡亂教育子女。在農村,為了養好牲畜,馬牛羊豬,都要仔細研究這些動物的脾氣秉性和生活習性。而許多父母養育子女,甚至不如農民養豬!這才是大悲哀!

蒙台梭利說:

  • 今天的教育是令人感到屈辱和壓抑的,它培養了人的自卑感,人為地降低了人的各種能力。每一個部門都限制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使其大大低於自然的水平。它給能夠快步如飛的人提供拐杖。這是建立於人的較低能力而不是較高能力基礎上的教育。

  • 如果人類的大多數是低能的,這也是人為的過失,因為他們品格的形成在構成時期受到了阻礙。我們不得不努力重新達到人的真正標準,讓我們的兒童能夠運用他們的創造力。

迄今為止,科學前沿資料對兒童的研究表明,他們本身有巨大的潛力,他們的思維方式甚至超過了普通的成人。因此,對他們的期望再高的不算高。相反,許多父母大大降低了對孩子的期望。一方面是由於無知,另一方面是推卸責任。他們的口號是,孩子快樂就好。但是他們沒想到,他們的所作所為,都在形成孩子的命運。

3.所謂的「天才」是刻意練習造就的

對孩子的期望再高都不算高。那麼孩子的智力發展能夠達到怎樣的程度呢?每個孩子都可能有那麼高的造詣嗎?

從心理學上來說,是這樣的。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每個孩子都要拿第一,得冠軍。因為,智力可以表現的類型實在太多。

那麼注重智力發展,不是被屢受批判嗎?那得看是什麼人批判了。人的問題,包括絕大部分心理問題,都是智力發展不充分造成的。

可能有人認為,蓋茨的父親對教育子女僅僅是經驗之談。那麼某些真正心理學家對子女的教育則是專家水平。其背後的心理學法則具有普遍意義。

當今世界上有關世界一流專家的成長和培養方面的研究專家利,埃里克森是最著名的。在他的《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這本著作中,埃里克森引用了另外一位心理學家培養子女的案例。

20世紀60年代末,匈牙利心理學家拉斯洛·波爾加(Laszlo Polgar)和他的妻子克拉拉(Klara)著手進行一項重大實驗,兩人在接下來的25年里,一直沉浸在這個實驗當中。拉斯洛研究了在各個行業或領域中被認為是天才的人,共計有數百人之多,並得出結論認為,正確地養育一個孩子,都可以將他變成天才。

拉斯洛十分確定,他的訓練計劃適用於任何一個領域或行業,因此,他並沒有嚴格地挑選特定的領域或行業,而是探討了眾多的選擇。語言是其中之一,只是說,到底可以教孩子多少門語言呢?數學是另一種選擇。不過最後他們選擇了第三種。

妻子克拉拉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可以在任何學科培養出天才,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陪他訓練,花大量的時間,讓孩子真正熱愛那門學科的話,真的可以達到那一目標。但我們選擇了國際象棋。國際象棋非常客觀並易於測量。」

在國際象棋這個通過極其客觀的標準來測量水平的領域,風格是不會被拿來評分的,學歷背景並不重要,簡歷也不會被人看重!

埃里克森說,拉斯洛和妻子克拉拉的「實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大女兒蘇珊·波爾加在4歲時就贏得了她的第一個冠軍,以11勝0負0和的戰績在布達佩斯女子11歲以下的比賽中摘得桂冠。15歲時,她成為世界上一流的女子國際象棋棋手,成為第一位被授予特級大師稱號的女棋手。但是,蘇珊·波爾加不是三姐妹中成績最突出的一個。二女兒索菲亞·波爾加也在國際象棋職業生涯中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她14歲時,在羅馬的比賽中一舉奪魁,勝過了幾位德高望重的男子特級大師。她贏下了9盤比賽中的8盤,和了另外1盤,在單項世界盃國際象棋比賽中贏得了2735分的等級分,在當時,無論是男棋手還是女棋手,這都是最高的國際比賽等級分。不過在波爾加三姐妹中,她是最不用功的。三女兒,朱迪·波爾加在15歲零5個月時,成為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在當時的無論男子還是女子特級大師中,她都是最年輕的。她在世界女子國際象棋棋手中連續25年排名第一,並一直保持到2011年宣布退役。

你會以為,這三姐妹,在父母的「實驗」「虐待」下,會是何等的苦不堪言。事實上,這對父母並沒有任何的強加,她們只是按照心理法則,幫助孩子成長為她們能夠達到的樣子。

蘇珊·波爾加在一次接受雜誌採訪時,談起了她自己最初是怎樣對國際象棋產生興趣的。她說,「我當時想從家中的壁櫥里找一樣玩具來玩,結果找到了一副國際象棋。起初,我被那些棋子的形狀深深吸引,後來我發現,下棋更讓我痴迷,也對我提出了挑戰。」

講完這個故事。埃里克森指出了,塑造傑出人物的路線圖。這是他數十年研究了幾千位各行各業的傑出人物得出的心理學規律。他說:

  • 這個路線圖,「使讀者可以一步一步地觀察,為了充分利用人類的能力,並觸及人類能力的極限,需要做些什麼。一般來講,培養天才的過程,始於童年時代或青少年時代的早期,需要10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傑出人物的水平。但那還不是終點。傑出人物的標誌之一是,即使他們成為自己所在行業領域中的世界最佳,依然要努力提升練習技巧,並不斷改進。正是當他們抵達了行業或領域的前沿時,我們將會發現那些勇敢的開拓者已經超越了其他任何人,並且向我們表明了什麼是可能的。」

塑造傑出人物的路線圖如下。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這張路線圖以及「刻意練習」的細節知識均在埃里克森的著作中。但最重要的是,埃里克森和專家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中提出了顛覆性的觀點。他能治療無數人,包括孩子父母的「無助病」,「迷惘病」,更重要是治療「麻木病」。他們不知道孩子身上隱藏著多麼大的潛力,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隱藏著多麼大的力量。而這些潛力和力量,被嚴重的浪費了。

埃里克森說,所謂的「天才」是訓練出來的。

  • 從數十年的研究中發出的清晰信號是:不論基因遺傳可能在「天才」取得的成就中發揮著什麼作用,這些人擁有的重要才華,與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才華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他們和我們一樣,大腦和身體都具有適應能力,只是比我們更多地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如果和那些傑出人物交談一番,你會發現,他們全都在某種程度上理解這一點。

埃里克森說,提醒人們:我們擁有更大的力量來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們以前卻從來沒有意識到。

  • 自遠古時代開始,人們通常認為,某個人在任何特定行業或領域內的潛力,不可避免地受到天生才能的限制。......但我們現在知道,這種預先確定的能力並不存在。大腦是可適應的,而訓練可以創造一些我們以前並未擁有的技能。這是具有顛覆意義的觀點,因為如今的學習變成了一種創造能力的方式,而不是使人們能學會充分利用他們的內在才華。在這個全新的世界,認為人們天生就具有一些固定潛力的觀點已經站不住腳了;相反,潛力好比可延伸的血管,能夠通過我們一生中經歷的各種各樣的事情來創造。學習不再是挖掘某人潛力的方式,而是發展這種潛力的方式。我們可以創造自己的潛力。

4.健全的心理如何形成?

如果說,我們確實有了讓孩子的智力,技能,得到充分發展的法則。那麼具體如何操作?對於所有年齡段的人,只有三條基本法則。

第一,為孩子提供整潔有序的環境。因為,環境的混亂程度與孩子的大腦混亂程度成正比。

第二,為孩子提供感興趣的物品或者活動。因為,只有他們感興趣的物品或活動,才能讓他們專註。只有專註,孩子才能體驗到智力成長的樂趣。從而避免一系列的心理岐變,例如自卑、佔有慾、權力欲,等等。智力的樂趣反過來,讓孩子形成專註的習慣。而專註,是人的一切品格、一切技能、一切知識學習的基礎。現代心理學創始人詹姆斯說,「專註是所有天才唯一的共性」。

第三,為孩子提供恰當的自由。當孩子沒有傷害自己、沒有傷害他人、沒有破壞環境的時候,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目的還是盡最大的可能培養孩子的專註,並同時兼顧了他們的潛質和快樂。

如果遵循這三個基本的法則。孩子的成長,將達到驚人的水平!

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也是符合人的天性的教育。

那麼孩子整個內心的建設,內心的成長是怎樣的過程?

一個原理性的認知是:「人的性格、智力、情感與成長是同步進行的」。

實際上這樣的系統理論,系統方法,我們已經有了。蒙台梭利教育就是已知的,最系統,而且容易操作的方案。他基於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的研究,有著大量的實踐數據的支持。它在本質上,是遵循人的天性、孩子天性的教育法則。它得到了迄今為止最為嚴格的科學檢驗(後面,我會把相關的科學研究的資料貼上來)。

人的心理發展的核心是什麼?蒙台梭利認為是人的品格(或人格)。在一切教學活動中,品格的作用無處不在,「年輕的教師常常抱怨說:儘管他們能教科學、文學等等科目,卻教不了面前的學生,而且這不是由於學生缺乏才智,而是由於缺乏品格。沒有品格就沒有『內驅力』」。諾貝爾獎獲得者Heckman 的研究發現,人格是人的學業成就、經濟水平、身體健康和犯罪活動的最有效的預示標。

蒙台梭利將人的品格分為四個類型(蒙台梭利用紅色圓心、藍圈、白圈和深紅色圓環所構成的同心圓表示)。

第一類是完美型,這類人善良、樂觀、好奇、意志頑強、專註、平和等等,他們自然的按照良知行事,他們發明、發現、勤勞工作,以及其品格本身,獲得了人生的幸福,對其他人產生了積極影響。

第二類是健康型,他們雖不完美,但心理是平衡的,他們樂於向完美方向邁進,同時在各自崗位上作出貢獻;

第三類是亞健康型,占多數,他們一方面感受到朝向良好品格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卻感到有滑向反方向的重力,因此內心是掙扎、痛苦的;

第四類是病態型,例如精神病患者或者罪犯等,這些人士的心理是混亂的,成為社會的負擔,甚至後者還作出反社會的行為。

蒙台梭利關於品格類型的劃分是典型的系統論思維。這四種品格類型代表了人的精神層面有序度的四個層次。

那麼人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在蒙台梭利同時代的學者中,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等人也曾致力於探索這個問題,特別是致力於對兒童的心理研究。從蒙台梭利的教育實踐來看,這些探索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它們主要以病態兒童為中心,其結論不適用於更廣泛的普通兒童。而且,在這些探索中,兒童的性格被孤立出來加以分析,兒童心理的其它層面(例如智力發展)往往被忽略了。

而蒙台梭利堅信「人是一個統一體」,在成長過程中,人的統一性特別體現在「人的性格、智力、情感與成長是同步進行的」。因此,蒙台梭利一方面「努力地理解在兒童活動的背後所隱藏著的一種可理解的原因。沒有某個原因,沒有某種動機,他就不會做任何事情」,另一方面,她要探索這種動因是如何影響人的整體心理發展的。

兒童的心理活動和成長的深層動因是什麼?

那就是成為巨人、成為神人。準確的來說,這些人在小孩子眼裡不是大人,而是巨人。身高比自己高好幾倍,隨隨便便就把自己拎起來。在孩子眼裡,大人不但是巨人,而且是神人。這些人,經常發出各種聲音,能跟各種巨人溝通,包括能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東西在溝通(比如玩兒手機,敲電腦等等)。所以小孩子一旦學會了語言,他們會不停的說,即便沒人聽的時候,自己都嘟囔個不停。因為,他感覺找到了世界的密碼。跟巨人、神人溝通的密碼。

類比於生理胚胎的概念,蒙台梭利創造性的提出了「精神胚胎」的概念。她認為,「人似乎有兩個胚胎期,一個是在出生以前,與動物相同;另一個時期在出生以後,只有人才有」,已經誕生的新生兒「仍然過著一種胚胎生活,這時他所建築起來的好像只不過是一個『人的本能型式』」,這種本能型式就是精神胚胎。正是「精神胚胎」指引著兒童的心理發展,並呈現出一系列在兒童中普遍存在的敏感期現象。正是「精神胚胎」健康發育,兒童便展現出了令人驚訝的天性。

精神胚胎

基於人類學的知識,蒙台梭利推斷人的精神胚胎主要包含三類本能要素。第一種稱之為「愛的本能」,第二種稱之為「主導本能」,第三種為「工作本能」。可以將之歸為三個層次。

愛的本能是最內核的。蒙台梭利通過大量的觀察指出,嬰兒的自然行為中體現出對環境、父母、同伴、以及動植物的愛,因此愛是一種本能。

中層的本能,蒙台梭利稱之為「主導本能」,決定所有物種的生存。新生兒擁有能使自己適應於外部世界,並防止受外部世界傷害的「自我保護本能」。主導本能包括一系列的子本能,包括探索認知周圍的環境的本能、學習本能,也包括「母性本能」等等。

外層是工作本能。工作是目的性明確的一系列心身操作過程。「人是通過工作構造自己的」,工作本能不僅能使人類更新,而且使人類通過工作來完善他們的環境。幼兒正是通過不斷的工作進行創造,在與環境的互動中使自己的發展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並形成自己的人格。工作本能從一開始就已經在嬰兒身上體現出來了。嬰兒在從事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即成為人。嬰兒通常表現為全神貫注做事情(看、聽、擺弄物品等),這都是工作本能的表現。這三大本能正是兒童行為背後可理解的原因。

精神胚胎或者是三類本能的認識,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認知科學的證據支持。例如,近年來人們發現,嬰幼兒不但具有考慮證據、得出結論、做實驗的複雜推理能力,而且具有道德判斷力。這些能力並非習得,而是先天具備。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具備上述三類本能的生物更有利於個體和群體的生存。

精神胚胎所包含的三種本能可謂「良知」、「良能」,如果健康發展,他們講發展成有著遠大夢想、有信念的人,他們多才多藝,知識廣博。形成優化的心理結構。

人的心理結構

那麼亞健康的、病態的人格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蒙台梭利認為是外部環境所造成的,「在現實中個體上許多使我們理論上嘆為遺憾的『邪惡』,都可歸結為外部原因」。

不良的外部原因首先作用於神經系統,隨後形成岐變的人格,最終使歧變的個體淪為社會的邊緣,這些受害者遭到排斥、受到冷落,「由於心理缺陷、意志紊亂、性情反常以及缺乏肉體的吸引力,而不為人們所喜愛。從受母親的虐待、學校的虐待,到受社會的虐待,使他們倍嘗人間的辛酸」。

人的心理歧變(佔有慾、權力欲等等)從兒童早期已經普遍出現了,這皆是因為精神營養不良所造成。因此,我們必須對付的不是邪惡,而是病態環境以及社會的錯誤。實踐表明,那些已經產生心理歧變的兒童,當被置於合適的環境、有充分的精神營養,這些兒童會再次顯現出其與生俱來的天性,即經歷一個「正常化」的過程。

母愛的力量

如果說兒童的正常發展必須輔以必要的精神營養,那麼如何辨別兒童是否在吸收精神營養呢?

答案是兒童的注意集中,也就是專註。

蒙台梭利發現,心理生命的構成始於注意力這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每當出現這種注意,兒童便完全改變。他們表現得更加安靜,更加聰明並富有進取心,從而表現出一種特殊的精神品質。...這就像是在一種飽和溶液中形成的結晶點,周圍聚集著很多雜亂的遊離不定的物質體,經過一系列的反應,最後產生奇妙的結晶體。同樣,當注意分配出現時,兒童意識里的一切包括那些雜亂不定的部分都彷彿自動匯聚,從而達到了一種新的精神境界」。

因此,「教學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必須維持學生的高度興趣和強烈、持續的注意力。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項:藉由孩子的內在力量,來達到自我的學習」(《家庭中的兒童》)。

所以,從上面的原理出發,我們就可以理解所有的教養類型,和它們所產生的結果了。

5.科學檢驗

對蒙台梭利教育體系科學性的最為嚴格的檢驗發生在21世紀初期。2006年發表於國際著名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通過比較一所內城區的私立蒙台梭利學校的學生與傳統學校的學生,得出了蒙台梭利教育法能使學生具備更出色的社交和學術能力的結論。在此項研究中,有59位來自蒙台梭利學校的學生,他們的家庭收入情況相似,另有53位來自使用傳統方法的其他學校的學生。蒙台梭利的學生們在最後會被分成學前組(3-6歲)和初級組(6-12歲)來評估其認知和學習、社交和行為能力,而這兩組都廣泛地使用了不同階段的蒙台梭利教育法。

在5歲的孩子之中,蒙特梭利學生在初級學校階段的閱讀和數學方面,已表現出卓越的潛質,勝過他校的學生。不僅如此,他們也在「執行能力」的測試上創造了佳績。這是一種適應變化和複雜問題的能力,並會成為影響其未來學校和生活成功的內在指標。

同時,蒙台梭利兒童在社交和行為測試方面也展示出優秀的能力,5歲的孩子即已擁有對公正與公平的良好感覺。在操場上,他們更傾向於和同齡人參加「感情融洽的遊戲」,並在休息時間很少涉及「粗野的遊戲」。雖然蒙台梭利的學生並不經常參加考試和評級,但在拼寫、標點和語法方面,他們和非蒙台梭利的學生得分近似,且在關於閱讀和數學的學習能力上也無太多差異。

有關蒙台梭利教育科學性的最為系統的研究來自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吉麗娜?李拉德(Dr.Lillard)發表於2005年的著作:《蒙台梭利:天才背後的科學》。李拉德也曾經是蒙台梭利教育的質疑者。她早年參加了蒙台梭利老師培訓,卻苦惱於無法將有科學支持的觀點和一些僅僅是意見的觀點加以區分。經過二十多年的心理學研究,李拉德發現蒙氏教育的原則得到了當代心理學的強有力支持。該書從8個蒙氏教育的原則來展示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每個原則又是如何在蒙氏教室中得到運用的。

這8條心理學原理分別是:

(1)運動與認知密不可分,運動可以促進思考和學習;

(2)當擁有了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覺時,人們能學習進步,全面發展;

(3)人們對自己所學東西感興趣時能學得更好;

(4)為了獲得外在獎勵去參與一項活動,當獎勵消失時,人們參與此項活動的動力將受到負面影響;

(5)協同合作有利於學習;

(6)在有意義的環境中學習具體的事物,通常比學習抽象的內容要深刻和豐富;(7)特定形式的成人互動有助於帶動兒童最理想的表現;

(8)環境中的秩序對兒童有益。

正如李拉德所說,「如果學校教育是講求循證的,那麼我認為所有的學校都應該像蒙台梭利學校那樣考慮得更多。」最後,她建議將大規模的蒙台梭利模式帶入公共教育,作為一種改進當下糾結的教育系統的途徑。

6.結論

第一,大量的科學證據在告訴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再高都不算高。這適用於孩子,也適用於成人。

第二,關鍵是,我們是否把握人的成長的基本原理和教育的基本法則。如果看到了孩子的潛能,並掌握的方法。那麼孩子的成長不但快樂,而且他們的造詣極有可能會遠遠超出父母。

對教育原理和方法的掌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在這方面,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甚至不如養豬。即,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對教育法則的無知,造就了大量心理問題的孩子。這方面的數據是驚人的。而那些對孩子的成長投注認知努力的父母們,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第三,您的困惑在於付出不等於回報。是的,在所有的事情上,付出都可能與回報嚴重不匹配。關鍵在於對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認知。如果說,我們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傑出人物。那麼我們就必須有,培養傑出人物的路線圖。我們有嗎?當然有。心理學家愛麗肯森的《刻意練習:從新手到大師》就是這方面的總結。這是學習科學,經過數十年的心理學研究所得出的成果。這也是對成千上萬的傑出人物的成長曆程的細緻刻畫。

第四,兼顧孩子的健康快樂和成才(用您的語言,成為優秀的人)。很少有人能過做到兼顧。最常見的情況是,孩子健康快樂就好,放棄成才的想法。另外一個極端是,付出全部努力讓孩子成才,卻造成孩子的不健康、不快樂,甚至產生心理扭曲。那麼兼顧這兩者的系統原理和方法是否存在?

答案是存在,而且經受了數十年的嚴格的科學檢驗,並與大量人群的成長曆程符合。

相關閱讀

1、逆襲利器:自強學習法和進步本

2、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如果可以,怎樣做?

3、如何才能長時間保持高效學習

4、意志和自控力的秘密

5、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元能力

6、大學四年應當如何度過?

7、用這4個認知,把握龐大複雜的知識

8、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閱讀形成知識體系

9、讀書到底為了什麼,讀研到底值不值?

我是核聚,人生核聚變的核聚

知乎專欄:{ 核聚} 歡迎來逛逛

微信訂閱號:{ 核聚 }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喂兩歲小孩吃飯,該不該吃一口表揚一下?
如何評價不明機構大規模上架變態傾向兒童動畫?
海綿寶寶真的適合小孩子看么?
為什麼說「我可以騷,但是你不可以擾」?
對孩子太溫柔會讓他心理承受能力變弱嗎?

TAG: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儿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