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美宜佳進軍湖北市場,便利店業態迎來中日模式之戰

對於炙手可熱的便利店業態,多數人將目光集中在7-ELEVEN、羅森、全家等幾個日資品牌,殊不知,一些發跡於二、三線城市,崛起於草根之間的本土便利店品牌正在以「洪荒之力」開疆拓土。與重資產投入、高度標準化的日系便利店相比,本土便利店更加靈活、更接地氣,從而更近乎野蠻生長。

在大賣場業態、個別優秀的本土零售商已經超越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巨頭。我們不妨大膽假設:在便利店業態,便利店的「中國學生們」會不會將來有一天超越7-ELEVEN等「日本老師」?這將是中國零售業的另一個戰場。

近日,《第三隻眼看零售》獨家獲悉,中式便利店龍頭美宜佳於11月26日在武漢成立美宜佳(湖北)便利店有限公司,正式進軍湖北市場。

門店尚未營業,美宜佳的配送中心已經就位。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位於武漢市黃陵區的立體倉庫將於12月投入使用,倉庫總面積6000平方米,可以滿足2500個商品倉庫的分揀、配送、冷鏈等功能。

一山豈容二虎,湖北便利店市場這塊蛋糕,早已被日資便利店巨頭羅森盯上。今年2月,日本羅森與武漢中百簽署合作協議。按計劃,中百將以「直營+加盟」的形式在3年內至少開出500家「中百-羅森」的便利店,其中90%為加盟店。

此外,以「夢想合伙人」制度擴張的today便利店截止7月在湖北開出100家門店。有當地研究機構分析稱:湖北便利店的飽和量應該在6000家左右。這意味著,湖北便利店市場將呈現「三虎相爭」的格局。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伴隨著美宜佳、today便利等本土力量的崛起,便利店業態必將迎來以「整合夫妻老婆店」為策略的本土模式與以「小商圈製造型零售業」為特色的日本模式的競爭。競爭存在兩個層面:一是對消費者和當地購買力的直接爭奪;另一個是對加盟商的爭奪。

或許有觀點認為,羅森的競爭對手應該是7-Eleven或者全家才對。但在當前的無序化競爭時代,一個業態真正的敵人並非只有跟自己旗鼓相當的對手,更大的殺傷力來自跨界的物種。以日系便利店為例,它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散落各個市口的夫妻老婆店,甚至是隔壁一家經營到深夜的沙縣小吃。

舉例來說,一個擁有數十萬資金和一間鋪面的加盟者,選擇加盟重資產投入和嚴格管理的羅森便利或者是投入成本較低,更加符合本土市場的美宜佳,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從這個層面,戰爭已經打響!

美宜佳(湖北)便利店有限公司成立

01

區域加盟PK整合夫妻店

《第三隻眼看零售》從湖北人力資源中心發布的公告來看,美宜佳(湖北)將管培生、供應鏈專員以及加盟投資顧問放在了重點位置。同時,他們列出了針對食品、飲品、用品以及冷鏈鮮食四種品類的招商需求。美宜佳希望兼顧批發商與零售商雙重角色的便利店模式由此可見一斑。

而羅森則實施的是「區域大加盟商」策略,即針對區域性零售企業開放授權合作,希望藉此達成羅森的「千店目標」。實際上,擴張速度慢並不是羅森一家的問題,日資便利店成熟的運作系統同時也代表了准入機制的高門檻。羅森(上海)的門店數長期在300間左右徘徊,而7-ELEVEN只有兩位數的門店規模。與此相比,以美宜佳為代表的的中式便利店雖然單店盈利能力稍弱,但憑藉龐大的門店系統,同時兼顧批發商與零售商雙重角色,得以在高速發展的便利店市場中獲得規模優勢。

作為第一家進入武漢的外資便利店品牌,羅森選擇處於轉型期的武漢中百授權開出中百羅森。自8月27日開始,中百羅森在5天內連開8家新店,這與次前羅森開店「求穩不求快」相比有所改變。曾有業內人士將日資便利店的開店比作自行車的前輪與後輪,「羅森的前輪是新店拓展,15年之前普遍按照傳統模式來走;後輪是單店運營,一直走的很穩。但是現在看來,穩而不快已經成為羅森發展的障礙之一。」

即使開放加盟,日資便利店也堅持著被業界公認的嚴苛標準。以7-ELEVEN為例,他們主要推行A型委託加盟與D型特許加盟。其中A型加盟店加盟主的分成比例明顯高於D型加盟主,但由於加盟主需承擔店鋪租金,因此數量極少。雖然D型加盟店成為7-ELEVEN在中國主推的加盟方式,但加盟店必須有申請人與履行輔助人,二者需要在店鋪專職經營且必須是親緣關係。7-ELEVEN還要求申請人自有資金35萬元,連帶保證人自有資金不得低於30萬元。此外,申請人還需成立一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並使該公司的企業法人為申請人本人。

如此一來,本土便利店的准入機制顯得寬鬆不少。美宜佳前期開店成本只有25萬元,並且對加盟商表示平均回本周期在兩年左右,使得其加盟門店以每月100間的速度瘋狂擴張。在美宜佳的招商資料中可以看出,美宜佳將自己定位為既是零售商又是批發商的雙重角色,一方面,連接各大供應商,為其減少渠道費用、促銷費用以及業務人員的人工成本。在此基礎上使他們成為自己的客戶資源。另一方面,利用大批量的採購規模使門店供貨價與市場持平,同時賺取品牌輸出、加盟支持等常規利益。

02

供應鏈PK:本土便利店優勢凸顯

一直以來,日資便利店豐富的商品品類和高效的鮮食開發技術,都是本土便利店難以超越的優勢。但客觀來講,因為市場限制等因素存在,中國的日資便利店與日本本土相比差距很大。也就是說,中式便利店憑藉本土優勢,在一定程度上佔了點「小便宜」。

進入湖北之前,美宜佳已經在湖北黃陵區建設了6000平方米的高標準立體倉庫,該倉庫內部包括2500個商品倉庫,並具備與此配合的商品分揀、配送以及冷庫等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美宜佳(湖北)目前沒有配備專門的中央廚房,而中央廚房正是中百羅森的優勢之一。據悉,除門店合作拓展外,羅森與武漢中百將會充分利用中百物流和中央大廚房的基礎優勢,建立配套的物流配送體系和鮮食供應體系。

也就是說,美宜佳或許選擇避開這一品類,以強大的商品周轉能力彌補鮮食短板。從美宜佳的商品採購規劃來看,他們將商品分為普通商品與個性化商品兩大類,其中普通商品有廠家與經銷商供應兩種渠道,而個性化商品則由美宜佳為加盟店提供進口商品與自有品牌商品。在此基礎上,美宜佳利用已有的多個大型物流中心,來為門店做常溫商品兩天一配、冷凍冷藏商品一天一配的供應鏈支持。

回顧美宜佳今年的動向可以發現,供應鏈是其關注的重點之一。8月15日,東莞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志堅,總經理張國衡等人參觀了北京華冠spar便利。雖然後來未見合作意向達成,但據華冠內部人士透露,美宜佳與華冠商業雙方存在達成合作、共同進軍北京便利店市場的意願。

據華冠商業知情人士透露,今年3月份華冠商業曾經去到東莞參觀美宜佳便利店,雙方從那時起就已經有了相關的合作意圖。此次8月會面,美宜佳意圖進一步了解華冠商業。包括華冠商業的庫房容積、可支持配送的門店數目、以及商品周轉率等信息。對於美宜佳來說,與華冠商業合作,有助於其快速了解北京市場,同時獲得採購、配送等資源優勢。

這首先體現在國家宏觀政策方面,北京市近期發布「清退低端」政策,這使得一些能耗企業或將被分流至周邊區域。而華冠商業作為北京本土企業,享有一定的補貼優勢。因此,美宜佳若能和華冠商業達成合作,在門店布局方面,就能夠獲得與當地企業旗鼓相當的優勢。

另外,該知情人士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華冠商業有一塊300畝的空置地皮,可用來建設便利店的加盟配送中心。這也是美宜佳看重華冠商業的重要原因 。」

03

帶著鐐銬跳舞:日資便利店需要鬆綁

日資便利店的盈利周期普遍較長,一方面由於外資企業有著成體系的開店流程,因而衍生出重投入的門店拓展成本,使其只有在門店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才能盈利,比如經營8年之後才開始盈利的北京7-11。另一方面與本土便利店相比,外資企業受到的限制更為明顯。

首先在門店拓展環節日資便利店就受限不小。一位便利店門店拓展負責人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對於便利店來說,選址可謂重中之重,甚至會出現同行提高租金撬店的情況。但是日資企業受當地政府的嚴格監管,任何收支都必須有跡可循。就拿轉讓費不能開具發票這一細節來說,因為無法做賬,他們很有可能因為不能及時向前任業主支付轉讓費而錯失心怡門店。」為此,不少外資企業選擇和區域型零售商合作,例如7-ELEVEN在台灣被統一集團買斷區域經營權,在北京與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百貨有限公司、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共同持股經營。

另外,同樣是煙酒品類,便利店不能售賣煙酒的規定似乎對外資企業的約束更為明顯。對於還沒有建立起進入便利店購物習慣的中國消費者來說,煙酒可謂是增強顧客黏性的一大利器。客觀來講,雖然外資便利店在市場監管之下遵守了這一規定,但要從國內本土便利店買到煙酒並不是什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與此類似的還有北京不久前才開始允許便利店經營鮮食的規定,據某便利店經營者透露,在開放之前,北京的7-ELEVEN沒有鮮食售賣,但一些北京當地便利店的門店中,則常常可以看到快餐、包子等品類。

這只是大型跨國零售企業所帶「鐐銬」的一個縮影,曾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洋品牌便利店雖有優勢,也不是完美無缺,本土品牌便利店與其相比更具靈活性。比如7-ELEVEN的一項計劃要經過多道審批程序才會實施,不免延誤時機,這也給本土企業在競爭時間上提供了很大機會。」

也就是說,以往被日式便利店視為「野路子」的中式便利店正是藉助「野蠻生長」的姿態後來居上。他們整合分布廣泛、數量巨大的「夫妻老婆店」向各個區域滲透,這種基於中國零售市場特性而誕生的便利店模式,或許將成為日式便利店難以攻破的壁壘。


推薦閱讀:

全家便利店裡面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好吃的?
連鎖便利店的壓力下,夫妻店為什麼還能存在?
去便利店 每次必買的美食是什麼?
想做一家便利店,但是不懂,有好的學習的地方嗎?
開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和大致投入?

TAG:便利店 | 7-Eleven | 罗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