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我嘗試破解了圓形構圖

葉泳湘,楊氏太極第五代傳人陳鐵玲之女。對於一個功夫傳人來說,令人驚艷地美貌,渾身帶著一股仙靈氣。可能是因為三歲起就練武的緣故,氣場強大得與年齡不符。

計劃拍攝葉泳湘的時候,《我不是潘金蓮》的預告片剛出來,而我正苦於如何把這位「小龍女」拍出特色,擯除一般人物紀錄片的套路。某天在趕路的時候,靈感忽然襲來——為什麼不把充滿東方古典美學的圓形構圖,運用來拍攝這位傳統功夫傳人呢?

於是,就有了這部美美的圓形構圖視頻:

太極一葉 | 她是最清逸的功夫傳人

說做就做,但圓形構圖真的是一個開創性的實驗,如何實現、如何拍好,完全沒有現成的教程。記得當時看了《我不是潘金蓮》的攝影師羅攀老師的一個採訪,他舉重若輕地說:「雖然沒有圓形電影,但都看過圓形畫啊!」於是我就帶著迷之自信,開始了本次的拍攝。

器材方面我選擇了A7SII,因為輕便,可以拍攝4K,對第一次拍圓形構圖的我來說,可以留一些後期裁剪的餘地。事實證明還是用到了一些,幅度不大;並且可以利用圓形構圖的特點,進行一些後期的畫面平移,效果不錯。

比起後期,前期拍攝構圖才是最重要的。我在監視屏幕上用膠布大致貼了一個正方形的框框,作為圓形構圖的提示。但拍攝過程中,不時還是會發現自己落入長方形構圖的思路慣性中。不得不說,拍圓形構圖絕對不是後期加個蒙版那麼簡單啊!

首先,所有的美術道具都要按照圓形重新布置。簡單地說,就是把畫面中需要的東西全部都放到這個圈圈裡!這種多人群戲鏡頭是最好的例子:

為了符合圓形構圖,人物站、坐的位置也是根據圓形來的,比較集中、對稱,有時前景人物的位置呈一弧線。如果把圓形遮罩拿掉,這樣的構圖無疑會變得太空、太集中,所以我們一般看到的方形構圖的群戲,人物一般是這麼排位:

一下子就分散了,整個視覺往水平方向延伸,有種「拉扁了」的感覺。

那麼,如何把長方形思維變成圓形思維呢?或者說,圓形畫幅要怎樣拍才好看呢?

首先,圓形是一個以圓心為中心,輻射對稱的形狀。所以在拍攝中,對稱可謂是我們最方便利用的構圖方式。但是切記,不要把你的拍攝主體放在正中心!否則就會變成這種效果——

但是以垂直直徑為軸線,左右對稱的構圖,是非常平穩周正、具有古典美感的。

構圖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地面、桌面這樣的分割線,還可以利用內接的等邊三角形,來進行整體定位。

除了對稱,就是我們最耳熟能詳的黃金分割啦!大家可能對斐波那契線比較熟悉,但是它的螺旋分割更適合於長方形構圖。圓形呢則有另一種黃金分割的方法,主要是根據直徑的長度,大圓直徑是小圓的1.618倍:

百事可樂的新logo就是這樣設計噠!

圓形黃金分割的要點在於,把主體放在內切的小圓里,比例得當,能恰到好處地引起觀眾的注意。

圈圈裡葉掌萌的容顏!是不是很美!

萌萌的仙鶴君也在這個小圈圈裡哦。(是實拍!不是素材!)

還有升級版的黃金分割,就是利用內圓的切線:

尤其是斜線的切割,讓整個畫面更有縱深感。

其它還有一些小細節可以玩,比如利用主體本身的弧度,與圓形的邊緣相切:

利用環境中的斜線或弧線作為畫面邊緣,加強圓形構圖的造型感:

我印象很深的是預告片中,主角李雪蓮隨著鏡頭向右推,緩緩起床進入畫面。這樣的移動鏡頭和圓形構圖結合在一起,彷彿在觀眾面前展開一道古典畫卷。

(GIF被知乎吃了,看靜態的感受一下吧)

而要達到這種效果,秘訣就是設計好滑軌鏡頭移動的每個構圖點,都要形成精美的構圖,所謂幀幀如畫是也。

羅攀老師還在採訪中說過,圓形構圖切忌特寫,切忌大幅度搖動跟拍,容易變成從望遠鏡里偷窺。但我還是做了一些「break the rules」的嘗試,感覺因為我用的是白色遮幅,所以「望遠鏡」效果不會很明顯。白色比起黑色也更加輕快、現代些,畢竟是主要向移動端發行的視頻。

有人說,構圖的黃金分割線都是馬後炮,實際拍攝根本不會去根據分割線來。而且視頻動起來以後,構圖比例未必如截圖中一樣精準。其實我舉雙手雙腳同意!

那麼為什麼後期分析時正好能套進黃金分割圓里呢?還是那句話:「誰都看過圓形畫啊!」看似精準的計算,其實都建立在多年的美學積累上。所以畫線進行構圖分析,也是積累的一部分呀~

除了構圖外,為了達到古典中國畫的效果,布光、鏡頭參數和調色都要下功夫。根據羅攀老師的建議,布光要平,光圈要收;調色是我也注意色調的統一,維持低飽和、低對比。具體的就不聊很多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嘗試。

最後,在這裡可以看到額外的花絮文章,內有彩蛋哦:

當太極兩儀遇上圓形構圖

謝謝大家,也向馮小剛導演和羅攀攝影致敬~

本文及原創視頻受版權保護,有意轉載者請與我私信聯繫,違者必究,謝謝。

推薦閱讀:

能否用視頻分享,有哪些可以用科學解釋的神奇現象?
優酷製作的盈利模式是怎樣?
APP內置視頻播放SDK有沒有比vitamio更好的解決方案?

TAG:电影 | 摄影构图 | 视频 |